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荒山的概念及其植被恢复理论
1.3 我国荒山植被恢复的历史
1.4 荒山植被恢复的作用
第二章 山东省荒山植被恢复概况
2.1 山东省自然概况及其荒山分布
2.2 山东省荒山植被恢复历史与研究现状
2.3 荒山植被恢复理论
第三章 荒山立地条件评价
3.1 限制造林效果的环境因子
3.2 山东省荒山立地条件类型
第四章 石灰岩山地封山育林植被变化研究
4.1 情况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结论
第五章 荒山恢复植物材料选择研究
5.1 荒山造林物种选择的原则
5.2 山东省石灰岩荒山适宜的恢复物种
5.3 山东省花岗岩荒山适宜的恢复物种
5.4 荒山恢复物种选择的研究进展
5.5 山东省荒山造林灌藤植物资源研究
5.6 山区几种藤本植物的特性与评价研究
第六章 荒山植被恢复物种配置模式研究
6.1 石灰岩山地植被恢复物种配置模式研究
6.2 花岗岩山地植被恢复物种配置模式的研究
第七章 荒山造林关键技术研究
7.1 概述
7.2 荒山造林适宜的整地技术
7.3 荒山造林适宜的抗旱技术
7.4 几种藤本植物材料造林效果评价
7.5 侧柏林分不同郁闭度对其林下侧柏种子成苗的影响
7.6 荒山混交林营造技术
7.7 荒山造林技术综合比较研究
第八章 山东省荒山水土保持植被蓄水保土功能研究
8.1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8.2 水土保持森林植被类型蓄水保土功能研究
8.3 水土保持灌藤植被类型蓄水保土功能研究
8.4 水土保持草本植物类型蓄水保土功能研究
第九章 荒山森林植被恢复与林业生态安全评价
9.1 荒山森林植被恢复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与思路
9.2 山东省荒山林业生态安全评价技术
第十章 荒山造林综合配套技术推广
10.1 荒山造林综合配套技术推广的内容和方法
10.2 荒山造林综合配套技术推广
10.3 荒山造林综合配套技术推广达到的效果
10.4 荒山造林综合配套技术推广取得主要成果
附录 山东省荒山造林树种名录
参考文献 2100433B
《荒山生态林营造及植被恢复技术》内容简介: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经济快速发展,但高能耗的经济发展模式也导致了诸多环境危机。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瓶颈”。进入21世纪,建设生态型社会、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已逐步成为人类的共识。鉴于森林资源破坏严重,随之带来了土壤沙化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严重、洪涝灾害频繁等恶果,因此植被恢复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科学家的重视。
荒山水土流失严重、气候恶劣、难以开发利用,不但抑制了当地经济发展,也影响了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而荒山的自然环境条件恶劣或人为干扰严重导致植物难以生存繁衍。因此,荒山植被恢复历来是生态恢复的重点和难点。我国“十五”计划纲要中指出:“绿化荒山荒地,全面恢复林草植被”是今后生态环保工作的重点之一。国家林业局2007年也表示,今后我国退耕还林工作重点将转向以荒山造林和封山育林为主。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和丘陵占国土总面积的2/3以上。山区的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对我国的影响不容小视。除“大跃进”、“文革”时期之外,我国荒山绿化、植树造林工作至今已经进行了50多年,每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据国家林业局第六次森林总资源普查(1999-2003年)结果显示,我国仍有5 333万hm2宜林荒山尚未绿化。尤其是在我国华北和西北地区,大片山地仍然呈现出荒山秃岭、岩石裸露、水土流失严重的状况。究其原因,是因为我国传统造林方法有不少缺陷导致现有人工植被存在存活率低、结构简单、生产力低下、稳定性差等弊端。具体表现在:树种选择不合理,树种配置观念欠缺,忽视先进高效造林技术的开发应用,不重视抚育工作。荒山裸岩地区机械地采用传统方式造林,造林成功率极低,出现“年年造林不见林”的现象。、即使苗木存活,也生长发育不良、天然更新能力弱,形成疏残次林。甚至有些荒山地区,由于植树造林时大面积整地造成原有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人工种植的苗木难以成林,反而加速了生态系统的退化。
就是把原来地表是树木、草地等植被破坏了,现在再来进行植树种草之类的。
那应该是两个工作吧:1、清除原有的组一个清单(组价定额字目看你们省的具体定额和说明)2、再种植新的植被组第二个清单(组价定额字目看你们省的具体定额和说明)
就是植被护坡工程成套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一、基本原理 植被护坡是指“用活的植物,单独用植物或植物与土木工程措施或生命的植物材料相结合,以减轻工程坡面的不稳定性和侵蚀”。TBS技术是使用...
探讨城市工矿绿化与植被恢复技术
文章阐述分析了城市和工矿区绿化树种草种选择及树木(草坪)配置与种植方式;论述了城市和工矿区绿化与植被恢复技术要求.
公路护坡植被恢复技术探讨
从植物物种的筛选、不同物种的配置和植物的建植技术等3个方面,深入探讨了公路护坡植被恢复技术,研究成果为公路护坡工程实践提供借鉴。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林与经济林认定标准》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林与经济林认定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包括退耕地还林和宜林荒山荒地造林。
2.1生态林是指在退耕还林工程中,营造以减少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等生态效益为主要目的的林木,主要包括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防风固沙林以及竹林等。 2.2 经济林是指在退耕还林工程中,营造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生态林
生态林的种类:一、防护林:主要包括水土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其他防护林;二、特种用途林:自然保护区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国防林、实验林、母树林、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林。
符合以下4项条件的认定为生态林。
3.1造林树种。附表1中所列的乔木树种;附表2中所列的灌木树种;附表3中以生态效益为主要目标的兼用树种。
3.2造林密度。乔木树种营造的生态林,南方下限为每亩100株(竹类为35株),北方为120株;灌木树种营造的生态林,南方下限为每亩150株,北方为170株。附表3中的以生态效益为主的兼用树种,其造林密度达到《造林技术规程》要求。
3.3植被配置。用附表1和附表2中的树种营造纯林或混交林时,根据各树种的比例乘以规定密度来确定各树种的株数下限;附表1和附表2中的树种与草进行乔草、灌草以及乔灌草混交时,若当年草的盖度大于0.2,各树种的密度下限不得小于规定造林密度的90%;附表3中的树种与灌草混交时,当年灌草盖度不得小于0.2。
3.4经营措施。生态林经营主要是利用自然地力形成和恢复林分植被。禁止采取大面积的垦复、松土、割灌、除草等抚育措施。
经济林
符合以下4项条件的认定为经济林。
4.1造林树种。附表4中所列的经济林树种;附表3中所列的以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的兼用树种。
4.2造林密度。达到《造林技术规程》中规定的造林密度要求。
4.3植被配置。用附表3和附表4中的树种营造纯林或混交林时,根据各树种的比例乘以规定密度来确定各树种的株数下限;附表3中的树种虽与灌草混交,但当年灌草盖度小于0.2。
4.4经营措施。经济林采用嫁接苗、大苗、名特优苗等,造林后可进行局部垦复、松土、施肥等抚育措施,同时必须采取林草间作和建造生物埂等水保措施。
5.1生态林与经济林带状、块状混交时,根据混交比例分别计入生态林和经济林面积。
5.2 林与草带状、块状混交但达不到生态林和经济林造林密度和植被配置要求时,按林草所占比例分别计入林和草面积。
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负责解释。 主题词:抄送:国家林业局天保办、退耕办、治沙办、调查规划设计院、“三北”防护林建设局。
附表1—重生态林造林主要乔木树种 |
|||||
南方地区 |
槭树 |
喜树 |
八角 |
云杉 |
鹅掌楸 |
松树 |
楝树 |
女贞 |
刺楸 |
冷杉 |
核桃楸 |
落叶松 |
杨树 |
翅荚木 |
南酸枣 |
柏树 |
水曲柳 |
杉木 |
柳树 |
枫香 |
拟赤杨 |
栎类 |
黄波罗 |
柳杉 |
刺槐 |
石栗 |
蓝果树 |
栲树 |
香椿 |
水杉 |
中槐 |
石楠 |
楠木 |
桦树 |
臭椿 |
池杉 |
榆树 |
楠木 |
重阳木 |
桤木 |
油桐 |
红豆杉 |
朴树 |
连香树 |
木莲 |
椴树 |
泡桐 |
云杉 |
银杏 |
泡桐 |
红豆树 |
槭树 |
杜松 |
冷杉 |
合欢 |
枫杨 |
皂荚 |
楝树 |
杜梨 |
柏树 |
相思 |
檫树 |
领春木 |
栾树 |
黄栌 |
栎类 |
檀树 |
木荷 |
虎皮楠 |
杨树 |
皂荚 |
栲树 |
楸树 |
香果树 |
青檀 |
柳树 |
白蜡 |
水青冈 |
木麻黄 |
红椿 |
珙桐 |
刺槐 |
沙枣 |
桦树 |
鹅掌楸 |
香椿 |
银鹊树 |
中槐 |
鹅耳枥 |
桤木 |
核桃楸 |
臭椿 |
竹类 |
檀树 |
文冠果 |
椴树 |
鹅耳枥 |
杨梅 |
北方地区 |
榆树 |
梧桐 |
桉树 |
黄连木 |
榕树 |
松树 |
银杏 |
合欢 |
樟树 |
杜英 |
任豆 |
落叶松 |
楸树 |
火炬树 |
附表2—生态林造林主要灌木树种 |
|||||
南方地区 |
蛇藤 |
黄栀子 |
金缕梅 |
丁香 |
忍冬 |
茅粟 |
山茶 |
金银花 |
沙地柏 |
黄栌 |
连翘 |
野山楂 |
锦鸡儿 |
山葡萄 |
绣线菊 |
黄荆 |
白柳 |
冬青 |
绣线菊 |
野葛 |
黄刺玫 |
荆条 |
麻黄 |
化香 |
枸子木 |
黄栌 |
黄蔷薇 |
野葛 |
黄柳 |
白檀 |
金缕梅 |
火棘 |
榆叶梅 |
酸枣 |
杨柴 |
海棠 |
小蘖 |
紫穗槐 |
珍珠梅 |
连翘 |
踏郎 |
蔷薇 |
山毛豆 |
三桠 |
虎榛子 |
河蒴荛花 |
白刺 |
山胡椒 |
黄荆 |
金银子 |
胡枝子 |
荚蓬 |
文冠果 |
山苍子 |
黑荆 |
野山楂 |
胡颓子 |
欧李 |
沙蒿 |
乌药 |
杭子梢 |
绣球 |
毛樱桃 |
梭梭 |
沙拐枣 |
灌木竹类 |
杜鹃 |
刺五加 |
紫穗槐 |
柠条 |
榛子 |
报春 |
车桑子 |
木瑾 |
金银花 |
毛条 |
狼牙刺 |
爬柳 |
余甘子 |
茉莉 |
杜鹃 |
花棒 |
沙冬青 |
盐肤木 |
沙棘 |
栀子 |
越橘 |
柽柳 |
杞柳 |
夹竹桃 |
马桑 |
十大功劳 |
刺五加 |
沙棘 |
白刺花 |
三棵针 |
胡枝子 |
北方地区 |
山桃 |
沙柳 |
|
狼黄荆 |
广东紫珠 |
锦鸡儿 |
小蘖 |
沙枣 |
|
附表3—生态林和经济林造林主要兼用树种 |
|||||
南方地区 |
柿树 |
花椒 |
油桐 |
柿树 |
杜仲 |
油茶 |
木瓜 |
杜仲 |
北方地区 |
山杏 |
漆树 |
核桃 |
木豆 |
厚朴 |
黑核桃 |
山楂 |
油橄榄 |
油橄榄 |
任豆 |
山茱萸 |
核桃 |
桑树 |
乌桕 |
乌桕 |
茶树 |
山核桃 |
板栗 |
花椒 |
油桐 |
板栗 |
桑树 |
香榧 |
枣树 |
枸杞 |
山茱萸 |
枣树 |
漆树 |
||||
附表4— 经济林造林主要树种 |
|||||
南方地区 |
枇杷 |
桃 树 |
樱桃 |
李子 |
海棠 |
芒果 |
猕猴桃 |
李子 |
北方地区 |
葡萄 |
沙果 |
桔 |
树莓 |
葡萄 |
苹果 |
石榴 |
阿月浑子 |
柚 |
黄皮 |
石榴 |
梨树 |
无花果 |
黑穗醋栗 |
橙 |
苹果 |
肉桂 |
杏树 |
猕猴桃 |
巴旦杏 |
龙眼 |
梨树 |
黄柏 |
桃树 |
樱桃 |
仁用杏 |
荔枝 |
杏树 |
花红 |
生态林是指为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满足人类社会的生态、社会需求和可持续发展为主体功能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主要包括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简单的说生态林就是以发挥生态效益为主的森林,主导利用森林的生态功能。
生态林业是指根据经济学原理,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在促进林产品发展的同时,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最佳环境状态的林业。它是一个多目标、多功能、多成分、多层次组合,结构有序,开放循环,内外交流,关系协调,能协调发展,具有动态平衡功能的巨大的森林生态系统。
它是多目标、多功能、多成份、多层次,也是组合合理、结构有序、开放循环、内外交流、能协调发展、具有动态平衡功能的巨大森林生态经济系统。发展方针要因地制宜,山区采取以林为主的综合发展,并立足本地产品和资源,形成多层次、多品种、粗精结合的加工工业体系;林区则采取以封为主封造结合,实行轮封、轮造、轮放办法,使眼前与长远利益结合。要建成立体林业,目的是:提高森林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森林对调节生态环境的整体功能;充分发挥森林效应和互补作用;保护资源永续利用的动态平衡;提高系统各资源单位面积产量,缩短生产周期;形成商品生产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发展加工工业,实现多次增值;协调同有关各业的互利关系,维护生态功能与经济效益的同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