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1.测量范围: 0~0.500%CO2
2.线性度:≤± 2% FS
3.重复性:≤±1%FS
4.预热时间: 2分钟
5.零点漂移:≤ ±2% FS/H
6.跨度漂移:≤ ±2% FS/3小时 7.上升时间: T0~T90≤10秒
8.指示噪音:≤3%FS
9.环境温度:0℃~35℃
10.环境湿度:<90% RH
11.气体干扰误差:对1000ppm CO≤±1%FS
12.供 电:220VAC±10% ;9VDC±10%
13.耗 电:≤500mA
14.重 量:≤2.0公斤
15.外型尺寸:85×185×240 mm(高×宽×长)2100433B
测量范围:0-10000PPM,与采用化学法、电化学法等仪器相比,红外线二氧化碳分析器具有操作简便,可直读浓度,寿命长,预热时间短及测量结果准确可靠的优点。目前,欧美等国把红外法作测量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指定方法。仪器电路设计新颖、独特,采用进口先进器件,工作稳定可靠。光学部件结构先进,总体布局合理紧凑,耐冲击震荡,体积小,重量轻,交、直流两用,是公共场所测量二氧化碳的理想仪器。
如果寻找比较麻烦每个城市都有气体充装站,您可以在铆焊服务部打听即可,在气体充装站就可以充装二氧化碳,他们会告诉你气体站在哪里的
简单的说,二氧化碳起隔离空气保护焊接熔池,和一定程度参与焊接熔池冶金反应的作用!另外电压主要调节的是电弧的长度!电流主要调节的是送丝速度!至于你说的熔丝温度,讨论一下,焊丝从导电嘴深处的长度越长,因电...
高精度的一般是工业上面用的,一般是在几千块左右,便携式的差不多是在5000-6000左右。
波长在可见光红端与微波之间的电磁辐射。又称红外光。波长范围约在7×10-7~1×10-3米之间。1800年,英国天文学家赫谢耳将温度计放在日光光谱的红端以外,观察到有增温现象,发现了红外线。一切物体都在向外辐射红外线,物体温度越高,发射的红外线波段越宽,且长波段的能量越丰富。在实验室里,常用电灯、电弧作为红外光源。红外线产生的机理是原子的外层电子受到激发。红外线不能引起人眼的视觉;有极强的热效应;易于为物体吸收而转为其内能;有较强的穿透雾的能力,不易被散射;也能产生化学效应;并能吸收磷光。红外线可以用温差电偶、热敏电阻、特殊的光电管来探测,也可以根据磷光被熄灭的现象来检测红外线的波长。
利用红外线可以隔着薄雾和烟雾拍摄景物,即使夜间也可以进行红外摄影。用红外线代替普通光线的摄影,物形的细节更加突出;在卫星上采用红外线对地面摄影。夜间研究天体的近红外辐射的吸收光谱,可以了解天体上的气体成分。红外线讯号只要中途没有障碍,能被远处的接收站接到,并转变成电流脉动被记录下来,类似无线电通讯。此外,可以用红外线来烘烤金属表面的油漆、烘烤食物。红外遥感测量技术可用在地质勘探、气象预报等。
分为主动式红外线侦察和被动式红外线侦察。主动式红外线侦察是通过主动式红外夜视仪红外光源发出的红外线主动照射目标,依靠目标所反射的红外线成像原理实现的。具有观察效果好,目标亮度高,场量反差大,成像清晰等特点;但侦察范围窄,易受强光干扰,易暴露侦察位置。组织侦察时,一般采用其他手段远距离搜索发现目标,近距离再用主动红外夜视仪识别。被动式红外线侦察是基于任何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会向外辐射红外线的物理现象为基础,通过探测目标与背景的温度差成像原理实现的。具有不依靠红外线光源和夜天光,隐蔽性好,受天候条件影响小等特点;但成像模糊,分辨细节能力低。红外线侦察仪器可手持或安装在车辆、坦克、舰船、飞机、人造卫星等载体上实施。组织实施时,通常根据侦察任务、地形和气候等情况,恰当选用相应的侦察装备,分散配置,合理部署,尽量减少主动式红外线侦察装备的开机时间,做好人员、装备的隐蔽和伪装,与前沿部队、分队搞好协同及通信联络。随着红外线侦察装备的发展和与其他侦察器材特别是计算机和武器控制系统结合得日益紧密,红外线侦察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侦察效果更加显著,时效大为提高。
发布者: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室
红外线加热技术是1938年从美国开始的,但能够利用的红外线波长最长限度为4--5微米。随着分光技术等近代科学的发展,日本各地出现了远红外线发光体,有效波长可达50微米或更长。从20世纪60年代起,德国、日本、法国、俄罗斯等国已将红外线加热技术用于混凝土的加速硬化工艺以及木材的干燥等,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红外线技术在我国首先应用于混凝土冬期施工。目前,已将它应用于构件生产中。实践表明,红外线能够通过热作用以及光的折射和反射作用对制品辐射加热养护。辐射热传递迅速,确实是缩短混凝土制品养护周期的一个有效途径,比传统蒸汽养护优越,与电子束加热、微波加热、感应加热等相比则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容易实施等优点,因而为工厂化生产混凝土制品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