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0 绪论 /1
0.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
0.1.1 当代城市化进程的现状 /1
0.1.2 现代城市空前的改变 /2
0.2 建成环境下的城市建筑研究的现实意义 /4
0.3 课题的研究现状 /5
0.3.1 国内研究现状 /5
0.3.2 国外研究现状 /7
0.4 课题研究的范围 /8
0.5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8
0.5.1 研究内容 /8
0.5.2 研究方法 /9
0.6 课题的研究框架 /10
1 城市建筑的解读 /11
1.1 城市建筑的相关概念 /11
1.1.1 关于“建筑” /11
1.1.2 关于“城市” /12
1.1.3 关于“城市建筑” /14
1.2 城市建筑的“自主” /15
1.2.1 城市建筑的自主概念 /15
1.2.2 城市建筑的自主层面 /16
1.3 建筑历史中的城市建筑自主性的发展 /17
1.3.1 农业文明时代的建筑自主观 /17
1.3.2 工业文明时代的城市建筑的自主观 /20
1.3.3 信息时代的城市建筑自主观 /20
1.4 本章小结 /21
2 城市建筑与建成环境的关系 /23
2.1 建成环境的解读 /23
2.1.1 建成环境的定义和内涵 /23
2.1.2 城市是一个复杂系统下的建成环境 /24
2.1.3 “建成环境”作为城市建筑设计活动的切入点 /26
2.2 建成环境对话城市建筑的言语表达 /27
2.2.1 城市空间结构引导城市建筑的形体 /27
2.2.2 城市文脉提供城市建筑的“原型” /28
2.2.3 城市异质“呼唤”城市建筑的中间领域 /32
2.2.4 新技术、新材料提供新的“词汇”——表层结构 /34
2.3 当代城市建筑理论的发展 /35
2.3.1 “简单”到“复杂”——复杂系统下城市建筑的理解 /35
2.3.2 “普世化”到“特定”引发的城市建筑理论 /37
2.3.3 “类城市化”的城市建筑理论 /38
2.4 本章小结 /39
3 建成环境与城市建筑形体的协调 /40
3.1 城市空间与城市建筑形体的共时表达 /40
3.1.1 建成环境的共时关联 /40
3.1.2 城市建筑基于共时层面的形体关联 /46
3.1.3 城市建筑设计活动对应策略的转变 /52
3.2 城市文脉与城市建筑形体的历时表达 /61
3.2.1 城市形态的历时性 / 61
3.2.2 城市建筑基于历时层面的形体关联 /61
3.2.3 城市建筑基于形体层面的策略应对 /70
3.3 本章小结 /80
4 建成环境与城市建筑内外的中介 /81
4.1 建成环境主导建筑内外“共构” /81
4.1.1 建成环境与城市建筑的关联 /81
4.1.2 中间领域原型的建立 /83
4.2 “门阶观念”——行为秩序上的共构 /86
4.2.1 “中间领域”基于行为层面的共构特征 /86
4.2.2 行为共构的城市建筑案例 /87
4.3 “中介空间”——知觉秩序上的共构 /89
4.3.1 “中间领域”基于知觉层面的共构特征 /89
4.3.2 知觉共构的城市建筑案例 /91
4.4 动态的“群体”——场所上的共构 /93
4.4.1 “中间领域”基于场所层面的共构特征 /93
4.4.2 场所共构的城市建筑案例 /94
4.5 建筑空间类城市化倾向 /96
4.5.1 “中间领域”的类城市化特征 /96
4.5.2 “微型城市”建筑案例 /96
4.6 本章小结 /98
5 建成环境与建筑表皮“非言语”的对话 /100
5.1 建成环境的多元化与建筑表皮认知的转型 /100
5.1.1 二元对立的“消亡” /100
5.1.2 建成环境与城市建筑对话的“交换平台” /101
5.2 表皮的自主 /102
5.2.1 自主的前提条件 /102
5.2.2 城市建筑深层结构的传达 /102
5.2.3 对城市建筑外部环境的转译 /104
5.3 基于建成环境的建筑表皮设计转向 /106
5.3.1 建筑表皮设计的转向 /106
5.3.2 基于建成环境的建筑表皮设计的操作类型 /107
5.4 本章小结 /116
6 结语 /118
6.0 对当代中国城市建筑的一些思考 /118
6.1 当代中国建成环境下城市建筑的现状 /119
6.1.1 建筑历时特征的模糊 /119
6.1.2 建筑形体的“自我” /119
6.1.3 建筑表皮的“视觉流”倾向 /120
6.2 对我国城市建筑设计的启示与思考 /121
6.2.1 回归城市建筑的本原 /121
6.2.2 关注建成环境与城市建筑的中间领域 /121
6.2.3 关注可持续的建筑发展观 /122
参考文献 /123
图片来源 /131
后记 /136 2100433B
本书试图通过对城市建筑定义的解读,对城市建筑在建成环境中“自主”的分析,将其置于复杂多变的城市建成环境中,理解城市建筑对应建成环境的语义表达。随后,在建筑形体、中介空间、建筑表皮等三个层面上,就其与建成环境的对话进行讨论,并通过与之相关的设计实践进行类比、分析,从而对当代建筑学科发展中的城市建筑设计进行了探讨,最后,回到当代中国这一复杂多变的环境进行思考。
本书可供建筑设计人员及建筑学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上海较好的建筑设计院一般都在浦西。最好的是: 1、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 2、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 3、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至于现代集团,这个说起来很复杂,集团中除了上面说的华东院和上海院,其它的都不行...
上海与深圳发展比较好。。技术比较。。
挺好的,口碑相当不错的。是一家集研发,设计,销售,生产,施工为一体的企业,有着先进的生产设备,还拥有一批资深的优秀人才,技术精湛,设计理念超强,施工人员经验丰富,做事认真负责,公司重信用,守合同,服务...
城市建筑设计必须重视人的环境需求
城市建筑设计必须重视人的环境需求
下设综合办、经营科、总工办、技术科、设计一室、设计二室、设计三室、创作中心、科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汇科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木之华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建都工程招标代理有限公司、后勤服务中心。业务范围涉及:建筑工程设计、城市规划、建筑工程咨询、室内外装饰设计、加固改造及地基处理设计、项目建议书及可研编制、工程监理、招标代理等;专业涉及:总图、建筑、结构、给排水、煤气、热力、电讯、照明、动力、空气调节、地下工程等。 2100433B
由于铁矿石在装卸、运输、堆存及装入高炉时会受到冲击,强度差的矿块会遭到破坏产生粉末(<5mm),而粉末会降低高炉料柱的透气性和煤气利用效率,并增加高炉炉尘量及铁矿石的单位消耗,故对铁矿石的落下指数有严格要求。落下指数尚没有国际标准检验方法,有些国家制定了本国的捡验方法,如日本、前苏联等。
粒度为-50.0和 10.0mm的烧结矿试样,在温度105±5℃下烘干,取20kg±0.20kg装入560mm×420mm×200mm的试样箱内,于2m高处落到钢板台上,重复落下4次,然后将全部试样用筛孔为10mm的方孔筛过筛,分成 10mm和-10mm两个粒级,分别称量。落下指数(SI)按下式计算到小数点后第2位:
SI=m1 / m0×100%
式中m0为试验前试样的质量,kg;m1为试验后 10.0mm粒级的质量,kg。试验后 10.0mm和-10.0mm粒级质量之和与试验前试样质量之差大于2%时,试验应重做。每个试样做两次试验,两次结果之差在3.8%以内,取两结果的平均值。超过时应再做两次试验,结果在容许差以内,取这两次结果的平均值。再超过时,则取前后4次结果的平均值,到小数点后一位 。
水下爆破常用的方法有裸露爆破法、钻孔爆破法以及洞室爆破法等 。一般多采用钻孔爆破法。目前潜水钻孔作业很少采用,多利用钻孔爆破船在水上进行作业。水下成孔后,若不立即装药则必须进行护孔,以免泥沙堵塞。一般采用将塑料管的一端直插孔底,另一端露出水面,并用胶带垫圈封闭护孔,也可用铁管。水下爆破参数的计算尚无成熟的方法,主要靠经验和现场爆破试验来确定装药量等参数。水下爆破的起爆方法分为有线和无线起爆两类。有线起爆方法和陆地爆破一样,且多为电雷管的电力起爆网路;无线起爆是利用声波和电波控制,在陆上或船上装有发射装置,起爆药包内装有接收装置,这种起爆方法费用较高。为防止水下爆破对水中构筑物、船舶及鱼类的危害,可选用改变结构物的受力条件;设置防护结构;设置气泡帷幕;设置气垫孔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