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本书试图通过对城市建筑定义的解读,对城市建筑在建成环境中“自主”的分析,将其置于复杂多变的城市建成环境中,理解城市建筑对应建成环境的语义表达。随后,在建筑形体、中介空间、建筑表皮等三个层面上,就其与建成环境的对话进行讨论,并通过与之相关的设计实践进行类比、分析,从而对当代建筑学科发展中的城市建筑设计进行了探讨,最后,回到当代中国这一复杂多变的环境进行思考。
本书可供建筑设计人员及建筑学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0 绪论 /1
0.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
0.1.1 当代城市化进程的现状 /1
0.1.2 现代城市空前的改变 /2
0.2 建成环境下的城市建筑研究的现实意义 /4
0.3 课题的研究现状 /5
0.3.1 国内研究现状 /5
0.3.2 国外研究现状 /7
0.4 课题研究的范围 /8
0.5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8
0.5.1 研究内容 /8
0.5.2 研究方法 /9
0.6 课题的研究框架 /10
1 城市建筑的解读 /11
1.1 城市建筑的相关概念 /11
1.1.1 关于“建筑” /11
1.1.2 关于“城市” /12
1.1.3 关于“城市建筑” /14
1.2 城市建筑的“自主” /15
1.2.1 城市建筑的自主概念 /15
1.2.2 城市建筑的自主层面 /16
1.3 建筑历史中的城市建筑自主性的发展 /17
1.3.1 农业文明时代的建筑自主观 /17
1.3.2 工业文明时代的城市建筑的自主观 /20
1.3.3 信息时代的城市建筑自主观 /20
1.4 本章小结 /21
2 城市建筑与建成环境的关系 /23
2.1 建成环境的解读 /23
2.1.1 建成环境的定义和内涵 /23
2.1.2 城市是一个复杂系统下的建成环境 /24
2.1.3 “建成环境”作为城市建筑设计活动的切入点 /26
2.2 建成环境对话城市建筑的言语表达 /27
2.2.1 城市空间结构引导城市建筑的形体 /27
2.2.2 城市文脉提供城市建筑的“原型” /28
2.2.3 城市异质“呼唤”城市建筑的中间领域 /32
2.2.4 新技术、新材料提供新的“词汇”——表层结构 /34
2.3 当代城市建筑理论的发展 /35
2.3.1 “简单”到“复杂”——复杂系统下城市建筑的理解 /35
2.3.2 “普世化”到“特定”引发的城市建筑理论 /37
2.3.3 “类城市化”的城市建筑理论 /38
2.4 本章小结 /39
3 建成环境与城市建筑形体的协调 /40
3.1 城市空间与城市建筑形体的共时表达 /40
3.1.1 建成环境的共时关联 /40
3.1.2 城市建筑基于共时层面的形体关联 /46
3.1.3 城市建筑设计活动对应策略的转变 /52
3.2 城市文脉与城市建筑形体的历时表达 /61
3.2.1 城市形态的历时性 / 61
3.2.2 城市建筑基于历时层面的形体关联 /61
3.2.3 城市建筑基于形体层面的策略应对 /70
3.3 本章小结 /80
4 建成环境与城市建筑内外的中介 /81
4.1 建成环境主导建筑内外“共构” /81
4.1.1 建成环境与城市建筑的关联 /81
4.1.2 中间领域原型的建立 /83
4.2 “门阶观念”——行为秩序上的共构 /86
4.2.1 “中间领域”基于行为层面的共构特征 /86
4.2.2 行为共构的城市建筑案例 /87
4.3 “中介空间”——知觉秩序上的共构 /89
4.3.1 “中间领域”基于知觉层面的共构特征 /89
4.3.2 知觉共构的城市建筑案例 /91
4.4 动态的“群体”——场所上的共构 /93
4.4.1 “中间领域”基于场所层面的共构特征 /93
4.4.2 场所共构的城市建筑案例 /94
4.5 建筑空间类城市化倾向 /96
4.5.1 “中间领域”的类城市化特征 /96
4.5.2 “微型城市”建筑案例 /96
4.6 本章小结 /98
5 建成环境与建筑表皮“非言语”的对话 /100
5.1 建成环境的多元化与建筑表皮认知的转型 /100
5.1.1 二元对立的“消亡” /100
5.1.2 建成环境与城市建筑对话的“交换平台” /101
5.2 表皮的自主 /102
5.2.1 自主的前提条件 /102
5.2.2 城市建筑深层结构的传达 /102
5.2.3 对城市建筑外部环境的转译 /104
5.3 基于建成环境的建筑表皮设计转向 /106
5.3.1 建筑表皮设计的转向 /106
5.3.2 基于建成环境的建筑表皮设计的操作类型 /107
5.4 本章小结 /116
6 结语 /118
6.0 对当代中国城市建筑的一些思考 /118
6.1 当代中国建成环境下城市建筑的现状 /119
6.1.1 建筑历时特征的模糊 /119
6.1.2 建筑形体的“自我” /119
6.1.3 建筑表皮的“视觉流”倾向 /120
6.2 对我国城市建筑设计的启示与思考 /121
6.2.1 回归城市建筑的本原 /121
6.2.2 关注建成环境与城市建筑的中间领域 /121
6.2.3 关注可持续的建筑发展观 /122
参考文献 /123
图片来源 /131
后记 /136 2100433B
1、室内设计 需要 掌握室内方案设计、施工工艺、材料应用、 图工程预算、室内表现和CAD施工图绘制技艺。 2、室内表现 从CAD识图、Ske...
1.设计资料(指你要设计的是什么,有什么要求) 2.对分布的受力计算及选筋混凝土的等级,板柱梁的尺寸。 3.抗裂、抗倾覆检验等。 4.总结。
绿色建筑设计的被动设计策略是指基于气候特征和周边地形地貌条件下,通过建筑空间概念分析和计算机模拟技术对小区风环境、热环境、光环境等进行优化,营造适宜的小气候环境,提高人们室外活动的舒适度,并有利于单体...
城市建筑设计必须重视人的环境需求
城市建筑设计必须重视人的环境需求
下设综合办、经营科、总工办、技术科、设计一室、设计二室、设计三室、创作中心、科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汇科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木之华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建都工程招标代理有限公司、后勤服务中心。业务范围涉及:建筑工程设计、城市规划、建筑工程咨询、室内外装饰设计、加固改造及地基处理设计、项目建议书及可研编制、工程监理、招标代理等;专业涉及:总图、建筑、结构、给排水、煤气、热力、电讯、照明、动力、空气调节、地下工程等。 2100433B
由于铁矿石在装卸、运输、堆存及装入高炉时会受到冲击,强度差的矿块会遭到破坏产生粉末(<5mm),而粉末会降低高炉料柱的透气性和煤气利用效率,并增加高炉炉尘量及铁矿石的单位消耗,故对铁矿石的落下指数有严格要求。落下指数尚没有国际标准检验方法,有些国家制定了本国的捡验方法,如日本、前苏联等。
粒度为-50.0和 10.0mm的烧结矿试样,在温度105±5℃下烘干,取20kg±0.20kg装入560mm×420mm×200mm的试样箱内,于2m高处落到钢板台上,重复落下4次,然后将全部试样用筛孔为10mm的方孔筛过筛,分成 10mm和-10mm两个粒级,分别称量。落下指数(SI)按下式计算到小数点后第2位:
SI=m1 / m0×100%
式中m0为试验前试样的质量,kg;m1为试验后 10.0mm粒级的质量,kg。试验后 10.0mm和-10.0mm粒级质量之和与试验前试样质量之差大于2%时,试验应重做。每个试样做两次试验,两次结果之差在3.8%以内,取两结果的平均值。超过时应再做两次试验,结果在容许差以内,取这两次结果的平均值。再超过时,则取前后4次结果的平均值,到小数点后一位 。
水下爆破常用的方法有裸露爆破法、钻孔爆破法以及洞室爆破法等 。一般多采用钻孔爆破法。目前潜水钻孔作业很少采用,多利用钻孔爆破船在水上进行作业。水下成孔后,若不立即装药则必须进行护孔,以免泥沙堵塞。一般采用将塑料管的一端直插孔底,另一端露出水面,并用胶带垫圈封闭护孔,也可用铁管。水下爆破参数的计算尚无成熟的方法,主要靠经验和现场爆破试验来确定装药量等参数。水下爆破的起爆方法分为有线和无线起爆两类。有线起爆方法和陆地爆破一样,且多为电雷管的电力起爆网路;无线起爆是利用声波和电波控制,在陆上或船上装有发射装置,起爆药包内装有接收装置,这种起爆方法费用较高。为防止水下爆破对水中构筑物、船舶及鱼类的危害,可选用改变结构物的受力条件;设置防护结构;设置气泡帷幕;设置气垫孔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