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第1章 引言
第2章 行人仿真模型综述
2.1 行人仿真模型分类
2.2 微观行人仿真模型研究
2.3 基于社会力的微观行人仿真模型原理
2.4 颗粒离散元素法应用于社会力模型的意义与必要性
第3章 颗粒离散元素法及应用于行人仿真的适应性分析
3.1 颗粒离散元素法基本原理及流程
3.1.1 基本原理
3.1.2 计算流程
3.2 颗粒离散元方法与社会力模型结合适用性分析
3.2.1 颗粒离散元法在交通领域的发展及应用
3.2.2 解决行人运动问题的优势
3.2.3 离散元与社会力模型结合的适用性
3.3 基于颗粒离散元法的行人运动过程分析
3.4 主流仿真平台及应用简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交通枢纽行人交通特性
4.1 交通枢纽行人构成
4.1.1 年龄结构
4.1.2 性别比例
4.1.3 结伴比例
4.1.4 携带行李行人比例
4.2 交通枢纽行人微观运动行为特征
4.2.1 行人个体空间占有特征
4.2.2 行人速度特征
4.2.3 行人步行行为特征
4.2.4 行人结伴行为特征
4.3 不同步行设施的行人交通特征
4.3.1 通道内行人交通特征
4.3.2 楼梯处行人交通特征
4.3.3 候车站台内行人交通特征
4.3.4 检票机处行人交通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离散元与社会力组合模型的行人仿真
5.1 行人运动过程分析
5.2 基本运动方程建立
5.2.1 驱动力
5.2.2 排斥力
5.2.3 接触力
5.2.4 行人基本运动方程
5.3 模型参数标定
5.3.1 行人特征参数
5.3.2 社会力模型参数
5.3.3 接触模型参数
5.4 仿真实现
5.4.1 仿真模型构建思路
5.4.2 行人属性及运动空间定义
5.4.3 行人运动方程建模
5.4.4 仿真结果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椭圆形体的不同服务设施内行人仿真模型构建
6.1 不同服务设施内的行人运动
6.2 基于椭圆形体的行人模型构建
6.2.1 行人椭圆形体模型
6.2.2 椭圆形体模型净距算法
6.3 不同服务设施内行人运动模型
6.3.1 接触力
6.3.2 驱动力
6.3.3 排斥力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伴行人模型构建
7.1 结伴行为研究现状
7.2 领导者与跟随者特征
7.3 基于Agent的动态目标路径选择模型
7.3.1 作用域与优先级
7.3.2 动态目标路径选择模型
7.4 结伴行人模型构建
7.4.1 驱动力
7.4.2 排斥力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行人微观仿真平台DEASF
8.1 行人仿真平台功能模块
8.1.1 输入模块
8.1.2 场景构建模块
8.1.3 仿真模块
8.1.4 输出模块
8.2 行人运动模型建模
8.2.1 行人仿真基本流程与实现方法
8.2.2 通道处行人运动仿真建模
8.2.3 楼梯扶梯处行人运动仿真建模
8.2.4 检票机处行人运动仿真建模
8.2.5 候车站台处行人运动仿真建模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实证研究分析
9.1 高密度情形下行人异质行为的影响研究
9.1.1 实验设定
9.1.2 仿真结果分析
9.2 不同行人设施的密度高点与危险点分析
9.2.1 通道处密度高点和危险点分析
9.2.2 楼梯扶梯处密度高点和危险点分析
9.2.3 检票机处密度高点和危险点分析
9.2.4 候车站台处密度高点和危险点分析
9.3 考虑结伴行为的通道宽度研究
9.3.1 有无结伴情况下不同通道宽度值对行人流速度影响分析
9.3.2 不同流量下通道宽度建议值研究
9.4 本章小结
第10章 基于有限元理论的社会力模型探索研究
10.1 基于有限元理论的行人仿真分析方法
10.2 基于有限元理论的社会力模型改进
10.2.1 行人质量假设
10.2.2 社会心理力改进
10.2.3 接触力模型改进
10.3 有限元方法求解过程分析
10.3.1 求解假设
10.3.2 基本运动方程
10.3.3 平衡方程
10.4 参数标定与仿真实现
10.4.1 双向行人通道建模与参数标定
10.4.2 模型验证及仿真实现
10.5 小结
参考文献2100433B
本书就轨道交通枢纽行人仿真建模及应用进行研究,针对现有行人仿真社会力模型的计算效率低、一些现象仿真失真的情况进行修正和完善,提出颗粒离散元发进行建模的心思路,该书可为从事交通枢纽行人仿真研究人员开拓研究思路并拓展新的研究方向,也可作为交通工程专业本科生、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科研究生教学参考用书,还可供从事交通枢纽规划、设计、运营管理相关人员学习并参考使用。
第2版前言第1版前言第1章 土方工程1.1 土的分类与工程性质1.2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与土方调配1.3 基坑土方开挖准备与降排水1.4 基坑边坡与坑壁支护1.5 土方工程的机械化施工复习思考题第2...
第一篇 综合篇第一章 绿色建筑的理念与实践第二章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总体情况第三章 发挥“资源”优势,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第四章 绿色建筑委员会国际合作情况第五章 上海世博会园区生态规划设计的研究与实践第六...
电厂图书目录
柜号 序号 G1 1 G1 2 G1 3 G2 4 G2 5 G2 6 G2 7 G2 8 G2 9 G1 10 G2 11 G2 12 G2 13 G2 14 G1 15 G1 16 G1 17 G2 18 G2 19 G2 20 G1 21 G3 22 G3 23 G3 24 G3 25 G3 26 G3 27 G1 28 G1 29 G3 30 G3 31 G2 32 G2 33 G2 34 G2 35 G2 36 G2 37 G2 38 下右 39 下右 40 下右 41 下右 42 下右 43 下右 44 下右 45 下右 46 下右 47 下右 48 下右 49 下右 50 下右 51 下右 52 下右 53 下左 54 下左 55 下左 56 下左 57 下左 58 下左 59 下左 60 下左 61 下左 62 下左 63 下左 64 下左 65 下左 66 下左 67 下
工程常用图书目录
1 工程常用图书目录(电气、给排水、暖通、结构、建筑) 序号 图书编号 图书名称 价格(元) 备注 JTJ-工程 -24 2009JSCS-5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 128 JTJ-工程 -25 2009JSCS-3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 136 JTJ-工程 -26 2009JSCS-4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 ?动力 98 JTJ-工程 -27 2009JSCS-2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结构体系) 48 JTJ-工程 -28 2007JSCS-KR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节能专篇-暖通空调 ?动力 54 JTJ-工程 -29 11G101-1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 -剪力墙、框 支剪力墙结构、现浇混凝土楼面与屋面板) 69 代替 00G101
体系工程已经成为目前系统工程领域的一个新热点,也是系统工程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对体系工程的研究是从很多不同的领域和应用中起步的,既需要理论创新,也需要实践探索和总结。建模与仿真方法可以为体系工程研究提供多种方式的支持,建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系统的设想并开展分析,而通过仿真得到数值结果可以帮助了解体系的动态行为。
《建模与仿真在体系工程中的应用》主要展示了如何使用建模与仿真方法来促进体系研究的工作。
《建模与仿真在体系工程中的应用》介绍了体系的基本概念、建模与仿真技术及其与体系的联系、建模与仿真相关理论方法,并结合国土安全分析、空中交通系统、欧洲空间局(ESA)体系结构等建模与仿真在体系研究中的真实应用案例,从方法论角度提出了经验与展望。
《建模与仿真在体系工程中的应用》是运筹学、工程学、统计学、数学、建模、仿真以及计算机科学等领域初学者和从业人员的理想参考资料,也可作为建模和仿真、工程和计算机科学领域研究生和博士生的精品课教材。
本书是中国工程院“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系列丛书之一。近年来,系统仿真方法、技术及其应用研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研究内容也越来越广泛,已成功地应用于航空航天、信息、生物、材料、能源、先进制造等高新技术领域以及工业、农业、商业、教育、军事、交通、社会、经济、医学、生命、生活服务等几乎社会各行业的系统论证、试验、分析、维护、运行、辅助决策及人员训练、教育等。目前,新一代建模与仿真技术正在向以“数字化、虚拟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普适化”为特征的现代化方向发展。本书围绕“现代建模与仿真技术及应用进展”的主题,对建模与仿真的理论基础、仿真发展的顶层技术框架、建模与仿真的发展思路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有助于凝聚对现代建模与仿真发展的共识,使系统仿真尽快成长为成熟的学科,从而更加有力地推动仿真技术的全面应用。本书适合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技术人员、高校师生阅读。
本书将管理科学问题进行分类总结,在阐述了系统建模、系统仿真等的概念内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与技术的基础上,重点围绕基于MATLAB和NetLogo两种工具软件的管理科学问题的建模与仿真进行了详细实例讲解与分析。本书中,在MATLAB工具软件应用部分,围绕管理领域中的预测问题、分类问题、评价问题、优化问题等几类主要问题,对包括神经网络、灰色系统、层次分析法、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粒子群算法等在内的建模仿真方法的基本原理、应用步骤、实例、程序代码等进行了详细讲解;在NetLogo工具软件部分,强调了建模仿真技术的操作性,通过层层深入的实例逐步明晰了该建模仿真技术的操作步骤,后结合网络危机信息传播演化仿真这一综合实例系统地讲解了如何对某一管理科学问题进行模型构建与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