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获得了北秦岭不同时代花岗岩类及有关基底岩石和麻岩包体的化学和铅、锶、钕同位素组成,探索了壳源花岗岩示踪地壳深部物持组成及演化的地球化学方法,为造山带中开展同类型研究提供了一个难得的研究实例。课题揭示了北秦岭新元古代一早古生代花岗质岩浆源区来自于北秦岭地壳基底和约10亿左右底侵于地壳底部的幔源基性岩浆物质,桐柏地区出露的基性麻粒岩包体是这种基性岩浆底侵物质的天然露头。北秦岭晚古生代深部地壳组成发生明显改变,深部地壳由南秦岭基底物质组成,由此反映了南秦岭基底向北秦岭块体发生陆内俯冲并叠置于北秦岭块体之下,构成北秦岭晚古生代一中生代花岗质岩浆的源区。研究还表明扬子克拉通与华北克拉通的对接发生于泥盆纪。 2100433B
批准号 |
59405014 |
项目名称 |
机械加工表面残余应力控制原理及局部急冷加工机理 |
项目类别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申请代码 |
E0509 |
项目负责人 |
胡华南 |
负责人职称 |
副教授 |
依托单位 |
华南理工大学 |
研究期限 |
1995-01-01 至 1997-12-31 |
支持经费 |
8(万元) |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及改进措施
本文主要分析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对产品性能造成的影响,并针对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机械加工表面管理的质量
一、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对机器使用性能的影响 (一)表面质量对耐磨性的影响 1. 表面粗糙度对耐磨性的影响 一个刚加工好的摩擦副的两个接触表面之间,最初阶段只在表面粗糙的的峰部接触,实际接触面积远小于理论接触面积,在相互接触的峰 部有非常大的单位应力,使实际接触面积处产生塑性变形、弹性变形和峰部之间的剪切破坏,引起严重磨损。 零件磨损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磨损阶段、正常磨损阶段和剧烈磨损阶段。 表面粗糙度对零件表面磨损的影响很大。一般说表面粗糙度值愈小,其磨损性愈好。但表面粗糙度值太小,润滑油不易储存,接触面之间 容易发生分子粘接,磨损反而增加。因此,接触面的粗糙度有一个最佳值,其值与零件的工作情况有关,工作载荷加大时,初期磨损量增 大,表面粗糙度最佳值也加大。 2. 表面冷作硬化对耐磨性的影响 加工表面的冷作硬化使摩擦副表面层金属的显微硬度提高,故一般可使耐磨性提高。但也不是冷作硬化程度愈
钻孔灌注桩存在因泥皮降低侧阻与沉渣降低端阻及承载力离散等问题,故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应运而生。但目前对灌注桩注浆后带来桩端持力层的加固作用、残余应力等方面缺乏研究,同时对桩基的破坏方式与破坏机理缺乏系统研究。本课题采用室内注浆模拟试验、 现场注浆试验、现场静载试验、钻孔取芯观测及理论建模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对桩端后注浆过程中浆液扩散、桩端加固作用、残余应力及破坏机理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注浆对土层物理力学参数的影响、砂土浆液的可注入性的影响因素以及浆液在不同土体中的压滤、压密和劈裂效应及其发展规律;通过现场试验研究桩端后注浆残余应力及变化规律、桩端后注浆残余应力对桩基承载力的影响以及桩端后注浆破坏方式和破坏机理;在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后注浆过程中渗透注浆、压密注浆模型,水泥浆液压滤模型以及桩端残余应力模型等内容。课题研究结果很好的解决了桩端后注浆过程中的关键难题,为后注浆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2100433B
钻孔灌注桩存在因泥皮降低侧阻与沉渣降低端阻及承载力离散等问题,故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应运而生。但目前对灌注桩注浆后带来桩端持力层的残余应力缺乏研究,同时对桩基的破坏方式与破坏机理缺乏系统研究。本课题拟采用室内注浆模拟试验、模型离心试验、现场注浆试验、现场静载试验、钻孔取芯观测及理论建模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对桩端后注浆残余应力及破坏机理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室内注浆模拟试验,研究浆液在不同土体中的扩散方式与压滤效应、压密效应与劈裂效应;通过离心试验,研究注浆桩竖向加载后的破坏过程与破坏机理。通过现场注浆试验,观测桩端压力盒在注浆过程中对桩端土层渗透压密劈裂压力的发展过程及残余应力的变化规律,通过埋设钢筋应力计的静载试验了解桩底残余应力对桩承载力的影响规律及轴力的传递规律。通过理论建模数值分析,揭示后注浆桩残余应力的变化规律与桩基的破坏机理。最后提出后注浆桩承载力计算公式与群桩沉降计算模式,供设计使用。
【学员问题】局部深坑塌方及滑移应急措施?
【解答】严格按照围护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进行围护及加固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其次,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应分层分块开挖,严格控制挖土速率,加强监测。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由于超挖、放坡坡度不够和停机面堆载极易造成基坑局部塌方和滑移,尤其是雨季没有系统的排水系统,也会造成地面积水、局部塌方,遇到该情况需马上停止开挖,在停机面卸载(或排水)及时修坡到正常坡度。
如有渗水现象,则采用双液注浆进行封漏处理,必要时进行回填土或回填砂以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扩大。在坚持以上的施工原则的情况下必须先挖至浅处待大面积垫层浇注完成后再开挖落深区域。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