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量产方:苏联重工厂
粉碎者
>钨合金表面研磨筒
>装甲顶盖
>气冷引擎组件
>水敏式浮筒
>清洁工具储藏间
战场侦察已经揭示了至少以下数点关于粉碎者的情报:
吞噬天地——虽然缺乏传统武器,但粉碎者可以迅速磨烂任何地面目标。一般来说,目标越大,粉碎者把它撕烂嚼碎所需要的时间也更长。当粉碎者开工时,被它吞噬的牺牲品可是毫无反抗之力的。
加速冲锋——通常粉碎者并不是红军最快的车辆。为了更好的完成任务,一个工业强度的涡轮增压器大大提升了它的最大速度。需要注意的是,因为散热问题,粉碎者无法长时间维持这种速度。
水深火热——正是由于它是山寨品,粉碎者结合了苏联矿车的部分配件,使得它如此庞大也能拥有两栖能力。这可能是粉碎者最不出所料的设计了:苏联知道他们需要一种可以用于突破交战水域,为后续部队杀出一条血路来的重装甲战斗车辆。
转向噩梦——虽然粉碎者比主战坦克速度还快,但由于轴距问题它的转向可不轻松。这就意味着较小的敌人有时可以依靠机动性躲过被撕成碎片的厄运。而苏联战略家提供的解决办法就是,用更多的粉碎者排成一列横线碾过去2100433B
煤矿基本资料
该矿始建于 1985年,原设计年产量 3万吨,现该矿目前正在进 行年产 9万吨改扩建工作已经完成, 矿区东西长 2 千米,南北宽 0.41 千米,面积 0.6658 平方千米。 煤矿现有立井、主斜井、人行斜井、风井各一座,主斜井井口 标高+455.75 米,坡度 45度,方位 18度,长 107米,主斜井井口坐 标为 X=4763402.541,Y=321810.374。采用后退式两翼开采,开采深 度第一水平 +386.70 米,第二水平 +340米,分两个水平开采,运输大 巷东西长 1000米,主采 B3-4号煤层。所采煤层 B4号煤层厚度 7.8 米, B3号煤层厚度 11.13 米,两层煤间距 3.70 米。到目前为止, +384水平 以上已基本采空,巷道已经掘进到 +316水平。 煤层结构简单,煤层表现为地表薄、井下厚,煤层风氧化带 50 米,煤层顶、底板稳定性差,多为粉砂岩和泥岩
框架之间的墙叫填充墙,不承重。由轻型墙板作为围护与分隔构件的叫框架轻板建筑。
框架建筑的主要优点是空间分隔灵活,自重轻,有利于抗震,节省材料;其缺点是钢材和水泥用量较大,构件的总数量多,吊装次数多,接头工作量大,工序多。
框架建筑适合于要求具有较大空间的多层、高层民用建筑,多层工业厂房,地基较软弱的建筑和地震区的建筑。
框架建筑中的墙体一般不起承重作用,对于外墙只起围护作用,对于内墙只起分隔作用。如今框架建筑中的墙体采用两种形式:一种是在框架中用轻中小型砌块砌筑填充墙;另一种是预制大型墙板,与大板建筑相似。
墙板宜用轻质材料,所以这种建筑又称做框架轻板建筑。大型墙板悬挂在框架外面的构造是在墙板内侧四角预埋铁板上焊好连接用角钢,框架柱相应部位也有上下角钢,在校正合格后进行焊接。
(1)各层的主要结构及其布置图
1.预制板的布置图。标注预制板的块数和类型时,不要采用对角线的形式。因为此种方法易造成线的交叉,宜采用水平线或垂直线的方法,相同类型的房间直接标房间类型号。应全楼统—编号,可减少设计工作量,也方便施工人员看图。板缝尽量为4O,此种板缝可不配筋或加一根筋。布板时从房间里面往外布板,尽量采用宽板,现浇板带留在靠窗处,现浇板带宽最好≧200(考虑水暖的立管穿板)。
如果构造上要求有整浇层时,板缝应大于600整浇层厚5O,配双向Φ6@250,混凝土C20。纯框架结构一般不需要加整浇层。构造柱处不得布预制板。地下车库由于防火要求不可用预制板。框架结构不宜使用长向板,否则长向板与框架梁平行相接处易出现裂缝。建议使用PMCAD的人工布板功能布预制板,自动布板可能不能满足用户的施工图要求,仅能满足定义荷载传递路线的要求。对楼层净高很敏感、跨度超过6.9m或不符合模数时可采用SP板,SP板120厚可做到7.2m跨。
2.关于过梁布置及轻隔墙。如今催架填充墙一般为轻墙,过梁一般不采用预制混凝土过梁,而是现浇梁带。应注明采用的轻墙的做法及图集,如北京地区的京94SJ19,并注明过梁的补充筋。当过梁与柱或构造柱相接时,柱应甩筋,过梁现浇。不建议采用加气混凝土做围护墙,装修难做并不能用在厕所处。
3.板顶标高。可在图名下说明大多数的板厚及板顶标高,厨厕及其它特殊处在其房间上另外标明。
4.梁布置及其编号,应按层编号,如L-1-XX,1指1层,XX为梁的编号。柱布置及编号。
5.板上开洞(厨、厕、电气及设备)洞口尺寸及其附加筋,附加筋不必一定锚入板支座,从洞边锚入即可。板上开洞的附加筋,如果洞口处板仅有正弯距,可只在板下加筋;否则应在板上下均加附加筋。留筋后浇的板宜用虚线表示其范围,并注明浇筑。未浇筑前应采取有效支承措施。住宅跃层楼梯在楼板上所开大洞,周边不宜加梁,应采用有限元程序计算板的内力和配筋。板适当加厚,洞边加暗梁。
6.在平面图上不能表达清楚的细节要加剖面,可在建筑墙体剖面做法的基础上,对应画结构详图。
(2)基础平面图的设计
1.建筑地段较好,基础埋深大于3m时,应建议甲方做地下室。地下室底板,当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时,可不再外伸以利于防水。每隔30-40m设一后浇带,并注明两个月后用微膨胀混凝土浇注。设置地下室可降低地基的附加应力,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尤其是在周围有建筑时有用),减少地震作用对上部结构的影响。不应设局部地下室,且地下室应有相同的埋深。可在筏板区格中间。
2.地下室外墙为混凝土时,相应的楼层处梁和基础梁可取消。
3.新建建筑物基础不宜深于周围已有基础。如深于原有基础,其基础间的净距应不少于基础之间的高差的15倍,否则应打抗滑移桩,防止原有建筑的破坏。建筑层数相差较大时,应在层数较低的基础方格中心的区域内垫焦碴来调整基底肭口应力。
4.独立基础偏心不能过大,必要时可与相近的柱做成柱下条基。柱下条形基础的底板偏心不能过大,必要时可作成三面支承一面自由板(类似筏基中间开洞)。两根柱的柱下条基的荷载重心和基础底版的形心宜重合,基础底板可做成梯形或台阶形,或调整挑梁两端的出挑长度。
5.采用独立柱基时,独立基础受弯配筋不必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除非此基础非常重要,但配筋也不得过小。独立基础是介于钢筋混凝土和素混凝土之间的结构。面积不大的独立基础宜采用锥型基础,方便施工。
6.独立基础的拉梁宜通长配筋,其下应垫焦碴。拉梁顶标高宜较高,否则底层墙体过高。
7.基础底面积不应因地震附加力而过分加大,否则地震隋况下安全了而常规情况下反而沉降差异较大,本末例置。
(3)暖沟图及基础留洞图
1.沟盖板在遇到电线管时下降(500),室外暖沟上一般有400厚的覆土。
2.注明暖沟两侧墙体的厚度及材料作法。暖沟较深时应验算强度。
3.洞口大于400时应加过梁,暖沟应加通气孔。
4.基础埋深较浅时暖沟入口底及基础留洞有可能比基础还低,此时基础应局部降低。
5.湿陷性黄土地区或膨胀土地区暖沟做法不同于—般地区。应按湿陷性黄土地区或膨胀土地区的特殊要求设计。
6.暖沟一般做成1200宽,1000的在维修时偏小。
(4)楼梯详图
楼梯梯段板计算方法:当休息平台板厚为80~100,梯段板厚100~130,梯段板跨度小于4m时,应采用1/10的计算系数,并上下配筋相同;当休息平台板厚为80~100,梯段板厚160~200,梯段板跨度约6米左右时,应采用1/8的计算系数,板上配筋可取跨中的l/3~l,4,并且不得过大。此两种计算方法是偏于保守的。任何时候休息平台与梯段板平行方向的上筋均应拉通,并应与梯段板的配筋相应。梯段板板厚—般取1/25~1/30跨度。
(5)梁详图
1.原则上梁纵筋宜小直径小间距,有利于抗裂,但应注意钢筋间距要满足要求,并与梁的断面相应。箍筋按规定在梁端头加密。布筋时应将纵筋等距,箍筋肢距可不等。小断面的连续梁或框架梁,上、下部纵筋均应采用同直径的.尽量不在支座搭接。
2.端部与框架粱相交或弹性支承在墙体上的次梁,梁端支座可按简支考虑,但梁端箍筋应加密。
3.考虑抗扭的梁,纵筋间距不应大于300和粱宽,即要求加腰筋,并且纵筋和腰筋锚入支座内La。箍筋要求同抗震设防时的要求。
4.反梁的板吊在梁底下,板荷载宜由箍筋承受,或适当增大箍筋。梁支承偏心布置的墙时宜做下挑沿。
5.扁梁宽度不必过大,只要钢筋能正常摆下及受剪满足即可。因为在挠度计算时,梁宽对刚度影响不大,加宽—倍,挠度减小20%左右。相对来讲,增大钢筋更经济,钢筋加大—倍,挠度减小60%左右,同时梁的上筋应大部分通长布置,以减小混凝土徐变对挠度的增大,如果上筋不小于下筋,挠度减小20%。
(6)柱详图
1.柱断面不宜小于450x450,混凝土不宜小于C25,否则梁纵筋锚入柱内的水平段不容易满足0.45La的要求,不满足时应加横筋。异型柱结构,梁纵筋—排根数不宜过多,柱端部纵筋不宜过密,否则节点混凝土浇筑困难。当有部分矩形柱部分异型柱时,应注意异型柱的刚度要和矩形柱相接近,不要相差太大。
2.柱应尽量采用高强度混凝土来满足轴压比的限制,减小断面尺寸。
3.尽量避免短柱,短柱箍筋应全高加密,短柱纵筋不宜过大。
4.考虑到竖向地震作用,柱子的轴压比及配筋宜留有余地。
(7)设计中的注意事顶
1.框架结构中的电梯井壁宜采用粘土砖砌筑,但不能采用砖墙承重。应采用每层的梁承托每层的墙体重量。梯井四角加构造柱,层高较高时宜在门洞上方位置加圈梁。因楼电梯间位置较偏,梯井采用混凝土墙时刚度很大,其它地方不加剪力墙,对梯井和整体结构都十分不利。
2.建筑长度宜满足伸缩缝要求,否则应采取措施。如:增大配筋率,通长配筋,改善保温,铺设架空层,加后浇带等。
3.柱子轴压比宜满足规范要求。
4.当采用井字粱时,梁的自重大于板自重,梁自重不可忽略不计。周边一般加大截面的边梁。
5.过街楼处的梁上筋应通长,按偏拉构件设计。
6.当建筑布局很不规则时,结构设计应根据建筑布局做出合理的结构布置,并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如建筑方案为两端较大体量的建筑中间用很小的结构相连时(哑铃状),此时中间很小的结构的板应按偏拉和偏压考虑。板厚应加厚,并双层配筋。
7.较大跨度的挑粱下柱子内跨梁传来的荷载将大于梁荷载的一半。挑板道理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