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空间站是人类在太空进行各项科学研究活动的重要场所。1971年,前苏联发射了第一座空间站“礼炮”1号,由“联盟”号飞船负责运送宇航员和物资。1986年8月,最后一座“礼炮”7号停止载人飞行。1973年5月14日,美国发射了空间站“天空实验室”,由“阿波罗”号飞船运送宇航员和物资。1974年天空实验室封闭停用,并于1979年坠毁。
1986年2月20日,前苏联发射了“和平”号空间站。它全长超过13米,重21吨,设计寿命10年,由工作舱、过渡舱、非密封舱三个部分组成,有6个对接口,可与各类飞船、航天飞机对接,并与之组成一个庞大的轨道联合体。自“和平”号上天以来,宇航员们在它上面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还创造了太空长时间飞行的新纪录。“和平”号超期服役多年后于2001年3月19日坠入太平洋。1983年,欧洲空间局发射了“空间实验室”,它是一座随航天飞机一同飞行的空间站。
国际空间站是建造中的新一代空间站。它由美国和俄罗斯牵头,联合欧洲空间局11个成员国和日本、加拿大、巴西等16国共同建造运行。空间站从1994年开始分多个步骤建设安装,至2006年全部建成。建成后空间站将长110米,宽88米,质量超过400吨,将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庞大、设施最先进的人造天体。可供6至7名宇航员同时在轨工作。
1981年全世界第一颗红外天文卫星发射升空。而对于天文学上有重要意义的事件是1990年4月25日由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送入太空的哈勃空间望远镜(HST)。它的目的是探测宇宙深空,了解宇宙起源和各种天体的性质和演化。HST耗资21亿美元,对天文学特别是天体物理学的推动是巨大的。在空间放置望远镜可以摆脱大气的干扰,没有大气消光的问题,同时因为没有大气,设计的望远镜可以达到衍射极限。它的镜面不受重力的影响,不会变形,望远镜有极高的分辨率。它是人类的千里眼,探索宇宙奥秘的利器。此后美国和欧空局又相继发射了“钱德拉”空间X射线望远镜和XMM空间天文台等。
美国的航天飞机是世界上唯一一种用于在地面和近地轨道之间运输人员物资,并可重复利用的航天器。它也可以在太空中进行各种科学实验活动。
宇宙飞船不仅仅用于对太阳系内的大行星及卫星进行近距离观察。1985-1986年哈雷彗星回归过程当中,有5艘飞船对它进行了近距离观测,有许多令人惊奇的发现。例如,哈雷彗星的核并非人们想象的球状,而是椭球状,气体和尘埃从核的表面几个活动区域喷出。
欧洲空间局的计划中,已经或即将开始对7个短周期彗星进行空间探测。它们是“深空1号”(DS1)计划、“星尘”计划、“等高线”计划、“罗塞塔”计划、“深空4号”(DS4)计划。其中DS1和DS4计划是与美国国家宇航局合作的。
于1998年10月发射的“深空1号”飞船,将飞越小行星3352号McAuliffe、火星、以及威尔逊-哈林顿彗星。飞船与彗星将于2000年6月相遇。DS1将以约15公里/秒的速度距彗核约500公里处飞过,对彗发、彗核进行观测。它首次采用了离子发动机。飞船于2010年5月将样品送回地球。
“星尘”在1999年2月发射,飞向怀尔德-2彗星,并将首次带回珍贵的彗星样品。
“深空4号”飞船将于2003年4月发射,于2005年12月进入环绕Tempel 1彗星的轨道,并于2006年4月将着陆器送上彗星表面作实验。最后,将彗星表面下不同深度的物质分装在3个不受外界影响的密封金属罐内,由着陆器的上半部将样品送回飞船。飞船于2010年5月将样品送回地球。
“罗塞塔”号太空探测器将于2012年靠近沃坦妮彗星进行科学探索。这个探测器分为两部分,届时将有一个登陆器降落在彗星表面,形成一个具有一定距离的环形轨道。探测器的两部分将共同工作来研究彗星上的物质。这些物质可追溯到太阳系刚刚形成的年代。
美国的“先驱者”10号于1973年12月4日首次在掠过木星,并传回了木星和木卫的照片。它最后在1983年越过海王星轨道后成为飞出太阳系的第一个人造天体。接着“先驱者11号”、“旅行者1号”、“旅行者2号”也相继飞越木星和木卫。
“先驱者”10号、11号各自携带了一块相同的镀金铝板,上面刻有人类男女的裸像,以及太阳与九大行星位置的示意图,还指明了它来自太阳系的第三颗行星。“旅行者”1号和2号探测器,则各自带有一套“地球之声”的光盘,唱片上有照片、60种语言的问候语、35种各类地球上的声音和音乐。包括了中国长城和中国人家宴的照片,粤语、厦门话和客家话的问候,和中国古曲“流水”。它们作为地球的名片希望有朝一日能被“外星人”收到。
从旅行者号拍摄的木星黑夜半球的图象上可以看到木星上有极光。有趣的是,木卫一上有一座正在喷发的火山,喷发的高度达到30公里,喷发速度是每秒几百米到1公里。“旅行者”飞船还发现了土星有射电辐射,频率在3千赫到1.2兆赫之间。1986年1月,“旅行者2号”飞船又测出天王星的自转轴和磁轴有很大的交角。飞船还拍摄了天王星卫星的照片,随后它又拜访了海王星,并发回了照片。
“伽利略”号的任务是观测木星系统,它观测了木星的大红斑,还向木星云层释放了一个探测器。这个探测器依靠降落伞进入木星大气,在它被巨大的木星大气压力摧毁前向地球传回了许多宝贵的资料。“伽利略”号对木卫二和木卫四的观测的结果还显示这两个木星卫星的表面之下可能有液态水海洋。有液态水存在就意味着可能有生命生存,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美国于1997年10月15日发射了“卡西尼”号飞船,它是第一艘使用核动力电池的飞船。“卡西尼”号的主要任务是探测土星系统,并将向土星最大、最神秘的卫星——土卫六释放出一个名为“惠更斯”的探测器。土卫六是一个被浓厚的大气包裹着的星球,其环境与早期的地球有些类似,使用一般观测手段无法看清它的表面。“卡西尼”号将于2004年七月抵达土星系。
此外美国宇航局还计划进行更多的行星探测计划,以便更多地了解我们生存的太阳系。其中包括向木卫二发射一个探测器,用以探测木卫二隐藏在冰层下的巨大液态水海洋。如果技术成熟,有可能向木卫二表面释放一个水下探测器,找寻可能存在的地外生命。
新地平线号探测器(New Horizons),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于2006年1月19日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的冥王星探测器,其主要任务是探测冥王星及其最大的卫星卡戎和探测位于柯伊柏带的小行星群。考察冥王星任务结束后,“新地平线”会继续向离地球更远的宇宙空飞,在2017至2020年抵达一个由彗星和其他宇宙碎片构成的中间环带——柯伊柏带,探测至少两个直径为40至90千米的柯伊伯带天体,这一阶段可能会持续5至10年。新地平线号是人类至今发射过最快速的太空船,已经于北京时间2015年7月14日19时49分飞掠冥王星。
你看一下是不是你的计价没有更新
我建议上海申远空间设计,主打设计,拥有目前上海设计师最多的装潢公司。还是很不错的,设计理念也是很好的。
办公空间设计是指对布局、格局、空间的物理和心理分割。办公空间设计需要考虑多方面的问题,涉及科学、技术、人文、艺术等诸多因素。办公空间室内设计的最大目标就是要为工作人员创造一个舒适、方便、卫生、安全、高...
火星很像地球,有坚硬的表面和四季的交替。同时它还拥有随四季变化的极冠。在望远镜观测时代,人们还曾有认为火星上有人工的运河。人类对火星的兴趣一直是非常浓厚的,因此已经20多艘飞船执行了探测火星的任务了。1962年前苏联发射了“火星1号” 、“宇宙21号”,美国发射了“水手3号”,但均遭到了失败。1964年1月28日发射的“水手4号”于1965年7月14日在距离火星的一万公里的高空成功掠过,获得了第一批火星的照片。1974年,前苏联发射的“火星5号”宇宙飞船首次拍摄了火星的彩色照片。随后两国又相继发射了多个绕火星飞行的轨道器,更加详细地了解了这颗行星的情况。
1976年,美国的海盗1号和海盗2号登陆器分别在火星上降落,并在降落的过程中,测量了大气温度的分布情况、火星大气压的情况。火星上有干涸的河床,有流水冲击的特征,这表明在过去有过大量的水。海盗号飞船的分析结果表明火星大气和表层物质中没有有机分子存在。摄像机监视结果也表明火星上没有生命活动的迹象。因此我们也许可以下结论说,火星表面可能没有生命,如果更严格的说,是没有与地球上类似的生命。人们不仅对火星感兴趣,也对火星的两个卫星感兴趣。在1988年,7月7日和7月12日,前苏联发射了火卫飞船1号和2号绕火卫一飞行并着陆。
到最近几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可望在下世纪初直接登上火星进行实地考察,彻底弄清火星生命问题。因为它是太阳系中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在人类踏上火星之前,将进行一系列的准备。
1993年美国“火星观察者”探测器在进入环绕火星的轨道之后,与地球失去联系,导致计划失败。1996年12月,美国又发射了“火星探路者”探测器,经过7个月的星际飞行,在火星的阿瑞斯平原着陆。火星探路者携带了一个六轮小车,可以在火星的表面漫游,因而叫做火星漫游者,价值2500万美元。它分析了火星岩石和土壤。照片证实了海盗号的结论,火星上曾发生过大洪水。
1996年11月美国发射了“火星全球勘测者”,在绕火星的轨道上研究火星表面、大气和磁场的情况。它还向地球发射无线电波,经过火星大气后到达地球,由此了解火星大气的温度、引力和化学组成。 1999年1月3日,“火星极地着陆者”发射成功。然而,在飞行了11个月并登陆到火星上以后,就与地面失去了联系,宣告了这次航天活动的失败。此后发射的火星气候观测器也遭失败。2001年,美国又发射了“火星奥德赛”探测器,现已成功抵达火星并成功进入环火星轨道。
欧洲空间局计划于2003年发射“火星快车”探测器考察火星,这标志着欧洲空间局在行星探测方面跨入了新纪元。它将由轨道器和着陆器组成。轨道器上有一个着陆器通信包用于支持国际上在2003年至2007年间开展的火星探测活动。
金星的半径、质量、密度等与地球接近,是地球的姊妹行星。人们对它的兴趣很大,然而,地面观测所得的资料比较贫乏,对金星的研究充满了未知数。航天器可以使人们了解它更多的信息。虽然最初的几次探测器发射都失败了,但1962年美国发射的水手2号从距金星35000千米处飞过,成功地实现了航天器首次飞越行星,同时它发现金星表面温度高达400多度。1969年至1981年,前苏联的金星5号至14号探测器先后在金星表面着陆成功,执行了多项科学考察任务。美国1978年5月20日发射的先驱者-金星1号经过长距离飞行,于同年12月4日到达金星并围绕它飞行, 它用雷达探测了金星地形。先驱者-金星2号到达金星后向金星大气释放了4个探测器,探测器在向金星表面坠落的过程中,获得了金星大气、云层、磁场等各方面的数据。1989年美国发射的“麦哲伦号”探测器又运用综合孔径雷达对金星表面进行了探测。这些探测使我们了解到金星的磁场很弱,表面气压是地球海面气压的90倍。金星12号还探测到了闪电。
美国发射的“水手10号”飞船在考察了金星之后,曾3次飞临水星。是它发现了水星的磁场和磁层,并探测出水星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氦。飞船上的两个摄像机拍摄了多幅图象,揭示出水星地形是由大量的陨石坑和盆地组成的。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约38万公里),是人类进行太空探险的第一站。前苏联1959年发射的月球2号探测器在月球着陆,这是人类的航天器第一次到达地球以外的天体。同年10月,月球3号飞越月球,发回第一批月球背面的照片。1970年发射的月球16号着陆于丰富海,把100克月球土壤送回了地球。
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雄心勃勃的“阿波罗”计划的目的就是将人类送上月球进行实地考察。在此之前的1961年到1967年间,9个“徘徊者”、7个“勘测者”探测器和5个月球轨道器先后对月球进行了考察。它们拍摄了月球的照片,并分析了月球的土壤,为登上月球做好了准备。随后美国便使用“土星”5号运载火箭先后向月球发射了17艘“阿波罗”飞船。其中“阿波罗”1-3号是试验飞船,4-6号是无人飞船,7号飞船载人绕地球飞行,8-10号载人绕月飞行,11号至17号是载人登月飞行。
1969年7月16日发射的“阿波罗”11号使人类首次登上了月球。执行该次任务的是阿姆斯特朗、阿尔德林和柯林斯。飞船抵达月球轨道后,柯林斯驾船绕月飞行,另两名宇航局驾驶登月舱于7月20日降落在月球表面的静海。阿姆斯特朗成为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宇航员在月球表面进行了实地的科学考察,并把一块金属纪念牌和美国国旗插上了月球。此后又有5次成功的登月飞行,宇航员在月球上停留的时间总共约300小时。
此后对月球的考察几乎停滞,直到1994年,美国又发射了“克莱门汀”号无人驾驶飞船,对月球进行了新的地貌测绘,其目的是为在不久的将来建立月球基地和月基天文台作准备。1998年1月6日发射升空的“月球勘探者”携带有中子光谱仪探测氢原子。它发现在月球两极的盆地底部存在水。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拉开了人类航天时代的序幕。前苏联宇航员、大名鼎鼎的加加林,于1961年4月12日,乘坐前苏联“东方号”飞船,环绕地球飞行了一圈,历时近两个小时,成为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人。
探测器名称 |
年份 |
成就 |
探险者1号 |
1985 |
首项空间科学发现——范艾伦辐射带 |
探险者6号 |
1959 |
首次从天空观看地球电视图像 |
水手2号 |
1962 |
行星际空间的首项发现——直接观测到太阳风 |
水手2号 |
1962 |
首次在科学上成功的行星观测 |
轨道太阳观测台1号 |
1962 |
太空中的首次天文观测 |
阿波罗8号 |
1968 |
首次绕另一星体作载人轨道飞行 |
阿波罗11号 |
1969 |
人类首次在另一星体上着陆 |
阿波罗11号 |
1969 |
首批在另一星体采集样品送回地球 |
阿波罗15号 |
1971 |
首辆在另一星体上由人驾驶的车辆 |
水手9号 |
1971 |
首艘环绕其他行星的空间飞船(火星) |
水手10号 |
1974 |
首艘探测了两颗行星的飞船(金星、水星) |
海盗1号 |
1976 |
首次成功着陆火星、第一艘探索其他行星生命的飞船 |
先驱者10号 |
1973 |
首次飞越木星,首批抵达太阳逃逸速度的飞船 |
先驱者11号 |
1974 |
第一批达到太阳逃逸速度的飞船 |
水手10号 |
1974 |
首次飞越水星 |
先驱者11号 |
1977 |
首次飞越土星 |
旅行者1/2号 |
1977 |
首批抵达太阳逃逸速度的飞船 |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 |
1981 |
首艘可重复使用的载人空间飞船 |
太阳极大使者 |
1980-1984 |
首艘能在太空回收、维修和重新安置的卫星 |
国际彗星探测器 |
1985 |
首次远距离与彗星会合(贾可比尼金纳彗星) |
旅行者2号 |
1986 |
首次飞越天王星 |
旅行者2号 |
1989 |
首次飞越海王星 |
旅行者1/2号 |
1992 |
首探太阳风层顶 |
伽利略飞船 |
1992 |
首次与一个主带小行星会合(第951号小行星加斯普拉) |
伽利略飞船 |
1994 |
首次发现小行星的卫星(第243号小行星艾达) |
探测器名称 |
年份 |
成就 |
斯普特尼克1号 |
1975 |
第一颗人造卫星 |
斯普特尼克2号 |
1957 |
动物首入太空 |
月球1号 |
1959 |
世界上首艘脱离地球引力的飞船 |
月球1号 |
1959 |
第一颗人造太阳卫星 |
月球2号 |
1959 |
第一艘撞击其他星体的人造飞船 |
月球3号 |
1959 |
首次拍到月球背面的照片 |
东方1号 |
1961 |
人类第一次进入太空 |
东方1号 |
1961 |
人类第一次绕地飞行 |
金星1号 |
1961 |
第一批飞向其他行星的飞船 |
火星1号 |
1962 |
飞向火星 |
东方6号 |
1963 |
女性航天员首次进入太空 |
上升1号 |
1964 |
第一次多人在太空飞行 |
上升2号 |
1965 |
首次太空漫步 |
金星3号 |
1966 |
首艘进入其他行星大气的飞船 |
月球10号 |
1966 |
首颗环绕其他星体飞行的飞船 |
月球9号 |
1966 |
首次在其他星体上进行软着陆 |
月球16号 |
1970 |
首次从其他星体上取回样本的遥控飞行 |
月球17号 |
1970 |
首辆在其他星球上行驶的车辆 |
火星3号 |
1971 |
首次在另一颗行星上软着陆 |
金星8号 |
1972 |
首次在科学上成功着陆另一颗行星 |
联盟35号 |
1980-1981 |
首次时长约为一年的载人飞行 |
金星15号 |
1983 |
首次环绕另一颗行星进行雷达探测 |
维佳1号 |
1985 |
首次在另一颗行星的大气中设置气球站(金星) |
维佳1号 |
1986 |
首次与彗星近距离相会 |
和平号 |
1986 |
首个宇航员轮换的空间站 |
中国1964年7月19日,成功发射了一枚生物火箭。1966年10月27日,导弹核武器发射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发射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1975年11月26日,发射了一颗返回式人造卫星。1980年远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2年以后,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获得成功。1984年4月8日,我国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1986年2月1日,我国发射了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1988年9月7日,中国发射了一颗试验气象卫星“风云1号”。1999年11月20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一艘“神舟号”试验飞船。2003年10月15日9:00,中国发射了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5号”,飞船在太空中飞行了21小时,绕地球运行14周后,于16日清晨6:23安全返回地面。宇航员杨利伟成为第一个乘坐中国人自己的飞船进入太空的中国人。展望未来,在2010年以前,中国的宇宙飞船将访问月球。2020年左右,中国将建立自己的空间站。之后,中国将进一步开展月球探测、建设月球基地、探测火星、登陆火星等一系列航天活动。2100433B
磁制冷在空间科学应用展望
磁制冷在空间科学应用展望——介绍了磁制冷效应研究进展,并回顾该效应在空间科学应用研究状况,讨论了室温磁制冷机研究进展对空间制冷研究学科的可能影响。
民间建筑中人造空间与自然空间的功能关系研究
以一所民居为案例,从"自然空间与人造空间的互借"方面来分析其功能与形式是如何完美结合的,以及对现代建筑设计的一些启示。
这里是Submachine Universe中各个代码对应空间的分类,以游戏版本和相关空间分类。很多空间都有类似的结构,它们有相似的架构和功能。为了便于探索不同空间之间的联系,对它们进行分类非常重要。
类别 | 空间 |
---|---|
古老的 | Sub0和5、002、051、103、104、157、218、232、241、258、291(7和U)、378、399、404、442、452、523、601、806、966、992、HPL、KOL、MNT、OXT、ZWO、南方花园(7)、冬宫(7)、竹子村 |
船的 | 800,伊丽莎白的船、码头 |
坟墓的 | Sub32、043、770、CHM、IXT |
砖头的 | Sub2和5、218、462、550、551、552、553、580、CHR、JUL、Sub8齿轮树 |
循环的 | Sub3、006、555、690、888、917、923 |
系统的 | 防御系统(6)、128、314、317、642、757、902 |
建筑的 | Sub2、010、100、185、277、304、355、472、541、712、728、837、859、987、GLX、PTL、SubF、Sub8红衣主教教堂和水万神殿 |
监狱的 | SubF棉垫房间、777、875、V12 |
其它 | 076、316、411、613、614、666、815、BTN、CAT |
类别 | 空间 |
---|---|
地下室 | Sub1、529、596、672、947 |
灯塔 | Sub2、Sub5灯塔、304、461、550、462、551 |
循环 | Sub3、555、690 |
实验室 | Sub4001、Sub5001、000、001、010、100 |
古代历险 | Sub0、103、104、601、992 |
边缘 | Sub6、757、128、317、902、277 |
根源 | Sub5根、103、552、553 |
玛雅建筑 | Sub32、043、770、CHM、IXT |
棉垫室 | SubF棉垫室、923 |
南方花园 | Sub7南方花园、OXT、ZWO |
神殿 | Sub9、BRK |
《村镇区域发展与空间优化:探索与实践》从理论、现状和技术三个层面系统梳理村镇区域的发展路径多元性和空间结构复杂性,提出村镇区域为理解城乡联系,及其背后的人口、产业、制度等变革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尺度,强调村镇区域的发展是人口、产业和土地之间的综合协调。"人口-产业-土地"三者之间的复杂联系之间决定了村镇区域的发展是否能够走上良性循环的路径,而通过"农业现代化-农村社区化-设施均等化-土地集约化"是村镇区域发展的可行路径,亦是空间优化的主要方向
村镇区域发展与空间优化:探索与实践
书号: 27329ISBN: 978-7-301-27329-6
作者: 毛熙彦,贺灿飞 等 版次: 1
开本: 16开 装订: 平
字数: 200 千字 页数:172 定价: ¥30.00
浏览次数: 23
出版日期: 2016-11-02 丛书名: 中国土地与住房研究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