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涝惠渠灌溉工程

为水利专家李仪祉倡办的灌溉渠之一。在机井、机电抽水未普及的年代,涝惠渠在抗旱中发挥巨大作用,仍是户县县域重要渠灌工程。2000年以来,干旱年份灌溉可达两万多亩。

涝惠渠灌溉工程基本信息

涝惠渠灌溉工程概况

筹建及初期工程概况:民国二十九年(1940)春,陕西省水利局派泾(惠)洛(惠)工程局房宝德、黄朝建等来县勘察。民国三十年(1941)8月底勘察设计结束,因资金问题未动工。民国三十二年(1943)春陕西省政府批准省水利局向农民银行贷款修建。2月1日涝惠渠工程处在县城西街关帝庙成立。6月3日动工,陕西省水利局先后派郑耀西、张恩奎、王明鉴负责。民国三十六年(1947)8月15日完工,9月在土门子拦水坝处举行放水典礼。同年12月3日国民党陕西省政府、中国农民银行、省水利局派员进行了验收,省审计处监验。工程总造价5.63亿元。拦水坝设于西涝峪口,长31.7米,高1.2米,分河东、河西两条渠引水。东干渠设计长18.5公里,经石井村、潘家堡、赵家堡、马营、罗什、县城东关、韩村,至宁羌附近入涝河。在县城东关设分水闸,开一支渠,长4.3公里,经郭村至石佛寺退入蚰蜒河。渠首有宽1.5米、高1.3米进水闸两个,冲刷闸1个。闸门后为长430米、高宽各2米的隧洞,隧洞后400米为石砌渠,再向下全部为土渠,设计引水流量每秒2立方米,灌溉8万亩。西干渠原设计经新城、上涧子至水磨头,长3.5公里。后因资金不足,仅在渠首打隧洞25米,出洞后即与老引水渠相连接。西干渠进水闸高宽各1米,设计流量每秒1立方米,灌溉2万亩,东西渠设计共灌溉10万亩。

沿渠修跌水47座,桥27座,涵洞2个,斗门14个,退水、分水闸3个,共征地541.2亩。材料由工程处采购,施工实行分项招标。

东干渠至民国三十六年(1947)12月3日验收时,实际修通15.5公里,至县北韩村附近,因水流不够,实灌溉约3万亩。民国三十七至民国三十八年(1948—1949)继续进行渠道建设,到1949年9月底,东西灌区干支渠共22.15公里,斗渠也进一步完善。

1947年9月通水后,11月成立涝惠渠管理局,隶属省水利局。建国后机构未变,隶属省水利厅。1958年6月改归县水利局管理,1959年8月成立户县涝惠渠管理处,管理此工程。

查看详情

涝惠渠灌溉工程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LoRa智慧灌溉主机

  • ZHZJ- 01;树根灌溉
  • 绿粤
  • 13%
  • 深圳市绿粤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LoRa智慧灌溉手机终端应用软件

  • ZHGGRJ-M
  • 绿粤
  • 13%
  • 深圳市绿粤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LoRa智能灌溉自动控制器分控

  • ZHFK-DN50
  • 绿粤
  • 13%
  • 深圳市绿粤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LoRa智能灌溉自动控制器分控

  • ZHFK-DN40
  • 绿粤
  • 13%
  • 深圳市绿粤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LoRa智能灌溉自动控制器分控

  • ZHFK-DN25
  • 绿粤
  • 13%
  • 深圳市绿粤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工程驳船

  • 100T以内
  • 台班
  • 清远市英德市2015年4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工程驳船

  • 200T以内
  • 台班
  • 清远市英德市2015年3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工程驳船

  • 200T以内
  • 台班
  • 清远市英德市2015年2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工程驳船

  • 200T以内
  • 台班
  • 清远市英德市2014年2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工程驳船

  • 100T以内
  • 台班
  • 清远市英德市2014年1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IPS0301Q弯式迷宫滴箭(属绿化灌溉工程)

  • 每个滴箭配Ф4mm(ID)PE软管0.5m
  • 700个
  • 3
  • 中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12-02
查看价格

达墩布池

  • 达墩布池
  • 3套
  • 1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2-05-09
查看价格

达座便器

  • 达座便器
  • 5套
  • 1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2-05-09
查看价格

NODE一站干电池无线控制器(属绿化灌溉工程)

  • 配直流电磁阀;配WVP编程器(共一个);配雨量传感器
  • 16个
  • 3
  • 中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12-02
查看价格

WVC一站干电池无线控制器(属绿化灌溉工程)

  • 固定式
  • 2个
  • 3
  • 中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12-02
查看价格

涝惠渠灌溉工程改建扩建

1957年重修渠首拦水坝,较前高0.5米,修河西干、支渠9条,长19.6公里。1976—1977年增修西干支渠两条6.5公里。80年代河东修沿山斗渠一条,名新一斗,长5公里,渠水退入皂峪河。2000年11月至2001年5月对渠首拦水坝进行了加固,后又对干、支渠进行改造更新。至2005年东西两灌区有干渠12.69公里,支渠11.3公里,斗渠36.45公里,大小建筑物404座。2100433B

查看详情

涝惠渠灌溉工程基本信息

1958年开始给户县热电厂供水,1959年7月开始给惠安化工厂供水,最多时年供水1956万立方米,2000年以来,年供350—400万立方米。

查看详情

涝惠渠灌溉工程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涝惠渠灌溉工程文献

袁惠渠灌溉枢纽渠首闸除险加固工程工程等级的探讨 袁惠渠灌溉枢纽渠首闸除险加固工程工程等级的探讨

袁惠渠灌溉枢纽渠首闸除险加固工程工程等级的探讨

格式:pdf

大小:429KB

页数: 3页

以袁惠渠灌溉枢纽工程为例,探讨如何根据水闸工程规模,按效益和重要性,准确全面掌握设计规范,确定工程等级。

关于南阳渠灌溉工程运行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关于南阳渠灌溉工程运行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关于南阳渠灌溉工程运行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格式:pdf

大小:429KB

页数: 3页

为提高全省新建工程及灌区管理水平,促进灌区工程良性运行。结合近年来甘肃省水管单位体制改革中的一些经验和教训,就南阳渠灌溉工程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设置以及灌区配套、水费水价、土地划界、多种经营等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白起渠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通过评估

襄阳日报网讯 (全媒体记者杨洋)5月21日,中国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组织专家到我市南漳县、宜城市实地考察白起渠,并就白起渠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举行专家评估会,专家组认为白起渠具备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申报条件。

专家组认为,白起渠灌溉工程的规划、施工技术,体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科技水平,蕴含着重要的科学技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对当代灌溉工程管理具有多方面的借鉴价值,一致同意推荐白起渠水利工程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建议进一步修改完善文本和视频资料。

市水利局表示,我市将以此次考察评估为契机,编制和完善白起渠遗产保护与利用发展规划,制止重复性、破坏性开发建设。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推动遗产地保护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建设诸如白起渠博物馆、白起渠水能利用展示区等精品项目。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大众媒介,扩大“白起渠”遗产地的社会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整合三道河优势资源,形成“一带四区五湖”水利遗产保护与利用核心展示区。严厉打击破坏遗产地资源的一切行为,保护好、建设好和利用好白起渠独有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保证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

查看详情

灵渠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专家组实地考察灵渠

5月11日,国家灌排委员会组织水利部国科司原巡视员孟志敏、姜开鹏、孟宪民、谭徐明、蒋超、王凯等6位专家,到兴安县经过实地考察和召开“灵渠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专家考察评估会”,一致认为灵渠具备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条件,推荐申报,标志着灵渠申报2018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工作取得关键的阶段性成果,已进入了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冲刺阶段。

时逢初夏,古老的灵渠绿树浓荫,渠水悠悠,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评审专家一行风尘仆仆,从灵渠渠首开始,先后到灵渠北渠、竹枝堰、一支渠、三支渠、大湾陡、星桥、星陡、赵家堰、鸾塘堰,全面系统地对灵渠灌溉工程进行了现场考察。专家们每到一处都一边听取兴安本地灵渠研究专家的介绍,一边详细查看渠、堰、陡的现状,无不为灵渠灌溉历史悠久,工程之精当,文化韵味之浓烈,遗产价值之独特所折服。

专家们查看灵渠水系统模型

灵渠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全长36.4 公里,它沟通了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是中国南北水上运输的重要通道和周边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灵渠是当今世界上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人工运河,与都江堰、郑国渠并称为“中国秦代三大水利工程”。1988年灵渠被国务院核准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7年被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灵渠流经之地属湘桂走廊,沿途土地肥沃,历代统治者都注重农业生产的发展,重视发挥灵渠的灌溉作用,素有“灌田甚多”、“民田赖之”、“溉田万顷”、“灌溉发达”等史料记载,灌溉的方式主要有自流和提水两种。灵渠水利遗产要素构成完整,有精巧绝伦的渠首枢纽工程、设置精当的沿途防洪工程、精致智慧的渠系工程、功能完备的调蓄工程,不仅保留了渠道全程,还保存有不同功能的水利设施,形成了一套集陡门、堰坝、水涵等为一体的水工系统。据1938年扬子江水利委员会调查,当时灵渠保灌面积为8502亩。20世纪70年代之后,灵渠的灌溉工程体系进一步发展完善,目前灵渠总灌溉面积已达6.5万亩,灌区覆盖兴安县的5个乡镇、186个自然村,受益人口59000多人。灵渠是名副其实的世界水利工程的杰出代表、古代水资源综合利用的杰作、水利灌溉设计的经典范例。

专家们在灵渠北渠、竹枝堰考察

专家们实地考察灵渠大湾陡

专家们在灵渠鸾塘堰考察

专家们体验灵渠灌溉区域民俗风情

经过紧张有序的实地考察、查看资料文本、听取工作汇报、专家组认真讨论等环节之后,评审专家组一致认为,灵渠历经2000多年的不断发展,不仅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留下了丰厚的水文化遗产,树立了我国水利发展史的一个里程碑;灵渠是见证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伟大工程,是人类水利工程的杰出代表,其科学及工程技术具有时代领先性;灵渠在灌区管理、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规章制度方面对现代农田水利管理有借鉴价值。灵渠具备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条件,推荐申报。

专家考察评估会现场

兴安县委书记黄洪斌在灵渠申报2018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获得专家组一致推荐之后作表态发言

灵渠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得到专家们的一致认可,也是兴安县自灵渠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工作启动以来,在国家灌排委员会和中国水科院水利史研究所的关心指导下,积极协调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全方位推进灵渠申遗,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取得的重大阶段性成果。之后,灵渠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工作,将由国家灌排委向世界灌排委报送申遗相关材料,兴安县将按照专家组给出的宝贵建议,进一步总结归纳工程的科学技术内涵和价值,完善申报材料,并根据灌溉工程遗产特点,编制灵渠灌溉工程遗产保护与利用规划,力争灵渠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工作的最终成功。

兴安县委书记黄洪斌从“灵渠灌溉的历史、灵渠遗产的价值、灵渠申遗工作扎实推进”三个方面向评审专家作了详细地汇报。中国灌排委员会和水利史研究所专家丁昆仑、高黎辉、李若曦、刘 静、李云鹏、周 波、邓 俊,兴安县领导胡琳、文新祥,兴安县申遗办全体人员、县水利局相关人员、县文旅广体局主要负责人等参加了当天的考察评估会。(蒋子鸣 文/摄)

查看详情

固海扬黄灌溉工程输水主干渠

灌区输水主干渠自泉眼山泵站起至固原市七营,全长为150.42km。东支干渠由主干渠5泵站前池分流5.8m3/s,经两级提水到同心站五家团庄入盘河水库灌区,全长为50.86km。渠系建筑物有渡槽、桥梁、涵闸等共计517座。为节约能源,减小落差,输水干渠比降一般以最低不淤流速0.68m/s控制。同时为降低渠道输水损失,减少渗漏,干、支渠全部采用混凝土板全断面砌护。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