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多年生草本,有时略成半灌木状。主根细长或粗,木质化,侧根多;根状茎粗短或咯细,有多条营养枝,并密生营养叶。茎直立,数枚或多数常与营养枝共组成疏松或稍密集的小丛,稀单生,高30-60(-70)厘米,稀10-20厘米,基部多少木质化,上部分枝,枝短,稀略长,斜向上,或不分枝;茎、枝、叶及总苞片背面密被淡灰黄色或灰白色、稍带绢质的短绒毛,后茎上毛稍脱落。茎下部叶与营养枝叶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宽0.8-1.5厘米,二(至三)回羽状全裂,每侧有裂片(2-)3-4枚,小裂片线状披针形或披针形,叶柄长0.5-2厘米;中部叶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宽0.5-0.7厘米,一至二回羽状全裂,每侧裂片3-4枚,中部与上半部侧裂片常再3-5全裂,下半部侧裂片不再分裂或有1-2枚小裂片,小裂片长椭圆状披针形、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2-3毫米,宽0.5-1.5毫米,先端锐尖,基部裂片半抱茎,并成假托叶状,无柄;上部叶与苞片叶羽状全裂或3-5全裂,裂片长椭圆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
头状花序半球形、球形或卵球形,直径(2-)2.5-3(-4)毫米,在茎上排成总状花序或为狭窄的总状花序式的圆锥花序;总苞片3-4层,外层、中层总苞片卵形或长卵形,背面密被短绒毛,有绿色中肋,边缘膜质,内层总苞片长卵形或椭圆形,背面近无毛,半膜质或膜质;花序托有白色托毛;雌花8-13朵,花冠狭管状,檐部具2-3裂齿,花柱伸出花冠外,上部2叉,叉枝长,叉端尖;两性花20-30朵,花冠管状,花药线形,先端附属物尖,长三角形,基部圆钝,花柱与花冠近等长,先端2叉,叉端截形。瘦果长圆形或椭圆状倒卵形,上端圆,有时有不对称的膜质冠状边缘。花果期7-10月。
分布于中国黑龙江(西部)、吉林(西部)、辽宁(西部)、内蒙古、河北(北部)、山西(北部)、陕西(北部)、宁夏、甘肃、青海、新疆、西藏等省区;蒙古、土耳其、伊朗、俄罗斯西伯利亚及欧洲部分地区、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及北美洲的加拿大北部、美国西部、中部及西南部都有分布。
冷蒿是一种多年生轴根小半灌木。春季返青早,生长快。在内古,3月中旬至4月开始生长,8月中旬开花,9月初结实,10月初成熟。根系发达,在草场正常利用的条件下,主根可伸入100厘米的土层中,侧根和不定根多,大量集中在30厘米以内的土层中。根系入土深度超过株高的4~5倍,根幅大于冠幅2~3倍。利用过度,生境干旱程度加剧,植物地下部分则犬于植株高度的10~20倍,主根作用减弱,不定根大量出现,甚至发展到以不定根代替主根的作用。另一特点是,枝条在适宜条件下能长不定根,当枝条长出不定根,植株受践踏后,枝条脱离母株,亦能发育成新个体。在内蒙古高原上,它可向着由风力而形成的薄层沙地延伸。冷蒿属于温带旱生小半灌木。性耐干旱和严寒,适生于≥10℃的积温2000~3000℃、年降水量150~400毫米的气候条件范围内。在高平原、山地、丘陵、沙地或撂荒地的沙质和砾质土壤上,均能繁盛地发育生长,但不能进入低湿的盐渍化生境。一般在于草原和山地草原常与多种禾本科植物,如针茅、赖草、隐子草等组成群落,并在群落中占优势地位。
叶黄槿为常绿大灌木至小乔木,被星状毛。主干不明显,高可达3-4m。其叶大,如心形,叶柄长3-8cm。其花,雄蕊多数为单体,雄蕊筒包围花柱,花柱5枚,子房5室。蒴果球形,开裂。单叶,叶草质,互生,革质,...
落叶灌木,高1.5-3米;当年小枝连同芽、叶柄和花序均密被土黄色或黄绿色开展的小刚毛状粗毛及簇状短毛,老时毛可弯伏,毛基有小瘤状突起,二年生小枝暗紫褐色,被疏毛或几无毛,有凸起的垫状物。叶纸质,宽倒卵...
平枝栒子属落叶或半常绿匍匐灌木,高不超过0.5米,枝水平开张成整齐两列状;小枝圆柱形,幼时外被糙伏毛,老时脱落,黑褐色。叶片近圆形或宽椭圆形,稀倒卵形,长5-14毫米,宽4-9毫米,先端多数急尖,基部...
紫花冷蒿(Artemisia frigida var. atropurpurea Pamp.)与冷蒿区别在于紫花冷蒿植株矮,高10-18厘米。头状花序半圆形,直径3.5-4.5毫米,在茎上多组成穗状花序,稀少为穗状花序式的狭圆锥花序,花冠檐部紫色。分布于中国宁夏、甘肃、青海及新疆;生于海拔2000-2600米的山坡。
在中国的东北、华北省区生长在海拔1000-2500米,西北省区生长在海拔1000-3800米,西藏生长在海拔4000米附近;适应性强,在中国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及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的山坡、路旁、砾质旷地、固定沙丘、戈壁、高山草甸等地区都有生长,常构成山地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植物群落的建群种或主要伴生种。
在沙地或撂荒地播种,播前须进行地面处理。播期宜在雨季前或化雪后,将种子直接播于地表,不覆土或覆土不超过0.5厘米,每亩播种量0.2千克。冷蒿具有枝条萌发不定根的特点,当枝条与地面接触后,条件适宜时即长出不定根,枝条脱离母株,形成新的植株,因此,可在固定沙丘上封育,以提高其覆盖度,增加利用效果。
国槐形态特征
国槐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 15-25 米,干皮暗灰色,小枝绿色,皮孔明显。羽状复叶长 15-25 厘米;叶轴有毛,基部膨大;小叶 9-15 片,卵状长圆形,长 2.5-7.5 厘 米,宽 1.5-5 厘米,顶端渐尖而有细突尖,基部阔楔形,下面灰白色,疏生短 柔毛。圆锥花序顶生;萼钟状,有 5小齿;花冠乳白色,旗瓣阔心形,有短爪, 并有紫脉,翼瓣龙骨瓣边缘稍带紫色;雄蕊 10条,不等长。荚果肉质,串珠状, 长 2.5-5 厘米,无毛,不裂;种子 1-6 颗,肾形。花果期 9-12 月。 [1] 生长习性 性耐寒,喜阳光,稍耐阴,不耐阴湿而抗旱,在低洼积水处生长不良, 深根,对土壤要求不严, 较耐瘠薄, 石灰及轻度盐碱地 (含盐量 0.15%左右) 上也能正常生长。但在湿润、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上生长最 佳。耐烟尘,能适应城市街道环境。病虫害不多。寿命长,耐烟毒能力强。 用途 中国
探析豫南乡土建筑的类型与形态特征
以豫南地区的区域特征和建筑文化为背景,结合古镇、古村落乡土建筑的具体实例,对豫南乡土建筑的类型与形态特征进行研究,以便全面地把握该地区乡土建筑的特点,为进一步保护与发展新农村乡土建筑提供借鉴.
冷蒿被牧民称之为"抓膘"的植物,因为在漫长的严冬里羊吃的是枯草,喝的是雪水,冷冬和严寒使羊的消耗很大,一冬的掉膘量常是其体重的1/3左右。而度过了冬天后冷蒿较早返青,羊此时采食冷蒿,可以得到丰富的营养,从而很快增肉增重而健壮成长起来。
冷蒿是小半灌木菊科植物,高10-50厘米,全体密被灰白色或淡黄色绢毛。根状茎横走,不定根发达。茎基部木质,叶具短柄或无柄,两面密被灰白色或淡黄色绢毛。花半球形,花冠细管状,黄白色。果短圆形,褐色。花期8-9月,果期9-10月。
冷蒿广泛分布于草原带和荒漠草原带,沿山地也进入森林草原和荒漠草原,多生长在沙质、沙砾质或砾石质土壤上,是草原小半灌木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他草原群落的伴生植物,为生态幅度很广的旱生植物。
【别名】冷蒿、白蒿、小艾
【来源】为菊科艾属植物冷蒿Artemisia frigida Willd.,以带花全草入药。7~8月初采收,晒干。
【性味归经】辛,温。
【功能主治】燥湿,杀虫。用于胆囊炎,驱蛔虫,蛲虫。
【用法用量】 3~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砾苔草是苔草属中较耐旱的一种类型,其生态幅度较广,在沙质荒漠草原,它是沙生针茅(Stipaglareosa)、石生针茅(S.Klemenzii)、短花针
茅(S.breviflora)及小半灌木蓍状亚菊(Ajaniaachilleoides)、冷蒿(Artemisiafrigida)、女蒿(Ilippolytiatrifida)等草原群落的伴生种。也
生长于沙质草原、草原化的沙质荒漠、砾石质山地草原和干早区的盐化草甸。砾苔草在草原群落中返青最早,在内蒙古一般在4月初即可返青,中、下旬孕穗开花,5月底至6月种子成熟,花果期从4月可延续到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