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第1章 绿色建筑相关标准
1.1 国外绿色建筑相关标准 / 1
1.1.1 美国LEED评估体系 / 1
1.1.2 英国BREEAM评估体系 / 2
1.1.3 日本CASBEE评估体系 / 3
1.1.4 荷兰GreenCalc 评估体系(模型) / 4
1.2 中国绿色建筑相关标准 / 5
1.2.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 / 5
1.2.2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 / 6
1.2.3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试行)》 / 7
1.2.4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实施细则(试行)》 / 7
1.2.5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规划设计部分)》 / 8
1.2.6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运行使用部分)》 / 8
1.2.7 《绿色施工导则》 / 8
1.3 地方绿色建筑相关标准 / 9
1.3.1 地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 9
1.3.2 地方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 / 10
1.3.3 地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实施细则 / 10
1.4 其他相关标准 / 10
1.4.1 中国香港HK—BEAM评估体系 / 10
1.4.2 与绿色建筑节能减排相关的标准及规范 / 11
第2章 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理念
2.1 绿色建筑规划设计的相关概念 / 12
2.1.1 绿色建筑概念 / 12
2.1.2 绿色建筑的本质及其内涵 / 13
2.1.3 绿色建筑应走出的三大误区 / 14
2.1.4 绿色建筑设计的特征 / 16
2.2 绿色建筑规划设计的内容和原则 / 16
2.2.1 绿色建筑规划设计的内容 / 16
2.2.2 绿色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 16
2.3 我国绿色建筑规划设计的目标 / 17
2.3.1 《“十二五”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发展规划》提出的目标 / 17
2.3.2 《“十二五”绿色建筑科技发展专项规划》提出的目标 / 18
2.3.3 《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提出的目标 / 18
2.4 我国绿色建筑规划设计的重点任务 / 18
2.4.1 切实抓好新建建筑节能工作 / 18
2.4.2 大力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 19
2.4.3 开展城镇供热系统改造 / 20
2.4.4 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 / 20
2.4.5 加强公共建筑节能管理 / 20
2.4.6 加快绿色建筑相关技术研发推广 / 21
2.4.7 大力发展绿色建材 / 21
2.4.8 推动建筑工业化 / 21
2.4.9 助推绿色建筑产业 / 21
2.4.10 严格建筑拆除管理程序,推进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 22
2.5 绿色建筑规划设计的思想理念 / 22
2.5.1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产生的历史背景 / 22
2.5.2 国外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发展及其现状 / 23
2.5.3 彰显绿色设计理念的世界十大绿色建筑 / 24
2.5.4 中国传统建筑设计中的绿色理念 / 29
2.5.5 现代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要素 / 32
2.5.6 不同气候区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 / 36
第3章 绿色建筑技术
3.1 节地及室内外环境技术 / 40
3.1.1 场地规划模拟技术 / 40
3.1.2 室外热环境的控制营造技术 / 42
3.1.3 建筑室内隔声技术 / 45
3.1.4 室内通风技术 / 46
3.1.5 室内空气质量 / 48
3.2 节能与能源利用技术 / 49
3.2.1 建筑规划设计 / 49
3.2.2 建筑热工设计 / 50
3.2.3 建筑遮阳技术 / 53
3.2.4 节能照明技术 / 55
3.2.5 其他建筑节能技术 / 59
3.2.6 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 62
3.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技术 / 66
3.3.1 水系统规划技术 / 66
3.3.2 节水技术 / 66
3.3.3 雨水利用技术 / 67
3.3.4 中水利用技术 / 69
3.3.5 景观用水技术 / 70
3.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技术 / 72
3.4.1 节材 / 72
3.4.2 材料的资源化利用 / 74
3.4.3 建材的资源化利用技术 / 74
3.5 绿色建筑维护技术体系 / 76
3.5.1 建筑管理技术的构建 / 76
3.5.2 资源及绿化管理技术 / 77
3.5.3 智能化系统管理技术 / 78
3.5.4 绿色建筑合同能源管理技术 / 78
3.5.5 其他管理技术 / 79
第4章 绿色建材的采购与使用
4.1 绿色建筑材料的分类及特点 / 80
4.1.1 我国建材行业现状 / 80
4.1.2 绿色建材的概念及基本特点 / 81
4.2 绿色建材的发展及评估 / 83
4.2.1 国内外绿色建材的发展概况 / 83
4.2.2 绿色建材认证及产品标准 / 86
4.3 绿色建材的选用 / 92
4.3.1 绿色建材的选用原则 / 92
4.3.2 绿色建材选用 / 93
4.4 绿色产品清单 / 100
第5章 绿色建筑运行管理
5.1 概述 / 111
5.2 大型公共建筑节能运行管理 / 112
5.2.1 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管体系 / 112
5.2.2 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 / 114
5.3 建筑设备运行管理 / 114
5.3.1 空调系统的运行管理 / 115
5.3.2 照明系统的运行管理 / 116
5.4 绿色物业管理 / 118
5.5 绿色建筑合同能源管理 / 120
5.5.1 建筑合同能源管理分类 / 121
5.5.2 节能服务公司的类型 / 122
5.5.3 节能服务的运行模式 / 122
5.5.4 发展建筑合同能源管理所面临的困难及其解决对策 / 123
第6章 绿色建筑设计软件介绍
6.1 绿色建筑与建筑信息模型 / 126
6.2 绿色设计策略引出的绿色设计软件 / 127
6.3 BIM核心软件简介 / 127
6.3.1 AutodeskRevit系列软件 / 129
6.3.2 绿色建筑分析系列软件 / 130
6.3.3 GreenBuildingStudio / 131
6.3.4 EnergyPlus / 131
6.3.5 DeST / 133
6.3.6 Cadna/A / 134
6.3.7 TRNSYS / 135
6.3.8 Designbuilder / 135
6.3.9 Phoenics / 136
6.3.10 RAYNOISE / 136
6.3.11 Fluent / 137
6.3.12 IES分析软件 / 140
6.4 PKPM软件 / 141
6.4.1 简介 / 141
6.4.2 主要功能 / 141
6.4.3 软件特点 / 142
6.5 本章小结 / 142
第7章 国家及部分地方有关绿色建筑政策
7.1 绿色建筑业政策支持的重要性 / 143
7.1.1 现建筑业高效节能为什么需要政策支持? / 143
7.1.2 值得追求――建筑节能的巨大潜力 / 143
7.1.3 建筑高效节能的协同效益 / 144
7.1.4 建筑行业的复杂价值链与作用群体 / 146
7.1.5 建筑业相关的参与群体 / 146
7.1.6 建筑业面临的障碍与激励机制以及应对策略 / 147
7.1.7 政策如何作用于节能市场中的阻碍和驱动因素 / 149
7.2 中国绿色建筑发展历程 / 150
7.3 中国绿色建筑相关政策 / 151
7.3.1 《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 / 152
7.3.2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试行)》 / 153
7.3.3 《关于推进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的通知》(建科[2009]109号) / 153
7.3.4 《“十二五”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发展专项规划》(国科发计[2012]700号) / 153
7.3.5 《“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建科[2012]72号) / 154
7.3.6 《“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国发[2012]19号) / 154
7.3.7 《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国发[2012]40号) / 155
7.4 地方绿色建筑相关政策 / 156
7.4.1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民用建筑节能规划》(2011年9月) / 156
7.4.2 天津市推广落实《绿色建筑建设管理办法》 / 156
7.4.3 《上海市建筑节能项目专项扶持办法》 / 156
7.4.4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绿色建筑的通告》 / 157
7.4.5 内蒙古自治区《关于积极发展绿色建筑的意见》 / 157
7.4.6 青岛市《关于组织申报2011年度青岛市绿色建筑奖励资金的通知》 / 157
7.4.7 浙江省《关于积极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若干意见》 / 157
7.4.8 深圳发展绿色建筑的主要政策措施 / 158
7.4.9 《江苏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 / 159
7.5 国家及地方有关建筑节能政策 / 159
7.6 我国绿色建筑相关政策法规的实施效果 / 160
7.6.1 缺乏针对绿色建筑的专门立法 / 160
7.6.2 缺乏明确的法律责任与处罚措施 / 160
7.6.3 操作性的法规层次较低,法律效力不大 / 160
7.6.4 部分法律法规内容陈旧,法规体系不完善 / 161
7.6.5 绿色建筑政策落实较差 / 161
7.6.6 绿色建筑涉及部门多,协调机制有待完善 / 161
7.7 我国绿色建筑政策法规建设的建议 / 161
7.7.1 不断完善我国绿色建筑法律法规体系 / 161
7.7.2 制定切实可行的绿色建筑标准 / 162
7.7.3 尽快形成绿色建筑经济激励的长效机制 / 162
7.7.4 加大技术开发,增强技术对绿色建筑的支持 / 162
7.7.5 绿色建筑实施应当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 162
7.7.6 加大绿色建筑宣传的力度 / 162
第8章 国外绿色建筑政策与实践
8.1 国外绿色建筑政策概况 / 165
8.1.1 英国绿色建筑政策 / 165
8.1.2 美国绿色建筑政策 / 166
8.1.3 澳大利亚绿色建筑政策 / 167
8.2 建筑能效政策的制定及实施 / 170
8.2.1 政策规划制定 / 170
8.2.2 政策制定一般性指导原则 / 172
8.2.3 政策的监测、评估及依从性 / 173
8.2.4 建筑能效之路 / 176
8.3 欧盟建筑能效政策实践 / 178
8.3.1 节能推广政策 / 178
8.3.2 政策管理与政策互动 / 179
8.3.3 德国建筑领域政策包 / 188
8.3.4 家用电器能源效率方面实现政策和措施的互动 / 191
8.4 国外绿色建筑政策对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启示 / 193
8.4.1 建立健全绿色建筑法规体系 / 193
8.4.2 完善信息交流平台 / 193
8.4.3 激励制度及加强建筑业自身能力建设 / 194
8.4.4 鼓励第三方组织进入绿色建筑行业 / 194
参考文献
本书从环境科学的角度介绍有关绿色建筑的知识,主要内容有绿色建筑规划设计、绿色建筑主要技术要点、绿色建筑材料的采购与使用、绿色建筑的运行管理以及绿色建筑设计时的相关软件。本书可供从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城市管理等专业科研人员、技术人员参考阅读,也可供城市管理人员参考。
20世纪以来,在世界范围内人口剧增、土地沙化、气候变化、淡水资源日渐枯竭等人类生存危机的背景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开始萌生并迅速发展起来。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绿色建筑的研究已成为了国际社会关注建筑发展的重要议题。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提出了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等概念及其相关标准,寻求可以降低环境负荷且有利于使用者健康的建筑。
在我国,每年城乡新建房屋面积近20亿平方米,其中80%以上为高耗能建筑。既有建筑近400亿平方米,95%以上都属于高能耗建筑。我国建筑总能耗(包括建材生产和建筑能耗)约为全国能耗总量的30%。综合以上数据可知,我国与其他国家一样,亟待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以减少建筑行业总能耗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促进我国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较国外而言,我国的绿色建筑发展起步较晚,但近些年的发展势头十分迅猛。自十八大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后,社会各界人士都对绿色建筑的发展投入了更多的关注。现阶段,我国大规模推行绿色建筑的时机已经成熟。
在第八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住建部的仇保兴副部长在讲话中就指出,我国的绿色建筑正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截至2012年3月,全国已评出379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总建筑面积达到3800多万平方米。发展绿色建筑的社会共识已经形成。绿色建筑可以节能、节地、节水、节材,而节地、节水、节材也间接实现了节能,全社会都已普遍了解绿色建筑的重要作用。绿色建筑的相关管理制度以及绿色建筑评估标准体系也都已经初步奠定。与此同时,太阳能光伏、LED照明、地源热泵等相关产业的节能新技术有力助推了绿色建筑发展。
在此发展背景下,北京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北京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多年来密切关注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前沿信息,搜集研究了大量的绿色建筑相关资料,从绿色建筑标准、理念、技术、管理等各个方面入手,全面介绍剖析绿色建筑在我国的现状与发展,对绿色建筑相关的关键问题进行系统的梳理,并撰写成本开发手册,旨在向政府部门提供绿色建筑发展的科学决策依据,同时向公众普及绿色建筑相关知识。
本手册的编写依托欧盟亚洲可持续生产和消费项目——促进中国城市可持续建筑发展,其中由五位研究人员组成的写作团队直接参与了本手册的写作,本书的出版也是该项目的重要成果之一。
北京建筑大学的张明顺教授负责本书的整体设计和部分内容的编写工作。其他四位作者具体负责各章节的编写工作。吴川负责第3章绿色建筑技术、第4章绿色建材的采购与使用以及第8章国外绿色建筑政策与实践共三章内容的编写;张晓转负责第五章绿色建筑运行管理以及第6章绿色建筑设计软件介绍的编写;侯琴负责第1章绿色建筑相关标准以及第7章国家及部分地方有关绿色建筑政策的编写;赵思琪负责第2章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理念的编写以及全书的统稿、校稿工作。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得到了众多单位学者的支持。作者要特别感谢项目合作单位深圳建筑科学研究院、重庆大学、四川省建设厅建筑科技发展中心,这些单位与北京建筑大学合作编写的《中国绿色建筑技术及建材清单》和《中国可持续建筑案例分析报告》等项目报告为本书提供了大量资料。在此,作者对给予本书支持和帮助的所有专家学者及研究工作人员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时间和水平所限,书中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各位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作者
2014年1月2100433B
第一篇 综合篇第一章 绿色建筑的理念与实践第二章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总体情况第三章 发挥“资源”优势,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第四章 绿色建筑委员会国际合作情况第五章 上海世博会园区生态规划设计的研究与实践第六...
第2版前言第1版前言第1章 土方工程1.1 土的分类与工程性质1.2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与土方调配1.3 基坑土方开挖准备与降排水1.4 基坑边坡与坑壁支护1.5 土方工程的机械化施工复习思考题第2...
第一篇 个人礼仪1 讲究礼貌 语言文明2 规范姿势 举止优雅3 服饰得体 注重形象第二篇 家庭礼仪1 家庭和睦 尊重长辈2 情同手足 有爱同辈第三篇 校园礼仪1 尊重师长 虚心学习2 团结同学 共同进...
电厂图书目录
柜号 序号 G1 1 G1 2 G1 3 G2 4 G2 5 G2 6 G2 7 G2 8 G2 9 G1 10 G2 11 G2 12 G2 13 G2 14 G1 15 G1 16 G1 17 G2 18 G2 19 G2 20 G1 21 G3 22 G3 23 G3 24 G3 25 G3 26 G3 27 G1 28 G1 29 G3 30 G3 31 G2 32 G2 33 G2 34 G2 35 G2 36 G2 37 G2 38 下右 39 下右 40 下右 41 下右 42 下右 43 下右 44 下右 45 下右 46 下右 47 下右 48 下右 49 下右 50 下右 51 下右 52 下右 53 下左 54 下左 55 下左 56 下左 57 下左 58 下左 59 下左 60 下左 61 下左 62 下左 63 下左 64 下左 65 下左 66 下左 67 下
工程常用图书目录
1 工程常用图书目录(电气、给排水、暖通、结构、建筑) 序号 图书编号 图书名称 价格(元) 备注 JTJ-工程 -24 2009JSCS-5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 128 JTJ-工程 -25 2009JSCS-3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 136 JTJ-工程 -26 2009JSCS-4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 ?动力 98 JTJ-工程 -27 2009JSCS-2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结构体系) 48 JTJ-工程 -28 2007JSCS-KR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节能专篇-暖通空调 ?动力 54 JTJ-工程 -29 11G101-1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 -剪力墙、框 支剪力墙结构、现浇混凝土楼面与屋面板) 69 代替 00G101
译者的话
致谢
前言
1 绪论
办公空间的种类
历史回顾
开发队伍
2 项目可行性
可行性分析的作用
市场分析
财务可行性分析
3 融资
办公建筑开发的资本市场
办公建筑开发项目的所有制结构
贷方为什么要放贷
产业净值投资者须知
前期开发投资
建设投资
临时性贷款
长期投资
融资组合
4 项目规划与设计
法规问题
场地规划
基本建筑布置
外部设计
建筑系统
室内设计
租户装修
更新
5 市场营销与租赁
市场营销
租赁
6 运营管理
物业管理
资产管理
证券管理
7 安全研究
商业区工程,新建筑
Centex大夏,达拉斯,得克萨斯
Comerica塔楼,底特律,密歇州
金茂大夏,上海
博览会大夏,法兰克福
共和广场,新加坡
商业区工程,翻新建筑
奥杜邦大楼,纽约市,纽约州
Rookery大缕,芝加哥,伊利诺伊州
State大街银行大厦,波士顿,马萨诸塞州
郊区工程,新建筑
哈得孙101号,泽西城,新泽西州
High Ridge路225号,斯坦福,康涅狄格州
弦月8号,格林伍德村,科罗拉多州
诺姆·汤普森总部,希尔斯伯勒,俄勒冈州
郊区工程,翻新建筑
Memorial Drive 640号,剑桥,马萨诸塞州
肯辛顿商业中心,塔尔萨,俄克拉何马州
8 趋势与展望
位置趋势
市场规律和融资趋势
值得注意的法规问题
设计趋势
附录1 办公建筑固定贷款的整套预备文件样本
附录2 办公建筑建设贷款契约样本2100433B
随着房地产白银时代的来临,是否需要转型、如何转型成为房企最关注的热点话题。在房企热衷于合纵连横之余,业内专家指出,房企转型还应深挖潜力,比如,未来绿色建筑的变革将是一场以房地产为中心,涉及建筑设备供应、绿色低碳技术研发、能源控制管理等全产业链的技术变革与升级。
市场占有率不乐观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据了解,我国目前的既有建筑面积达500多亿平方米,同时每年新建16亿—20亿平方米。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绿色建筑行业发展模式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就存量建筑来说,全国取得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的建筑面积约占0.3%,取得运营标识的约占0.02%。此外,新增建筑部分的数据也不乐观,2014年全国新增绿色建筑的面积不超过1亿平方米,不到全年总开发面积的6%,也不及“十二五”目标(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的10%。我国建筑95%以上是高耗能建筑,如果达到同样的室内舒适度,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同等气候条件发达国家的2至3倍。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节能减排潜力巨大。我国已获得绿色建筑星级能效标识的建筑项目规模相对其他国家较小但是发展较快。发展程度低同时意味着绿色建筑的市场空间巨大。
显著提升楼盘品质
国家大力提倡支持发展绿色建筑是必要的,但当前刚刚起步的绿色建筑却普遍存在“重炒作而轻实践、注重技术和设备堆砌的风气。”如何把上万亿的绿色建筑蛋糕做大做实,一时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推广绿色建筑离不开市场,而市场需要引导。绿色建筑不意味着高造价,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技术的使用确实会造成一定量的成本的增加。建筑界专业人士透露,获得绿色认证的建筑,往往比同类未获认证的建筑,付出更高成本。如果考虑LEED认证的成本因素,那么整栋建筑的建设成本可能要增加1%-3%。但是随着技术提高、政策推进,绿色增量成本也会有一个下降的趋势。同时,前期的适当投入会带来运行过程中的节约,常规测算七年左右绿色增量成本就应该能收回来,以后推进收回成本的时间会越来越短。
绿色建筑融入了健康和创新的理念,国外一些设计师们已不再拘泥于某些评价标准和传统的设计方法,而是大胆创新综合利用物理学、生物学等多学科知识,采用主动式、被动式相结合的手法因地制宜进行绿色设计。例如无论是酒店还是办公都设有温度、干湿度可调节的新风系统,甚至有家设计公司的办公桌都与楼宇的新风系统连接,将清新干净的空气直接送到每台电脑前。
随着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置业者对绿色建筑的热情明显提升。“空气、水、绿化环境等与健康息息相关”,业主陈先生认为,买楼买的是自己和家人的长期居所,健康是最值得关注的方面,“既然现在大家买房装修都要自己搞空气净化和水净化,如果开发商直接把这些前期都做好,其实是很节省成本的,如果再加上智能家居的系统就更棒了,我相信,注重生活品质的置业者都会愿意为这样的设计和理念埋单”。他认为,现在都在谈楼盘品质,仅仅建筑质量没问题或者小区绿化还不错,不能说明全部,“健康和节能做到位,才算是真的高品质楼盘,这样的理念应该是贯彻在很多细节中的”。
随着房地产白银时代的来临,是否需要转型、如何转型成为房企最关注的热点话题。在房企热衷于合纵连横之余,业内专家指出,房企转型还应深挖潜力,比如,未来绿色建筑的变革将是一场以房地产为中心,涉及建筑设备供应、绿色低碳技术研发、能源控制管理等全产业链的技术变革与升级。
市场占有率不乐观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据了解,我国目前的既有建筑面积达500多亿平方米,同时每年新建16亿—20亿平方米。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绿色建筑行业发展模式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就存量建筑来说,全国取得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的建筑面积约占0.3%,取得运营标识的约占0.02%。此外,新增建筑部分的数据也不乐观,2014年全国新增绿色建筑的面积不超过1亿平方米,不到全年总开发面积的6%,也不及“十二五”目标(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的10%。我国建筑95%以上是高耗能建筑,如果达到同样的室内舒适度,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同等气候条件发达国家的2至3倍。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节能减排潜力巨大。我国已获得绿色建筑星级能效标识的建筑项目规模相对其他国家较小但是发展较快。发展程度低同时意味着绿色建筑的市场空间巨大。
显著提升楼盘品质
国家大力提倡支持发展绿色建筑是必要的,但当前刚刚起步的绿色建筑却普遍存在“重炒作而轻实践、注重技术和设备堆砌的风气。”如何把上万亿的绿色建筑蛋糕做大做实,一时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推广绿色建筑离不开市场,而市场需要引导。绿色建筑不意味着高造价,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技术的使用确实会造成一定量的成本的增加。建筑界专业人士透露,获得绿色认证的建筑,往往比同类未获认证的建筑,付出更高成本。如果考虑LEED认证的成本因素,那么整栋建筑的建设成本可能要增加1%-3%。但是随着技术提高、政策推进,绿色增量成本也会有一个下降的趋势。同时,前期的适当投入会带来运行过程中的节约,常规测算七年左右绿色增量成本就应该能收回来,以后推进收回成本的时间会越来越短。
绿色建筑融入了健康和创新的理念,国外一些设计师们已不再拘泥于某些评价标准和传统的设计方法,而是大胆创新综合利用物理学、生物学等多学科知识,采用主动式、被动式相结合的手法因地制宜进行绿色设计。例如无论是酒店还是办公都设有温度、干湿度可调节的新风系统,甚至有家设计公司的办公桌都与楼宇的新风系统连接,将清新干净的空气直接送到每台电脑前。
随着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置业者对绿色建筑的热情明显提升。“空气、水、绿化环境等与健康息息相关”,业主陈先生认为,买楼买的是自己和家人的长期居所,健康是最值得关注的方面,“既然现在大家买房装修都要自己搞空气净化和水净化,如果开发商直接把这些前期都做好,其实是很节省成本的,如果再加上智能家居的系统就更棒了,我相信,注重生活品质的置业者都会愿意为这样的设计和理念埋单”。他认为,现在都在谈楼盘品质,仅仅建筑质量没问题或者小区绿化还不错,不能说明全部,“健康和节能做到位,才算是真的高品质楼盘,我个人觉得,这样的理念应该是贯彻在很多细节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