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老舍《月牙儿》四:“可是我必须进去,似乎是爬进去,那个高门坎儿是那么高。”
曹靖华《飞花集·花》:“从此,每当劳作归来,跨进门坎,顿觉春色满院。”
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三章:“散了会,王成德坐的门坎上,双手捧住头,心里火热毛辣的。”
浩然《艳阳天》第一○九章:“我不叫他来,他敢登你这门坎儿吗?”
郭小川《一个和八个·生与死》诗:“我拉杆二十多年,越狱六次,只有八路军的门坎最难过!”2100433B
1.门槛。门框下部挨着地面的横木或长石。
2.借指门。
3.比喻界限,关口。
一般管道井的门洞口有门槛的。
您好。 过门石3种材质可以, 1可以用瓷砖作为过门石,优点是采购方便,耐用。在瓷砖市场就能买到 2可以用大理石作为过门石,优点是显档次,磨边细节好处理,但大理石不是很耐磨,质地比较软相对于其他材质。 ...
一、过门石建议选用花岗石,花岗石材质比大理石硬,耐踏。如果有一侧地面(通常是卫生间室外侧)有石材地面拼花或石材地面圈边线,也可选用近似或相同材质,比较好看。常见便宜、结实、颜色好搭配的石材为丰镇黑(内...
45号钢微动疲劳门坎值特性研究
通过中断性试验研究了45号钢的微动疲劳门坎值,并对不同微动次数下接触面的裂纹特征进行了观察.试验测得45号钢显著存在一个微动疲劳门坎值,微动次数直至超过微动疲劳门坎值时,微动才会使试样疲劳寿命显著下降.以试样上预定的微动循环次数与全微动下试样疲劳基准寿命的比值表示,其微动疲劳门坎值大约在20%~40%范围内.改变载荷条件,该门坎值仍保持在20%~40%范围内;显微观察显示,在微动循环次数超过门坎值之后,在接触磨损面上几乎都能观察到明显的大裂纹.
铸起更多的"铁门坎"
小小说"铁门坎"(发表在《财会通讯》1983年6月号)的作考,象介绍自己的老朋友那样,不慌不忙地,在不知不觉中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坚持原则的青年出纳员的生动形象.大凡一部好作品,不在于直接告诉读者什么,而在于给读者留下思考的余地.《铁门坎》具有这样的艺术效果:出纳员小李马上要结婚了,他的未婚妻要他买的"永久"牌自行车,一直没有弄到.诚实的小李一筹莫展,"心里象是放风筝,飘飘忽忽",在婚事要延期的要挟中,他想起高中同
冶金术语
炉门坎由两至三段门坎板对接构成,门坎板的对接处为横向连通的弯曲间隔,弯曲间隔两边的侧边与竖直的横向平面相交,弯曲间隔沿炉门坎纵向的宽度d大于α·L·(T1- T0),其中α为炉门坎材料的线膨胀系数,L为炉门坎的总长度,T1为炉门坎使用时的高温度,T0为熄炉时的炉门坎温度。
门坎板的对接处可为卯榫结构,其中一段门坎板的对接端有竖直的卯榫凹槽,与之相对接的另一段门坎板的对接端为竖直外凸榫头,外凸榫头插接在卯榫凹槽。辊底炉炉门是将本发明的炉门坎安装在现有的辊底炉炉门。本辊底炉炉门安装两段、三段式炉门坎,基本消除了炉门对不锈钢板表面造成的缺陷,缺陷率减少到 0.1%。2100433B
在英国传教士柏格理到来之前,石门坎和周围所有的苗族村落一样,不仅贫穷,文化也十分落后。当时,附近苗寨里几乎找不出一个人能数到两位数。几个寨子里才能找出一两个老人懂汉语,这些老人很受欢迎,因为所有人上街赶场都要接上他们,充当翻译。
1905年,直到英国传教士柏格理开始在石 门坎兴建学校,并于第二年开始招生,开启了让当地人耳目一新的教育。 这里兴建了威宁县第一所中学,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双语教学学校,开了男女学生同校的先河,修起了贵州有史以来的第一个球场。这里有过中国最早的麻风病院和中国第一所苗民医院。这里是中国境内首次发现和报告地方性氟病的地点。这让石门坎变成学者笔下的“西南苗族文化最高区”和“中国西南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柏格理为石门坎带来了西式的现代文化教育。尽管已经过去了几十年,这个贫穷小村里仍然能碰到英语能力很强的老人。
关于伯格理办学校的事情在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当时,他向当地的彝族首领要一块地,说只需要“一张牛皮”大小就可以。首领以为微不足道,答应把这块地送给他,这位牧师于是将牛皮割成细条,最后围起来的土地足有80多亩。
这座最初只有一个“初小班”的学校,逐步发展扩大。到1912年,学校已经发展成一个完善的小学,设有高级、初级班以及男女两部,并取名为“光华小学”。柏格理还在学校后面建造了宿舍、礼堂、游泳池、运动场等这些当地人完全陌生的新鲜事物。但当时的条件十分艰苦,冬季穿的都是单薄衣裤和草鞋,上课时有的同学只得提上个暖手的木炭火炉,夜间,一床薄羊毛毡半边做垫半边盖,寒冷难眠;夏天,一吹熄灯号,壁蚤成群结队,咬得人难以入睡。
教书之外,石门坎推行平民教育,帮助人们脱盲。当时,三分之二的青壮年大花苗人,都能通读朱焕章编写的《苗民夜课读本》。
除了办学校,柏格理还着手整理苗族文字和文化。当时,苗族并没有文字,人们靠着古代歌谣传承历史故事。柏格理会同精通英文的苗汉知识分子,潜心研究,经过几次失败,终于为苗族创立了简明易学的拼音文字。文字分“小字母”和“大字母”,用小字母表示声调,里头包含常见的拉丁字母,以及自创的几何图形。柏格理还研究了当地苗族的服装,从传统服饰纹样中获得灵感。这套文字在许多村寨沿用下来,直到今天。
伯格理把自己热爱的足球运动带到了石门坎,这让石门坎人的足球水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远近闻名。
除此之外,伯格理还重视体育精神,30年代的石门坎有着完全按照现代标准设置的运动会,这成为石门坎在当时最引人注目之处。无论是柏格理还是他的继任者,都在发展教育、文化、技术、经济的同时,把体育放在很高的位置。学校除了开设有文艺课、体育课,还开展足球、篮球、乒乓球、排球、游泳、爬山、拔河、田径、骑马、舞蹈、歌舞等多项活动。
1934年,驻扎在昭通的贵州省第三绥靖区司令杨森,听说了石门坎足球队的名声,专门带着他的军人足球队前来比赛,结果输了两场,赢了一场。临走时,这名司令员硬是带走了当地的几名球员。
1932年,石门坎的运动会已经开到第21届,贵州、云南、湖南、四川等地的100多支运动队前来参加,连当时国民党政府的威宁县县长雷新民也亲临现场。有人略作统计,发现比赛内容包括学生团体操、田径、跳远、跳高、撑竿跳高、三级跳远、掷铁饼、标枪、足球,高年级的国术十三路弹腿、拳术等。
到1934年,第23届石门坎运动会,吸引了从四面八方赶来观看的群众,足有两万多人。
这样的辉煌,一直延续到上世纪50年代。当时,贵州省毕节地区参加国家和省足球比赛的队伍中,有一半以上的队员出自石门坎。当地许多人坚信,在1936年举办的柏林奥运会上,中国足球队中就有来自石门坎的队员,而在1959的国家足球队里,石门坎人也不在少数。
石门坎学校第三任校长朱焕章编写的《苗民夜课读本》中,有识字,有劝学,有幽默诙谐的小故事,还有农业选种、耕种知识,文字接近口语,通俗活泼。其中“分工合作”一课中写道:“农人种稻麦,裁缝做衣服,工人造房子,商人通有无,大家分工,大家合作,人类的生活才能满足。”插图栩栩如生,一目了然,识字和传授经济学常识兼而有之。
除了教授现代知识,光华学校的教育者们重视在当地开展乡土教育和实业教育。石门坎乡村教会农业和手工业技术推广部成立的时候,苗族人王明基拟定《推广实施大纲》,包括成立生产合作社,试办小规模农场、民众教育和协助乡村卫生事业等,推广部还组建了毛纺厂,普及织布技术;大批苗族青年被送往外地,学习各种外来技术。
当石门坎学校第一批苗族学生小学毕业时,柏格理决定选择其中的优秀学生送到大城市深造。1913年,石门坎破天荒派一批小“留学生”到成都学习,他们毕业后全部回到了石门,并成为当地第一代苗族教师。此后,这个传统延续下来。在这个过去从没有过现代教育的地方,一批又一批孩子出发到城市接受中等和高等教育。
经过几十年的经营,光华学校变成了一座拥有小学和中学的现代学校。20世纪的上半叶,这里的毕业生,有很多考取过硕士生、博士生,其中有10多人曾担任省部级的高官。
从石门坎走出的第一批小学毕业生开始,返乡教学几乎成为所有石门坎学生的选择。他们往往外出攻读本科甚至博士学位,然后回到学校教书。一份统计资料显示,“文革”前,石门坎学校的历任校长,都曾是该校毕业生,而且都有本科以上学历。
石门坎学校第三任校长朱焕章曾卖马送学生出去继续深造,在这样的表率下,众多学子义无反顾地返回石门坎,再由石门坎源源不断地把学生输送到石门坎以外的苗族地区,使贫穷的石门坎得以成为苗族的文化中心、科学技术传播中心、人才中心。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硕士张有轮谢绝母校的挽留,回到石门坎教书;博士张超轮毕业后,曾放弃大城市大医院的工作,回到石门坎行医,为苗人治病。
在这些教师的熏陶下,石门坎的学校里朝气蓬勃,这从石门坎教师亲手创作的劝学励志歌《书读不好我不回头》:“世上无难事,只怕不用心,书读不好,我不回头,再苦再累,定要学深学透。”中可见一斑。而每当客人来访,全校都要礼貌地迎送二三里地,师生们不卑不亢,粗茶淡饭以招待宾客。
这样的风气,一直延续到1950年代初。当时,县城的两所中学都停办了,石门坎中学也面临教会津贴中断、政府还没接管的窘境。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差不多一年时间,但是石门坎上空的读书声一天都没断过。
石门坎的交通并不发达,即使在2011年,贵州的公路网也很少延伸到石门坎。但在当时,流传着这样一个事例来讲述石门坎的发达程度:如果要从国外寄信到石门坎,只需要在信封上写下“中国石门坎”的地址,邮差就能把信件准确地送到这里。
毕业生还在当地建起麻风病院,开了中国西南部人道对待传染病患者之先河。直到今天,仍有患者住在那里。经过几年努力,到上世纪40年代,石门坎已经变成了一个完整的现代化社区。在这个山村中,有医院、游泳池、麻风病院、孤儿院,人们开辟了果园,建起了手工业和农业实业推广部,甚至有邮政代办所。
然而,从1949年开始石门坎这个地方,就像从一个抛物线的角度又往下跌落。如果说它的起点是1904年,到现在110年。我把这110分为前后50年,从1904年伯格理进去到1949年,这个抛物线一直向上,石门坎地区文明程度提高,教育程度提高,苗族人的生活水平提高等等从1949年的时候,抛物线开始向下。
1949年以后,石门坎文化圈被污名化,扣上两顶帽子。一个是西方文化侵略的基地,把基督教的传播定位为“帝国主义文化侵略”,另外一个是西方间谍的活动中心,说这个地方有西方的特务。然后石门坎这个地区就变成了阶级斗争最激烈、最复杂的一个地方。从50年代初期起,这里勒令基督徒还俗,驱赶外国传教士,对本土的传教士,通过杀,关,管的方式严惩,几乎让这个宗教信仰体系崩溃。
信仰体系的崩溃直接导致文化的退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停滞。到了1989年,曾经做过一次调查。我们1979年就改革开放,1989年改革开放十年了,石门坎是什么状态呢?1989年的调查,这个地方十个人共一床棉被,儿童失学率达到88%,因为贫困而接受救济的家庭达到98%。文盲达到80%,贫穷和落后是非常惊人的,石门坎重新被边缘化。
前一个阶段,是基督教信仰和现代文明已经渗透到这个地方,是从愚昧到文明,从没有信仰到虔诚信仰的阶段。本来是“拉屎都不长蛆”的地方变成文明高地,靠的是信仰和文化,但是把这两个抽走之后,这个地方就再次回到愚昧、从富裕回到贫穷。
所以,从人类学,教育学,宗教学等等的角度来看,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石门坎都是一个活的标本,这个标本在说明,我们的社会什么时候有了精神信仰,什么时候有了文化,有了文明,人民的生活水平就会发生变化,这个社区就会发生变化。反过头来也是一样,什么时候当这个社会丧失的信仰,丧失了文明,整天搞阶级斗争,包括在文革期间发生了基督徒在山洞里面祈祷,被民兵杀死,甚至孕妇被杀死的惨案。所以石门坎是一个在我看来,一个非常典型的社会标本。
石门坎是对全世界的文明都是一个很重要的标本,昭示的是信仰和文化如何改变社会.
半个多世纪以前,这个位于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最西部山区的小村,一度从偏远落后的状态,一跃变成“中国西南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曾经担任过威宁县教育局局长的杨忠信称,自从1905年传教士柏格理将现代教育带入这个村庄时开始,在那些长满杂草、如今被用来拴牛的地方,曾经生长出一枚中国早期最优秀的现代教育的硕果。直到上世纪50年代,这种教育还远近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