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作品名称: 木经
作者:喻皓
出自:《梦溪笔谈》(作者:沈括)
营舍之法,谓之《木经》,或云喻皓①所撰。凡屋有“三分(去声)”:自梁以上为“上分”,地以上为“中分”,阶为“下分”。凡梁长几何,则配极②几何,以为榱等③。如梁长八尺,配极三尺五寸,则厅堂法也。此谓之“上分”。楹④若干尺,则配堂基若干尺,以为榱等。若楹一丈一尺,则阶基四尺五寸之类,以至承栱、榱桷⑤皆有定法,谓之“中分”。阶级有“峻”、“平”、“慢”三等;宫中则以御辇⑥为法:凡自下而登,前竿垂尽臂,后竿展尽臂,为“峻道”⑦;(荷辇十二人:前二人曰前竿,次二人曰前绦;又次曰前胁,后二人曰后胁;又后曰后绦,末后曰后竿。辇前队长一人曰传唱,后一人曰报赛。)前竿平肘,后竿平肩,为“慢道”;前竿垂手,后竿平肩,为“平道”。此之谓“下分”。其书三卷。近岁土木之工益为严善,旧《木经》多不用,未有人重为之,亦良工之一业也。
①喻皓:北宋前期建筑师。浙东人。曾被欧阳修称为“国朝以来木工”第一人。
②极:屋顶。实指屋顶与横梁之间的垂直高度。
③榱(cuī)等:同“衰等”,等级,比例。
④楹:支撑横梁的木柱。
⑤承棋:即斗拱,梁和柱之间的承重结构。榱桷:椽子。
⑥御辇:此指皇帝专坐的轿。
⑦“凡自下而登”四句:抬御辇升阶,当抬辇者都在台阶上时,最前面的二人(前竿)手臂自然下垂到手能握竿的最低度(“垂尽臂”),最后面的二人(后竿)则手臂上举到手能握竿的最高度(“展尽臂”),以此保持前后的平衡。这样的台阶比较陡,所以叫做“峻道”。下述“慢道”、“平道”,坡度依次降低,文意参此。
威海经区房产长峰锦江这边有一套3室2厅1卫出售的,目前售价是82万元的,平均价格是7008元一平米的,这边是封闭式小区恒大商圈对面的哦,地段是非常不错的,而且紧邻青岛路出行非常方便的哦,小区的环境也是...
可以理解为树杆的直径,
天然木材制成的的物品如实木家具,不含有人工合成的材料如刨花板,三合板等等。纯实木是说是纯天然生成的木材。纯实木家具无疑是实木家具产品中最欢迎的,正因为如此在很多店铺上都打出了“百分之百实木”的广告宣传...
假如楹柱高一丈一尺,那么台阶基础一类就高四尺五寸,以及斗拱、椽子都有一定的法则,这叫作中分。台阶的坡度有峻、平、慢三种,皇宫中则是按照皇帝的御轿作为法则的:凡是从下面登上台阶,前竿垂下胳臂抬,后竿举起胳臂抬,这是峻道(抬御轿的共十二人,前面的两人叫前竿,其次的两人叫前绦,又次的两人叫前胁,后面的两人叫后胁,又后面的两人叫后绦,最后两人叫后竿。御轿前有队长一人,叫传唱;后面有一人,叫报赛)。前竿平着胳膊肘抬,后竿平肩抬,这是慢道。前竿垂着手抬,后竿平肩抬,这是平道。这叫作下分。这本书有三卷。近年来的土木工程,更加严密完善,旧的《木经》大部分已经不适用了,还没有人重新编著,这也是高明的匠师应做的一番事业。
关于屋舍的营造技术,有一部专门讨论的书籍叫做《木经》,有的说是喻皓所撰。此书将屋舍建筑概括为“三分”:自梁以上为“上分”,梁以下、地面以上为“中分”,台阶为“下分”。凡是梁长多少,则梁到屋顶的垂直高度就相应地配多少,以此定出比例。如梁长八尺,梁到屋顶的高度就配三尺五寸,这是厅堂的规格。这叫做“上分”。柱子高若干尺,则堂基就相应地配若干尺,也以此定出比例。如柱子高一丈一尺,则堂前大门台阶的宽度就配四尺五寸之类,以至于斗拱、椽子等都有固定的尺寸,这叫做“中分”。台阶则有“峻”、“平”、“慢”三种;皇宫内是以御辇的出入为标准的:凡是抬御辇自下而上登台阶,前竿下垂尽手臂之长,后竿上举也尽手臂之长,这样才能保持平衡的台阶叫做“峻道”;(抬辇的共有十二人:前二人称前竿,其次二人称前绦;又其次二人称前胁,其后二人称后胁;再后二人称后绦,最后二人称后竿。御辇的前面有队长一人称传唱,御辇的后面有一人称报赛。)前竿与肘部相平,后竿与肩部相平,这样才能保持平衡的台阶叫做“慢道”;前竿下垂尽手臂之长,后竿与肩部相平,这样就能保持平衡的台阶叫做“平道”。这些叫做“下分”。其书共有三卷。近年土木建筑的技术更为严谨完善了,已多不用旧时的《木经》,然而还没有人重新编写一部这样的书,这也应该是优秀的木工信得留意的一项业内之事。
我国历史上曾经产生过无数的能工巧匠,以自己的智慧创造了无比辉煌灿烂的中华建筑艺术。笔记记载的《木经》作者喻皓就是其中一位佼佼者。
喻皓生活的年代正是五代末、北宋初。他是浙江杭州一带人,是一位出身卑微的建筑工匠,他的生卒年代因历史上的记载缺乏,只知道他在北宋初年当过都料匠(掌管设计、施工的木工),长期从事建筑实践。在这长期的实践中,他勤于思索、并善于向别人学习,因而在木结构建造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擅长修建高大的殿堂房舍。笔记中记载说,他把房屋结构分为上、中、下三部分,按照尺寸比例来安排构件,注意各部分之间的协调。这种房屋设计,无论从实用方面,还是从审美角度来看,都不失为最佳方案。
喻皓还精于修造多层木塔。曾经设计修建了开封开宝寺塔。施工时,让木塔略向西北倾斜,预言在一百年内塔就可以被风吹正(见欧阳修《归田录》卷一)。这一成就反映了喻皓精湛的建筑技艺。宋欧阳修《归田录》曾称赞他为"国朝以来木工一人而已"。
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在晚年写成了《木经》三卷。《木经》的问世不仅促进了当时建筑技术的交流和提高,而且对后来建筑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木经》是一部关于房屋建筑方法的著作,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木结构建筑手册。令人遗憾的是,这部书后来失传了。根据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的简略记载,《木经》对建筑物各个部分的规格和各构件之间的比例作了详细具体的规定,一直为后人广泛应用。喻皓在著作时,努力找出各构件之间的相互比例关系,对于简化计算、指导设计、加快施工进度是很有帮助的,也是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的有意义的尝试,表明喻皓是很有科学头脑的。
《木经》的问世不仅促进了当时建筑技术的交流和提高,而且对后来建筑技术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大约一百年以后,由李诫编著的,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宝典"的《营造法式》一书,在很多部分上都是从《木经》上参照的。
在传统正史中,即使是喻皓这样的能人也不能占有一隅之地。沈括的《笔谈》记录了他的事迹(此外,本书《梵天寺木塔》条也有关于他的记载),为我国建筑科技史留下了极为宝贵的史料。
沈括(1031—1095),字存中,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北宋天圣九年,出生于一个下 层官吏的家庭,家境并不富裕,沈括常自谓“出自寒门”。母徐氏,是苏州吴县人,知书达礼,谙通文墨;父沈周,为官清正,不主张严刑苛法,到泉州任职时,沈括随往。
公元1051年(皇佑三年),沈周病殁,按宋朝职官死后荫子的制度,沈括守父丧到公元1054(至和元年)。24岁出任沭阳主簿。此时,沭水为患,河道淤塞,漫淹成泽,灾害频仍,许多田地“熟不长粮,荒不长草”,人民生活十分困苦,而当时的沭阳县令,不管人民生计,反而横征暴敛,曾激起农民反抗事件。上司为平息民愤,调走了这一县令,授命沈括代行县令,治理冰阳。由于他深入下层,体察民情,顺乎民意,撤销了百姓反对的无理禁约,“择可为而后为”,“专心致意,毕力于其事”。率民开“百渠九堰,得上田七千顷”,一度克服了冰河下游的连年水患,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缓解了当时当地的社会矛盾。他这种勤政务实精神,赢得广大人民的爱戴。嘉佑年间,沈括考取进士,开始了上层的官宦生涯。神宗时累官至太子中允,翰林院学士,终为光禄寺少卿。
沈括的一生,可以概括为从政和科学研究两个方面,兹举其要点:公元1070(熙宁三年),参加了王安石变法,并且是改革派的中坚人物;公元1075(熙宁八年),出使辽国,“正驳斥辽国无理争地要求,维护了宋室主权;继而镇守延州(今陕西延安),加强武备,设防边睡,有效地抵御西夏。沈括一向重视兴修水利、监制兵器、管理财政等,希望促进国家强盛。沈括在从政的同时,一生重视科学研究和科学发明的记载。所进行的科研,堪称广博,诸如观测天象,绘制浑仪景表,补修《奉元历》;在数学方面,创立“隙积术”和“会圆术”;在物理学方面,发现地磁偏角的存在,早于欧洲400多年,对共振规律也有研究;在地质学方面,从岩石生物遗迹中推论出冲积平原的形成,提出石油的命名。此外,钻研药用植物与医术。沈括平生著述颇多,著名的传世之作有《梦溪笔谈》、《长兴集》、《苏沈良方》等。在《资治通鉴长编》中,尚有一部分他所撰写的《乙卯入国奏请》、《入国别录》等资政史料。
公元1082(元丰五年),因徐禧失陷永乐城,沈括连累受贬,居润州,筑梦溪园(今镇江东郊),潜心著述,至绍圣元年复官爵,公元1095辞世,终年65岁。
石夫钢琴作品《塔里木人》创作技法分析
作曲家石夫创作的钢琴曲《塔里木人》借鉴了新疆维吾尔族民间音乐元素,如根据手鼓节奏改编的节奏型、重音移位、不规则节奏等。文章通过分析钢琴曲《塔里木人》的节奏特性和调式调性两个方面,具体阐述作曲家石夫如何将民族民间音乐元素融入钢琴作品创作中,并展现出新疆维吾尔族民间音乐的独特艺术魅力。
木智工坊设计作品 S03置物架系统
材料:美国白橡,德国榉木尺寸:长204cm×宽35cm×高115cm(基本型)时间:2011设计说明:S03木架是一种置物架系统,它可以组合成任意规格大小的架子,适应不同的空间和功能需求:装饰架、书架,或是空间隔断等。S03木架由七种基本构件组装而成,
球经整经机(ball warping machine)又称球绳机,一种球经整经的设备。
经纱从筒子上引出,通过筒子架上的张力装置、断头自停装置后引向分绞筘,再经折返储纱装置集束成条,由机头的集东导条器进一步集束,并作横向导条运动,在一对滚筒的摩擦传动下被卷绕成球经。或在由两根表面带有沟槽的木质卷绕辊摩擦传动的绕纱钢辊上交叉卷绕成球经。折返储纱装置的作用是经纱断头时储存球经中倒出的纱线,便于断头处理。 2100433B
直接整经 direct warping将经编工艺所需的经纱在一次卷绕中直接从纱筒退绕在“经轴”上的整经方法。有“轴经整经”和“分段整经”两种。直接整经工序简单,生产率高。
梵名Pan~cavim!s/ati -sa^hasrika^-prajn~a^pa^ramita^ 。凡二十七卷(或三十、四十卷),九十品。又称二万五千颂般若。乃鸠摩罗什于后秦弘始四年至十四年(402~412)所译。又作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摩诃般若经、新大品经、大品经。收于大正藏第八册。系大乘佛教初期说般若空观之经典。据龙树之大智度论载,本经前六十六品为般若道,后二十四品为方便道。据吉藏之大品经义略序载,全书九十品中,前六品系佛对舍利弗等上根之人所说,第七品至四十四品为佛命须菩提对中根之人所说,第四十五品至九十品为佛对下根之诸天、人所说。本经之同本异译有如下三种:(一)光赞般若波罗蜜经,西晋竺法护译,凡十卷,二十七品。(二)放光般若波罗蜜经,西晋无罗叉译,凡二十卷(或三十卷),九十品。(三)大般若经第二会,唐代玄奘译,凡七十八卷,八十五品。此外亦有藏译本(共分七十六品)。至于梵本(共分八品)则由杜持(N. Dutt)出版(1934年),惟非全本。本经之注释书极多,较重要者有龙树之大智度论一百卷、嘉祥大师吉藏之大品经义疏十卷与大品经游意一卷、真谛之大品般若经玄文四卷。[出三藏记集卷二、历代三宝纪卷八、开元释教录卷四、佛教圣典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