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煤矿好比一个大的危险源,工作环境中存在许多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是造成事故发生的潜在隐患。作者在职工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辨识条目,同时结合煤矿安全视觉识别系统(SVI),进行了危险源视觉识别系统标志设计,并将职工岗位危险源自我辨识与控制条目和危险源视觉识别系统标志示例一并汇编成《煤矿职工岗位危险源自我辨识与控制读本》一书。
序
前言
煤矿职工岗位危险源自我辨识与控制办法
第一篇 公共部分
第二篇 采煤、掘进专业
一、采煤机司机
二、乳化泵司机
三、液压支架工
四、端头支护工
五、刮板输送机司机
六、运料工
七、回采打眼工
八、巷道维护工
九、掘进打眼工
十、支护工
十一、喷浆工
十二、耙装机司机
十三、综掘机司机
十四、爆破工
第三篇 机电、运输专业
一、电工
二、变配电工
第四篇 通防专业
第五篇 选煤专业
附录 危险源视觉识别标志示例2100433B
我们这边的矿共分8大专业:采、掘、机、运、通、安全、防冲、地测生产方面的就是生产部室和区队。一、部室:技术部、机电部、运输科、通防部、地测部、防冲办公室、安监处二、工区:1、生产区队:综放队(放顶煤)...
(1)直接询问法。与现场作业人员进行交谈询问,根据交谈询问情况来初步辨识存在的危险源。 (2)现场观察法。通过对现场工作环境进行检查、观察,发现存在的危险源。 (3)查阅相关事故记录。通过查阅以前...
该书将电气控制技术与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相互贯通,对传统内容进行精炼。对新型控制技术加强的介绍。突出实践性的内容。该书主要内容理论篇、实践篇两大部分。理论篇内容有常用低压电器;电气基本控制线路;典型机床...
煤矿职工岗位危险源辨识与管控读本
1 山西〇〇〇煤业有限公司 职工岗位危险源辨识与管控读本 刘焕海 主编 2015 年 2 月 2 辨识危险源的存在条件及相关事故发生的要件,是控制事故和 事故人身安全的基础。本书结合实际,简明易掌握,有实用价值。 (中国科学院院士 宋振骐) 3 山西〇〇〇煤业有限公司 《职工岗位危险源辨识与管控读本》 编审委员会 主 任:刘焕海 委 员:刘云龙 毕 有 刘云庭 任润全 张 银 王志东 刘谋珍 魏 勇 李润玲 王晓东 孙占明 赵福平 田一兵 周文平 安 岐 张金柱 张陆军 蔡良军 宋有录 赵 勇 李 权 白 刚 范燕平 苏海忠 主 编:刘焕海 副主编: 刘云龙 王晓东 校 核:王晓东 郭 超 4 目 录 5 第一章 综述 《安全生产法》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 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 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包括场所和设施
煤矿危险源辨识与控制
煤矿危险源辨识与控制 1、危险源的辨识原则 1.1 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1) 考虑组织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它对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 (2) 考虑时效性,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应具体在特定时 间范围内; (3) 考虑采用的方法,采用的方法应体现科学性、系统性、 综合性和适用性原则; (4) 考虑所进行工作的性质,危险源识别、风 险评价应在不同环境和不同背景下灵活进行, 如发生伤害事故后应对 风险级别和风险控制进行重新评审等。 1.2 危险源识别及风险评价方法的选取原则 (1) 预防性原则:依据矿井职业活动开展的范围、性质和时间安排, 有针对性的选取相应的方法, 以确保该方法能预先、 充分辨识危险源 及评价风险。 (2) 分级原则:充分辨识评价需通过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管理方案加 以控制的危险源,并确定其相应的风险级别。 (3) 一致性原则:应依据矿井各类活动, 有针
《特种作业岗位危险源辨识与管控标准》以煤矿安全风险预控体系为要求,在岗位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对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郑煤集团)安全生产工作中特种岗位的危险源进行了系统辨识,提出了对应的管控措施。《特种作业岗位危险源辨识与管控标准》共列出了包括井下电气、井下爆破、安全监测监控、瓦斯检查、采煤机操作等在内的11类特种作业岗位,并结合实际,为每一类岗位列出了岗位配置说明,提出了每个具体岗位的工作任务和存在的风险,进而列出了每个作业岗位的危险源和管控标准,指明了作业岗位的重点风险、可能出现的危险源和相应的管理要素及要求。
《特种作业岗位危险源辨识与管控标准》可作为郑煤集团所属全资、控股的生产矿井、基建矿井及其他相关专业化服务单位(以下简称“煤矿企业”)特种作业岗位的安全风险预控管理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教材。
1.危险源辨识范围
1.1危险源辨识应覆盖项目施工涉及的场所、过程/活动、设备设施、自然灾害等范围。
a)施工生产、辅助生产、办公生活涉及的场所,如基坑开挖、期间暗挖、盾构施工、砼浇筑、轨道铺架、钢筋加工场、预制构件加工等的施工生产场所;试验室、砼搅拌场、配电房、空压机房、机械加工、修理场、库房、施工便道等辅助生产场所和办公室、宿舍、食堂、澡堂、厕所等办公生活场所。
b)上述场所内所有设施设备的运行活动和进入场内所有人员的活动,包括常规活动(如正常的办公、生活、施工生产和辅助生产活动)和非常规活动(如施工设备维修、临时抢修、应急救援等活动)。对于在工作场所附近能够自主控制的、可能对场所内和人员健康安全产生不利影响的有关活动,也应进行考虑。
c)场所内或各项活动所使用的所有设施设备、材料。
d)自然灾害:包括台风、地震、海啸、洪水、泥石流、滑坡等。
1.2危险源辨识应考虑根源、状态、行为等三种不同性质的危险源和物理类、化学类、生物类、心理生理类、行为类等不同类别的危险源。
1.3危险源辨识应考虑到工作场所之外的危险源,包括:
a)源自其它单位的可能对工作场所内的人员产生影响的危险源。
b)源自自然界的可能对工作场所内的人员产生影响的危险源。
c)邻近或周边社区突发事件事故。
1.4除了要辨识可能对工作场所所有人员产生影响的危险源外,还考虑工作场所相关活动产生的越过工作场所边界的危险源。对这类危险源也可以结合环境因素识别一并进行辨识、评价和管理。
2.危险源辨识的时机与方法
2.1危险源辨识应在各项施工生产作业与管理活动策划时应主动地进行;同时,在工程施工管理中在各项变更活动实施之前,也应进行危险源辨识。
2.2危险源辨可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法、现场观察、查询有关文件档案资料、面谈、集中讨论等方法进行。具体辨识时,可以先确定需要涵盖的工作场所,再确定场所可能存在的各项活动,然后确定需要使用的种类设施设备、材料,最后考虑自然环境的因素。
3.危险源辨识的实施
3.1由局安质部牵头,工程、机备、物资及其他相关部门参与,进行初始辨识,填写《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表》,待进行风险评价后一并形成初评结果,下发各单位、相关部门。
3.2各单位、相关部门根据本单位、本部门实际,在对局初评结果适用于本单位、部门的部分进行确认,并进行必需的补充辨识,填写《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表》。
危险源辨识常识,您知晓吗?
安全是生产中永恒的话题,而危险源辨识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只有全面识别出作业活动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险源,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安全控制措施,消除存在的事故隐患,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危险源辨识常识
1
危险源
危险源:指可能导致人员伤害或疾病、物质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因素。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 28001-2011》中的定义为: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危险源由三个要素构成: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
2
生产作业过程的危险源分类
(一) 化学品类:毒害性、易燃易爆性、腐蚀性等危险物品;
(二) 辐射类:放射源、射线装置及电磁辐射装置等;
(三) 生物类:动物、植物、微生物(传染病病原体类等)等危害个体或群体生存的生物因子;
(四) 特种设备类:电梯、起重机械、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
(五) 电气类:高电压或高电流、高速运动、高温作业、高空作业等非常态、静态、稳态装置或作业;
(六) 土木工程类:建筑工程、水利工程、矿山工程、铁路工程、公路工程等;
(七) 交通运输类: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
3
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辨识就是识别危险源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危险源辨识不但包括对危险源的识别,而且必须对其性质加以判断。目前,已经开发出的危险源辨识方法有几十种之多,如安全检查表、预危险性分析、危险和操作性研究、故障类型和影响性分析、事件树分析、故障树分析、LEC法、储存量比对法等。
危险源的调查
调查的内容有:
①生产工艺设备及材料情况:工艺布置、设备名称、容积、温度、压力、工艺设备的固有缺陷,所使用的材料种类、性质、危害等。
②作业环境情况:安全通道情况,生产设备的结构、布局、作业空间布置等。
③操作情况:操作过程中的危险,工人接触危险的频率等。
④事故情况:过去事故及危害状况,事故处理应急方法,故障处理措施。
⑤安全防护:危险场所有无安全防护措施,有无安全标志,煤气、物料等使用有无安全措施。
危险区域的界定
即划定重大危险源点的范围。在确定危险源区域时,可按以下方法界定:
①按危险源是固定还是移动界定。如运输车辆,分厂内的搬运设备为移动式,其危险区域随设备的移动空间而定。而锅炉、压力容器、储油罐等则是固定源,其区域范围也是可以固定的。
②按危险源是点源还是线源界定,一般线源引起的危险范围较点源的大。
③按危险作业场所来划分危险源的区域。如有发生爆炸、火灾危险的场所,有被车辆伤害的场所,有触电危险的场所,有高处坠落危险的场所,有腐蚀、放射、辐射、中毒和窒息危险的场所等。
④按危险设备所处位置作为危险源的区域。如锅炉房、油库、氧气站、变配电站等。
⑤按能量形式界定危险源。如化学危险源、电气危险源、机械危险源、辐射危险源和其他危险源等。
存在条件及触发因素的分析
一定数量的危险物或一定强度的能量,由于存在条件不同,所显示的危险性也不同,被触发转化为事故的可能性大小也不同。存在条件分析包括:储存条件(如堆放方式、通风等),物理状态参数(如温度、压力等),设备状况(如设备完好程度、设备缺陷等),管理条件等。
触发因素可分为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包括个人因素(如操作失误、不正确操作、粗心大意等)和管理因素(如不正确管理、不正确训练、指挥失误、错误安排等)。自然因素,如气候条件参数(气温、气压、湿度)变化、雷电、雨雪、地震等。
潜在危险性分析
危险源转化为事故,其表现是能量和危险物质的释放,因此危险源的潜在危险性可用能量的强度和危险物质的量来衡量。具体分析可根据使用的危险物质量来描述危险源的危险性。
危险等级的划分
危险源分级一般按危险源在触发因素作用下转化为事故的可能性大小与发生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划分。危险源分级实际上是对危险源的评价。等级划分的原则是突出重点,便于控制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