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外部均衡的调节机制与政策效应分析
当一国国际收入等于国际支出时,称为国际收支平衡。一国国际收支的状况主要取决于该国进出口贸易和资本流入流出状况。
当一国国际收支处于不平衡状态时,市场机制可以进行某种程度的调节,但这种调节的力度有限,特别是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政府作为宏观经济的管理者,在很多情况下要实施不同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弥补市场对国际收支平衡调节力度的不足。但是在不同的汇率制度下,其所实施的不同的宏观经济政策收到的效果也不同。下面分别分析在浮动汇率制度和固定汇率制度下一国国际收支平衡的调节机制与政策效应。
浮动汇率制度下的国际收支平衡的调节机制与政策效应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由于汇率是随着市场变化自动调节的,因此,无论国际收支是处在顺差还是逆差状态,市场机制都会自动对国际收支进行调节。由曲线LM和曲线ISo的交点Eo决定了初始的均衡产出为Yo,均衡利率为io。均衡点位于国际收支平衡曲线BP的左上方,说明出现国际收支顺差。
在浮动汇率的情况下,如果国际收支是顺差,本币价格(即汇率)就会提高。本币价格提高,又会引起出口减少进口增多,ISo曲线会向左移。由于这一点,经常项目这一块的顺差会减少,或逆差增加。要实现国际收支均衡,就要使资本项目中的外资流入增加,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提高国内利率水平,这样BPo曲线不断上移。当顺差不断缩小时,均衡点和BP曲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不断接近直到最后这一距离消失。这时新的均衡点出现,亦即是IS1、LM、BP1三条曲线交于E1。在这一点上,货币和产品市场以及国际收支实现均衡。
均衡点Eo处于国际收支平衡曲线BPo的右下方,这表明该国经济出现了国际收支逆差。国际收支逆差会使汇率下降,从而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国际收支状况改善,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出口增加,顺差增加或逆差减少。由此,达到国际收支平衡的利率水平会下降,BPo向右下方移动。曲线移动使均衡点靠近国际收支均衡曲线。这个过程继续进行下去,ISo曲线移至IS1,BPo曲线移至BP1,国际收支平衡实现,新的均衡产生,新的均衡点为E1。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市场机制发挥着自身的正面作用,有效地进行着自动调节,使国民经济增长的同时又使国际收支不断保持平衡。但在有些情况下,如经济过冷或过热,政府也会运用宏观经济政策来加以主动调节,以使国民经济按合理的速度发展。政府采取的主要政策有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这两种政策的作用过程,都会引起利率的变动,从而使得BPo曲线产生上下移动,其作用的效果要比封闭经济中的情况复杂一些。如果设定政府无论是采取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是为了使国民经济进一步增长,那么,在浮动汇率下,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所呈现的效果则大相径庭。
外贸平衡数字(TradeBalanceFigure)反映了国与国之间的商品贸易状况,是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外汇交易基本分析的重要指标之一。如果一个国家的进口总额大于出口,于是便会出现“贸易逆差”的情形;如果出口大于进口,便称之为“贸易顺差”;如果出口等于进口,就称之为“贸易平衡”。美国贸易数字每月公布一次,每月末公布上月的数字。中国至少每季也要公布进出口数字。
如果一个国家经常出现贸易逆差现象,国民收入便会流出国外,使国家经济表现转弱。政府若要改善这种状况,就必须要把国家的货币贬值,因为币值下降,即变相把出口商品价格降低,可以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能力。因此,当该国外贸赤字扩大时,就会利淡该国货币,令该国货币下跌;反之,当出现外贸盈余时,则是利好该种货币的。因此,国际贸易状况是影响外汇汇率十分重要的因素。日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充分说明这一点。美国对日本的贸易连年出现逆差,致使美国贸易收支的恶化。为了限制日本对美贸易的顺差,美国政府对日施加压力,迫使日元升值。而日本政府则防止日元升值过快,以保持较有利的贸易状况。
由一国对外贸易状况而对汇率造成的影响出发,可以看出国际收支状况直接影响一国汇率的变动。如果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顺差,对该国的货币需求就会增加,流人该国的外汇就会增加,从而导致该国货币汇率上升。相反,如果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对该国货币需求就会减少,流人该国的外汇就会减少,从而导致该国货币汇率下降,该国货币贬值。具体说来,在国际收支诸项目中对汇率变动影响最大的除了上面的贸易项目外,还有资本项目。
贸易收支的顺差或逆差直接影响着货币汇率的上升或下降。例如,美元汇率下跌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美国的贸易逆差愈益严重。相反,日本由于巨额的贸易顺差,国际收支情况较好,日元的外汇汇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同样,资本项目的顺差或逆差直接影响着货币汇率的涨跌,当一国资本项目有大量逆差,国际收支的其他项目又不足以弥补时,该国国际收支会出现逆差,从而引起本国货币对外汇率下跌。反之,则会引起本国货币汇率的上升。
简单来说,当一个国家的进口总额大于出口,便是“贸易逆差”,也叫“贸易赤字”;当出口大于进口,称是“贸易顺差”;当出口等于进口,就称之为“贸易平衡”。贸易收支数据反映在市场走势中,往往是当该国外贸赤字扩大时,就会利淡该国货币,令该国货币下跌;反之,当出现外贸盈余时,则是利好该种货币的。
非贸易项目与贸易项目是相对的,是经常项目的两个组成部分,非贸易项目包括劳务收支和单方面转移。劳务收支是指对外提供劳务而引起的货币收支,与劳务有关。例如:服务行业的建筑、安装、监督、施工、运输、装饰、维修、设计、调试、咨询、审计、计算机信息服务等;国际海运出口项下;文化体育业(演员、歌星、运动员)的商业表演等而引发的外汇收支。
纠偏机制:指对一项有目标和行动计划的活动,在实施过程中的实际状况进行检查评估,验证实施行为与结果同原定计划的吻合程度,同时预测原目标的可达成度,对出现的偏差和问题查找原因,制定措施并组织实施的一种制度...
以下为奖罚机制供您参考,谢谢 X大酒店员工奖惩制度是什么?为严明纪律,奖惩分明,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率,特制订本大酒店管理制度。全体员工对员工的奖惩实行精神鼓励和思想教育为主、经...
每吨价格高达4000元。-------------------机制木炭用途广市场俏------------------------------------------甘肃农民报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
一国采用积极财政政策,一般是在国际收支处于顺差时, 而且这种顺差主要是由净出口增加而引起的。政府增加支出,需求扩大,IS曲线右移,收入水平增加,价格上升,出口下降;在货币供给量不变时,国内利率上升,BP曲线向上方移动;价格上升和收入持续增加会导致进口持续增加,进而使外贸出现逆差:在国际资本高度流动的条件下,利率上升会导致国外资本大量流入,在此期间外资流入额往往大于进口增加额,国际收支仍出现顺差。顺差不断增加,会使本币供不应求,本币出现升值压力。由于汇率是自由浮动的,本币汇率上升,出口竞争力减弱,Is曲线向左移。这表明在浮动汇率条件下,财政政策的效果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此外,在开放条件下,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的乘数放大效应会比在封闭经济条件下小一些,这是由于在开放经济中乘数效应中的一些环节会通过贸易或投资转移到国外去。例如,政府投资几十亿元建一座发电站,但部分设备、材料、技术从国外进口,那就会增加国外的总需求,使得政府增加的开支对本国经济的刺激作用减弱。如果一国处于经济过热阶段,政府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其收效也不大,只是作用过程与上面所述过程相反。
在浮动汇率下,政府使用货币政策,其作用过程为:政府如果增加货币,利率下降,资本外流增加,逆差增加:利率下降,投资增加,收入增加;进口增加,逆差增加。但由于逆差太大会导致本国货币贬值,进而导致出口增加,外贸状况得到改善,IS曲线向右移,国民收入增加,同时BP曲线会下移,这个过程持续一定时间,新的均衡就会实现,经济以更快速度增长。当然,这种条件下的货币政策作用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还取决于一个国家金融市场成熟程度,外贸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外贸结构等。不同的国家在这些方面的具体情况不一样,所以在浮动汇率下采取货币政策的效果也不一样,但总体来说,调节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如果是经济处于过热阶段,政府采取紧缩货币政策,过程与上所述相反,效果一般比较明显。
在固定汇率制度条件下,汇率主要不是由市场来调节的。在本币波动较大时,政府为维护固定汇率,都会主动采取干预措施,在固定汇率下,在一国分别存在国际收支顺差和逆差时,政府实施货币政策的调节机制运行如下:
由曲线ISo和曲线LMo的交点决定的初始均衡点Eo(io,Yo)在初始时表明国际收支是顺差。而顺差使本币在外汇市场上供不应求,面临升值的压力。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为了维护固定的汇率,政府的主要办法是增发货币,使名义货币供给量增加。从图形上看,名义货币供给量增加使曲线LM1右移至LMo位置。在一般情况下,名义货币供给量增加会提高本国绝对价格水平。在其他与本国发生贸易关系的国家绝对价格水平不变或提高幅度小于本国绝对价格水平提高幅度时,这会使出口需求会下降,ISo曲线左移,同时BPo曲线向上移动,从而使均衡点和国际收支平衡曲线接近。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此时恰好所有与本国有外贸业务的国家物价水平也上升且大于本国物价水平上升的幅度,则这一结论不成立。国外需求减少的这一结果,会使国际收支中顺差减少;当ISo移至IS1,BPo移至BP1时,曲线LM1与曲线IS1的交点恰落于BP1曲线上,国际收支平衡得以实现。交点E1成为新的均衡点(虚线为调整后的情况)。
初始均衡点Eo处于初始平衡曲线BPo的右下方,说明经济发生了国际收支逆差,逆差导致对国外货币需求的增加。为了维护固定的汇率,政府出售外汇储备购买本国货币,从而导致本国名义货币供给量减少,在图形上表现为LM曲线向左移至LM1(虚线)。在一般情况下,本国名义货币供给量减少会导致国内绝对价格水平下降。在与本国有贸易业务关系的所有国家综合绝对价格水平不变或下降幅度小于本国下降幅度时,需求增加,IS曲线右移,BP曲线也会向下移动。当ISo移至IS1(虚线),BPo移至BP1(虚线)时,曲线LM1与IS1的交点恰落在BP1之上。新的国际收支平衡形成,E1点为新的均衡点。
以上两种情况只表明在固定汇率条件下,政府被动运用货币政策后,新的均衡是如何实现的,这只反映了部分状态下的调节机制,并不能说明这种政策就是有效的。事实上,在固定汇率条件下,由于汇率的自动调节机制不存在了,政府为维护固定汇率所实施的货币政策,尽管不能说一点效果也没有,但从普遍和长期的角度来看,其作用是很小的。所以,一般而言,在经济衰退时,就不能依靠增加货币供应的办法来刺激经济;在经济过热时,也不能依靠减少货币供应的办法来控制通胀。
在经济不太景气或者在上面图形中反应出的新的均衡点仍然达不到政府所期望的发展速度时,政府为了刺激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增长,便采取扩大货币供给的办法,货币增加,LM曲线右移,利率下降,资金外流;利率下降和货币供给量增加,导致收入增加,收入增加会使进口增加。上述变化又会使国际收支出现逆差,造成本币贬值。在固定汇率下,货币当局必须抛出外汇,购买本币,从而减少货币供给量,但这个过程继续下去,LM曲线回复原位,显示货币政策无效或效果不大,所以其对经济的整体调节作用就受到了很大的局限。
在经济过热时,政府采取紧缩货币的办法,货币供应减少,利率上升,外资流入,顺差增加;收入下降,进口下降,顺差增加;价格水平下降,出口增加,顺差增加;以上因素推动本币面临升值压力,为维护固定汇率,政府又不得不注入本币,买进外币,政府紧缩货币政策失败。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政府的财政政策一般会取得好的效果。其原因是:政府实施增加支出的财政政策,支出增加,IS曲线右移,收入水平上升,在货币供应量不增加的情况下,利率必然上升,外资流入增加;收入增加,进口增加,但由于外资对利率反应的弹性大,利率下降会使外币流入数量很大。所以,一般来讲,政府支出增加到一定的幅度,顺差会增加很多,于是本币面临升值压力。为维护固定汇率,政府买进本币,卖出外币,LM曲线向右移。结果,一方面是官方外汇储备增加,另一方面是国内货币供应量增加,经济可加速增长。如果该国是处于经济过热阶段,为减缓经济发展速度,政府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一般也会取得预期效果。其中主要原因是减少支出,在货币供给量不变时,利率会下降,外资大量流出,逆差最后会很大,本币面临贬值压力,政府为维护固定汇率,会买进本币,卖出外币。本币供应减少,经济发展速度放缓。正是由于以上原因,所以对于国内金融市场尚不完善、货币政策效果本来就不明显的发展中国家来讲,采用固定汇率制度可以使政府能更加有效地使用财政政策去调节经济运行。而对于金融市场成熟的发达国家来讲,由于货币政策在此汇率制度下起不到好的调节经济的效果,所以都转而采用浮动汇率制度,在此汇率制度下,政府的货币政策会取得好的调节效果。2100433B
应用市场调节机制调整水电产业结构
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谷城县实际,就如何抓住机遇,发挥地区优势加速水力资源开发利用,走出一条促进经济振兴,推动社会进步的兴县富民之路,谈谈个人意见。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致使作为水利水电基础产业重要经济支柱之一的电费问题,一直未得到合理解决,在水电政策改革和经销管理上存在着明显弊端,远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喷灌喷头抗风调节机制的研究
喷灌是广泛应用的节水技术,喷头的抗风性能是喷灌技术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研究有风条件下喷洒水滴运行规律,建立水滴在空气中运行轨迹的微分方程,分析有风与无风条件下不同粒径水滴的落地点与喷头的距离以及2种条件下的水量分布规律,发现调节喷头俯仰角与喷水量可以提高喷头的抗风性,从而在有风条件下保证喷灌喷头的工作性能不受风力的影响。
服务贸易内容
服务贸易是劳务收支项目之一
按照世界贸易组织在服务贸易总协定中对服务贸易的界定,服务贸易包括四方面内容:
(1)跨境交付(Cross-border Supply):指从一国境内向另一国境内提供服务。如,电讯、邮政和金融。
(2)境外消费(Consumption Abroad):指在一国境内向其他国家的消费者提供服务。如:旅游、留学。
(3)商业存在(Commercial presence):指一个国家通过在另一个国家境内建立某种形式的商业机构提供服务。如,外资服务业企业。
(4)自然人流动(Movement of personnel):指一个国家的个人在另一国家境内以自然人存在的形式提供服务。如,外籍教师、律师等以自然人的身份在中国境内提供服务。
这四项内容包含了跨境和非跨境两类交易活动。其中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和自然人流动,属跨境交易。商业存在为非跨境交易。完整的国际服务贸易概念应包含跨境交易和非跨境交易的全部内容。
服务贸易统计
按照世界贸易组织对国际服务贸易的界定,服务贸易统计应由国际收支服务贸易统计(Balance of Payments简称BOP)和外国附属机构服务贸易统计(Foreign Affiliates Trade简称FAT)两部分组成。服务贸易统计为劳务收支计算提供了基础的数据支撑。
BOP统计主要是反映跨境的服务贸易情况。FAT统计其反映了外国附属机构在东道国发生的全部商品和服务交易情况,包括与投资母国之间的交易,与所有东道国其他居民之间的交易,以及与其他第三国之间的交易,核心是其中的非跨境商品和服务交易。FAT统计又分为内向FAT统计和外向FAT统计两部分。外国在东道国投资的机构与东道国居民之间的服务交易为内向FAT。东道国在境外投资机构与境外居民之间的服务交易为外向FAT。
中国目前只开展了国家级的BOP统计。国家统计局和外汇管理局每年在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础上,计算并公布全国BOP口径的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数据。在国际收支平衡表经常项目下的服务分账户,记录了一国居民同非居民之间的服务交易(劳务收支)状况。其中服务账户的收入反映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的出口;支出反映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的进口。最新统计资料显示,200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815亿美元,占世界服务贸易总量的2.7%;在世界各国的排位由上年的第11位上升到第8位。
外国附属机构服务贸易统计(FAT)已在世界发达国家展开。目前中国还没有这方面的统计,但国家统计局及有关管理部门正在开展这方面的研究。
服务贸易发展趋势
(1) 服务贸易(劳务收支项目)总额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加大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服务贸易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70年,世界服务贸易(劳务收支)总额只有710亿美元,而到1980年则猛增至3830亿美元,10年间增长5倍多。1980 年以后,国际服务贸易依然保持着迅速增长的势头,年平均增长率约5%,是同期国际货物贸易年平均增长率2.5%的两倍。到1993年,世界服务贸易收支额达到10300亿美元,在全球贸易总额中的比重超过1/4。人们预计,随着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协议的实施和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正式运行,各国将进一步开放服务市场,服务贸易也会随之进一步发展,到本世纪末将会占全球贸易收支总额的1/3。
(2) 国际服务贸易(劳务收支项目)的范围不断扩展
如果把公认的国际服务贸易项目依据其同商品贸易、直接投资的密切程度作一区分的话,我们大约可以得到3种类型的国际服务贸易项目:
第一类是同国际货物贸易直接相关的古典国际服务贸易项目,如国际运输、国际维修和保养、国际金融服务(主要是贸易结算服务)、商品的批发和零售等。第二类是同国际直接投资密切相关的要素转移性质的国际服务贸易项目,如股票、债券等形式的证券投资收益,经营管理的利润收益,建筑和工程承包等劳务输出以及金融服务业的国际信贷等。最后一类是相对独立于货物贸易和直接投资的新兴产业的国际服务贸易项目,如国际旅游业提供的服务、世界信息网络的服务、视听产品与知识产权服务等。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古典服务贸易项目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增加。例如,从1970年到1980年,世界运输服务贸易的出口额从255亿美元增加到1309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17.8%,低于同期世界服务贸易总额 19.7%的年均增长率。这类项目的增长仍然依赖于国际货物贸易的扩大,是当代国际服务贸易中相对稳定增长的部分。要素转移性质的国际服务贸易虽然在最近几十年也有相当的增长,但这种增长多半也属于规模和数量属性的,大体上同世界经济增长率同步。70年代以来真正构成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是第3种类型的服务贸易项目。这些是国际服务贸易的新范围、新的生长点。以美国为例,1991 年其新兴服务贸易项目的出口总额为736.27亿美元,占其服务贸易出口总额1751亿美元的42%。
概念萌芽于16——17世纪的资本原始积累时期。那时,重商主义者认为,社会财富就是货币,而货币就是黄金和白银。积累货币、增加社会财富的主要途径就是国际贸易顺差,因为国际贸易顺差可获得黄金和白银。当时把国际收支仅仅理解为一国的对外贸易差额。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金本位制崩溃,这时,国际收支指一个国家的外汇收支总和,即现在所说的狭义国际收支概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外贸易的方式多样化,有些交易活动并不涉及外汇收支,如易货交易、补偿贸易等,这时,国际收支的概念又有了新发展,即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国际经济交易的全部记录,即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解释:“国际收支是一定时期内反映如下内容的一种统计表:
(1)一个经济实体与世界其他经济实体之间的商品、劳务和收益交易;
(2)这个经济实体的货币黄金、特别提款权的所有变动与其他变动,以及这个经济实体与世界其它经济实体之间的债权债务;
(3)无偿转移及其对应登记,从会计意义上说,是平衡未能相互抵消的任何交易和变动所必需的项目。”①这也是目前广泛采用的概念。
第一,贸易收支差额。
第二,经常项目收支差额。
第三,基本收支差额。
第四,官方结算差额。
第五,综合差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