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日本明治工业革命遗址由被称为“军舰岛”的长崎市端岛炭坑等建于幕末至明治时期、体现重工业发展历程的20多个设施组成,分布在岩手、静冈、山口、福冈、佐贺、长崎、熊本、鹿儿岛8个县,也包括2013年仍在使用中的位于福冈县北九州市的八幡制铁所和位于长崎县的长崎造船所等工厂。
明治日本工业革命遗产-8县23设施一览表:
山口县荻市
1.萩反射炉
2.惠美须鼻造船厂遗址
3.大板山吹踏鞴炼铁遗址
4.萩城下町
5.松下村塾
鹿儿岛
1.旧集成馆
2.寺山煤窑遗址
3.关吉水渠
静冈县伊豆之国市-韭山
1.韭山反射炉
岩手县釜石市
1.桥野铁矿山和高炉遗迹
佐贺县佐贺市
1.三重津海军遗址
长崎县长崎市
1.小菅修船厂遗址
2.长崎造船厂第三船坞
3.长崎造船厂巨型吊臂
4.长崎造船厂旧木制模具厂
5.长崎造船厂占胜阁
6.高岛煤坑
7.端岛煤坑(即军舰岛)
8.格洛弗故居
福冈县大牟田市、熊本县荒尾市、宇城市
1.三池煤矿・三池港
2.三角西旧港
福冈县北九州市、中间市
1.官营八幡制铁所总部旧址
2.远贺川水源地泵站
对于日本政府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明治时代日本的工业革命遗产”申遗的方针,韩国外交部长官尹炳世曾批判其“不符合基本精神”,要求撤回申请。因为申请对象中有战时征用劳工、强制劳动的地点,韩国对此加以批判。
日本“明治申遗”因涉嫌为其近代殖民与侵略史“正名”而遭到非议。日本在申遗过程中将“明治工业革命遗产”相关设施历史限定在1850年至1910年之间,申遗的23个设施中很多工厂和企业都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强征朝鲜、中国等邻国劳工、掠夺邻国资源用于武器制造,因此受到包括中国、韩国、朝鲜等多个受害国的反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也已向日本提出建议,望能“还原各设施全部历史”。
遗产名称:明治工业革命遗址:钢铁、造船和煤矿
Sites of Japan’s Meiji Industrial Revolution: Iron and Steel, Shipbuilding and Coal Mining
入选时间:2015
遴选依据:文化遗产(ii)(iv)
地理位置:1484
明治工业革命遗迹:钢铁、造船和煤矿是19世纪中期开始到20世纪初,对日本现代化发挥重要作用的重工业设施。除了通常被称为“军舰岛”的端岛煤矿以外,还包含了国营八幡制铁所的修理工厂(北九州市)、三菱长崎造船所的起重机(长崎市),这些经历百年仍在工作的设备。九州、山口的近代化工业遗产群包括十一处地产,时间跨度大致为1850年至1910年,涉及钢铁冶炼、造船、煤炭等行业,主要位于日本西南部。见证了日本十九世纪中期至二十世纪早期以钢铁、造船和煤矿为代表的快速的工业发展过程。这处遗址展示了十九世纪中期封建主义的日本从欧美引进技术,并将这些技术融入本国需要和社会传统中的过程。这个过程被认为是非西方国家第一次成功引进西方工业化的示例。遗产群分布在日本九州·山口地方的8个县,共包含23个工业设施。
2015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依据标准(ii)(iv),明治工业革命遗址:钢铁、造船和煤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遴选依据标准(iv):钢铁、造船、煤矿等关键工业基地的技术集成,是日本作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成功实现工业化的非西方国家所取得的独特成就。该整体被视为亚洲文化对西方工业价值观的回应,是一个杰出的工业遗址技术集合,反映了日本基于本土创新和适应西方技术的基础上的快速而独特的工业化。
这片遗址包括十一处地产,主要位于日本西南部。这片建筑群见证了日本十九世纪中期至二十世纪早期以钢铁、造船和煤矿为代表的快速的工业发展过程。这处遗址展示了十九世纪中期封建主义的日本从欧美引进技术,并将这些技术融入本国需要和社会传统中的过程。这个过程被认为是非西方国家第一次成功引进西方工业化的示例。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什么说牛顿缔造了工业革命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打开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对科学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给人们探索自然的奥秘建立了极大信心,激发了人么的创造力。瓦特改良蒸汽机,是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
根据工程造价专业,谈谈新工业革命将带来哪些变化,应怎样迎接新工业革命的机遇
在最近几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新工业革命”一词被频频提及,在9月底和10月底的两次基层考察中,总理也把推动“新工业革命”作为调研的重要内容。他强调,“互联网+双创+中国制造2025,彼此结合起来,进行...
2013年9月17日,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宣布,将于2013年度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ISCO)推荐内阁官房专家会议提议的“明治日本的工业革命遗产·九州、山口及相关地区”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预计将在2015年的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审核是否能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菅义伟就决定推荐工业革命遗产的理由指出,其体现了日本成为制造业大国的历史,并且涵盖了岩手县釜石市的遗产(桥野高炉遗址和相关遗迹),若申请成功将对灾后重建援助做出巨大贡献。
2014年1月,据日本共同社报道,为在2015年使展示明治时期重工业发展历史的“明治日本工业革命遗产”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15日的相关省厅联络会议上将确认推荐方针。正在运转的设施中,八幡制铁所(位于北九州市)及三池港(福冈县大牟田市)已被指定为《景观法》中的“景观重要建造物”等。日本政府将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行推荐,并在2014年1月的内阁会议上通过。推荐书的提交期限为2月1日。
第四次工业革命对环境治理体系建设的影响与挑战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发展迅速,特别是能源和新材料技术的突破,极大可能改变人类现有能源格局,并对建立在化石能源思维下的传统环境治理体系带来巨大影响.为此,本文梳理了第四次工业革命代表性的科技进展,分析了其对国家环境治理体系的积极影响:①将改变建立在化石能源基础上的工业、农业和城市形态,打破经济发展对资源、能源和土地的高度依赖,彻底告别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②将真正实现面向现在和未来的数据精准决策,显著改善人类应对不确定性环境风险能力.另一方面,由于人工智能会极大提升公民个体对复杂科学技术和社会规则的掌握能力,会改变传统治理结构中政府—市场—社会三元力量对比,给政府在环境治理领域的政策制定和执行带来新的挑战:①公众的能力足以使得他们对政府做出的任何不利于自己的政策提出挑战,政府信息公开和透明决策压力空前;②社交媒体使得公众对政府及主流媒体信息的关注大大下降,对政府如何利用新型社交媒体进行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对社会管理部门如何培育环保社会组织,弥补政府影响力下降所产生的空白提出了新的课题;③个体可以同时具有律师、会计、记者等处理复杂社会问题的能力,挑战政府维护社会公平稳定的利益裁量权,对环境司法公正提出更高要求.当前,中国正在进行环境体制改革创新,追求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如何关注、分析并积极适应由于技术变革引起的经济基础相上层建筑变化,避免制度资源错配,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正在进行工业化的后发型国家尤为重要.文章最后建议,要高度关注这个领域的研究前沿进展,在制定发展规划与改革措施过程中,以未来的技术环境为出发点;要加强治理创新,引导技术朝着有利环境保护的方向发展;要加强技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双向影响研究,推进政府改革与创新,为人民提供更好的公共产品.
高中历史教材精解:殖民地在两次工业革命中对英国的不同影响
高中历史教材精解: 殖民地在两次工业革命中对英国的不同影响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前,英国由于拥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 导致市场扩大,需求增加,引 起了工业革命。 通过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并形成了 “世界工 厂”的地位。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英国仍是最大的殖民帝国,广阔的海外市场仍然存在, 然而,英国的经济进展速度相对缓慢,逐步被美、 德两个新兴国家赶上。同样是广阔的殖民 地的存在,什么原因在不同时期,对英国经济进展会有如此不同的妨碍呢? 英国击败荷兰和法国以后, 18世纪中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随着海外殖民地的 扩大,大量财富源源不断流入英国, 为英国工业革命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大量资金。 同时,随 着海外殖民地的扩大, 英国的海外市场也不断扩大, 由于手工技术限制了生产规模的扩大和 产品数量的迅速增长, 因此从 18世纪 60年代起, 英国出现了一个技术改造的热潮,
该遗产群最初的申遗名称为“九州、山口的近代化工业遗产群”,是对日本九州、山口地区近代化遗产工业发展遗产的总称,之后由于追加了部分遗产,遂将名称变更为“明治日本的工业革命遗产九州、山口及相关地区”。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咨询机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的推荐名称为“明治日本的工业革命遗产 制铁、钢铁、造船、煤炭工业”。2015年5月4日,日本文部科学省文化厅宣布,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已将“日本明治时代的工业革命遗产九州、山口及相关地区”的23处设施列入申遗“建议名单”,共包含23个建设于幕末和明治时代的工业设施。
2015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依据标准(ii)(iv),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工业革命遗址:钢铁、造船与煤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遴选依据标准(ii):日本明治工业革命的遗产群说明了19世纪中叶封建日本从西欧和美国寻求技术转让的过程,以及这种技术是如何被采用并逐步适应以满足特定的国内需求和社会传统,从而使日本在20世纪初成为一个世界一流的工业国家。这些地点共同代表了工业思想、技术和设备的特殊交流,结果在很短的时间内,在重工业领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自主工业发展,并对东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遴选依据标准(iv):钢铁、造船、煤矿等关键工业地点的技术集成,是日本作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成功实现工业化的非西方国家的独特成就。作为亚洲文化对西方工业价值观的回应,这是一个杰出的工业遗址技术集合,反映了日本基于本土创新和适应西方技术的快速而独特的工业化。
明治工业革命遗迹分布在山口、福冈、佐賀、长崎、熊本、鹿儿岛、岩手、静冈8个县中的11个市。时间跨度大致为1850年至1910年,涉及钢铁冶炼、造船、煤炭等行业。共包含23个建设于幕末和明治时代的工业设施。这是西方工业化成功传播至非西方国家的先例,并且在1853年至1910年短短50多年期间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这片建筑群见证了日本十九世纪中期至二十世纪早期以钢铁、造船和煤矿为代表的快速的工业发展过程。这处遗址展示了十九世纪中期封建主义的日本从欧美引进技术,并将这些技术融入本国需要和社会传统中的过程。这个过程被认为是非西方国家第一次成功引进西方工业化的示例。
日本从19世纪50年代中期到20世纪初经历了一次彻底的变革,从闭关锁国的封建社会转变成为了一个工业强国,并打造了一支在日俄战争中击败俄国的强大海军。在一个以西方殖民主义及帝国野心为核心的时代,对于一个非西方国家而言,能如此迅速地实现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可谓是前所未见的奇迹。名列世界遗产的日本明治工业革命遗迹共有23个,主要集中在山口县与九州地区。在这些遗迹,游客能了解到日本于大变革时期迅速发展的工业造船技术、煤炭开采技术以及推动日本进步的制度与想法。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对“明治日本的工业革命遗产”给出的推荐理由是:“这是西方工业化成功传播至非西方国家的先例,并且在1853年至1910年短短50多年期间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2015年7月5日在德国波恩召开的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决定,采纳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建议,以“明治日本的工业革命遗产 钢铁、造船和煤矿”的名称,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 萩城工业化初期遗产群
萩城工业化初期遗产群(Hagi Proto-industrial Heritage)位于山口县萩市,包括5处遗产点。
1.1萩反射炉(Hagi Reverbatory Furnace,1484-001),建于 1856年,萩反射炉是为探索铸造西式大炮工艺而建立的实验性反射炉,1924年12月被确定为日本国家史迹。现与韮山反射炉并为日本仅存的两个保存完好的幕末明治时代反射炉。
1.2惠美须鼻造船厂遗址(Ebisugahana Shipyard,1484-002),建于1856年,为了增强军事国力,1853年,德川幕府解除了大型船只建造禁令。1856年12月,该造船厂制造出了萩市第一艘西洋帆船式海军舰艇丙辰丸,1860年又建造了庚申丸。2013年10月惠美须鼻造船厂遗址被列为日本国家史迹。
1.3大板山吹踏鞴炼铁遗址(Ohitayama Tatara Iron Works,1484-003 ),建于1855年,通过日本传统的吹踏鞴炼铁方法,炼制用于制造西式海军舰艇的钢铁。2012年9月被列为日本国家史迹。
1.4萩城下町(Hagi Castle Town,1484-004),建于江户时代。萩城下町曾经是萩城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保存了封建时代末和资本主义发展时期街道的原貌,现为日本国家史迹。
1.5松下村塾(Shokasonjuku Academy,1484-005)建于1857年。1842年,玉木文之进开设私塾,1857年,幕末时期长州藩士吉田松阴接手,该私塾为19世纪日本现代化和工业化建设培养出诸多重要人才。1922年10月,该地被列为日本国家史迹。
2 集成馆
集成馆(Shuseikan)位于鹿儿岛县鹿儿岛市,包括3处遗产点。
2.1旧集成馆(Shuseikan,1484-006),旧集成馆反射炉遗址,建于1851年。
2.1.1旧集成馆(Shuseikan,1484-006)反射炉遗址,建于1851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国家,日本萨摩藩藩主岛津齐彬意识到来自西方列强的威胁,立刻着手引进西方的工业技术,提出了“殖产兴业、富国强兵”的口号,以鹿儿岛地区为中心开始了日本第一个近代西式工厂群的建设,其中涉及造船、冶炼(反射炉、熔矿炉的建造)、纺织、军事工业(大炮、地雷、水雷)、玻璃制造等,被统称为“集成馆事业”。旧集成馆反射炉在萨英战争中遭到了破坏,现只存有反射炉土台遗迹。
2.1.2旧集成馆机械工厂,建于1865年。集成馆机械工厂于1864年建设,翌年建成,装备了荷兰进口的金属加工机械设备。1871年明治政府将其用作军队的炮兵工厂,后来它成为了海军的造船厂。1877年机械厂在西南战争遭到毁坏,1923年建筑被翻新,成为了一座博物馆。
2.1.3旧鹿儿岛纺织所技师馆,建于1867年。1867年,萨摩藩主岛津忠义在鹿儿岛建立起了日本第一个西式机械化纺织厂——鹿儿岛纺织所,并为7名英国纺织技师建造了纺织所技师馆作为宿舍。
2.2寺山煤窑遗址(Terayama Charcoal Kiln,1484-007),建于1858年。寺山煤窑为“集成馆事业”的反射炉、高炉、蒸汽动力组提供能源燃料,2013年被列为日本国家史迹。
2.3关吉水渠(Sekiyoshi Sluice gate of Yoshino leat,1484-008),建于1852年。关吉水渠主要为工业发展提供水力,输水距离达7千米。2013年被列为日本国家史迹。
3. 韮山反射炉
韮山反射炉(Nirayama Reverbatory Furnaces,1484-009),位于静冈县伊豆之国市,建于1857年。黑船事件发生后,幕府决定在伊豆半岛的下田建造反射炉,用以铸造西式大炮。1854年3月,下田港的美国佩里舰队水兵闯入反射炉工地,反射炉被紧急转移到了韮山继续建设。1857年反射炉正式建成,之后一直运行到1864年停止使用。由于萩反射炉被认为是实验性的反射炉,所以韮山反射炉被认为是日本唯一遗存的实用反射炉。1922年,韮山反射炉被列为日本国家史迹,2007年被列为日本近代化工业遗产。
4 .桥野铁矿山和高炉遗迹
桥野铁矿山和高炉遗迹(Hashino Iron Mining and Smelting Site,1484-010),位于岩手县釜石市,建于1858年。桥野铁矿山和高炉的建成使得日本国内首次利用本地开采的铁矿石,通过西式高炉方法成功炼出钢铁。1957年被列为日本国家遗迹。
5 三重津海军遗址
三重津海军遗址(Mietsu Naval Dock,1484-011),位于佐贺县佐贺市,建于1858年。1858年,佐贺藩在此建立了海军学院,1865年,日本第一艘国产实用汽轮船凌风丸在这里建成。三重津海军遗址在2013年被列为日本国家史迹。
6 长崎造船厂
长崎造船厂(Nagasaki Shipyard),位于长崎县长崎市,包括5处遗产点。
6.1小菅修船厂遗址(Kosuge Slip Dock,1484-012),建于1869年。1861年建成的长崎造船厂是日本第一个现代西式工厂,倒幕后船厂被政府接管,1884年船厂又被三菱接手,并由其管理至今。小菅修船厂建成于1869年,也是日本第一个配备西洋式船坞的修船厂。
6.2三菱长崎造船厂第三船坞(Mitsubishi No.3 Dry Dock,1484-013),长崎造船厂第三船坞建成于1905年,建成时长222.2米,底宽27.0米,深12.3米,载重达30000吨,是当时亚洲最大的船坞。
6.3三菱长崎造船厂占胜阁(Mitsubishi Senshokaku Guest House,1484-014),建于1904年,占胜阁位于长崎造船厂第三船坞附近的山坡上,是一座木制西式建筑。
6.4三菱长崎造船厂巨型吊臂(Mitsubishi Giant Cantilever Crane,1484-015),长崎造船厂巨型吊臂于1909年12月建成,装备了日本第一座电磁起重机,起重能力150吨,至今该设备仍在使用。
6.5三菱长崎造船厂旧木制模具厂(Mitsubishi Former Pattern Shop,1484-016),旧木制模具厂建于1898年,是一个两层砖建筑,是长崎造船厂内现存最古老的的建筑,现为船业博物馆。
7.高岛煤矿
高岛煤矿(Takashima Coal Mine),位于长崎县长崎市,包括2处遗产点。
7.1高岛煤坑(Takashima Coal Mine,1484-017),建于1869年。高岛早在1695年就被发现蕴藏煤矿,1889年这里曾发生了高岛煤矿事件。2014年高岛煤坑被列为日本国家史迹。
7.2端岛煤坑(Hashima Coal Mine,1484-018),建于1890年。端岛在1810年左右被发现蕴藏煤矿,在1890年,它和高岛煤矿被三菱集团收购。在煤矿的周围,建有由钢筋混凝土建成的住宅群。同时,因为端岛的外型和三菱重工正在建造的战舰土佐号相似,所以被称作“军舰岛”。2014年端岛煤坑被列为日本国家史迹。
8. 格洛弗故居
格洛弗故居(Glover House and Office,1484-019),建于1863年。1859年苏格兰商人托马斯·布莱克·格洛弗从上海到达长崎,建立了格洛弗贸易公司,为推动日本工业现代化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位于长崎的故居在1961年被列为日本重要文化财。
9. 三池煤矿和三池港
三池煤矿和三池港(Miike Coal Mine and Miike Port,1484-020),位于福冈县大牟田市和熊本县荒尾市。
9.1三池煤矿宫原坑,建于1898年。1889年三井集团从政府手中接手了三池煤矿,1894年开始勘探宫原坑,1898年开采。由于此坑位于三池监狱附近,在日本工业化时代,煤矿强迫大量囚犯充当劳工进行采煤活动,因此该坑被称为“修罗之坑”。1998,矿坑被列为日本重要文化财,2000年被列为日本国家史迹。
9.2 三池煤矿万田坑,建于1902年。万田坑位于宫原坑以南1.5公里,跨福冈和熊本两县边境,煤矿开始勘探于1897年,1902年开始开采。
9.3 三池煤矿专用铁路,建成于1891年。三池煤矿专用铁路主要用于生产材料和煤产品的运输。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78年建造的马车轨道。1923年,整条铁路实现了电气化。2013,铁路被列为日本国家史迹。
9.4 三池港,建成于1908年。三池港始建于1902年1908年3月建成通航,航道全长1830米能处理10000吨船只及货物。1905年三池煤矿专线铁路扩展到三池港口。时至今日,三池港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0. 三角西港
三角西港(Misumi West Port,1484-021),位于熊本县宇城市,建成于1887年。1880年,明治政府计划在熊本地区修建大型港口。1884年,港口由荷兰工程师米尔德负责开建,1887年8月15日三角西港建成。1889年港口被确定为大米、小麦、面粉、煤和硫磺的出口中心。1899年,九州铁路的终点站设在了今三角东港附近,导致三角西港日渐没落。
11. 官营八幡制铁所
官营八幡制铁所(The ImperialSteel Works, Japan),位于福冈县北九州市和福冈县中间市,包括2个遗产点。
11.1官营八幡制铁所(The ImperialSteel Works, Japan,1484-022)位于福冈县北九州市八幡东区。
11.1.1官营八幡制铁所总部旧址,建于1899年。1880年,日本引进英国技术,在釜石建成了第一个国营钢铁厂。钢铁厂旧总部建于1899年,总建筑面积1023平方米为一个两层红砖建筑。1922年,钢铁厂总部搬离,该建筑后被用作钢铁研究中心。
11.1.2官营八幡制铁所修理厂和官营八幡制铁所本部旧锻冶厂,建于1900年。八幡钢铁厂修理厂和旧锻冶厂均由德国Gutehoffnungshütte公司于1900年建成。修理厂至今仍在使用,而旧锻冶厂今天已经成为了一座档案馆。
11.2远贺川水源地泵站(Onga riverPumping Station,1484-023),位于福冈县中间市,建于1910年。远贺川地泵站位于远贺川旁,用于为八幡钢铁厂供水。泵站建筑为红砖的英式风格。今天八幡钢铁厂仍有30%的工业用水来自此泵站。
日本将该遗产群以“展示明治时期重工业发展历史的工业革命遗产”名义申报世界遗产名录,但是其中包含了军舰岛、旧官营八幡制铁所、松下村塾等设施,涉及到了奴役劳工、战俘和军国主义思潮等敏感话题,引发了中国和韩国的抗议。
遗产名称: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工业革命遗址:钢铁、造船与煤矿
Sites of Japan's Meiji IndustrialRevolution: Iron and Steel, Shipbuilding and Coal Mining
入选时间:2015年
遴选依据:文化遗产(ii)(iv)
地理位置:N34 25 50 E131 24 44
遗产面积 : 306.66 ha
缓冲区面积: 2,408.33 ha
遗产编号:1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