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装饰百科

瓶子草科

瓶子草科(Sarraceniaceae)属于被子植物门瓶子草目。其通俗名称得自中空的管状叶子,呈喇叭形、瓶子形。该科为草本,叶通常互生。本科植物都是食肉植物,从根茎中长出由叶子衍化的瓶子似器官,里面充满消化液,瓶口还有倒长的毛或蜡质光滑边缘,使陷入的虫子无法逃出。冬季时瓶子会枯萎冬眠。该科植物可用于观赏栽培  。 

瓶子草科基本信息

瓶子草科生长环境

瓶子草类通常生於酸沼、沼泽、湿草原、沙地草原,或稀树草 原,那里的土壤饱含水分、酸性而缺乏硝酸盐或磷酸盐。它们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瓶子草没有直立的地上茎,通常具有水平的短圆地下茎(根状茎),叶子从这里向外、向上辐射。成熟的根状茎长8~30公分(3~12吋),生长10~30年,各属植物情况不同。本科大部分植物在春季生出一批捕捉昆虫的瓶状叶,秋季再长出第二批叶子,其中有些无管。叶子颜色从黄绿到深绿而混杂红色,各不相同。叶子在吸引昆虫方面明显适应了花一般的功能,色泽鲜艳及形状类似花朵;夏季叶子活跃期间,其中腺体渗出含果糖的花蜜,对某些昆虫极有吸引力。

查看详情

瓶子草科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皂液器的瓶子

  • JA0141 (通用JA014至018水槽)
  • 东鹏
  • 13%
  • 广东东鹏陶瓷股份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雅蒂诗乳液

  • K-98630T-2BZ
  • 13%
  • 科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雅蒂诗乳液

  • K-98630T-CP
  • 13%
  • 科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雅蒂诗乳液

  • K-98630T-RGD
  • 13%
  • 科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雅蒂诗乳液

  • K-98630T-BV
  • 13%
  • 科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银叶(白苋)

  • 袋装 3斤袋
  • 东莞市2015年8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银叶(白苋)

  • 袋装 3斤袋
  • 东莞市2015年4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银叶(白苋)

  • 袋装 3斤袋
  • 东莞市2015年3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银叶(白苋)

  • 袋装 3斤袋
  • 东莞市2014年9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银叶(白苋)

  • 袋装 3斤袋
  • 东莞市2014年7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瓶子

  • 高度30-40cm,冠幅30-35cm,密度9盆/㎡
  • 1.2m²
  • 1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08-14
查看价格

皂液器的瓶子

  • JA0141 (通用JA014至018水槽)
  • 2977套
  • 2
  • 东鹏
  • 高档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5-09-22
查看价格

皂液器的瓶子

  • JA0141 (通用JA014至018水槽)
  • 6138套
  • 1
  • 东鹏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5-04-06
查看价格

檀(的迪瓦)

  • 现货(统走)
  • 5609t
  • 1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5-08-14
查看价格

  • 详见大样
  • 50个
  • 1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8-06-04
查看价格

瓶子草科繁殖方式

瓶子草科植物可用播种、分株、扦插等方法繁殖,规模化生产可通过组织培养快繁。

瓶子草科分株繁殖

成熟的瓶子草植株会从球根的基部萌生许多侧芽,使整盆过度拥挤而影响植株生长。可在3~4月份进行分株繁殖,将瓶子草从盆中挖出,分盆时要避免植株根系受伤,去除多余的土壤,将新芽点从母茎剥离。分株时植株的切口需涂抹多菌灵粉,避免伤口感染。分株后的子株以单独栽培为主,在栽种覆土的过程中要特别意,不要把球茎完全掩埋,最好能够保留1/3的部位外露在基质表面。充分浇水后放置在光线充足而不能被阳光直射的地方,待植株根系逐渐长成后移到正常环境下。分株后的新植株当年就能长成健壮的成品苗。

瓶子草科扦插繁殖

植株叶片可进行叶插,或使用根茎段进行扦插繁殖。叶插时应把叶片剪半,剥下插穗基部带小部分的茎段,并将伤口涂抹多菌灵粉后斜插于洁净的基质中,在21℃~30℃的温度下,约1个月后就能长出新芽、新叶和新根。采用根状茎扦插时应切成长2.5cm的根茎段,每段根茎需带根,切口需涂抹多菌灵粉,平放于洁净的基质上,再在上面铺上湿水苔,保持高湿度和明亮的光线,约1~2个月左右,待新芽和新叶长出后,即可移植于盆中进行常规管理。

瓶子草科播种繁殖

瓶子草花期一般约2周,而在开花的时候能自花授粉。花后结出的果实在3~5个月成熟。可于4~6月份在温室中播种,种子宜播种于切碎的水苔中,不加覆盖。温度20℃~25℃并保持较高空气湿度和充足度光照,1 个月后种子开始萌发。也有极少情况,几个月甚至一年后才发芽。当出现第一片真叶时,有小的瓶状结构即可分苗定植于盆中。从播种至植株成熟需5 年以上才能正常开花。

瓶子草科组织培养

采用嫩芽茎尖为外植体,在接种前需对茎尖进行消毒,然后将其接种到培养基上培养。经过20~30天培养

即可获得生长健壮的完整植株。当幼苗长至约5~7cm、苗基部长出5~10根细根即可出瓶移栽。移栽时要先洗去根部的培养基,植于水苔基质或泥炭土基质中,在保持通风和足够湿度的情况下,培育1~2个月成苗。组织培养产出的幼苗3~4年才能开花。

查看详情

瓶子草科生长习性

瓶子草类通常生于酸沼、沼泽、湿草原、沙地草原,或稀树草原,那里的土壤饱含水分、酸性而缺乏硝酸盐或磷酸盐。瓶子草喜充足的光照环境和潮湿的土壤,不怕寒冷和较低的空气湿度,较易栽培,适于无温室或暖房的普通家居栽培。

查看详情

瓶子草科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瓶子草科形态特征

瓶子草科,多年生食虫植物,具根状茎,喜生沼泽地。叶丛生于基部,筒状,似瓶或喇叭,前侧伸出一翅,此筒状叶即捕虫器,筒内下部常有下向的毛,阻止堕入筒内的小虫逃逸。花大,两性,整齐,单生于花茎顶上(在具盖瓶子草属成为有少数花的总状花序),花被2列,萼片4~5或4~6,宿存,花瓣5,稀缺,黄、红或紫色,雄蕊多数,雌蕊1,子房上位,由3~5心皮组成,有3~5室,3~5浅裂,中轴胎座,有多数胚珠,花柱1,顶端短2裂。蒴果,室背裂开,种子小,有小胚及软肉质的胚乳。

查看详情

瓶子草科分布

瓶子草一般指瓶子草属植物,分布限於北美洲东部,集中於佛罗里达北部和乔治亚、阿拉巴马南部。黄瓶子草(Sarracenia flava)可能是此区最丰富的种类。相对地,紫花瓶子草(S. purpurea)分布范围要广得多,从拉布拉多和大熊湖(近北极圈)至亚热带的佛罗里达都有。瓶子草属植物的叶簇大小不一,甜瓶子草(S. rubra)的叶簇长10公分(4吋),绯红瓶子草(S. leucophylla)的叶簇长120公分(4呎)。其生境从溪流岸边的沙地、砾石地到湿草原和稀树草原都有。味甜的甜瓶子草可生於阴暗处,其他种则於阳光充足处繁茂生长。

另一个属为北美洲的达灵顿氏草属,仅一种--加利福尼亚瓶子草(D. californica, 即眼镜蛇草)。分布范围从俄勒冈至加利福尼亚北部,生长於海拔高达2,000公尺(6,000呎)、气温不高於18℃(65℉)的红冷杉林和北美红杉林中。瓶状叶形状奇特,似扭曲的管状;顶端有拱盖,上有斑点;口部突出一「降落坡道」,状似蛇舌;整个外形似蛇,故俗名眼镜蛇草。昆虫常从降落坡道经圆顶状拱盖进入瓶状叶的口部。拱盖上有许多透光的小孔,引诱猎物爬到瓶的边缘。昆虫常飞向这些小「窗口」,但结果落入瓶底的消化液中。

第三个属是卷瓶子草属,生长於圭亚那及委内瑞拉的山地雨林,在山嵴生长成垫状,在低凹的沼泽地与泥炭苔混生。具地上茎,某些种的地上茎可高达120公分(48吋)以上,并有分枝,稍似灌木状。瓶状叶可高达50公分(20吋)。

查看详情

瓶子草科主要价值

此类植物无重大经济价值,瓶子草科中有数种国外作为商品出售,如瓶子草。鱼尾瓶子草的顶部下倾,末端有鱼尾状附属物,形状奇特,供观赏 。市场上流行的主要商业品种为紫色瓶子草、白瓶子草、黄瓶子草、瓶子草等。

查看详情

瓶子草科其他

除了像花的叶子外,所有的瓶子草都有鲜艳而香味宜人的花朵。这些下垂的单花生长在长梗上;卷瓶子草属几个种的花可能长在一起。瓶子草属种类的花梗很少高过叶子,但卷瓶子草属和达灵顿氏草属的花梗较长。花瓣通常为5枚,雄蕊众多并放出大量花粉。

瓶子草科植物的叶色鲜艳,花大,颜色多彩又香,以及它们的花蜜均吸引多种昆虫,尤其是主要传粉者--蜜蜂。果实为乾蒴果,能散放出种子。有些瓶子草也能行无性生殖。达灵顿氏草属植物嫩芽从根状茎节抽出,长成新的植株,逐渐蔓延开来,而这种情形较少发生於瓶子草属。

瓶子草科,双子叶植物纲五桠果亚纲的一科。多年生食虫植物,具根状茎,喜生沼泽地。叶丛生于基部,筒状,似瓶或喇叭,前侧伸出一翅,此筒状叶即捕虫器,筒内下部常有下向的毛,阻止堕入筒内的小虫逃逸。花大,两性,整齐,单生于花茎顶上(在具盖瓶子草属成为有少数花的总状花序) ,花被2列,萼片4~5或4~6,宿存,花瓣5,稀缺,黄、红或紫色,雄蕊多数,雌蕊1,子房上位,由3~5心皮组成,有3~5室,3~5浅裂,中轴胎座,有多数胚珠,花柱1,顶端短2裂。蒴果,室背裂开,种子小,有小胚及软肉质的胚乳。

但在瓶子草属,花柱顶端异常扩大成盾状,有与心皮同数的裂片,柱头在裂片的末端。

有盖瓶子草属具小形的"盖",和猪笼草属有联系。

查看详情

瓶子草科种类

种类:瓶子草科,有3属17种。其中瓶子草属有10种,分布于北美东部大西洋岸;具盖瓶子草属有6种,分布于委内瑞拉、圭亚那;鱼尾瓶子草属仅1种,分布于美国加利福尼亚。此3属在中国偶有栽培。

查看详情

瓶子草科分布范围

瓶子草科植物分布于北美东部大西洋岸、委内瑞拉、圭亚那美国加利福尼亚、中国等地。

查看详情

瓶子草科经济价值

经济价值:此类植物无重大经济价值,瓶子草属中有数种国外作为商品出售,如瓶子草。鱼尾瓶子草的顶部下倾,末端有鱼尾状附属物,形状奇特,供观赏。

查看详情

瓶子草科文献

云南烟草科学研究院科研培训楼改造设计 云南烟草科学研究院科研培训楼改造设计

云南烟草科学研究院科研培训楼改造设计

格式:pdf

大小:153KB

页数: 3页

通过对云南烟草科学研究院科研培训楼在进行加固、改造中的建筑物鉴定,复核计算,参数取值和分析整理对已有建筑物的设计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

烟草科技期刊主要评价指标的统计与分析 烟草科技期刊主要评价指标的统计与分析

烟草科技期刊主要评价指标的统计与分析

格式:pdf

大小:153KB

页数: 6页

为了解和评价烟草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以3种烟草行业科技期刊和7种行业外刊登烟草科技论文较多的期刊为统计对象,依据《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对其2005-2008年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他引率、基金论文比等6项主要评价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比了轻工业类科技期刊及全部统计源科技期刊的均值。结果表明,3种烟草科技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基金论文比和平均引文数平均值都高于科技期刊总均值和轻工业类期刊均值,但总被引频次和基金论文比略低于7种行业外期刊,他引率和来源文献量则较低,反映出烟草科技期刊在期刊推广、稿源选取及引用编辑规范等方面有较多值得研究和改进提高的问题。结合影响文献计量指标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提高烟草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建议。

瓶子草属保护现状

其中5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ver 2.32000年濒危物种。

翅状瓶子草--近危(NT);黄瓶子草--低危(LC);白网纹瓶子草--易危(VU);小瓶子草--低危(LC);绿瓶子草--极危(CR)

查看详情

瓶子草属品种介绍

瓶子草属(9种、亚种ssp、变种var)

中文名称

拉丁学名

1.

翅状瓶子草

Sarracenia alata

2.

白网纹瓶子草

Sarracenia leucophylla

3.

小瓶子草

Sarracenia minor

4.

绿瓶子草

Sarracenia oreophila

5.

鹦鹉瓶子草

Sarracenia psittacina

6.

蔷薇瓶子草

Sarracenia rosea

7.

黄瓶子草

Sarracenia flava

7.1

深红色黄瓶子草

Sarracenia flava var.atropurpurea

7.2

铜帽黄瓶子草

Sarracenia flava var.cuprea

7.3

黄瓶子草原变种

Sarracenia flava var.flava

7.4

超大黄瓶子草

Sarracenia flava var.maxima

7.5

华丽黄瓶子草

Sarracenia flava var.ornata

7.6

红管黄瓶子草

Sarracenia flava var.rubricorpora

7.7

帝王黄瓶子草

Sarracenia flava var.rugelii

8

紫瓶子草

Sarracenia purpurea

8.1

异形叶紫瓶子草

Sarracenia purpurea ssp.heterophylla

8.2

红螺紫瓶子草

Sarracenia purpurea ssp. venosa

8.3

山地紫瓶子草

Sarracenia purpurea ssp. venosa var. montana

8.4

伯基紫瓶子草

Sarracenia purpurea ssp. venosa var. burkii

8.5

球形紫瓶子草

Sarracenia purpurea ssp. gibbosa

8.6

栗色紫瓶子草

Sarracenia purpurea var. ripicola

8.7

海豚紫瓶子草

Sarracenia purpurea ssp. purpurea

8.8

无脉紫瓶子草

Sarracenia purpurea var. veinless

9

红瓶子草

Sarracenia rubra

9.1

阿拉巴马州瓶子草

Sarracenia rubra ssp. alabamensis

9.2

海湾瓶子草

Sarracenia rubra ssp. gulfensis

9.3

琼斯瓶子草

Sarracenia rubra ssp. jonesii

9.4

红瓶子草指名亚种

Sarracenia rubra ssp. rubra

9.5

划艇红瓶子草

Sarracenia rubra ssp. wherryi

查看详情

瓶子草属形态特征

瓶子草属的植物都是多年生草本,根状茎匍匐,有许多须根;叶基生成莲座状叶丛,叶瓶状,喇叭状或管状,瓶状叶有一捕虫囊,囊壁开口光滑,并生有蜜腺,分泌香甜的蜜汁,以引诱昆虫前来并掉入囊中,囊壁光滑,内含消化液,可分泌消化酶将昆虫分解,然后由内壁的薄壁细胞构成的腺体分解出来的蛋白分解酶加以吸收;此外,瓶子草在秋冬季节会长出剑形的叶,这种叶片无捕虫囊,只通过光合作用来制造养分。

瓶子草的花为两性花,花序从叶基部抽出,为疏松的总状花序,由几朵大型的花共组,花芯由1盔状柱头,3~5室的子房和50~80条雄蕊组成,花黄绿色或深红色,花萼5片,位于花瓣的下方。果实为蒴果,内含多数细小种子,成熟时自动开裂并弹出种子。

无论是哪一个种类的瓶子草,它瓶状的管子内可以分为3~5个区域:第一区即瓶盖,第二区是唇与瓶口,三、四区(有些种类是合在一起的)和第五区(只有紫瓶子草有第五区)是瓶子的主体,这些区域都有特定的功能,符合它们型态学上的特色。

第一区

瓶盖:大部分种类的盖子会遮盖部分瓶口,避免过多雨水装满瓶子,导致猎物减少。瓶盖也会结合色彩、气味以及倒生的毛,将猎物诱引到瓶口处。有些特别的种类,例如小瓶子草和鹦鹉瓶子草,它们的瓶盖非常靠近瓶口,瓶子上镶嵌著一小块一小块缺乏叶绿素的区域,形成半透明的"窗户",飞行的昆虫会试图穿过瓶盖,然后掉进瓶中(类似的功能也发生在同科的眼镜蛇瓶子草身上)。

第二区

唇与瓶口:此区主要是唇,产生大量的蜜糖,吸引昆虫停在上面或爬上瓶口,站在危险的陷阱边缘。第二区也包含了瓶子上端腊质的管口,腊质堆积在这个部份,昆虫一不小心就会失足落入瓶子深处。

第三区

就在第二区下面,此区的特色是毫无落脚处,它内侧的表面覆盖大量倒生的毛,让昆虫完全失去逃跑的机会。此区还镶嵌著消化腺,分泌含有消化酵素的消化液。

第四区

多数的种类到这一区为止,只有紫瓶子草具有第五区。第四区充满了消化液,酵素和生长在液体中的细菌会将昆虫分解,再由瓶子迅速吸收养分。此区具有更多的消化腺,并被向下生长的粗毛包覆著,让昆虫无法逃脱。

第五区

位于第四区下方,此区只在紫瓶子草发现。这是一个光滑无毛,没有分泌腺,不会行吸收作用的区域,功能不明。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