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概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上海电解铜生产发展迅猛。1952年,上海冶炼厂产6000余吨,同镒、合利、信丰等16家私营冶炼厂也有生产。全市电解铜产量达万吨。与此同时,开元、协诚昌、大伦等10多家冶炼厂还以电解精炼法,用废铅锡为原料生产电解铅、锡,获得成功,为国内首创。50年代中后期,随着国民经济对有色金属品种数量需求的增加,上海先后试制生产出多种有色重金属和稀贵金属。上海冶炼厂在国内率先以电解法生产精铋、电解镍、电解钴等。并从铜电解阳极泥中回收贵金属金、银、铂、钯等以及稀散金属硒、碲。上海合昌熔炼厂用锌灰渣为原料熔炼出粗锌锭,稍后中熔金属冶炼厂则用精馏法生产粗锌。上海协诚昌冶炼厂等试制成电解锰。50年代末,上海冶炼厂等开始试制铜、锑、铅、铋、砷、镓、磷等高纯金属。为了发展稀有金属,60年代初,建成上海金属加工厂、上海跃龙化工厂、上海有色金属研究所三个大中型稀有、稀土金属材料研制生产基地。至此上海除能生产一般重有色金属和冶炼回收贵金属外,并开始研制生产海绵钛、海绵锆、金属铍、钒、钽和多种稀土金属及其化合物等。在冶炼工艺上如锆铪分离技术,钛、铍、钒等冶炼技术都有所突破。随着生产工艺和环保技术的进步以及各行各业对有色金属的需求,各冶炼企业还从生产过程综合回收品种繁多的氧化物、金属盐类和各种化合物。
随着电解铜冶炼技术进一步创新,采用高电流密度,短极距强化工艺,产量逐步增加。70年代,从阿尔巴尼亚的低镍红土矿中分离提取镍钴的湿法冶金流程获成功。铅的年产量达6000吨以上。再生锌的蒸馏技术也不断发展,利用热能的简易三塔式精馏炉使产量质量不断提高。贵金属的熔炼技术将反射炉型的贵铅炉和分银炉改为卧式转炉,提高了回收率,并从金电解熔液中提取海绵铂、钯。金属铍生产采用萃取工艺是技术上一大进步。形成年产1000吨海绵钛、20吨原子能级海绵锆、800吨五氧化二钒、2~3吨金属铍等的生产能力。在分离技术上出现萃取、反萃取、高纯金属提炼等新技术。并以高压水解工艺,扩大生产化纤用与锐钛型涂料钛白粉。
80年代,冶炼技术又有新的提高。铜冶炼中采用余热利用技术,缩短冶炼时间。用电解法分离铅铋合金获得成功。结合水法生产1号铋和铅。硒生产能力达30吨/年。并不断扩大硒、碲合金粉和多种化合物等新品种。氧化钒、电解锰等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但由于一些稀有金属矿源短缺和"三废"污染等原因、钛、锆、铍、锰等被迫停产。
至1990年,上海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已形成较系统的生产线。有些冶炼技术工艺已接近和达到国外的先进水平。1949~1990年产电解铜158.7万吨,铜线锭190万吨;解放后开发的新产品,自试产到1990年的产量为电解铜箔4063吨,电解铝锭113672吨,锡锭53014吨,电解镍26417吨,电解锰10490.32吨,锌71096.6吨,金34.435吨,银2740.6吨,二氧化钛24086吨,海绵锆130余吨,五氧化二钒17700.9吨,金属铍8655.27公斤,以及相当数量的其他有色金属、金属氧化物、盐类及化合物。
序 凡例
总述 大事记
第一编冶炼产品
第二编稀土
第三编粉末冶金和半导体材料
第四编铜材
第五编铝材
第六编其他有色金属材
第七编铸造产品
第八编科学技术
第九编机构体制、企业
第十编吴淞基地建设
第十一编管理
第十二编经营
第十三编职工
第十四编党群
第十五编人物
专记
附录 编后记
《上海有色金属工业志》编纂、撰稿、审定人员名单
版权页
C+工作台德软件管家中行业软件丽下载安装。
简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财务公司成立于1988年03月25日,主要经营范围为办理经批准的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企、事业单位的信托、存款、贷款和投资业务等。法定代表人:党五喜成立时间:1988-03-25注册...
别轻易做空。最近有色上涨趋势有所减缓,适合空仓为好。做多做空风险较大,如果实在是非要下单,最好选择顺势而为
新疆有色金属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有色金属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于2002年初成立,其前身为新疆有色金属工业公司,始建于1950年12月,时称\"中苏有色及稀有金属股份公司\
有色金属工业工程建设预算定额,2008版有色金属建设预算定额有色金属工业工程建设预算定额pdf
2008 版有色金属工业工程建设预算定额 作者: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出 版 社:2008 年 3 月出版 册数规格:全十二册 32 开本 定价: 980 元优惠价: 680 元 详细目录 一、《机械设备安装工程预算定额》 第一章 有色金属专业通用机械设备安装 第二章 液压、润滑设备及其管道安装 第三章 选矿机械设备安装 第四章 重有色金属冶炼设备安装说明 第五章 轻金属冶炼设备安装 第六章 有色金属加工设备安装 二、《电气设备安装工程预算定额》 第一章 总变电整流装置 第二章 有色专用电气设备 第三章 有色工厂母线 三、《矿山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预算定额》 第一章 提升机房 第二章 井口、井底车场及井下放矿设备 第三章 空压机、井下通风、排水、排泥设备及设施 第四章 钢绳芯胶带输送机 第五章 货运架空索道 第六章 矿用变配电及控制设备 第七章 井下接地及照明 第八章 井下通讯及信号设备 第九
介绍:本志记叙了上海水利事业发展过程和治水业绩,包括滩涂开发,江河治理,农田水利等。
概述
上海在北宋年间,已有商肆及专收酒税的上海务。此时上海已形成聚落,后逐渐发展成为海运贸易港口集镇,宋咸淳三年(1267年)前后设上海镇,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设上海县,成为海滨名邑,居住用房和商业用房日渐增多,鳞次栉比,日趋繁荣。城内外许多老宅基翻建成私家宅第,有陆家宅、翁家厍、王家宅、东西凌家宅等。古代上海民居多为我国江南传统建筑式样,有粉墙黛瓦的楼房、素朴的平房,也有贫民搭建的茅屋和草棚。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上海开埠后,外国列强胁迫清政府签订《上海土地章程》,划出外滩附近的洋泾浜(今延安东路)以北至李家宅(今北京东路),黄浦江至界路(今河南中路)的830亩土地为英人居留区域界址,并建造了许多西式房屋自住,华洋分居的状况由此形成。清咸丰三年(1853年),小刀会农民起义,清军在镇压小刀会的过程中,焚毁了老城厢的大量房屋,加之外地的地主、富豪纷纷逃亡租界,租界内人口剧增,住房严重紧缺。外国商人趁机建造多幢简陋木板房屋出租牟利,这是上海最早出现的欧洲联列式里弄住宅。后因此类简陋木板房极易引起火灾,被租界当局取缔。此时,砖木结构、立帖式的老式石库门里弄住宅应运而生,其总体布局为联列式住宅的形式,而单体平面及结构则脱胎于中国江南传统住宅的式样。随着租界不断扩展和民族工业的发展,民国8年(1919年)后,为适应居民中大家庭的解体和社会不同阶层的生活需求,开始出现一种改良式的新式石库门里弄住宅,以及一批广式里弄住宅。此外,部分中外工厂主还利用工厂附近的廉价土地,建造了为数极少的工房(后称“旧工房”),租赁给本厂职员、工人及家属居住。
20年代初,上海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有较大发展,社会贫富之间的差距扩大,为适应富裕阶层的需求,在新式石库门里弄住宅的基础上,演变出一种新式里弄住宅。这种住宅以砖木结构替代立帖结构,并注意环境幽静和卫生设备齐全。民国26年(1937年)前后,又出现花园里弄住宅。由于花园里弄用地面积大,投资也大,遂又转向兴建集居型公寓里弄住宅,其层数一般为二至四层。这类花园里弄住宅和公寓里弄住宅数量较小,居住对象多为中上层资产阶级和高级知识分子。
20年代后,随着欧美建筑式样不断翻新,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以及工程技术的进步,西方各国不同风格的独院式花园住宅引入租界。中国富有阶层也随之仿效建造。30年代后,上海地价暴涨,房地产商为追求高额利润,纷纷投资房地产业,沿南京路、淮海路等交通干道自东向西延伸,建造花园住宅和高层公寓。
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棚户、简屋的急剧发展。由于战乱和灾荒,外地大量贫困农民来上海谋生,因无力租赁房屋,便在路旁、河畔、车站、码头附近,以及工厂周围的空地上,搭建棚户、简屋栖身。民国14年(1925年)以后,租界当局和上海市政府还常常以整顿棚户区为由,多次加以取缔,遭到棚户居民的强烈反抗和斗争。民国17年(1928年),上海市政府为安抚民心,在全家庵(今临平北路)、斜土路和交通路建造平民住所,计房屋614间。其后又在大木桥路、其美路(今四平路)、普善路和中山路(今中山北路)建造平民村,计住房千余间。然而棚户简屋与日俱增的势头继续不减。据1949年统计,在当时市区82.4平方公里范围内,住宅面积为2359.4万平方米,全市人均居住面积为3.9平方米。在各类住宅中,公寓101.4万平方米,占4.29%;花园住宅223.7万平方米,占9.48%;新式里弄469.0万平方米,占19.88%;旧式里弄1242.5万平方米,占52.66%;简屋、棚户322.8万平方米,占13.68%。此外,还有一定数量的明、清时期的古老住宅,仅在南市区尚存的百年以上宅第就达5.3万平方米。2100433B
上海志辰实业有限公司(Shanghai Zhichen Industrial CO.,Ltd )坐落于风景秀丽,经济贸易高度发达的中国钢铁集散地-----上海宝山区.是一家集钢铁贸易、生产、加工、配送为一体的综合性钢销贸易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