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水利部水资源与水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要任务包括如下五个方面:
一是完善水资源与水生态工程技术理论体系,提高水资源与水生态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发挥行业带头作用;
二是组织开展水资源及水生态领域的重大战略问题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三是建立面向国内外开放的、国际一流水平的水资源与水生态工程技术平台和研究基地,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国内外技术交流与合作;
四是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成果推广与引进应用工作,面向社会各界提供水资源与水生态工程技术科技咨询服务;
五是加强研究生培养和组织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升相关从业人员的科技素质,建设水资源与水生态工程技术专门人才培训和高级人才培养基地。
在自然和日趋强烈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流域或区域尺度的水循环过程发生了深刻变化;与此同时,伴随着水循环过程的水环境与水生态过程也发生了显著变化。采用先进的水资源与水生态工程技术,对水资源与水生态过程的演变进行有效调控;充分发挥水资源经济社会效益及生态与环境效益,维系变化环境下供用水安全、水环境安全和水生态安全,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当前各个国家、流域和地方在发展中面临的重大战略及发展问题。然而,当前水资源和水生态相关工程技术的整体发展尚不能满足上述实践需求,人类仍然面临着较为严重的水危机风险;亟待研发和推广相关的水资源与水生态工程技术;我国尤为如此。在这种情况下,水利部高瞻远瞩,决定成立部级水资源与水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促进我国水资源与水生态工程技术的整体发展及推广应用。在人才队伍、支撑条件和相关前期工作基础等方面进行综合比选的基础上,水利部决定依托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成立我国首个部级水资源与水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07年2月12日,水利部水资源与水生态工程技术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正式揭牌。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水利部总工程师刘宁、中国工程院陈志恺院士、石玉林院士、科技部条财司司长王伟中、中国科学院资环局局长傅伯杰、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司长高而坤、水利部国科司司长高波、清华大学副校长胡和平、南京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建云、中国水利水电科学院院长匡尚富、“中心”主任王浩院士,以及“中心”管理委员会成员、“中心”专家委员会成员和相关单位的等众多专家、学者与官员出席了此次揭牌仪式。胡四一副部长与刘宁总工程师共同揭开了“中心”的红盖头。
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中心依托航天集团、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先进的空间光伏技术,将其在特殊用途设备电源系统,高能化学电源、物理电源和电子电源的设计、研究、生产和试验上的经验和优势运用于地面用(民用)太阳...
常州轨道车辆牵引传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一家民营企业集团,专业从事轨道交通、数控设备、办公设备、风力发电设备、物流等五项核心业务。集团总资产35亿元,2008年工业销售35亿元,实现利税3亿元,外贸出...
建筑工程技术和水利工程技术专业各有千秋,不过要是自己有关系的话可以作为首选,水利工程的就业去向水利局、水利工程公司;道桥技术就业去向交通局、路桥公司。建筑工程技术好就业,这类人才供不应求,就业单位可是...
水利部水资源与水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利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之一,其宗旨是,在水利部的领导下,充分利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的基础设施和技术力量,紧密围绕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需求,以自主创新为主导,通过广泛交流合作,优化基础研究装备,全面提升我国在水资源与水生态工程技术领域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生产实践需求的能力,为进一步建设成国家级和国际一流水资源与水生态工程技术研究机构打下基础。
“中心”组建的主体单位是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的水资源研究所和水环境研究所。长期以来,水资源研究所与水环境研究所在水资源评价与规划、水资源配置与保护、水工程的生态与环境影响分析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近年来,在水资源与水生态领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3项、省部级奖近20项,出版学术著作30多部,具备完成国家及部门重大研究任务的能力。两所的部分研究成果,已应用到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等实践中,为有关部门提供了技术支撑,转化能力较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长期从事水资源、水生态与水环境研究与开发的人员有80余人,包括2名院士,拥有博士、硕士学位人员占80%以上,并具有一批为水资源、水生态与水环境科研工作服务的实验室和先进的仪器设备,建有野外试验基地和试验站,为“中心”的建设提供了研发条件。水资源所与水环境所已初步具备开放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为“中心”建设提供了保障。“中心”为设在依托单位内的事业性质机构,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模式。“中心”将在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和专家委员会的指导下开展技术研发与合作交流工作。管理委员会是“中心”的决策机构,由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建设与管理司、农村水利司、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水文局、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和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依托单位)等成员单位的(有关)负责人组成;首届管理委员会主任由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高尔坤司长担任。专家委员会是“中心”的技术咨询机构,来自全国水资源与水生态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组成了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专家委员会;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钱正英院士担任本“中心”专家委员会的荣誉主任;水利部胡四一副部长亲自担任主任,来自相关领域的院士和不同部门的主要技术专家与负责人担任副主任和委员。2100433B
科技部水利部征集节水治污水生态修复先进技术
为加快节水、治污、水生态修复等方面先进技术推广应用,提升科技对水安全保障支撑作用,经研究,科技部联合水利部共同组织开展节水、治污、水生态修复等方面先进技术成果筛选与评估工作,组织编制《节水、治污、水生态修复先进技术目录》。近日,两部下发通知征集节水、治污、水生态修复先进技术。推荐重点方向是节水技术:农业节水,工业节水,城市生活节水,非常规水资源利用;治污技术:生活污水治理,工业废水治理,面源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技术:水源地生态修复,河网地区生态修复,大型水库区生态修复,湿地生态修复。
水利部“水工程安全与病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隆重举行揭牌仪式
2007年3月29日,水利部在武汉隆重举行水工程安全与病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蔡其华共同为该中心揭牌。水利部水工程安全与病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06年4月经水利部批准组建。该中心依托单位为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学院和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
水利部水文水资源监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于2006年经水利部批准组建,主管部门为国家水利部,依托单位为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
水利部水文水资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06年4月经水利部批准组建,依托单位为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中心实行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下设办公室、水问题与水安全战略研究部、水信息系统技术应用与开发部和技术交流与培训部。管理委员会是水文水资源中心的最高决策机构,其成员单位由水利部水文局、水利部水资源司、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政策及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水利厅和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组成。
中心实行“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充分利用南科院在水文水资源领域的特色和技术优势,通过设立流动岗位、开展合作研究、设立开放基金、提供对外服务和人员培训等方式,逐步形成水文水资源领域关键技术研究、技术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应用的开放平台和科研队伍,带动行业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水平的提高。
主要任务
◆ 为国家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提供水文水资源领域的决策依据
◆ 承担国家重大水工程建设、规划编制和管理运行中与水文水资源领域有关的重大关键课题
◆ 利用新的观测手段和技术,加强水文的应用基础研究
◆ 利用跨学科综合研究手段,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应用研究
◆ 开展流域水沙关系及水环境保护应用研究
◆ 承担流域和地区性水文水资源的科研生产任务,加强技术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
◆ 开展水文水资源领域的国际合作
◆ 培养水文水资源领域的高级技术人才
研究方向
◆ 水文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
◆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技术与宏观战略研究
◆ 水环境与水生态研究
◆ 水文水资源信息技术应用研究与水信息系统开发
◆ 水利工程与流域水沙关系及关键技术研究
◆ 水文水资源和水信息技术的咨询、培训、交流与服务 2100433B
国家级科研平台(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序号 |
工程中心名称 |
依托单位 |
1 |
国家节水灌溉北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 |
2 |
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3 |
国家节水灌溉新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新疆天业集团、新疆农垦科学院、石河子大学 |
部级科研平台(10个):水利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序号 |
工程中心名称 |
依托单位 |
1 |
水利部水文水资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2 |
水利部水文水资源监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 |
3 |
水利部水资源与水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4 |
水利部水工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5 |
水利部水工程安全与病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长江科学院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 |
6 |
水利部堤防安全与病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
7 |
水利部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
8 |
水利部珠江河口海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
9 |
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10 |
水利部寒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