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水利评审员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持有国家级计量认证评审员证书;
(二)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具有高级以上技术职称;
(三)有5年以上从事检测工作或实验室管理工作的经历;
(四)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等有关计量认证法律、法规,具备较高的政策水平;
(五)熟悉有关技术标准和计量认证基本知识;
(六)对检测质量具有较强的判断和分析能力,掌握计量认证评审标准(以下简称评审标准)的内容及相应的评审方法和技巧;
(七)有较强的合作精神、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口头交流和文字综合能力。
水利评审员聘用期为5年。聘用期满前,水利评审员应参加办公室组织的培训,考试合格后,重新换证续聘。当评审标准等发生重大变化时,应按有关规定,参加培训和考核,确认评审员资格后重新聘任。
水利评审员的权利和义务如下:
(一)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评审标准,实事求是,坚持原则,客观公正,作风正派,认真负责地完成各项评审任务,保守被评审的水利质量检测机构(以下简称质检机构)秘密;
(二)服从办公室的工作安排,接受办公室的管理与监督,在聘用期内,至少参加一次评审小组的工作,按时完成有关评审任务;
(三)在现场评审工作中,按分工承担相应部分的评审任务,相互配合,及时沟通和处理发生的各种问题,对分工评审的部分负责;
(四)对评审小组的评审结论有不同意见时,可保留自己的意见,并有权向办公室报告;
(五)根据办公室安排,承担水利计量认证业务培训授课任务;
(六)可接受质检机构聘用,承担有关计量认证咨询服务,但不得同时对同一质检机构既开展咨询服务、又承担计量认证评审任务;
(七)按时参加办公室安排的有关培训和其他活动。
水利评审员在评审小组中可承担评审小组组长、硬件组组长或软件组组长等工作。
(一)硬件组组长或软件组组长应具有2次以上评审经历,并分别参加过硬件组和软件组的工作。
(二)评审小组组长应具有5次以上评审经历,并担任过硬件组或软件组组长。
评审小组组长职责如下:
(一)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评审标准,对评审工作负责;
(二)负责对质检机构计量认证申请书、质量手册等有关文件进行初审;
(三)确定硬件组组长和软件组组长;
(四)主持召开现场评审的有关会议,合理安排现场评审进度,组织完成现场评审任务;
(五)当在评审考核尺度掌握上有分歧意见时,负责解释有关规定,进行协调和裁决;
(六)负责提交评审报告;
(七)负责检查被评审单位完成整改情况并做出结论。
硬件组组长、软件组组长的职责如下:
(一)服从评审小组组长的安排,分别按分工负责相应部分的评审任务;
(二)在评审小组组长的领导下,硬件组组长与软件组组长应相互配合,及时沟通和协商评审中的有关问题;
(三)负责向评审小组组长汇报硬件组或软件组评审工作情况,并对硬件组或软件组的评审结果负责。
为加强对水利评审员的监督管理,办公室负责建立水利评审员档案。档案包括水利评审员登记表、培训情况、参加评审工作经历、申(投)诉记录及处理情况等。
对在评审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水利评审员,应给予表彰和奖励。
对在评审工作中有失公正或违犯职业道德造成不良后果,或谋取私利的水利评审员,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警告、取消水利评审员资格等处分。
水利评审员在聘用期内无正当理由累计3次不接受评审任务者,由部主管机构取消其水利评审员资格。
本细则由水利部计量认证主管机构负责解释。
本细则自公布之日起实施。2100433B
为加强对国家计量认证水利评审组成员(以下简称水利评审员)的监督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和《计量认证/审查认可评审员管理办法》,结合水利计量认证评审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
凡经水利部计量认证主管机构(以下简称部主管机构)和所在单位推荐、同意,参加培训,考试合格,获得国家级计量认证评审员资格证书者,在持证有效期内,由部主管机构聘为水利评审员。
国家计量认证水利评审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办公室)受国家计量认证行政主管部门和部主管机构的委托,具体承办水利评审员的培训、考核、聘用、监督和管理工作。
长度内校员培训、热工内校员培训、 衡器内校员培训、电器内校员培训、 硬度测力内校员培训、容量内校员培训、 化学内校员培训、声学内校员培训、 光学内校员培训、电离辐射内校员培训十个项目 1. 长度通用量...
水利工程管理的管理内容:开展水利工程检查观测;组织进行水利工程养护修理;运用工程进行水利调度;更新工程设备,适当进行技术改造。工作方法是:一、制订和贯彻有关水利工程管理的行政法规;二、制定、修订和执行...
看项目大小以及单价高低,收取管理费不等
计量认证-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
1 建设项目名称 内蒙古人工草地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工程实验室建设项目(基础实验室部 分) 建设单位名称 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 建设项目性质 新建 改扩建√ 技改 迁建 (划√) 行业类别 及代码 工程和技术研究与试验 发展( 7320) 设计建成规 模 / 实际建成规 模 / 环评时间 2016年 2月 开工日期 2016年 5月 投入运行时间 2016年 8月 现场监测 时间 2017年 11月 2日 -3日 环评报告表 审批部门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环境 保护局 环评报告表 编制单位 包头市汇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环保设施 设计单位 环保设施 施工单位 投资总概算 519.3万元 环保投资 总概算 8万元 比例 1.54% 实际总投资 500万元 实际环保 投资 5万元 比例 1.0% 建设地点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东街 128号 占地面积(平 方米) 420 验收监测依据 1
本书简要介绍了计量认证的发展过程和基本情况,对《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试行)和《水利质量检测机构计量认证评审准则》(SL 309-2004)的相关条款进行了逐条讲解,并阐述了计量认证评审类型、评审准备、考核过程把握、检查核对和综合评价、考核基本方法、评审组和评审员等内容。
本书作为水利计量认证宣贯培训的专用教材,不仅可供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人员、计量认证评审员、质检机构接受评审前准备使用,也可供科研单位、高等院校、设计和施工企业等单位从事质量检测的人员学习和参考。
序
前言
第一章 概述/l
第一节 计量认证/认可的发展过程/l
第二节 质检机构计量认证的目的和工作特点/4
第三节 水利质检机构计量认证评审工作的基本依据/5
第四节 水利质检机构计量认证评审工作程序/8
第五节 水利行业计量认证工作概况及组织实施/8
第二章 《评审准则》的掌握要点/11
第一节 《评审准则》的适用范围/11
第二节 组织与管理/11
第三节 质量体系、审核和评审/19
第四节 人员/33
第五节 设施和环境/36
第六节 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39
第七节 量值溯源和校准/43
第八节 检验方法/46
第九节 检验样品的处置/49
第十节 记录/51
第十一节 证书和报告/53
第十二节 检验的分包/56
第十三节 外部支持服务和供应/57
第十四节 抱怨/58
第三章 计量认证的评审类型/60
第一节 首次评审/60
第二节 监督评审/6l
第三节 扩项评审/63
第四节 复查评审/63
第四章 评审准备/64
第一节 审阅质检机构质量文件/64
第二节 制订评审工作计划/66
第三节 准备评审大纲/70
第四节 预备会议/81
第五章 考核过程的把握/84
第一节 首次会议/84
第二节 试验室现场考察/86
第三节 理论考试/88
第四节 操作考核/90
第五节 文件资料审查/92
第六节 座谈考核/94
第七节 评审组内部沟通/95
第八节 与质检机构领导的沟通/95
第九节 末次会议/98
第六章 检查核对和综合评价/lOO
第一节 检查核对质检机构填写的各类表格/100
第二节 对质检机构技术能力的评价/103
第三节 质检机构授权签字人的考核/113
第四节 对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评价/115
第五节 质检机构能力验证考核评价/123
第六节 整改意见的编写原则/125
第七节 评审意见/129
第七章 现场评审的基本方法/133
第一节 听/134
第二节 看/136
第三节 查/141
第四节 问/151
第五节 考/155
第六节 评审案例/160
第八章 评审组的组成与组长的职责/173
第一节 评审组的组成/173
第二节 评审组的分工/173
第三节 评审组长的职责/174
第九章 评审员的基本要求/178
第一节 评审员的基本条件/178
第二节 评审员评审工作原则/180
附录 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报告范例/182
参考文献/2142100433B
《水利质量检测机构计量认证评审准则(SL 309-2007替代SL 309-2004)》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
我国的计量认证行政主管部门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认证与实验室评审管理司。依据是《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具体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1、申请阶段,质检机构提出申请并提交有关材料;
2、初查阶段(必要时进行),按规范要求帮助质检机构建立健全质量体系,并使之正常运行;
3、预审阶段(必要时进行),按规范要求进行摸拟评审,查找不符合项并要求整改;
4、正式评审,主管部门组成评审组对申请认证的机构进行评审;
5、上报、审核、发证阶段,对考核合格的产品质检机构由有关人民政府计量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颁发计量认证合格证,并同意其使用统一的计量认证标志。不合格的发给考核评审结果通知书;
6、复查阶段,质检机构每五年要进行到期复查,各机构应提前半年向原发证部门提出申请,申请时须上的材料项目与第一次申请认证时相同;
7、监督抽查阶段,计量行政主管部门对已取得计量认证合格证书的单位,在五年有效期内可安排监督抽查,以促进质检机构的建设和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