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水土保持规划涉及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农业生产、基本建设等多方面的问题,必须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进行编制。应把规划对象看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按照系统的四个特性,去研究和处理规划中的一切问题。
①整体性:将规划区域作为系统整体,分析构成这一整体的各种要素,如生产中的农、林、牧、副业等,治理中的梯田、坝库、 林草等各项措施;研究这些问题的特点及其与整体的关系,求得水土保持规划范围内最佳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②相关性:在水土保持各要素之间具有复杂的相关性。如:农林牧副各业生产之间、工程措施与林草措施之间、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存在着既互相矛盾又互相促进的复杂关系,应深入分析,提出各要素之间协调发展的最优方案。
③目的性:在规划中反映为水土保持要获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同的规划对象,在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对上述三种效益,分别有不同的要求。
④环境适应性:水土保持措施的布局和实施,有许多制约的因素,如当地的自然条件(地形、土质、降雨、植被等)、社会经济条件(劳动力、经费和物质状况、行政管理和科学技术水平等)、外部的配合条件(如上级部门的经济支援、技术支援、商业运输部门能否及时把水土保持产品转化为商品等),及规划中的治理措施布局和实施进度安排等。规划时要考虑这些方面的适应性。
运用系统工程原理进行水土保持规划,一般反映为水土保持工作中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等原则。
水土保持规划是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的主要依据,也是农业生产区划和国土整治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为了指导水土保持实践,使控制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工作按照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进行,避免盲目性,达到多快好省的目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利用水土资源
我国一些山地丘陵区,广种薄收,单一农业经营十分普遍,这种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是造成水土流失和人民生活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通过合理的规划,可以明确生产发展方向,对原来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进行有计划的调整,改变单一的农业生产结构,恰当地安排农林牧业生产用地比例,变广种薄收、单一经营为少种高产多收的农林牧副综合发展,从而达到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的目的。在许多地广人稀的水土流失严重地区,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科学的水土保持规划,坚决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和谐统一的目标。
2、确定合理的治理措施,有效开展水土保持工作
水土保持工作的一条基本经验就是全面规划,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是开展水土保持治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和前期工作。由于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涉及面较广、工作量较大、开展时间较长,需要采取综合措施,而且各项措施、多种因素相互关系复杂,要经过一定的分析、计算、预测、评价。因此,要做好水土保持的防治工作,就必须制定科学的规划。没有规划,凭主观意愿去指挥,造成盲目性、随意性,结果会事与愿违或事倍功半,挫伤群众的积极性。通过规划,可确定需采取的各项水土保持治理措施,包括工程措施、林草措施、农业耕作措施,如梯田、坝库、林草、沟垄种植等的科学布局、建设规模和发展速度等,做到心中有数,有条不紊。特别要处理好治坡与治沟的关系,上游和下游的关系,工程、林草、农业耕作三大措施之间的关系,以及工程措施与林草措施的配套、治理和管护。多年来不少地方由于处理不当,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治理效果却不显著。因此,必须研究制定科学的规划,协调处理好这些关系,使水土保持工作得以顺利地向前发展。
3、制定改变农业生产结构的实施办法和有效途径
水土保持是一项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系统工程。因此,必须通过规划,根据客观的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采取建设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等有效措施,在解决群众温饱问题的基础上,再逐步加以改变。
4、合理安排各项治理措施,保证水土保持工作的顺利进行
对于规划中的任务,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劳动潜力和机械设备,把一切能用上的力量全部都使出来;另一方面,要注意协调各项措施的关系,包括施工季节和年进度安排,使各项措施相互促进。
5、分析和估算水土保持效益,调动群众积极性
治理水土流失、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改变山丘区贫穷落后面貌,增加群众收入,同时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境质量。如在经济效益方面,实施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后,在提高粮食产量,增加现金收入,改变群众贫困面貌等方面能达到什么程度。用这些能达到的美好前景教育群众,调动群众治理水土流失的积极性。水土保持防洪、减沙效益的估算,可为大中河流的开发治理和各项水利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根据规划的地域大小,可分为两类。
大面积的战略规划 以大流域或其主要支流为单元,或以省、地、县为单元,主要任务是在综合考察和水土保持区划基础之上,按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分别提出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方向,确定保持水土的主要措施、治理的重点地区与重点项目,明确开展治理的基本步骤,提出重要技术经济指标,供上级主管部门研究战略决策参考,并指导下属各基层单位编制实施规划。
小面积的实施规划 以小流域或以乡、村为单元,主要任务是,根据大面积战略规划提出的方向和要求具体确定农、林、牧业生产用地的比例和位置,布设各项水土保持治理措施,具体安排各项措施的实施程序、逐年进度和所需劳力、经费和物质,并预测可能获得的效益。
由于IP地址日趋紧张,中小企业往往只能得到一个或几个在Internet上有效的IP地址。因此,在局域网中就只能使用保留IP地址段。 在选择保留IP地址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为每个网段都分配一个C类I...
全面统筹安排水土保持工作。
这是地理题
中国历史上,水土保持一般是农民自发地、零星地进行,没有全面系统的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各地先后进行了各种类别的水土保持规划,使水土保持工作进入了有科学指导、有组织、有计划、全面系统布局的新阶段。
①确定土地利用方向:根据系统工程原理和求得系统整体最高功能的要求,研究确定规划范围内农、林、牧业用地和其他用地的比例和位置。对不同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和不同规划目的,应经过不同方案对比研究,选出优化方案。
②确定治理措施布局:在土地合理规划利用的基础上,合理地布设梯田、坝库、林草以及其他防护工程等治理措施。要求达到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工程、林草、治坡、治沟等各项措施能紧密结合、协调发展;小面积规划应将各项措施布设落实到地块;大面积规划应在不同类型区作出有代表性的小流域典型规划。
③确定实施步骤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小面积规划治理时间一般5~10年,大面积规划治理时间一般15~20年或更长。规划中应有分期实施的阶段性安排,同时计算各时段的进度、投入和效益三项技术经济指标。各项指标的确定,应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充分的科学论证。
④提出保证实施规划的措施:包括加强组织领导与经费管理,落实经济政策与水土保持责任制,搞好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技术培训等。
主要有三项
不同发展时段内每年新增的各项治理措施工作量,和每时段末累计完成的措施工作量。
按上述进度和工作量,计划每个时段或每年需要投入的劳动力、经费和物资,确定对新增的各项治理措施可给的投入量。
水土保持效益有三个方面。
①生态效益:水土保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与生态效益密切相关。蓄水保土为作物、林木、草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各项措施最主要的生态效益。由于蓄水保土,使基本农田和林地、草地内的土壤水分、肥力、结构等得到改善,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和抗旱高产,也有利于提高林草的成活率、保存率和生长量。在林草合理分布的地方,特别是在农田防护林网内,温度、湿度等条件得到改善,有利于减轻霜冻、旱风等自然灾害,提高作物产量。至于在较大范围内,宏观地改善生态环境,则需在较长期之后,待水土保持各项措施全面完成,特别是需待林草苍郁后,才能达到。
②经济效益:直接经济效益如梯田、坝地增产粮食,造林种草,增产果品、牧草、枝条等。
③社会效益:首先是水土保持实施区对下游的削洪减沙作用,其次为河道洪水淹没面积减小,通航里程增加,以及水库淤泥减少、有效库容增加等。此外,由于梯田、坝地高产,促进了陡坡退耕,节省出大量土地和劳力,用于林牧副各业,促进整个农村经济发展,也是社会效益的一个重要方面。
北京市水土保持规划
北京市水土保持规划 北 京 市 水 务 局 北 京 市 发 展 和 改 革 委 员 会 北 京 市 财 政 局 北 京 市 规 划 和 国 土 资 源 管 理 委 员 会 北 京 市 环 境 保 护 局 北 京 市 农 村 工 作 委 员 会 北 京 市 园 林 绿 化 局 二 〇 一 七 年 五 月 1 目 录 一、总则 .............................................................................................. 1 二、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情况 ......................................................... 2 三、目标与任务 .......................................................
参与式水土保持规划的内容及实施程序
参与式水土保持规划将农民的乡土知识、经验、兴趣、潜力与限制因素及项目人员的技术与管理经验作为所有规划的基础。在整个规划过程中 ,土地利用者起主导作用 ,能充分调动土地利用者的积极性 ,从而提高项目成功率。介绍了参与式水土保持规划的主要内容及实施程序。
序
前言
第0章 绪论
0.1 水土保持规划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0.1.1 研究对象
0.1.2 研究内容
0.2 水土保持规划的特点
0.3 水土保持规划的基本原理
0.3.1 水土保持原理
0.3.2 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平衡原理
0.4 水土保持规划的形成与发展
0.4.1 中国水土保持规划的形成
0.4.2 国外水土保持规划的现状
0.5 水土保持规划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
第1章 水土保持区划
1.1 水土保持区划的基础理论
1.1.1 水土保持区划概述
1.1.2 地域分异规律
1.1.3 人为环境特征
1.1.4 区划与类型研究的差别和关系
1.2 水土保持区划
1.2.1 水土保持区划的原则
1.2.2 水土保持区划的依据指标
1.2.3 水土保持区划的界线与命名
1.2.4 水土保持区划的单元等级
1.2.5 水土保持区划的主要内容
1.2.6 水土保持区划的步骤与方法
1.2.7 水土保持区划的成果要求和报告编写
1.2.8 水土保持区划成果的验收标准
1.3 水土保持区划方案简介
1.3.1 自然条件
1.3.2 社会经济情况(略)
1.3.3 水土流失
1.3.4 水土保持区划
第2章 水土保持规划总论
2.1 水土保持规划概述
2.1.1 水土保持规划的任务
2.1.2 水土保持规划的类型
2.2 水土保持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方法
2.2.1 水土保持规划的指导思想
2.2.2 水土保持规划的原则
2.2.3 水土保持规划的方法
2.3 水土保持规划的主要内容
2.3.1 水土保持综合调查
2.3.2 土地利用规划
2.3.3 水土保持措施规划
2.3.4 水土保持规划专题制图
2.3.5 水土保持措施进度安排
2.3.6 水土保持措施效益分析与估算
2.3.7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评价
2.4水 土保持规划的工作程序
2.4.1 规划的准备工作
2.4.2 外业调绘、调查、现场初步规划
2.4.3 内业整编和规划调整
2.4.4 水土保持规划成果
2.4.5 水土保持规划方案的审批和实施
第3章 水土保持综合调查
3.1 自然因素调查
3.1.1 地质调查
3.1.2 地貌调查
3.1.3 土壤调查
3.1.4 气候调查
3.1.5 生物资源调查
3.1.6 水资源调查
3.1.7 矿产资源调查
3.2 社会经济因素调查
……
第4章 土地利用规划
第5章 水土保持措施规划
第6章 水土保持规划制图
第7章 水土保持措施综合效益分析与估算
第8章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评价
第9章 小流域水土保持规划与设计
第10章 GIS技术的应用
参考文献
附录 2100433B
全书共分11章。绪论阐述了水土保持规划学的研究对象、内容、特点、基本原理、形成与发展和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第1章和第2章分别概述了水土保持区划和水土保持规划的基本内容和程序;第3~8章较为系统地介绍了水土保持综合调查、土地利用规划、水土保持措施规划、水土保持规划制图、水土保持综合效益分析与计算和流域综合治理评价等内容;第9章以黄土高原的韭园沟流域为例进一步阐述了小流域水土保持规划与设计的主要内容与方法;第10章介绍了新技术——GIS要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
作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程建设重要前期工作与基础,水土保持规划与设计随着水土保持基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综合治理实践的持续发展、规划设计领域标准体系的逐渐完善,以及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应用水平的稳步提高等等,获得了长足的进步。本书除了介绍水土保持通识性技术,还系统总结和归纳了近十多年水土保持规划与设计实践经验,着力将新知识、新标准、新技术和新方法融会其中。
本书可以促进水土保持规划与设计在水土保持行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适合水土保持行业从业人员阅读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