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水土保持对侵蚀区的作用是以经济效益带动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达到三项效益的统一,为改变山区自然与经济面貌,并对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贡献。
例如,辽宁朝阳地区总面积2.3km,人口350万,境内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土地破碎,水土流失严重。全区自50年代后期以来的30多年累积造林2300万亩,森林覆盖率由4.5%增加到16.6%,种草保存面积近50万亩,水土流失的治理程度接近50%,兴建中型水库200多座,总库容4.7亿立方米,水浇地面积由1.65万亩提高到165万亩,粮食生产每年递增5.6%,棉花油料也大有发展。林业上由于经济林、果树林的增产,农业人口人均林副产品收入5-6元。牛、羊、猪比50年代分别增长2、3、5倍。工副业和乡镇企业,从无到有,从1958年到1982年,年产值增加了35倍。特别是80年代以来,多种经营迅速发展,乡镇工副业门路增多,产值迅速上升,商品率不断提高,1980~1982年三年累计,在采矿、建材,农副产品加工,轻纺编织和饮食服务业方面,共实现利润近1亿元,在抗灾保收、生产自救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林草覆盖率是水土保持的重要内容,是衡量国土状况和生态环境的主要指标。例如,四川邛崃县总面积200万亩,人口58万,山区面积占70%"--80%,经过40年曲折反复的过程。80年代以来总结经验教训,调整农业结构,大抓植树造林,三五年时间,全县森林面积已恢复到51万亩,以林作为突破口,大搞多种经营,加强商品基地建设,加快山区经济的发展,山区粮食4年增产36%,高出全县平均值的3.6%,山区工农业总产值增加163%,比全县水平高出80%,山区居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
水土保持的治理效益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土地利用率提高,利用方式改善。
土地生产率提高,亩均产值增加。
粮食继续增产,农林牧全面发展。
蓄水削洪减沙效益显著。
林草覆盖率增加,生态效益显著。
农民增加收入,山区走向富裕。
水土保持的效益是随着时间的增长日益明显。具体可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保持水土, 减少水、肥、土的流失,从而增加了当地农、林,牧等业的各项收益。
(2)减轻泥沙对河道、水库和其它水利工程的危害,节省了河道、渠道等的清淤费用,延长了水库的使用寿命。
(3)减轻山洪、泥石流的灾害,减少抗灾费用的投入。
(4)保持和改善了生态环境,如减低风速,防止风沙灾害,改善小区气候,美化环境等。
由于水土保持措施的许多效益难以定量,所以在计算时,常常只考虑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后,农。林、牧业等收益的增量, 以及减少水土流失方面的效益。
水土保持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水土保持工作主要有4个特点:一是其科学性,涉及多学科,如土壤、地质、林业、农业、水利、法律等。二是其地域性,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和当地经济水平、土地利用、社会状况...
水土保持是防止水土流失,保持、改良于合理利用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水土资源,维持和提高土地生产能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综合性科学技术。水土保持的措施有农业措施...
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水土保持工作主要有4个特点:一是科学性, 二是地域性, 三是综合性,四是群众性。
水土保持的效益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水土保持的工作分散在广大面上,从点上看效益显著,从面上看并不明显。
水土保持的作用是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相互结合的整体,有直接效益,有间接效益;有些可以用实物或货币表达,有些则只能加以描述,无法定量,有些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更不易正确表达。
水土保持的效益不仅体现在当时当地,它既涉及到远在河流中下游的泥沙沉积区,也涉及到若干年后的自然与经济面貌变化,难以全面预估。
大小面积间的效益,关系到泥沙的输移比,区间的产沙用沙条件。
气候与雨量的时空分布有一定随机性,很难以一时一地的变化,论证其水保效益。
资料统计与效益分析,还存在不少问题,已如前述。
水土保持对于沉积区水土资源利用和生产发展影响深远,社会效益很大,但其表现则不如对侵蚀区那样直接而明显。同时还由于水沙的天然变差,泥沙的输移关系,大小面积的测算方法和测验精度等问题,在短期内常常难于看出水土保持对沉积区减沙效益方面的明显作用。下面首先借用部分长期历史资料反推侵蚀区生态条件的好坏对沉积区的定性影响。
水土流失对沉积区的各类水利事业与水利建设也产生巨大影响。有关资料反映,美国年均土壤侵蚀量约40亿t,每年淤积水库湖泊减少调蓄能力0.22%,造成经济损失6~8亿美元。我国仅四川、陕西两省不完全统计,每年减少水库总库容的2.5%-3.5%,已部分侵入调节库容范围。泥沙对灌区渠系的影响也是严重的,豫鲁两省引黄灌区每年从黄河引水100亿立方米左右,引沙1.5-2.0亿t,这些泥沙除少部分送入农田外,大部分淤在沉沙池、输水渠道、排水沟渠,使作为尾闾的卫河、涡河以及徒骇河、马颊等河均遭严重淤积,为清淤不得不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还占压渠系两侧的耕地,沉沙池一般还需占灌区面积的百分之二三。泥沙对水电站的影响:一是加速水轮机的磨损,增加维修养护费用;二是在多沙期要停止运行,降低电站的保证出力。泥沙沉积还造成河道游荡不羁,航深变浅,航道摆动,水深多变,整治困难,有碍航行。总之,土壤侵蚀区的水土流失确给下游泥沙沉积区带来严重危害。反之,侵蚀区的水土保持对沉积区也确有巨大作用,其间接影响可能不低于侵蚀区的直接效益。
我国有1/2的人口,2/3的工农业产量位于河流中下游范围的沉积区内。虽不要求侵蚀区的广大群众为沉积区投劳费工,但即使从侵蚀区本身利益出发所进行的水土保持,也同样会对下游带来无可估量的效益,作为沉积区应当对中上游地区的水土保持给以一定的关怀与支持。
南郑县水土保持效益评价
依据1984—2004年的统计与调查资料,对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南郑县水土保持投资来源和使用方向进行的分析表明,该区水土保持投资总体呈上升趋势,说明水土保持事业越来越被重视。对南郑县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进行的评价结果表明:治理后比治理前沟道径流量、侵蚀量明显减少,植被覆盖度增加,生态环境改善,当地居民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
南水北调陕西水源区水土保持效益评价
以陕西水源区为对象,运用因子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从基础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个方面构建了水土保持效益评价体系,并基于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衡量了水土保持项目效果。结果表明:总体来看,水土保持项目改善了陕西水源区整体质量,但在不同效益之间存在差异。基础效益方面表现最优,治理度、土地利用率、道路硬化率等有大幅提升;生态和经济效益方面表现次之,森林覆盖率、环境质量提高率和资金产投比等提升不够明显;经济和社会效益还有很大发展空间,项目对受教育程度、农产品商品率等拉动不足。该研究为南水北调工程水土保持项目的进一步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本书为高等学校水利学科专业规范核心课程教材。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土壤侵蚀,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水土保持林草措施,水土保持农业措施,水土保持规划,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水土保持效益估算与评价,水土保持管理及信息系统,水土保持动态监测等内容。
本书作为高等院校水利类专业本科核心课程,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水利工程、水文水资源等水利类专业,也可供土木工程、环境工程等专业选用,同时,还可供从事水利工程管理等专业的技术人员使用参考。
本书系《中国水土流失防治与生态安全·水土流失影响评价卷》,全书按5个篇章编写,依次为水土流失的经济损失计量研究、水土保持效益评估、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水土保持的水文水资源与水环境效应研究和水土保持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评估。其间既自成体系,又相互关联,故而从经济、社会、生态和环境等不同侧面较为系统地开展了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效应评估的理论、方法和我国实践状态研究。各篇章既有鲜明的理论和部分模型方法上的创新,又借用多学科领域的众多模型方法,对我国的水土流失、水土保持及其生态服务功能、水资源、水环境效应和可持续发展贡献进行首次系统、客观、可信的定量、定性和定位研究。
本书可供不同流域同类或相似的研究借鉴,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学生阅读参考
主要有三项
不同发展时段内每年新增的各项治理措施工作量,和每时段末累计完成的措施工作量。
按上述进度和工作量,计划每个时段或每年需要投入的劳动力、经费和物资,确定对新增的各项治理措施可给的投入量。
水土保持效益有三个方面。
①生态效益:水土保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与生态效益密切相关。蓄水保土为作物、林木、草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各项措施最主要的生态效益。由于蓄水保土,使基本农田和林地、草地内的土壤水分、肥力、结构等得到改善,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和抗旱高产,也有利于提高林草的成活率、保存率和生长量。在林草合理分布的地方,特别是在农田防护林网内,温度、湿度等条件得到改善,有利于减轻霜冻、旱风等自然灾害,提高作物产量。至于在较大范围内,宏观地改善生态环境,则需在较长期之后,待水土保持各项措施全面完成,特别是需待林草苍郁后,才能达到。
②经济效益:直接经济效益如梯田、坝地增产粮食,造林种草,增产果品、牧草、枝条等。
③社会效益:首先是水土保持实施区对下游的削洪减沙作用,其次为河道洪水淹没面积减小,通航里程增加,以及水库淤泥减少、有效库容增加等。此外,由于梯田、坝地高产,促进了陡坡退耕,节省出大量土地和劳力,用于林牧副各业,促进整个农村经济发展,也是社会效益的一个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