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渗碳淬火工件硬度

渗碳淬火工件硬度

淬火工件的硬度影响了淬火的效果。淬火工件一般采用洛氏硬度计,测试HRC硬度。淬火的薄硬钢板和表面淬火工件可测试HRA的硬度。厚度小于0.8mm的淬火钢板、浅层表面淬火工件和直径小于5mm的淬火钢棒,可改用表面洛氏硬度计,测试HRN硬度。

在焊接中碳钢和某些合金钢时,热影响区中可能发生淬火现象而变硬,易形成冷裂纹,这是在焊接过程中要设法防止的。

由于淬火后金属硬而脆,产生的表面残余应力会造成冷裂纹,回火可作为在不影响硬度的基础上,消除冷裂纹的手段之一。

淬火对厚度、直径较小的零件使用比较合适,对于过大的零件,淬火深度不够,渗碳也存在同样问题,此时应考虑在钢材中加入铬等合金来增加强度。

淬火是钢铁材料强化的基本手段之一。钢中马氏体是铁基固溶体组织中最硬的相(表1),故钢件淬火可以获得高硬度、高强度。但是,马氏体的脆性很大,加之淬火后钢件内部有较大的淬火内应力,因而不宜直接应用,必须进行回火。

表1钢中铁基固溶体的显微硬度值

查看详情

渗碳淬火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淬火

  • 有三缸式和二缸式 ZHJ
  • 金恒
  • 13%
  • 济南金恒翔机电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硬度

  • 品种:总硬度计;系列:水质分析仪器;型号:HI93735;说明:0to250mg/l;400to750mg/l;
  • 哈纳
  • 13%
  • 重庆德源胜仪器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钙离子硬度

  • 品种:钙离子硬度计;系列:水质分析仪器;型号:HI93720;说明:0.00to2.70mg/l;
  • 哈纳
  • 13%
  • 重庆德源胜仪器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快速淬火

  • 品种:淬火油;200L净重:0.17;
  • 高科石化
  • 13%
  • 山西鸿昇顺机电设备贸易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镁离子硬度

  • 品种:镁离子硬度计;系列:水质分析仪器;型号:HI93719;说明:0.00to2.00mg/l;
  • 哈纳
  • 13%
  • 重庆德源胜仪器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普通车床

  • 工件直径×长度[400×2000]
  • 台班
  • 汕头市2012年4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普通车床

  • 工件直径×长度[630×1400]
  • 台班
  • 汕头市2012年4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普通车床

  • 工件直径×长度[630×2000]
  • 台班
  • 汕头市2012年4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普通车床

  • 工件直径×长度[630×1400]
  • 台班
  • 汕头市2012年3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普通车床

  • 工件直径×长度[630×2000]
  • 台班
  • 汕头市2012年2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表面洛氏硬度

  • 用来测量钢材,合金钢,硬质合金及金属表面处理后,如渗碳氮化电镀层的表面洛氏硬度值 HRM-45
  • 2只
  • 1
  • 金恒
  • 普通
  • 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5-05-07
查看价格

淬火

  • 有三缸式和二缸式 ZHJ
  • 8台
  • 1
  • 金恒
  • 普通
  • 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5-11-21
查看价格

淬火钢丝

  • 材料: 按用户要求 横截面形状: 圆形 截面尺寸: 2mm以上(mm) 长度: 按用户要求(m) 抗拉强度: 1200(MPa)
  • 8795t
  • 1
  • 普通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5-04-27
查看价格

显微硬度

  • 对热处理零件极小零件镀层半导体和各种新材料的硬度测量 HX-500
  • 7只
  • 1
  • 金恒
  • 普通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5-04-13
查看价格

数显洛氏硬度

  • 1.试件最大高度200mm,压痕中心至机壁最大距离152mm 2.砝码结构:拖盘式结构 3.硬度标尺:HRA、HRB、HRC、HRD、HRE、HRF、 HRG、HRH、HRK、HRL、HRM
  • 1台
  • 2
  • 非进口,2家不同厂家报价
  • 中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0-10-22
查看价格

渗碳淬火淬火工艺

将金属工件加热到某一适当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随即浸入淬冷介质中快速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常用的淬冷介质有盐水、水、矿物油、空气等。

淬火可以提高金属工件的硬度及耐磨性,因而广泛用于各种工、模、量具及要求表面耐磨的零件(如齿轮、轧辊、渗碳零件等)。通过淬火与不同温度的回火配合,可以大幅度提高金属的强度、韧性及疲劳强度,并可获得这些性能之间的配合(综合机械性能)以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

另外淬火还可使一些特殊性能的钢获得一定的物理化学性能,如淬火使永磁钢增强其铁磁性、不锈钢提高其耐蚀性等。

淬火工艺主要用于钢件。常用的钢在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时,原有在室温下的组织将全部或大部转变为奥氏体。随后将钢浸入水或油中快速冷却,奥氏体即转变为马氏体。与钢中其他组织相比,马氏体硬度最高。

淬火时的快速冷却会使工件内部产生内应力,当其大到一定程度时工件便会发生扭曲变形甚至开裂。为此必须选择合适的冷却方法。根据冷却方法,淬火工艺分为单液淬火、双介质淬火、马氏体分级淬火和贝氏体等温淬火4类。

淬火效果的重要因素,淬火工件硬度要求和检测方法:

查看详情

渗碳淬火淬火目的

淬火的目的是使过冷奥氏体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得到马氏体或贝氏体组织,然后配合以不同温度的回火,以大幅提高钢的强度、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以及韧性等,从而满足各种机械零件和工具的不同使用要求。也可以通过淬火满足某些特种钢材的铁磁性、耐蚀性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

查看详情

渗碳淬火工件硬度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渗碳淬火缺陷防止

(一)碳浓度过高

⒈产生原因及危害:如果渗碳时急剧加热,温度又过高或固体渗碳时用全新渗碳剂,或用强烈的催渗剂过多都会引起渗碳浓度过高的现象。随着碳浓度过高,工件表面出现块状粗大的碳化物或网状碳化物。由于这种硬脆组织产生,使渗碳层的韧性急剧下降。并且淬火时形成高碳马氏体,在磨削时容易出现磨削裂纹。

⒉防止的方法

①不能急剧加热,需采用适当的加热温度,不使钢的晶粒长大为好。如果渗碳时晶粒粗大,则应在渗碳后正火或两次淬火处理来细化晶粒。

②严格控制炉温均匀性,不能波动过大,在反射炉中固体渗碳时需特别注意。

③固体渗碳时,渗碳剂要新、旧配比使用。催渗剂最好采用4-7%的BaCO3,不使用Na2CO3作催渗剂。

(二)碳浓度过低

⒈产生的原因及危害:温度波动很大或催渗剂过少都会引起表面的碳浓度不足。最理想的碳浓度为0.9-1.0%之间,低于0.8%C,零件容易磨损。

⒉防止的方法:

①渗碳温度一般采用920-940℃,渗碳温度过低就会引起碳浓度过低,且延长渗碳时间;渗碳温度过高会引起晶粒粗大。

②催渗剂(BaCO3)的用量不应低于4%。

(三)渗碳后表面局部贫碳:

⒈产生的原因及危害:固体渗碳时,木炭颗粒过大或夹杂有石块等杂质,或催渗剂与木炭拌得不均匀,或工件所接触都会引起局部无碳或贫碳。工件表面的污物也可以引起贫碳。

⒉防止的方法

①固体渗碳剂一定要按比例配制,搅拌均匀。

②装炉的工件注意不要有接触。固体渗碳时要将渗碳剂捣实,勿使渗碳过塌而使工件接触。

③却除表面的污物。

(四)渗碳浓度加剧过渡

⒈产生的原因及危害:渗碳浓度突然过渡就是表面与中心的碳浓度变化加剧,不是由高到低的均匀过渡,而是突然过渡。产生此缺陷的原因是渗碳剂作用很强烈(如新配制的木炭,旧渗碳剂加得很少),同时钢中有Cr、Mn、Mo等合金元素是促使碳化物形成强烈,而造成表面高浓度,中心低浓度,并无过渡层。产生此缺陷后造成表里相当大的内应力,在淬火过程中或磨削过程中产生裂纹或剥落现象。

⒉防止的方法:渗碳剂新旧按规定配比制,使渗碳缓和。用BaCO3作催渗剂较好,因为Na2CO3比较急剧。

(五)磨加工时产生回火及裂纹

⒈产生的原因:渗碳层经磨削加工后表面引起软化的现象,称之为磨加工产生的回火。这是由于磨削时加工进给量太快,砂轮硬度和粒度或转速选择不当,或磨削过程中冷却不充分,都易产生此类缺陷。这是因为磨削时的热量使表面软化的缘故。磨削时产生回火缺陷则零件耐磨性降低。

表面产生六角形裂纹。这是因为用硬质砂轮表面受到过份磨削,而发热所致。也与热处理回火不足,残余内应力过大有关。用酸浸蚀后,凡是有缺陷部位呈黑色,可与没有缺陷处区别开来。这是磨削时产生热量回火。使马使体转变为屈氏体组织的缘故。其实,裂纹在磨削后肉眼即可看见。

⒉防止的方法:

①淬火后必须经过充分回火或多次回火,消除内应力。

②采用40~60粒度的软质或中质氧化铝砂轮,磨削进给量不过大。

③磨削时先开冷却液,并注意磨削过程中的充分冷却淬火 :

查看详情

渗碳淬火渗碳工艺

1、 直接淬火低温回火

组织及性能特点:不能细化钢的晶粒。工件淬火变形较大,合金钢渗碳件表面残余奥氏体量较多,表面硬度较低

适用范围: 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用来处理对变形和承受冲击载荷不大的零件,适用于气体渗碳和液体渗碳工艺。

2 、 预冷直接淬火、低温回火,淬火温度800-850℃

组织及性能特点:可以减少工件淬火变形,渗层中残余奥氏体量也可稍有降低,表面硬度略有提高,但奥氏体晶粒没有变化。

适用范围: 操作简单,工件氧化、脱碳及淬火变形均小,广泛应用于细晶粒钢制造的各种工具。

3、 一次加热淬火,低温回火,淬火温度820-850℃或780-810℃

组织及性能特点:对心部强度要求较高者,采用820-850℃淬火,心部为低碳M,表面要求硬度高者,采用780-810℃淬火可以细化晶粒。

适用范围: 适用于固体渗碳后的碳钢和低合金钢工件、气体、液体渗碳的粗晶粒钢,某些渗碳后不宜直接淬火的工件及渗碳后需机械加工的零件。

4、 渗碳高温回火,一次加热淬火,低温回火,淬火温度840-860℃

组织及性能特点:高温回火使M和残余A分解,渗层中碳和合金元素以碳化物形式析出,便于切削加工及淬火后残余A减少。

适用范围: 主要用于Cr-Ni合金渗碳工件

5、 二次淬火低温回火

组织及性能特点:第一次淬火(或正火),可以消除渗碳层网状碳化物及细化心部组织(850-870℃),第二次淬火主要改善渗层组织,对心部性能要求不高时可在材料的Ac1-Ac3之间淬火,对心部性能要求高时要在Ac3以上淬火。

适用范围: 主要用于对力学性能要求很高的重要渗碳件,特别是对粗晶粒钢。但在渗碳后需经过两次高温加热,使工件变形和氧化脱碳增加,热处理过程较复杂。

6、 二次淬火冷处理低温回火

组织及性能特点:高于Ac1或Ac3(心部)的温度淬火,高合金表层残余A较多,经冷处理(-70℃/-80℃)促使A转变从而提高表面硬度和耐磨性。

适用范围: 主要用于渗碳后不进行机械加工的高合金钢工件。

7、 渗碳后感应加热淬火低温回火

组织及性能特点:可以细化渗层及靠近渗层处的组织。淬火变形小,不允许硬化的部位不需预先防渗。

适用范围: 各种齿轮和轴类

查看详情

渗碳淬火分类

按含碳介质的不同﹐渗碳可分为固体渗碳﹑液体渗碳﹑气体渗碳、离子渗碳和真空渗碳。

查看详情

渗碳淬火工艺应用

淬火工艺在现代机械制造工业得到广泛的应用。机械中重要零件,尤其在汽车、飞机、火箭中应用的钢件几乎都经过淬火处理。为满足各种零件千差万别的技术要求,发展了各种淬火工艺。如,按接受处理的部位,有整体、局部淬火和表面淬火;按加热时相变是否完全,有完全淬火和不完全淬火(对于亚共析钢,该法又称亚临界淬火);按冷却时相变的内容,有分级淬火,等温淬火和欠速淬火等。

工艺过程 包括加热、保温、冷却3个阶段。下面以钢的淬火为例,介绍上述三个阶段工艺参数选择的原则。

淬火加热温度

以钢的相变临界点为依据,加热时要形成细小、均匀奥氏体晶粒,淬火后获得细小马氏体组织。碳素钢的淬火加热温度范围如图1所示。

由本图示出的淬火温度选择原则也适用于大多数合金钢,尤其低合金钢。亚共析钢加热温度为Ac3温度以上30~50℃。从图上看,高温下钢的状态处在单相奥氏体(A)区内,故称为完全淬火。如亚共析钢加热温度高于Ac1、低于Ac3温度,则高温下部分先共析铁素体未完全转变成奥氏体,即为不完全(或亚临界)淬火。

过共析钢淬火温度为Ac1温度以上30~50℃,这温度范围处于奥氏体与渗碳体(A+C)双相区。因而过共析钢的正常的淬火仍属不完全淬火,淬火后得到马氏体基体上分布渗碳体的组织。这-组织状态具有高硬度和高耐磨性。对于过共析钢,若加热温度过高,先共析渗碳体溶解过多,甚至完全溶解,则奥氏体晶粒将发生长大,奥氏体碳含量也增加。

淬火后,粗大马氏体组织使钢件淬火态微区内应力增加,微裂纹增多,零件的变形和开裂倾向增加;由于奥氏体碳浓度高,马氏体点下降,残留奥氏体量增加,使工件的硬度和耐磨性降低。常用钢种淬火的温度参见表2。

表2常用钢种淬火的加热温度

实际生产中,加热温度的选择要根据具体情况加以调整。如亚共析钢中碳含量为下限,当装炉量较多,欲增加零件淬硬层深度等时可选用温度上限;若工件形状复杂,变形要求严格等要采用温度下限。

淬火保温

淬火保温时间 由设备加热方式、零件尺寸、钢的成分、装炉量和设备功率等多种因素确定。对整体淬火而言,保温的目的是使工件内部温度均匀趋于一致。对各类淬火,其保温时间最终取决于在要求淬火的区域获得良好的淬火加热组织。

加热与保温是影响淬火质量的重要环节,奥氏体化获得的组织状态直接影响淬火后的性能。-般钢件奥氏体晶粒控制在5~8级。

淬火冷却

要使钢中高温相--奥氏体在冷却过程中转变成低温亚稳相--马氏体,冷却速度必须大于钢的临界冷却速度。工件在冷却过程中,

表面与心部的冷却速度有-定差异,如果这种差异足够大,则可能造成大于临界冷却速度部分转变成马氏体,而小于临界冷却速度的心部不能转变成马氏体的情况。为保证整个截面上都转变为马氏体需要选用冷却能力足够强的淬火介质,以保证工件心部有足够高的冷却速度。但是冷却速度大,工件内部由于热胀冷缩不均匀造成内应力,可能使工件变形或开裂。因而要考虑上述两种矛盾因素,合理选择淬火介质和冷却方式。

冷却阶段不仅零件获得合理的组织,达到所需要的性能,而且要保持零件的尺寸和形状精度,是淬火工艺过程的关键环节。

查看详情

渗碳淬火淬火方式

单介质淬火

工件在一种介质中冷却,如水淬、油淬。优点是操作简单,易于实现机械化,应用广泛。缺点是在水中淬火应力大,工件容易变形开裂;在油中淬火,冷却速度小,淬透直径小,大型工件不易淬透。

双介质淬火

工件先在较强冷却能力介质中冷却到300℃左右,再在一种冷却能力较弱的介质中冷却,如:先水淬后油淬,可有效减少马氏体转变的内应力,减小工件变形开裂的倾向,可用于形状复杂、截面不均匀的工件淬火。双液淬火的缺点是难以掌握双液转换的时刻,转换过早容易淬不硬,转换过迟又容易淬裂。为了克服这一缺点,发展了分级淬火法。

分级淬火

工件在低温盐浴或碱浴炉中淬火,盐浴或碱浴的温度在Ms点附近,工件在这一温度停留2min~5min,然后取出空冷,这种冷却方式叫分级淬火。分级冷却的目的,是为了使工件内外温度较为均匀,同时进行马氏体转变,可以大大减小淬火应力,防止变形开裂。分级温度以前都定在略高于Ms点,工件内外温度均匀以后进入马氏体区。现在改进为在略低于 Ms 点的温度分级。实践表明,在Ms 点以下分级的效果更好。例如,高碳钢模具在160℃的碱浴中分级淬火,既能淬硬,变形又小,所以应用很广泛。

等温淬火

工件在等温盐浴中淬火,盐浴温度在贝氏体区的下部(稍高于Ms),工件等温停留较长时间,直到贝氏体转变结束,取出空冷。等温淬火用于中碳以上的钢,目的是为了获得下贝氏体,以提高强度、硬度、韧性和耐磨性。低碳钢一般不采用等温淬火。

查看详情

渗碳淬火表面淬火

表面淬火是将钢件的表面层淬透到一定的深度,而心部分仍保持未淬火状态的一种局部淬火的方法。表面淬火时通过快速加热,使刚件表面很快到淬火的温度,在热量来不及穿到工件心部就立即冷却,实现局部淬火。

查看详情

渗碳淬火感应淬火

感应加热就是利用电磁感应在工件内产生涡流而将工件进行加热。

查看详情

渗碳淬火工件硬度文献

渗碳钢渗碳淬火后钻孔技术研究 渗碳钢渗碳淬火后钻孔技术研究

渗碳钢渗碳淬火后钻孔技术研究

格式:pdf

大小:122KB

页数: 未知

针对轴承渗碳钢材料渗碳淬火后硬度达60HRC,根本无法在其零件钻孔,因此探寻一种加工技术方法,可以在渗碳钢渗碳淬火后轴承套圈两端面钻加工安装孔,利用这种加工技术保证安装孔的位置度精度。

20CrMo钢中缸体渗碳淬火工艺 20CrMo钢中缸体渗碳淬火工艺

20CrMo钢中缸体渗碳淬火工艺

格式:pdf

大小:122KB

页数: 未知

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了20CrMo钢中缸体渗碳淬火热处理工艺,达到提高缸体硬度、减小变形、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实现了多型号中缸体的低能耗、规模化生产。

模压淬火技术在内齿圈渗碳淬火热处理的应用

作者:谢玲珍,王忠,王孟,冯显磊

单位: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来源:《金属加工(热加工)》杂志

内齿圈作为我公司升级换代产品-3/-5型模块化推土机终传动行星减速结构中的重要零部件,尺寸大,刚性差,精度要求高,齿面需具有较高的硬度及耐磨性,心部具有一定的强度及韧性,为满足内齿圈的性能要求,必须通过热处理来提高其性能,但同时不可避免的存在着热处理变形问题,影响齿圈的传动,造成冲击大、震动大、噪声大,降低齿圈使用寿命。长期以来内齿圈产品质量不稳定,零件互换性极低,严重制约了升级换代产品的推广及后期市场服务的效率。

为此,我司技术人员在如何使内齿圈满足高硬度高耐磨性能的同时,获得齿轮啮合的高尺寸精度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探索。

1.内齿圈热处理工艺方法对比

(1)渗碳直接淬火

内齿圈原本的热处理工艺为在插齿后渗碳直接淬火,该工艺方法相对二次淬火工艺周期较短,经济性高、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但前期各个加工环节(锻造、车削加工、插齿)中累积的畸变潜能在淬火过程中一次性释放,变形量较大,且残余奥氏体量较二次加热淬火工艺多,造成硬度稍低,耐磨性下降。

(2)渗碳内涨紧淬火

为控制变形开发了渗碳内涨紧淬火,如图1所示。渗碳后进行二次加热,并在淬火时放置内涨胎,淬火完成后用压力机及简易校形装置进行校形。内涨胎有助于淬火变形的控制,但装置简易,安全性差,难以保证较高精度,且操作时间过长时易使淬火温度偏低,影响淬火效果,二次加热同样会加大内齿圈变形量。

图1 渗碳内涨紧淬火及淬火后压力机校形

(3)单齿感应淬火

单齿感应淬火在大型工程机械的传动齿圈应用广泛,其特点是进行局部加热和淬火,变形量小,感应器仿形设计,易于保证每个齿的硬化层设计要求及组织性能,但需要精确分度以保证感应区的精确定位。实验中由于机床没有单齿淬火功能,采用自制简易分度装置,专用V型感应器沿内齿圈齿槽连续感应加热淬火,变形量≤0.6mm,硬度符合要求。由于定位精度不足感应器定位间隙不均匀,影响淬火效果,且采用单齿隔齿连续淬火,淬火应力不均,造成齿根部易出现裂纹。

(4)整体感应淬火

采用整体感应淬火工艺,所有齿同时加热淬火,生产周期大大缩短,感应器只对齿部加热,变形量相对渗碳淬火工艺较小。为同时在齿顶、节圆及齿沟处获得一定深度硬化层,加热时间的控制很关键,否则容易造成透烧或硬化层深度不足的问题,在尖角部位也易出现微裂纹,根据现场情况,变形趋势并不稳定,废品率仍然偏高。

2.模压淬火技术在内齿圈渗碳淬火的应用

通过模压淬火技术可有效控制内齿圈在渗碳后二次淬火过程中的变形。模压淬火是指渗碳后的内齿圈在重新加热至淬火温度并保温一定时间后,在专用模具的限制及压力下进行淬火,以减小内齿圈在淬火冷却过程中的畸变。模压淬火使用专用设备及模具,并对淬火油流量、温度、淬火时间及模具端面压力、膨胀压力等工艺参数进行准确控制,工艺过程自动化程度高,结果重复性较高。

以420马力推土机内齿圈为例,其压淬模具如图2所示。

(1)热态校形阶段

热态内齿圈在淬火压床就位后,首先开始热态下的校形过程。液压油缸对锥形芯轴施加向下的校型压力,心轴推动8块涨胎沿底部导轨向外均匀扩张,并与内齿圈齿顶接触,此时内齿圈处于热塑性最好的阶段,随着校型压力的增加,内齿圈齿顶与模具得到充分的加压接触。该阶段芯轴的校型压力及校形时间对齿顶圆圆度影响较大,芯轴校型压力不足,芯轴下压量过小,传递的膨胀压力过小,则齿顶圆得不到充分校形,圆度较差;校型压力过大,则易导致齿顶圆直径超差及齿形精度变差。校形时间过短内齿圈过早进入淬火冷却过程,塑性降低,不利于形状的校正;校形时间过长,内齿圈淬火温度下降,影响齿部表面淬火硬度。因此校形压力及时间的设置应根据不同的内齿圈尺寸及试验结果确定,一般在3~6MPa,校形时间一般在6~8s。

(2)淬火冷却阶段

热态校形阶段结束后,开始进入淬火冷却阶段,淬火油从工作台底板的喷液孔喷出,沿内齿圈内外两侧喷涌循环,组织转变开始;同时,接触内齿圈端面的上压环开始施加脉动压力,以保证端面的平面度符合要求;施加在心轴的压力也根据主环位置(油缸下压行程)的实际值与设定值的偏差情况进行实时调整(即行程控制模式)。此时淬火油的温度、流量、膨胀压力及主环位置是控制内齿圈变形的重要参数。淬火油温一般在55~70℃,油温过低时,淬火油流动性变差将影响冷却效果。淬火油在内齿圈内外两侧的流量大小需要通过试验确定,一般从两侧相同流量开始调节,而总流量大小根据内齿圈大小及厚薄程度调整。由于在压淬过程中油缸仅对芯轴施加向下的压力,芯轴向上的移动由内齿圈在淬火过程中收缩抱紧涨胎引起,主环位置的设定不能过小,否则一旦主环位置达到设定值,油缸压力不再增大,涨块对内齿圈的膨胀压力偏小,不利于控制变形。通过多次压淬试验发现,主环位置的设定值与压淬过程中实际值偏离越大,油缸施加给芯轴的压力越快达到最大值。适当增大主环位置有利于涨块的膨胀压力在淬火阶段前期发挥制约变形的作用。

(3)持续冷却阶段

当内齿圈表面相变基本结束时,其外形尺寸已趋于稳定,该阶段进行持续冷却使零件内外温差逐渐减小,冷却时间长短根据压淬结束时工件表面温度调整。

3.模压淬火工艺试验及结果

(1)工艺要求

以420马力推土机内齿圈为例,试验材料20CrMnTi,工艺要求:渗碳淬火回火后硬度58~64HRC,硬化层平均晶粒8级以上,齿顶硬化深度1.6~2.2mm,齿沟硬化深度1.2mm以上。

(2)材料控制

内齿圈变形影响因素很多,为避免材料成分及淬透性的波动对压淬实验结果的影响,本次试验对内齿圈材料采取了固定厂家批量采购的措施,并对材料进行化学成分及淬透性分析控制。

(3)渗碳风冷

内齿圈采用渗碳风冷工艺,工艺曲线见图3,与渗碳油冷相比可较大程度消除工件内应力,风冷后齿顶圆直径较机加工后收缩0.5~0.6mm,也有利于二次淬火时压淬模具对内齿圈的接触定型。

(4)二次加热模压淬火

在双层保护气氛转底炉进行内齿圈的二次加热,温度880℃,保温3h,碳势0.3%。表1是内齿圈压淬工艺参数表。

表1 压淬工艺参数表

淬火

油温

/℃

淬火

时间

/s

淬火油流量

/(L·min-1)

压力数据

主环位置

/mm

中泵

内泵

上压环

压力/ MPa

暂停/s

脉动/s

校形

压力/MPa

校形

时间/s

膨胀

压力/ MPa

60

480

2000

2000

1.5

2

2

3~6

8

3~6

115.3~115.7

(5)回火

在多用炉回火,温度180℃,保温5h,空冷。

(6)试验结果

如图4、图5所示,在上述压淬工艺下, 420马力推土机内齿圈端面平面度0.2mm以内,齿顶圆圆度0.4mm以内,M值全部符合图纸要求,且变动量在0.2mm以内(见表2)。内齿圈变形量明显减小,且变形一致性较好。

表2 420马力推土机内齿圈压淬后M值变动量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M值变动量/mm

0.13

0.36

0.13

0.10

0.12

0.01

0.14

0.03

0.04

0.25

内齿圈淬火回火后硬度检测采用TH160里氏硬度计,表面硬度58~60HRC。

内齿圈硬化层深度采用HV-1000B型显微维氏硬度计检测,齿沟硬化层深1.2mm,齿顶及齿面硬化层深2.4mm满足工艺要求。

使用蔡司显微镜观察金相,放大倍数500×,回火马氏体2~3级,组织均匀细小,符合标准要求。图6、图7分别为500倍放大下,回火马氏体2级和3级的金相照片。

图6 马氏体2级(500×)

图7 马氏体3级(500×)

4.结语

采用模压淬火技术可使内齿圈在达到渗碳淬火高硬度高耐磨性能的同时,获得齿轮啮合需要的尺寸精度,大大提高了产品制造精度、使用寿命和互换性,实现内齿圈渗碳淬火变形的有效控制。

关于我们

查看详情

低碳合金钢板件件渗碳淬火及变形研究

作者:张崇辉

单位: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轧辊电站事业部

来源:《金属加工(热加工)》杂志

我厂为宝钢5m轧机生产的滑板,材质为20CrMnTi,尺寸如图1所示。

工件化学成分如附表所示。

工件成分表

成分

C

Si

Mn

Cr

Mo

Ni

Cu

Al

Ti

%

0.19

0.26

0.89

1.15

0.12

0.16

0.14

0.02

0.04

该产品技术要求为单面渗碳,层深1.5~2mm。单面淬火,硬度为54~62HRC,共16件。工件来我厂的原始状态为正回火后硬度210HBW,经渗碳,渗层深为2.15mm,淬火面留0.4mm磨量。到我厂来淬回火。

1.原热处理工艺

为防止工件变形,我们将工件每两件用螺栓把合在一起,淬火面朝外。如图2工件立装在料盘上,在台车炉上进行热处理,工艺如图3所示。

经热处理后,交检硬度为37~40HRC,工件变形1~1.5mm。产品质量不合格,需要返修。

2.原因分析

经分析认为,我厂淬火油已使用了30年以上,虽然补充了一定数量,但其冷却能力已大大下降。另外,台车炉淬火其天车非淬火天车,在出炉到入油时间过长,两工件把合在一起,截面积过大,且工件装在料盘上,也影响工件冷却速度,导致工件未完全淬上火。而变形问题是由于在高温膨胀和淬火冷却过程中,组织转变不同,导致工件变形严重,把合的螺栓在高温膨胀拉长,淬火后未能将工件完全把死所导致的。

3.新工艺制定及实施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改变了工艺,首先我们改进了工件把合的方法,在两工件间用套筒将其隔开,再把工件把合,减小淬火的截面积。如图4所示。

另外,将工件转至井式炉进行热处理,因为没有料盘,两工件分开,且井式炉天车为淬火天车,工件的冷却速度大大提高,再降低终冷反应温度,使其得到淬火马氏体。针对变形问题,我们在其淬火后,工件未入炉时,将把合工件的螺栓全部从新拧紧后,入炉回火。具体工艺如图5所示。

工艺执行后,对工件交检结果如下:硬度为55~61HRC,工件变形≤0.3mm。

4.结语

20CrMnTi厚板类产品,经渗碳后淬火,对冷却速度要求很高,如果冷却速度不够则得不到淬火马氏体,可以通过减少淬火过程中空冷时间及深冷来达到淬火目的,得到淬火马氏体,而达到硬度要求。而变形问题可以通过对工件的把合,减小因热应力、特别是因化学成分不同,组织转变不同导致工件产生的变形,淬火冷却后对螺栓重新拧紧,是因为淬火后,螺栓和螺母因热胀冷缩导致的把合不紧,对螺栓重新拧紧,矫正了淬火后变形的工件,经回火消除了各种应力,解决了淬火后产生变形的工件。

关于我们

查看详情

箱式淬火炉淬火炉简介

执处理是齿轮制造的关键工序,渗碳淬火炉的选择至关重要。目前有井式渗碳淬火炉(下称井式炉)、密封箱式多用渗碳淬火炉,(下称箱式炉)和推杆式连续渗碳淬火炉(下称连续炉)三种。

1、井式炉:投资少,执处理质量不稳定,全部人工作业劳动条件差,生产能力小,适合小批量生产。

2、多用炉:投资中等,热处理质量稳定,全电脑控制,自动化作业,操作人员少,工作环境好。多用炉是间隙式生产,与井式炉相同,热处理技术要求不同的产品可以分开生产,可以渗碳、软氮化、调质等多用途作业,既可以大批量生产,又可中批量生产,生产能力比井式炉高,比连续炉低。

3、连续炉:投资大,装机容量大,热处理质量稳定,全电脑控制,自动化作业,不间断连续生产。热处理技术要求相同的产品操作简单,热处理技术要求不同的产品要进行复杂的区分和调整。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生产能力是三种渗碳炉中最大的。同时利于解决薄壁零件采用压淬工艺防止热处理变形大的问题。 作为主机配套产品,应选用多用炉或连续炉,井式炉基本不选用。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