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编者:(英国)尼尔·林奇(Neil Leach) 徐卫国
尼尔·林奇,是一位建筑师兼理论家。他目前是美国南加州大学建筑系教授。他曾执教于包括南加州建筑学院、伦敦建筑联盟建筑学院、康奈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建筑学院、西班牙加泰罗尼亚高级建筑研究所、德国德德绍建筑学院、巴斯大学、布莱顿大学和诺丁汉大学。其著作包括《空间政治》(劳特利奇出版社即将出版)、《伪装》(麻省理工学院2006年出版)、《忘掉海德格尔》(派迪亚出版社2006年出版)、《中国》(香港麦普奥菲斯出版社2004年出版)、《千年文化》(伊利普西思出版社1999年出版)和《建筑麻醉学》(麻省理工学院2006年出版);曾与他人合著《玛思潘滋》(建筑基金出版社2000年出版);曾编辑《数字城市》(怀利出版社即将出版)、《为数字世界而设计》(怀利出版社2002年出版)、《空间的象形文字》(劳特利奇出版社2002年出版)、《建筑与革命》(劳特利奇出版社1999年出版)和《建筑的反思》(劳特利奇出版社1997年出版);与他人共同编辑《集群智能:多代理系统建筑》(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出版)、《数字建构:青年建筑师/学生设计作品》(两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出版)、《涌现:青年建筑师/学生设计作品》(两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出版)、《快进-热点-智囊组》(香港麦普奥菲斯出版社2004年出版)、《数字建构》(怀利出版社2004年出版);是阿尔伯蒂的《建筑艺术十书》(麻省理工学院1988年出版)的译者之一。他从2004年起是北京国际建筑双年展的策展人之一,也是2010年上海画廊"集群智能:多代理系统建筑"的策展人之一。
前言
机器过程-尼尔·林奇
参数化过程设计-徐卫国
美国南加州建筑学院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建筑系
美国南加州大学建筑学院
英国建筑联盟建筑学院
英国伦敦大学巴特利建筑学院
中国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中国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中国香港大学建筑学院
中国湖南大学建筑学院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美国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美国普瑞特艺术学院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建筑学院
美国莱斯大学建筑学院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
美国耶鲁大学建筑学院
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
奥地利维也纳工艺美术学院
荷兰贝拉格建筑学院
丹麦皇家美术研究院信息技术与建筑中心
德国德绍建筑学院
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荷兰代尔夫特工业大学
西班牙加泰罗尼亚高级建筑研究所
法国巴黎玛莱柯建筑学院
日本东京大学建筑学院
索引
作者简介2100433B
书 名: 数字现实:学生建筑设计作品
作 者:尼尔·林奇(NeilLeach)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10月1日
ISBN: 9787112125180
开本: 16开
定价: 96.00元
赛才网有很多建筑设计类比赛的优秀作品
你申请的时候一般作品集需要以下几点:1、理念鲜明:作品集中的每个项目都反映创作理念,在制作作品集的时候,创作理念一定要鲜明;2、 能力全面:作品集在最大程度上反映各种技术手法以及多角度的思维方式,反映...
梁思成先生建筑设计作品解读
季元振先生的著作《梁思成的检讨——二问建筑是什么》近期将由《住区》杂志社编辑出版。书中延续了前著《建筑是什么》的风格,进一步通过中国建筑发展历程和现状,提出种种疑问和思考。本期"梁思成先生建筑设计作品解读"一文来自此书的附录,是对书中"梁思成的检讨"一文的注解。对作品的解读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梁思成先生发展中国的现代建筑的思想轨迹,并理解其后发生的颠覆和扭曲。
《数字建构:学生建筑设计作品》为“数字建构:2008年国际青年建筑师及学生作品展”学生建筑设计作品集。“数字建构”建筑展试图为26所世界一流的建筑学院提供一个展示的窗口,着重展示新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该展览的另一部分为青年建筑师作品展,展出57个极具潜力的建筑师事务所的作品。作为《数字建构:学生建筑设计作品》的系列,还有青年建筑师作品集。“数字建构”指在建筑生产过程使用物质或非物质的数字技术进行建筑设计及教学。非物质数字技术包括创造性地使用脚本、编程和参数化模型软件;物质数字技术包括创造性地使用数字建造技术,例如:数控切削、3D打印和激光切割。这次展览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主办,并作为第三届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的一部分:双年展由罗丽博士领导。展览开幕的同时还将举办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主办、全国建筑院系建筑数字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的建筑设计及教学研讨会。
《数字现实:2010青年建筑师作品》收集了2010建筑双年展“数字现实”青年建筑师作品展中世界九个地区的作品,它们不仅是指数控机床和3D打印那样的数字建造过程,也包括在参数化算法设计技术方面的创新。本作品集为世界上最具潜力的建筑师和设计师的先锋数字设计作品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
编者:(英国)尼尔·林奇徐卫国尼尔·林奇,是一位建筑师兼理论家。他目前是布莱顿大学建筑理论专业的教授。他曾执教于包括南加利福尼亚建筑学院、伦敦建筑联盟建筑学院、康奈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建筑学院、德国德绍建筑学院、巴斯大学和诺丁汉大学。其著作包括《空间政治》(劳特利奇出版社即将出版)、《伪装》(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2006年出版)、《忘掉海德格尔》(派迪亚出版社2006年出版)、《中国》(香港麦普奥菲斯出版社2004年出版)、《千年文化》(伊利普西思出版社1999年出版)和《建筑麻醉学》(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2006年出版)。曾与他人合著《玛思潘滋》(建筑基金出版社2000年出版)。曾编辑《数字城市》(怀利出版社即将出版)、《为数字世界而设计》(怀利出版社2002年出版)、《空间的象形文字》(劳特利奇出版社2002年出版)、《建筑与革命》(劳特利奇出版社1999年出版)和《建筑的反思》(劳特利奇出版社1997年出版)。与他人共同编辑《涌现.青年建筑师作品》(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出版)、《涌现学生建筑设计作品》(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出版)、《快进热点.智囊组》(香港麦普奥菲斯出版社2004年出版)、《数字建构》(怀利出版社2004年出版)。他还是阿尔伯蒂的《建筑艺术十书》(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译者之一。徐卫国,教授,执教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曾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访问学者,并曾在日本留学,获日本京都大学博士学位,工作干日本村野藤吾建筑事务所。他在任清华建筑教授的同时,建立XWG建筑工作室,从事建筑设计工作。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快速建筑设计方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出版),与他人合作编著《快进热点智囊组》(香港麦普奥菲斯出版社2004年出版),《建筑/非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出版),《涌现.青年建筑师作品》(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出版),《涌现.学生建筑设计作品》(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出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设计系列课三年级设计专题(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1999年参加20届ULA国际建筑师大会中国青年建筑师作品展,并入选ABB2004中国馆建筑师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