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本标准适用于填充墙砌体工程深化设计BIM应用,砌体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砌体工程与主体结构采用不脱开连接方式。
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华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东横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鲲鹏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杭州通达集团有限公司、中科盛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博地建设有限公司、广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路港集团有限公司、成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昆仑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筑才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陈亮、钱钧、姚湘盛、李小玥、于保国、马竟男、龚旭峰、孙俊、彭亮、李忠强、施帅健、余海军、贺良国、牛、艳、李舜平、周星中、朱何柳、马永松、方增君、冯顺丰、郑立、肖宏沛、王露倩。
属于分部工程(主体工程)和子分部工程(砌体结构)。砌体工程是指普通黏土砖,承重黏土空心砖,蒸压灰砂砖,粉煤灰砖,各种中小型砌块和石材的砌筑。目前我国正进行墙体改革,为节约农田要不用,少用普通黏土砖,进...
为什么软件里的计算规则清单和定额的都不一样,清单是遇到现浇板时是无影响,而定额是扣除与板相交的体积。---因为定额的计算规则与清单的计算规则本身就不完全一样啊,很正常。都一样了,就不分清单模式和定额模...
8度设防,应该不用填充砌体墙,而采用更可靠的墙体结构才好。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深化设计;5深化设计交付物。 2100433B
填充墙砌体工程
技 术 交 底 记 录 表 C2-1 资料编号 工 程 名 称 西城回民殡葬管理处装修改造 交底日期 、 施工单位 北京房建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分项工程名称 填充墙砌体工程 交底提要 填充墙砌体工程 交底内容: 审核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 一、 施工准备 1 技术准备 ( 1)填充砌体施工前,应认真熟悉图纸,复核门窗洞口位置尺寸,明确预埋、预留 位置,算出窗台及过梁顶部标高,熟悉相关构造及材料要求。 ( 2)根据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确定填充墙体构造柱及圈梁、过梁标高尺寸。 ( 3)使用经过校验合格的检测工具。 2 材料要求 (1)填充墙采用灰砂砖、砂加气砌块规格尺寸应一致,质量等级应符合标准要求。 灰砂砖、砌块、水泥进场时,应有出厂合格证,并复检。 (2)砂:一般用中砂,过 5mm孔径筛子,并不应含有杂物。砂含泥量应符合要求。 (3)水泥混合砂浆,不得采用脱水硬化的石灰
填充墙砌体工程工艺标准
宜昌市天龙房地产有限公司 YICHANGTIANLONGANGDICHAN CO., LTD. 工程技术统一标准 编号: 版号: 页码:第 1 页 共 13页 天龙房地产有限公司 填充墙砌体工程 标 准 大 全 宜昌市天龙房地产有限公司 YICHANGTIANLONGANGDICHAN CO., LTD. 工程技术统一标准 编号: 版号: 页码:第 2 页 共 13页 填充墙砌体工程 9.1 一般规定 1.1 本章适用于房屋建筑采用空心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轻骨料混凝 土小型空心砌块等砌筑填充墙砌体的施工。 1.2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筑时,其产品龄 期应超过 28d。 1.3 填充墙砌体砌筑前块材应提前 2d浇水湿润。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 时,应向砌筑面适量浇水。 1.4 用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墙体时,墙 底部应砌烧结普通砖或多
BIM技术于2002年席卷欧美工程建设行业,引发了史无前例的建筑技术变革,并逐步在国外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引入BIM技术虽然较晚,但近年来发展很快,部分设计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施工总承包企业积极应用BIM技术以赢取竞争优势,越来越多的超高层地标建筑、机场、体育馆等大型建设工程将BIM技术应用于项目管理。
应用BIM有效解决净高问题
对于一座大厦来说,楼层净高越高,室内空间感觉越舒适。技术人员在项目中应用BIM重点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最终使项目获得满意的净高。
一是在设计过程中,技术人员应用BIM技术在走廊顶部等管线交会复杂的节点进行碰撞检查完成管线综合。先采用三维建模软件进行各专业三维建模,随后将各专业模型导入一致性检查软件进行三维碰撞检查,根据碰撞检查结果帮助设计人员快速检查出施工图中存在的各种错漏碰缺问题,有针对性地协调解决好这些问题,有效保证复杂节点部位的吊顶标高。
二是技术人员应用BIM技术在开阔区域合理排布管线走向,将管线集中在对净高要求不高的区域,舍小保大,在保证整体效果的同时,获得比原设计更为合理的净高。由于施工图是分专业绘制的,在建筑的同一部位会有多个专业的管线交叉,如果管线排布不合理就会影响净高。为此,技术人员采用三维审图软件进行管线综合,找出碰撞问题,通过三维模型断面可视的方式直接调整,最终形成施工深化设计图。
BIM技术所带来的三维建筑信息模型作为一种有效的设计沟通和表现工具,为项目参与人员之间和各专业之间创造了一个基于三维模型的协同工作环境,让问题更易于暴露,解决问题更加直观。
将BIM技术引入进度管理
将BIM技术引入进度管理,总结形成一套独特的工程项目管理方法。以精益建造理论为基础,参建各方以一个项目为中心进行全过程管理,形成一个整体团队协同工作,使用同一进度管理方法,共同完成一份进度计划。遵循这样的管理方法,管理者通过网络协同工作方式对项目进度实施有效的动态管理。
技术人员研发了全过程进度管理系统,用于计划任务的编制、优化、下达、执行、检查、考评,有效协助项目进行进度管理。同时,将进度计划与BIM模型结合起来,通过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以达到有效提升项目整体效能的目的。一是进行施工过程动态模拟,预演项目的全过程施工,以此评测施工组织设计的合理性、整体交付的时间点等指标是否符合项目目标,从而不断调整优化施工组织设计,直至动态施工模拟的预演结果符合项目要求为止。二是BIM模型与实际进度项关联显示,形象直观地展现项目的完成情况。三是以BIM模型为基础,快速算量获得准确的工程量,加载清单、定额等可以获得人材机的消耗量。一方面可为项目提供精准的物料计划,实现施工现场零库存;另一方面也可以为项目提供进度结算的工程量及造价数据,为最终结算提供可靠的依据。
引入BIM技术的进度管理,有助于项目部更好地实现进度控制、优化施工方案、减少人力和材料的浪费,有效提升项目的整体效率、降低项目成本。基于BIM的施工质量检查在土方开挖与护坡施工时,传统做法是利用全站仪测量基坑的上口线、下口线位置是否正确,从而判断开挖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但对于深度超过10米的基坑,这样做是远远不够的。技术人员利用三维扫描并结合BIM模型,探索出一套基于BIM的施工质量检查方法。
在基坑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在开挖前根据施工图在Revit中建立三维基坑理论模型,开挖后利用激光扫描仪对基坑进行三维扫描,并将得到的点云数据导入Revit生成基坑的实际三维模型。随后,技术人员将基于设计图纸的基坑理论模型与基于点云数据的基坑实际模型进行对比,检查出错误,施工方立即进行补强处理,排除安全隐患,避免事故的发生。技术人员在快速检查基坑施工质量的同时,将实际模型导入算量软件,还能为建设方、施工方的工程量核算提供数据支持,减轻结算的工作量。
这一基于BIM的施工质量检查方法,也可以应用在电梯井道、外墙龙骨以及室外地坪等施工关键部位。BIM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带来了很大变化,不仅可以提供可视化的设计工具,快速获得工程量,展示形象进度,进行资源分析,还可以结合先进的三维扫描技术替代大量的繁杂工作。BIM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好地帮助项目完成,提高项目品质,缩短项目周期,确保项目质量。
5.1.1 建筑施工中的现浇混凝土结构深化设计、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深化设计、钢结构深化设计、机电深化设计等宜应用BIM。
5.1.2 深化设计BIM软件应具备空间协调、工程量统计、深化设计图和报表生成等功能。
5.1.3 深化设计图应包括二维图和必要的三维模型视图。
5.2.1对于复杂节点设计,例如梁柱节点钢筋排布、型钢混凝土构件节点设计等,推荐采用BIM技术,因为能有效解决传统二维设计无法准确表达设计信息的问题。因为机电深化会调整管道位置,现浇混凝土深化设计宜在机电深化完成后进行。
5.2.2本标准采用标准组织BPMI(TheBusinessProcessMan-agementInitiative)开发的业务流程建模标记方法(BusinessProcessModelingNotation,BPMN)表述流程图。其符号定义和说明如表4所示。
表4BIM应用典型流程图中的元素说明和符号
本条仅表述了深化设计阶段典型的BIM应用,实际深化设计中可能仅是某个节点或者局部区。
深化设计图应根据需要或相关规定,由设计单位、第三方或相关责任单位进行校审。
5.2.3本条列举了对深化设计模型元素的基本要求,深化过程中可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结合工程的具体难点、要点补充相关参数,以发挥BIM的优势。
“上游模型”一般指根据业务流程顺序,由上一阶段或环境提供的模型,作为本阶段或环节的基础。以下同。
5.2.4碰撞检查是有效解决专业内和建筑、结构、机电等专业之间综合深化成果的控制手段,碰撞检查报告需要详细标识碰撞的位置、碰撞类型、修改建议等,方便相关技术人员发现碰撞位置,及时调整。
一般碰撞类型分为两种:
1硬碰撞:模型元素在空间上存在交集。这种碰撞类型在设计阶段极为常见,特别是在各专业间没有统一标高的情况下,常发生在结构梁、空调管道和给水排水管道三者之间。
2软碰撞:模型元素在空间上并不存在交集,但两者之间的距离比设定的标准小时即被认定为碰撞。软碰撞检查主要出于安全考虑,例如:水暖管道与电气专业的桥架和母排有最小间距要求、设备和管道维修最小空间要求等。
5.2.5现浇混凝土结构深化设计BIM软件宜具有本条所列的一项或多项功能。
5.3.2创建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深化设计模型是对施工图设计模型的细化、复核和调整。例如:连接节点深化设计建模,需要按照施工图设计中节点部位的构件尺寸、钢筋直径和位置等数据,对生产和施工过程进行模拟,通过碰撞检查复核和对钢筋的直径、数量和位置进行调整,最终确定构件连接方式和节点连接方式,完成构件承载力计算、构件深化图生成和节点深化图生成等工作。
5.3.3确定施工图设计中构件拆分的位置、尺寸等信息,需要综合考虑工程施工现场布置的吊车的臂长和起吊重量限值、地方运输规定对构件尺寸的限制、定型模具尺寸以及使用率等带来的技术和经济性方面的制约和影响,在深化设计模型中予以校核和调整。
5.3.5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深化设计模型,在施工图设计模型必需的模型元素和细度之外,各元素细度还需要满足成本估算、生产和安装施工协调以及可视化的要求,包括构件组成与拆分、钢筋放样、预埋件、复杂节点模型、构件上的安装预留孔洞等方面的定位位置、外形几何尺寸以及非几何信息,在模型中需要得到全面体现。
5.4.1钢结构工程施工图设计后,还应进行深化设计和加工图设计,本节主要规定了钢结构深化设计的BIM应用。
钢结构深化设计应综合考虑每个工程特点、工厂制造和现场安装能力、施工工艺技术要求等内容。
5.4.3钢结构工程的节点设计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施工图设计阶段的节点设计,通常由设计单位的结构工程师完成,第二阶段是深化设计阶段的节点深化设计,通常由承建单位的深化设计工程师完成。施工图设计阶段的节点设计一般包括柱脚节点、支座节点、梁柱连接、梁梁连接、支撑与柱或梁的连接、管结构连接节点等。而节点设计深化主要内容是根据施工图的设计原则,对图纸中未指定的节点进行焊缝强度验算、螺栓群验算、现场拼接节点连接计算、节点设计的施工可行性复核和复杂节点空间放样等。
5.4.5本条规定了深化设计单位应交付的成果,主要目的是保证深化设计能准确反映原设计的意图。钢结构深化设计图一般由钢结构深化设计模型生成,主要包括平立面布置图和节点深化图等内容,因此原设计单位确认时可选择使用深化设计模型或深化设计图。
5.5.2相关专业配合条件图是机电、土建等专业相互配合的依据。例如表示需延迟砌筑或封堵墙体、楼板、管井等的具体位置、尺寸。
机电深化设计模型综合工作不能仅仅基于机电专业模型,而应结合建筑结构、幕墙、装饰、钢结构等各专业模型共同进行。例如机电管线与建筑结构、幕墙、钢结构碰撞需开洞处理,则应提取各专业模型元素信息,判断是否可以进行开洞处理,判定开洞的最佳位置,从而确定机电管线位置。
5.5.3机电深化设计伊始,施工图模型或设计文件中存在较多信息不完整(几何信息和非几何信息)的构件,包括设备、附件、末端等。随着项目的不断进行,信息不完整的构件逐渐被确定,机电深化设计模型则应更新相应构件及其相应的规格型号、技术参数、施工方式、生产厂家等信息。
5.5.4机电管线综合布置完成后,会对原设计的管线位置、管线截面、设备型号和机电系统连接等方面有一定修改,在此工作条件下,不一定能够满足原设计参数要求,需要对系统参数重新校核,确保机电深化设计模型能够达到设计要求,本条列举了需校核的常见参数。
5.5.6机电专业模型的特点是以系统划分,同一机电系统的模型元素应保持连续性,以便准确地进行参数校核等其他BIM应用。
机电深化设计模型不仅应包括机电专业本身的设备、管线、附件、末端等构件,还应包括支吊架、减振设施、套管等用于管线、设备支撑和保护的其他构件。
5.5.7机电深化设计模型可按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划分:
1机电专业较多,可按系统划分模型,若划分后一个系统模型仍显得过大,可按子系统继续划分。例如,机电专业可按给水排水系统、暖通系统、电气系统划分,进一步可按给水系统、排水系统、消防系统、供暖系统、通风空调系统、防排烟系统、强电系统、弱电系统、消防电系统等进行划分。
2机电专业模型结合其他专业模型进行深化设计,可统一按空间划分,例如楼层平面,建筑分区等。
3某些建筑部位有较强的功能特性,机电管线较为特殊,此时可按功能区域划分,例如机房、设备间、管井等。
4可结合现场施工流程划分机电深化设计模型。
5.5.8机电深化设计图内容如表5所示。
内容简介
王广斌、张雷主编的《综合BIM应用》为全国BIM应用技能考评指定考试用书,依据《全国BIM应用技能考评大纲》编写。全书共分为7章,主要内容有概述、BIM实施规划与控制、BIM模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BIM模型的多专业综合、BIM的协同应用管理、BIM的扩展综合应用及试题样例。 本书可作为参加全国BIM应用技能考试综合BIM应用人员的培训用书,也可作为大专院校建筑工程、建筑设计、工程管理及相近专业学生和工程技术人员学习BIM的参考用书。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