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包装工程系始建于1984年,由原制冷工程系的机械学科、部分材料学科和艺术学科的教师构成,1985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是全国第一批招收包装工程本科生的五所院校之一。1992年新增装潢设计专科专业,在此基础上于1999年拓展为工业设计本科专业,2001 年新增艺术设计专业,并于2002年将两个专业独立,构建了艺术设计系。
机械工程学院拥有一支朝气蓬勃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近百名,副高以上职称和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分别占教师总数的54%和35%。学院教师的社会兼职有:国际制冷学会冻结冷藏专业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包装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包装与食品工程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振动学会包装动力学分会理事、中国制冷学会理事、天津市制冷学会理事长、全国制冷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冷冻空调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包装教材委员会委员、“包装工程”、“包装与食品机械”、“保鲜与加工”等期刊杂志的编委。
机械工程工学院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实验室用房总面积约6000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价值近4000万元,10万元以上的设备40多余台套。拥有设备一流制冷空调实验研究中心(包括专业基础实验室和制冷空调专业实验室)、包装专业基础实验室、包装专业实验室和工业设计实验室。天津市制冷学会挂靠在机械工程学院,同时还建有5个以大型企业为基础的教学实习基地和技术力量雄厚、工种设备齐全的实习工厂,保证了课程实验、工程实践和生产实习等实践环节的高质量,体现了培养综合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办学特色。
机械工程学院现有制冷与空调工程系、包装工程系、艺术设计系和制冷空调实验研究中心,涵盖热能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包装工程、工业设计、艺术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6 个本科专业,拥有制冷与低温工程、工程热物理和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在校研究生、本科生 1700 余名。
南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专业课有工程力学、机械设计、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机械制造工程学、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计算机系列课程、测试技术。南通大学,简称“通大”,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交通运输部共建的综...
是两个不同的学院。中德学院的话只要德语水平达到合作院校的要求(一般是daf4x4,个别院校要求低一些),并且在通过德国相关合作院校的面试之后,都可以去德国院校学习,毕业后取得两个学校的双学位。如果成绩...
济南电子机械工程学校原名济南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是济南市办学最早的职业院校之一,是集中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校。学校“一校两址”,该校区位于济南市东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制冷与空调工程系的前身是1960年建立的北京商学院(现北京工商大学)制冷工程系,该系1969年停办,1980年于天津商学院恢复。建设初期包括制冷设备与低温技术、冷冻冷藏工程和暖通空调三个专业,并于1986年获制冷与低温工程硕士授予权。1999年根据国家专业目录调整,将制冷设备与低温技术、冷冻冷藏工程专业合并为热能与动力工程,暖通空调专业更名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
机械工程学院始终把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作为最终工作目标。建院以来获多项省部级以上教学改革项目,出版专著和教材18部,包括部级获奖教材《制冷装置设计》、市“十五”重点教材《商用制冷装置》、国家十五规划教材和市十五规划教材各一部。建成《机械制图》、《传热学》市级优秀课程。为使教育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人才培养更贴近市场经济需要,我们以就业为导向,在充分调查人才市场需求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专业改造和人才知识结构的调整,在加强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以科研为依托,课外科技活动为载体,努力拓宽专业方向和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下,制冷与空调工程系系学生连续五年获全国“人环”奖学金一、二等奖,包装工程系学生获电脑设计大赛天津市金奖,另外在天津市大学生建模大赛和天津市大学生数学竞赛中多次获得集体和个人一、二等奖。 “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的动手能力,活跃的思维方式”已成为该院毕业生的特色,学生的就业率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未来的经济发展和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匮乏为我院的毕业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空间。
在以教学为中心的同时,积极从事科学研究、科技开发与成果转化工作。各学科逐步形成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的科研团队,在制冷技术与装置,食品冷冻冷藏技术,再生资源利用,农产品贮藏、运输与加工、绿色包装技术、智能优化及包装工程CAD/CAM、运输包装技术、产品造型设计等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承担国家攻关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天津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天津市基础研究重点项目及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项,累计科研经费 500余万元,通过省部级科研鉴定13项,由专家评定为国内领先水平的7项。出版专著和教材20部,在国际会议交流和国际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国内刊物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被国际重点刊物收录56篇。另外我院积极开展产、学、研交流和合作,横向科研经费累计500万元。
“拼搏进取,追求向上”是机械工程学院全体教职工的共识,真抓实干的领导班子,拼搏勤奋的学科骨干,扎实敬业的广大教工,无私奉献的政治工作队伍将齐心协力为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而奋斗。
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简介
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成立于1997年,其中机械工程学科是天津大学前身北洋大学最初设立的学科之一。学院覆盖机械工程、力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3个一级博士点学科和博士后流动站,下含11个二级博士点,13个硕士点,2个工程硕士点,其中机械设计及理论、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力学是国家重点学科,一般力学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内燃机燃烧
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简介
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成立于1997年,其中机械工程学科是天津大学前身北洋大学最初设立的学科之一。学院覆盖机械工程、力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3个一级博士点学科和博士后流动站,下含11个二级博士点,13个硕士点,2个工程硕士点,其中机械设计及理论、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力学是国家重点学科,一般力学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院徽
释义:学院院徽中间由M(Mechanical)、E(Engineering)组成的图案,总体为蓝色,上下分别为学院中英文名称环绕。
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有机械工程学院学生会、机械工程学院党员精英班、机械工程学院国际交流协会、机械工程学院心理协会等14个部门。
机械工程学院学生会
机械学生会下设机械学院体育协会以及秘书处、新媒体、学研部、文艺部、事务委员会五大职能部门,是机械学院开展群众性的德智体美艺等各项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同时开展修园书院文化建设,并致力于切实解决机械学子权益生活问题。
机械工程学院党员精英班
天津大学机械学院党员精英班连续10年奔赴地震灾区和贫困地区开展社会实践,足迹布满天津、河北、安徽、四川、甘肃、广西等地,开展灾后重建调研、大学生村官和西部计划志愿者座谈体验、留守儿童“圆梦行动”、新农村建设、富民产业调研、红色基地参观等一系列活动,连续9年被评为“天津市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
机械工程学院国际交流协会
机械工程学院旨在搭建中外学生文化交流平台,营造开放包容的国际化氛围。通过组织活动为中外学生提供相互交流的机会,同时发布学校学院的国际交流项目资讯,助力天大机械工程学院人才培养。
机械工程学院心理协会
机械学院学生心理协会下设学术部、减压部、恋爱部、宣传部,有心协运营的减压室、解忧杂货店、情诗大赛、心理剧大赛、心理委员素拓培训等活动。
天津大学机械工程系
1895年10月2日,天津大学前身北洋大学创立,并设立机械学科。
1903年,受庚子战争影响,北洋大学停办机械学科。
1924年,机械系恢复。
1937年,北洋工学院、北平大学和北平师范大学在西安合并组成“国立西安临时大学”,后改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潘承孝教授出任机械系主任。
1943年,机械系改为机电工程系。
1947年8月,北洋大学北平部撤消,改为北京大学工学院,1952年并入清华大学。
1951年,北洋大学与河北工学院并校,两校机械系合并为天津大学机械系。
1952年4月,南开大学、津沽大学机械系并入组成天津大学机械系。
1959年,机械一系更名为机械制造工程系。
1970年,机械系实行“厂系合一”,更名为“天津大学机械制造厂(系)”,后又恢复为机械工程系。
天津大学力学系
1979年,由内燃机专业、热工教研室、能源研究室等组建热物理工程系。
1982年,组建“天津地热研究培训中心”。
1983年4月,力学系成立。
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986年,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
1988年,动力机械及工程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1996年,批准建立国家工科力学基础课程教学基地。
1997年7月,天津大学机械工程系、力学系和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组建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张策教授出任首任院长。
2002年,热能工程系和地热中心整建制并入机械工程学院。
2006年,机械实践教学中心被评为国家实践教学示范中心。
2013年8月,天津大学新校区机械教学组团项目开工。
2014年12月,成立院级校友会。
2015年5月18日,启动北洋园新校区“起航学府新甲子,圆梦天大新校区”搬迁启动仪式。
据2020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建有1个中国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2个创新引智基地、2个国际合作基地、拥有1个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2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
国家重点实验室:内燃机燃烧学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机构理论与装备设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低温热能高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先进陶瓷与加工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重点实验室:天津市装备设计与制造重点实验室、天津市现代工程力学重点实验室、天津市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控制重点实验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高端装备机构理论与技术基础”、“移动动力装置高效低碳清洁利用的工程热物理问题”
教育部创新团队:“复杂装备机构理论与设计技术研究”、“内燃机高效、低污染工作机理及技术研究”、“流动稳定性、转捩及湍流计算”
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高效、低污染内燃动力设计理论及方法”、“高端装备机构理论与设计”
创新引智基地:内燃动力工程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复杂装备机构理论与设计技术创新引智基地
国际合作基地:内燃动力工程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复杂装备机构理论与设计技术创新引智基地
截至2018年6月,学院获国家级科技奖励5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8项;学院申请专利1239项,申请国家发明793项,专利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4项, 获得天津市专利金奖1项;共发表SCI论文998篇,EI论文1313篇。
获奖项目名称 |
年度 |
级别 |
奖励名称 |
等级 |
---|---|---|---|---|
内燃机气流快速检测与评价技术及应用 |
2017年 |
国家级 |
国家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新一代超低排放重型商用柴油机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
2017年 |
国家级 |
国家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混合驱动水下航行器关键技术与应用 |
2016年 |
国家级 |
国家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柴油机低噪声设计关键技术及应用 |
2015年 |
国家级 |
国家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高速并联机器人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 |
2015年 |
国家级 |
国家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大梯度余热能回收的高效底循环匹配理论及方法 |
2017年 |
省部级 |
天津市自然科学奖 |
一等奖 |
高密度—低温燃烧理论和技术及其在节能国六柴油机开发中的应用 |
2017年 |
省部级 |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 |
一等奖 |
柴油甲醇组合燃烧技术 |
2016年 |
省部级 |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 |
一等奖 |
重型柴油机VI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
2016年 |
省部级 |
天津市技术发明奖 |
一等奖 |
水下滑翔机关键技术与应用 |
2015年 |
省部级 |
天津市技术发明奖 |
一等奖 |
盾构刀具载荷计算与磨损状态实时监测技术及应用 |
2015年 |
省部级 |
天津市技术发明奖 |
一等奖 |
低噪声内燃机设计关键技术及应用 |
2014年 |
省部级 |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 |
一等奖 |
高速并联机器人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 |
2014年 |
省部级 |
天津市技术发明奖 |
一等奖 |
资料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