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绪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铁路工程测量内容与发展沿革
第三节 铁路工程测量主要技术标准与展望
第一篇 勘测设计阶段的测量
第一章 控制测量
第一节 坐标和高程系统
第二节 平面控制测量
第三节 高程控制测量
第四节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
第五节 测绘仪器常规检校方法
第二章 摄影测量与遥感制图
第一节 摄影测量原理
第二节 航空摄影
第三节 刺点和调绘
第四节 内业成图
第五节 POS技术在摄影测量中的应用
第六节 机载激光雷达测
第七节 近景摄影测量
第八节 无人机摄影测量
第九节 遥感制图
第三章 专项测绘
第一节 线路测量
第二节 桥涵测量
第三节 站场测量
第四节 隧道测量
第五节 其他测量
第二篇 施工测量
第一章 复测和加密
第一节 控制网复测
第二节 施工加密
第二章 长大隧道施工控制测量
第一节 隧道控制测量技术设计
第二节 洞外控制测量
第三节 洞内控制测量
第四节 联系测量和贯通测量
第三章 长大桥梁施工控制测量
第一节 技术设
第二节 平面控制测量
第三节 高程控制测量
第四章 大型交通枢纽施工控制测量
第一节 坐标系统衔接
第二节 平面控制测量
第三节 高程控制联测
第五章 轨道控制网(CPⅢ)测量
第一节 CPⅢ网的构网形式
第二节 CPⅡ外业加密
第三节 CPⅢ点的布设与埋
第四节 CPⅢ点和自由测站编号及布设形式
第五节 CPⅢ网平面测量
第六节 CPⅢ网高程测量
第七节 CPⅢ网的复测与维护
第六章 施工放样
第一节 线路施工放样
第二节 路基施工放样
第三节 桥梁施工放样
第四节 隧道施工放样
第七章 构筑物变形测量及评估
第一节 变形观测一般要求
第二节 路基工程的变形观测
第三节 桥梁工程的变形观测
第四节 隧道工程的变形观测
第五节 预测与评估
第六节 基坑变形监测
第八章 轨道安装测量
第一节 轨道板简介
第二节 轨道板铺设精度要求
第三节 底座板(支承层)支模放样测量
第四节 轨道基准网(CPⅣ)测量
第五节 轨道板精调
第六节 道岔板的精调
第七节 双块式轨排精调
第八节 道岔整体道床施工
第九节 轨道精调
第九章 竣工测量
第一节 控制网竣工测量
第二节 线路轨道竣工测量
第三节 线下工程建筑及线路设备竣工测量
第四节 竣工地形图及铁路用地界测量
第五节 竣工测量资料整理及交验
第三篇 运营维护测量
第一章 控制网复测维护
第一节 复测内容与周期
第二节 复测方法
第二章 运营期间结构变形监测
第一节 监测基准网的建立
第二节 沉降监测
第三节 沉降普查性观测
第四节 重点区域监测
第五节 自动化监测
第六节 特殊工点监测
第七节 沉降变形分析及评估
第三章 轨道检测
第一节 轨顶高程测量
第二节 轨道平顺性分析
第三节 轨道平顺性检测
第四章 既有线全面复测
第一节 航测成图
第二节 里程丈量
第三节 中线测量
第四节 既有线中平测量
第五节 站场测量
第六节 其他调查和测量
第七节 资料整理
第四篇 铁路工程测量信息化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铁路勘测设计一体化
第一节 勘测一体化
第二节 三维辅助设计
第三章 铁路施工建设测量信息化
第一节 铁路隧道监控量测信息化
第二节 铁路连续梁线形监控信息化
第三节 铁路工程沉降观测与评估信息化
第四节 三维建设管理系统
第四章 铁路运营维护测量信息化
第一节 铁路运营期变形监测数据管理系统
第二节 铁路综合监测检测系统
第三节 移动三维激光扫描测量信息化
第四节 三维工务管理系统
第五章 BIM在铁路工程的应用
第一节 BIM的功能及特点
第二节 BIM与GIS的结合
第三节 BIM在铁路工程中的应用
缩略词释义
参考文献2100433B
《铁路工程测量手册》是一部适用于铁路(包括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以及新建和改建铁路)工程勘测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各阶段工程测量工作的实践性工具书。
《铁路工程测量手册》分为勘测设计阶段的测量、施工测量、运营维护测量、铁路工程测量信息化共四篇二十一章,主要包括勘测设计阶段的控制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制图、专项测绘;施工阶段的复测和加密、长大隧道、桥梁、大型交通枢纽施工控制测量、轨道控制网测量、施工放样、构筑物变形测量及评估、轨道安装测量、竣丁测量;运营维护阶段的控制网复测维护、运营期间结构变形监测、轨道检测、既有线全面复测;以及铁路工程测量信息化等内容。
《铁路工程测量手册》内容全面、系统,注重实用性和实践操作性,可供铁路勘测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各阶段测量人员使用,亦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第2版前言第1版前言第1章 土方工程1.1 土的分类与工程性质1.2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与土方调配1.3 基坑土方开挖准备与降排水1.4 基坑边坡与坑壁支护1.5 土方工程的机械化施工复习思考题第2...
前言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互换性概述第二节 加工误差和公差第三节 极限与配合标准第四节 技术测量概念第五节 本课程的性质、任务与基本要求思考题与习题第二章 光滑孔、轴尺寸的公差与配合第一节 公差与配合的...
第一篇 综合篇第一章 绿色建筑的理念与实践第二章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总体情况第三章 发挥“资源”优势,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第四章 绿色建筑委员会国际合作情况第五章 上海世博会园区生态规划设计的研究与实践第六...
工程常用图书目录
1 工程常用图书目录(电气、给排水、暖通、结构、建筑) 序号 图书编号 图书名称 价格(元) 备注 JTJ-工程 -24 2009JSCS-5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 128 JTJ-工程 -25 2009JSCS-3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 136 JTJ-工程 -26 2009JSCS-4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 ?动力 98 JTJ-工程 -27 2009JSCS-2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结构体系) 48 JTJ-工程 -28 2007JSCS-KR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节能专篇-暖通空调 ?动力 54 JTJ-工程 -29 11G101-1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 -剪力墙、框 支剪力墙结构、现浇混凝土楼面与屋面板) 69 代替 00G101
电厂图书目录
柜号 序号 G1 1 G1 2 G1 3 G2 4 G2 5 G2 6 G2 7 G2 8 G2 9 G1 10 G2 11 G2 12 G2 13 G2 14 G1 15 G1 16 G1 17 G2 18 G2 19 G2 20 G1 21 G3 22 G3 23 G3 24 G3 25 G3 26 G3 27 G1 28 G1 29 G3 30 G3 31 G2 32 G2 33 G2 34 G2 35 G2 36 G2 37 G2 38 下右 39 下右 40 下右 41 下右 42 下右 43 下右 44 下右 45 下右 46 下右 47 下右 48 下右 49 下右 50 下右 51 下右 52 下右 53 下左 54 下左 55 下左 56 下左 57 下左 58 下左 59 下左 60 下左 61 下左 62 下左 63 下左 64 下左 65 下左 66 下左 67 下
铁路工程测量,就是为铁路工程建设的勘测设计、施工、养护、运营管理等所进行的测量工作。按照测量的方式分为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按施测阶段、施测目的及功能,可分为勘测控制网、施工控制网、运营维护控制网。铁路工程测量平面控制网遵循分级布网、逐级控制的原则。
(1)框架控制网(CP0):采用卫星定位测量方法建立的三维控制网,作为全线(段)的坐标起算基准。
(2)基础平面控制网(CPⅠ):主要为勘测、施工、运营维护提供坐标基准,采用卫星定位测量方法进行测量。
(3)线路平面控制网(CPⅡ):主要为勘测和施工提供控制基准。
(4)轨道控制网(CPⅢ):主要为轨道铺设和运营维护提供控制基准。
(5)其他施工测量:包括施工控制网加密测量、隧道控制网测量、桥梁控制网测量、施工放样、建筑物变形测量、线路中线贯通测量、竣工测量等。
(6)运营及维护测量:包括各级控制网的复测、构筑物变形监测、区域沉降地段变形监测、轨道几何状态检测等。铁路工程测量高程控制网分二级布设,第一级线路水准基点控制网,为铁路工程勘测设计、施工提供程基准;第二级轨道控制网(CPⅢ),为高速铁路轨道施工、维护提供高程基准 。
《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09)、《改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5—2009)、《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于2009年12月1日施行,在实践工作中,根据铁路设计要求、设计时速、有砟或无砟,执行相应标准。各设计、施工、监理、建设、运营维护单位,应准确理解与认识规范含义与要求,严格执行。同时,在规范的使用过程中,应根据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不断完善,不断研究创新不断提高。设计时速250~350km的高速铁路工程测量执行《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设计时速200km及以下新建有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执行《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09),设计行车速度200km/h及以下标准轨距有砟轨道改建铁路工程测量执行《改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5—2009) 。
为保证铁路工程测量统一的尺度和起算基准,勘测控制网、施工控制网、运营维护控制网进行设计时要体现“三网合一”的测量理念。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工期紧,加之铁路线路中心线线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使航测控制网、初测控制网、定测控制网、施工控制网等存在一定的不协调性。生产中,比较实用的方法就是首先建立CP0控制网,提供初测控制网的基准,初测控制网应代替航测控制网在航测像控点测量前完成,在铁路线路中心线线位较稳定的区段,可在初测控制网中,按照精测网要求建立CPⅠ控制网;铁路线路中心线线位稳定的区段,定测控制网就建立CPⅡ控制网。铁路线路中心线线位如果不稳定,先期建立CPⅠ、CPⅡ,将增加许多重复工作,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并且容易产生数据、点位的混乱 。
在进行控制网设计时,充分利用既有国家A级、B级GPS点资料;根据测区钻探资料、地形地貌资料确定控制点的埋设要求,确定深埋水准点的密度与数量、控制点的埋设方式;布设控制点时,根据各级工程测量的需要,在长大隧道进出口、斜井口、长大桥梁端头布设CPⅠ对点。控制网的设计方案需经过评审后进行实施 。
作业前对所有参与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新工人要进行技术培训与质量意识教育,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人员要人手一册“埋桩作业操作程序”并融会贯通、严格执行。控制点的埋设工作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现场选点后,经过点位、点间距、通视等检核后方可挖坑作业,埋桩过程要由技术人员跟踪照相,相片要能够证明埋桩质量的有效性。埋桩作业人员要现场填写相应“控制点选点作业手簿”、“控制点埋桩作业手簿”、并由检查人员检查签名;技术管理人员填写相应“控制点点位检查表”、“控制点埋桩相片检查表”,并由验收人员进行检查验收、签名,必要时验收人员要到现场于桩撅侧面局部挖桩检查,不合格者发放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后再查,直至合格,以保证控制点桩撅埋桩满足规范要求,为各项工作提供坚实的质量保证。埋桩工作结束后把现场绘制的控制点点之记整理绘制成电子文件,点之记各项内容按照规范要求格式填写,其中概略位置坐标要与GPS观测的大地坐标核对,以防止人为粗差。对于方案变动而引起重新埋设CPⅠ、CPⅡ点情况,必须将作废点破坏,防止张冠李戴、点位成果混乱等情况出现。同时,在控制点桩撅的埋设中,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如:盐碱地地区、移动沙丘地区、大面积河漫滩区域、水田密布地区等,在铁路工程测量规范中没有明确的埋设方法,实践工作应根据实际情况寻求行之有效的方法,以保证控制点桩撅的稳定性。铁一院采用钢管固桩法进行深埋,对桩撅的稳定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作业前对所有参与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新工人要进行技术培训与质量意识教育,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人员要人手一册“GPS测量及水准测量作业操作程序”并认识到位,严格执行。作业中各种数据严格执行手工记录、电脑录入、数据备份的有关规定,严禁篡改原始数据,拼凑技术指标,一经发现伪造数据,将所有数据视为作废,并将测量单位记入黑名单。平面控制网应采用满足规范精度要求的仪器,并需鉴定合格,CP0、CPⅠ、CPⅡ采用GPS测量的方式进行,速度200km/h及以下的铁路工程CPⅡ测量也可采用满足规范要求等级的导线测量方法,CPⅢ以及隧道洞内CPⅡ采用满足规范要求的导线测量方式进行。各种仪器使用前,对所用仪器要进行检查与试用,以防仪器缘故贻误生产、对数据质量造成隐患。作业人员现场填写“GPS测量作业手簿”,作业中出现异常,要及时填写并通知生产调度。数据处理人员,要将原始记录的“GPS测量作业手簿”整理为电子文件,并备注异常数据的技术处理方法。各项技术指标满足现行规范要求时,方可提供解算成果。
高程控制网应采用满足规范精度要求的水准仪、水准尺及尺垫等设备,使用前要认真检查各项设置,并进行相应检核与试用,使之处于正常使用状态。严格按照规定的水准测量等级与测量方法进行作业,采用光学水准仪作业时,要认真填写“光学水准仪水准测量观测手簿”,现场需逐站计算各项观测指标,当天作业完成后,需录入到电脑制成电子文件,核算各项观测指标,如超限,需分析原因进行返工补测。也可采用PDA掌上电脑,采用电子记录方式,严格设置各项限差要求,超限部分可现场及时补测,当天测完后,用数据线传入电脑进行复核与检查。采用电子水准仪作业时,也需编制填写“电子水准观测手簿”,记录有关内容,防止测段点号错误或数据混乱问题的出现,保证数据的正确性。作业手簿均要由作业人员、检查人员签名。数据处理人员,也要填写“水准测量观测数据整理表”,“水准测量高差计算表”,并有计算者、检核者签名。特别注意在工作初期,一定要进行仪器的试用,并加强数据的检核,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大量不合格数据出现造成返工 。
对于高等级GPS精测控制网,宜采用专门的GPS数据处理软件,以便使技术指标与数据成果适应现行规范的技术要求,即运用GPS接收机配备的随机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基线解算。CP0需用专门处理长基线的软件进行解算基线,然后将基线数据输入到专门的GPS数据处理软件中进行平差,平差显示的各项技术指标满足规范要求即为合格。目前,国内GPS数据处理软件较多,有些软件的技术指标已经按照现行铁路规范技术参数进行了软件升级,同时也希望有更多与新规范、生产实践更加贴切的数据处理软件诞生和推广运用,以满足铁路建设高潮中大量数据处理的需要。运用手工或简单的Excel方式进行高程测量数据平差,已经不能够满足水准测量精度及生产工期的要求,一般运用专门的水准数据平差处理软件,有些平差处理软件录入观测数据格式较为固定与繁琐,需要手工编辑处理。希望对软件进行升级或编制新软件,以更加友好的界面,直接接受各种常用测量设备观测数据进行平差处理,并能够反映现行规范要求的各项技术指标与成果格式 。
控制网测量数据处理完成后,编制各项成果报告、平差报告、技术总结报告,各项测量成果经过咨询、评审无误后交付使用 。
在实践中曾发现,个别复测单位未采用规范要求的仪器设备,个别复测单位观测过程及观测数据未符合规范要求,高山区未采用正常水准面不平行改正等,造成复测数据与原测数据相差较大。因此,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控制网测量工作,设计院将评审过的控制网成果交建设单位及施工、监理单位后,宜对有关单位进行技术交底,施工单位提出“复测技术方案”,进行与原设计同精度复测,宜采用与原设计院同等设备、同等数据处理方法进行复测,严禁采用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测量设备与方法。复测单位测量人员要经过技术培训,监理单位要对测量过程进行跟踪、指导、检核,监理单位要在观测数据、数据测量过程、复测成果上签字,复测满足观测要求及精度要求时,再与设计院原测成果进行比较,比较结果与问题处理按照现行规范相应要求进行。复测工作结束后,由建设单位组织有关单位进行评审后启用控制网 。
施工单位在精密控制网的基础上,按照规范要求的方法进行施工控制网加密测量,原测水准高差各项改正内容,在加密测量计算时也需进行相应改正,同时根据规范进行有关隧道控制网测量及桥梁控制网测量,控制网测量成果经过咨询评估合格后方可施工启用 。
隧道贯通后,需进行洞内CPⅡ测量与洞内高程点测量(全线贯通水准测量);线下工程完成后,需对CPⅠ、CPⅡ进行复测,并进行全线整体平差,运用经过复测合格的CPⅠ、CPⅡ点进行CPⅢ测量,用于铺轨、精调。为满足布设测量标志的精度要求并便于各项工作衔接,建议隧道内电缆槽进行施工时,同步将CPⅡ、CPⅢ、水准点的测量标志进行浇筑布设,洞外对电气化杆埋设时,同步将CPⅢ的测量标志进行浇筑布设,桥梁段也可同步将CPⅢ的测量标志布设到相应部位,以便于观测及保证精度要求 。
铁路施工完成后,需由建设单位组织将复测合格的控制网向铁路运营单位移交。控制网从布设开始,任何单位都有义务与责任进行控制桩桩撅的宣传与保护,严禁施工期间人为破坏、人为造成沉降,建设单位宜组织有关单位签定保护桩协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