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微波吸收材料应用

微波吸收材料应用

主要用于飞机、导弹、舰船等装备。

微波吸收材料飞机

美国在50年代将做波吸收材料用在SR-71黑鸟侦察机上,60年代又在A-12海军攻击机上使用了吸波涂层和结构型吸波材料。美国的F-117A隐身战斗机,B-2隐身战略轰炸机及YF-22隐身战斗机代表着当今世界隐身技术的先进水平。F-117A是已投入实战的飞机,它的全机主要结构表面涂以“铁球”吸波材料,其垂直尾翼和翼前缘安有三角吸波塑料衬垫,其高温部位主要选用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该机的雷达吸收率高达98%。B-2第二代隐身轰炸机已研制成功,第一架飞机已开始服役。B-2大部分结构采用塑料、石墨/环氧树脂、碳纤维及陶瓷材料。发动机外部涂有超高密度的碳质吸波材料。该机的雷达散射截面积小于0.1m2。YF-22隐身战斗机采用了大量的先进复合材料,占全机35%~40%,包括有石攀环氧树脂和热塑性碳纤维复合材料。该机具有更佳的隐身性能。此外,其他国家研制的隐身飞机还有前苏联的图160海盗旗、图-95B/C隐身轰炸机、安-24隐身运输机、米格-29、米格-3l和苏-27隐身战斗机.法国的幻影-200隐身战斗机,日本的F-SX隐身战斗机,也都不同程度地使用了微波吸收材料。

微波吸收材料导弹

美国、前苏联、日本等同在新一代导弹的研制中都将隐身性能作为导弹先进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新一代的导弹都具有隐身能力,而各种先进复台材料和做波吸收材料在导弹上已广泛应用。美国和前苏联尤其重观巡舟亢导弹的隐身能力。美国的“战斧”巡航导弹的雷达散射面积只有0.05m2,新一代巡舰导弹AGM-129的雷达散射面积将更小。

微波吸收材料舰船

一般国家加强对隐身舰船的研制与开发,某些隐身舰船已经问世,并显示出良好的隐身性能。美国的“海阴影(Seashadow)”号隐身舰采用了特制的复合材料能限制热量的散发,从而能避开红外探测。该舰两侧支柱内粘贴了微波吸收材料,防止形成反射电磁波的通道,瑞典的“斯米格(Smyge)”号隐身试验舰的主体由玻璃钢、加固塑料和凯芙拉尔纤维采用复合夹层技术制成。所有空气通道都用雷达反射网或微波吸收材料覆盖。为避开红外探测,整艘舰都刖红外伪装材料涂刷。美国在21世纪隐身潜艇计划中提出的隐身性能要求,噪声辐射值低于20dB,并具有能有效控制磁和光信号传播的手段。

其他微波吸收材料还可用于电子设备、元件、微波反射室以及提高雷达与微波设备性能等方面。

查看详情

微波吸收材料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线圈浪涌吸收单元

  • 品种:断路器附件;型号:FSZ-Z2;电压(V):AC/DC100-250;规格:适用类型CK3B-18.B25-32;
  • 常熟开关
  • 13%
  • 上海西屋开关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线圈浪涌吸收单元

  • 品种:断路器附件;型号:FSZ-Z1;电压(V):AC/DC24-48;规格:适用类型CK3B-18.B25-32;
  • 常熟开关
  • 13%
  • 上海西屋开关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线圈浪涌吸收单元

  • 品种:断路器附件;型号:FSZ-Z4;电压(V):AC/DC24-48;规格:适用类型CK3B-18.B25-32;
  • 常熟开关
  • 13%
  • 上海西屋开关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线圈浪涌吸收单元

  • 品种:断路器附件;型号:FSZ-Z3;电压(V):AC/DC380-440;规格:适用类型CK3B-18.B25-32;
  • 常熟开关
  • 13%
  • 上海西屋开关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线圈浪涌吸收单元

  • 品种:断路器附件;型号:FSZ-Z5;电压(V):AC/DC100-250;规格:适用类型CK3B-18.B25-32;
  • 常熟开关
  • 13%
  • 上海西屋开关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探伤材料

  • 广东2019年全年信息价
  • 水利工程
查看价格

探伤材料

  • 广东2018年全年信息价
  • 水利工程
查看价格

抗裂材料

  • t
  • 珠海市2016年5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抗裂材料

  • t
  • 珠海市2016年3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抗裂材料

  • t
  • 珠海市2016年2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微波

  • 微波
  • 1个
  • 3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10-19
查看价格

微波

  • 微波
  • 24个
  • 1
  • 方太
  • 中高档
  • 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20-03-15
查看价格

微波

  • 微波
  • 24个
  • 1
  • 西门子
  • 中高档
  • 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20-03-15
查看价格

微波

  • 微波
  • 24个
  • 1
  • 老板
  • 中高档
  • 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20-03-15
查看价格

废气吸收装置

  • 废弃吸收装置
  • 1台
  • 3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11-25
查看价格

微波吸收材料种类

按应用可分为涂敷型、贴片型和结构型微波吸收材料;按工作原理可分为干涉型和吸收型微波吸收材料。

涂敷型微波吸收材料

以树脂型和像胶型等高分子溶液或乳液为基料,将吸收剂按一定比例经特定工艺加入其中而制成。已得到广泛应用的涂料通常是以各种铁氧体、铁及其合金微粉为主要吸收剂的涂敷型吸波材料。日本、美国已研制成一系列铁氧体微波吸收材料,如锂镉铁氧体、锂锌铁氧体、镍镉铁氧体和陶瓷铁氧体等。涂敷型微波吸收材料施工方便,成本低,适用于复杂外形物体;其缺点是重量、厚度和粘合力等问题往往影响设备的空气动力学特性。

贴片做波吸收材料

贴片不适应很复杂外形。但能实现复杂的结构设计,使用的贴片有橡胶片、陶瓷片和塑料片。

结构型微波吸收材料

以非金属复合材料为载体加入吸收剂制成。通常以环氧树脂和热塑性材料为基体,填充铁氧体、石墨、炭黑等吸收剂,如碳纤维/环氧树脂、石墨/热塑性材料、硼纤维/环氧树脂、石墨纤维/环氧树脂等。该型材料既能减小电磁波的散射,又能承受一定载荷,比一般金属材料重量轻,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已获应用。

干涉型微波吸收材料

干涉型微波吸收材料,以电磁波的干涉为主,在中心频率点上入射电磁波和反射电磁波相位相反(相位差180°)而相互抵消。这类材料的特点是频率范围窄,可在高频情|兄下使用,材料可做得较薄。

吸收型微波吸收材料

利用入射的电磁波在物体中的介电损耗和磁损耗大,将电磁能转换成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吸收型微波吸收材料又分为电损型和磁损型两类。通常,电损型材料吸收高频率的效果较好;而磁损型材料吸收低频更有效。如果将两者结合起来,可以制成一种较宽频率范围的吸波材料。电损型微波吸收材料是以碳粉或金属颗粒为基础,通过厚度、深度变化和改变填充剂的种类制得一种渐变介电性能吸波材料。磁损型微波吸收材料是填充磁性材料如铁氧体或羰基铁粉的聚合物,如环氧聚硫、硅橡胶、尿烷和氟弹性体制成的薄层材料。

查看详情

微波吸收材料构成

微波吸收材料主要组分为吸收剂,其次为粘结剂及有关助剂。微波吸收材料的吸波性能主要取决于吸收剂及其制备工艺。吸收剂是吸收电磁波的主体基料,通过特定的工艺技术制备而成。吸收剂通常为粉状或纤维状等,如铁氧体粉、羰基铁粉、各种超微金属粉、碳化硅粉、碳化硅纤维、碳纤维、金属纤维和有机高分子聚合物等。新型吸收剂有复合铁氧体、超微金属粒子、碳化硅、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功能高分子)纳米材料等。

查看详情

微波吸收材料应用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微波吸收材料简史

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各国开始了吸收电磁波材料的研究,荷兰制出了第一种微波吸收材料,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研制出了铁氧体,并在1932年取得了专利权。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雷达探测飞机和水面舰艇有明显进展,迫使各国千方百计寻找减少飞机和潜艇的被发现方法。其中著名的有德国的“烟囱扫描”计划,主要目的是研制吸收雷达波的材料,用以装备潜艇的通气管和潜望镜,共研制出两种材料“韦许”(wesch)和“朱曼”(Jnuman),厚度分别为7.6mm和76mm。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制出0.60~1.88mm微波吸收材料。60年代,日本东京技术学院研究铁氧体,取得很大进展。7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美国及前苏联等国已研制出3.2~20GHz系列的微波吸收材料,并用于多种军事装备隐身材料。这个时期是隐身技术和微波吸收材料全面发展和推广应用阶段。美国已研制多种结构型微波吸收材料,如美国爱摩逊·卡明公司研制成的SF—RB材料厚度为3~5mm;洛克威尔公司研制出复杂蜂窝状物。美国还研制成RAc0材料,厚度为10~20mm,反射频率2~15GHz。

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的微波吸收材料的研制已有很大进展。

查看详情

微波吸收材料要求

微波吸收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吸波性能,即有高于要求的阈值的微波吸收率和宽的吸收频带。此外,这种材料还应具有小的厚度和面密度,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抗环境性能以及为用户接受的价格。

为了对抗雷达和其他电子设备的侦察和跟踪,选用合适微波吸收材料与目标外形设计相结合,可以更好的起到降低雷达散射截面(RCS)的作用,从而起到隐身作用。这种雷达隐身技术不仅为航天、航空飞行器采用,海上的军用舰船、陆地的各种军用车辆和地面发射设施也都采用了微波吸收材料,甚至还用于民用建筑的铁塔、桥梁上。

查看详情

微波吸收材料概述

微波吸收材料(microwave absorbing material)是一种能吸收微波、电磁能而反射与散射较小的材料。又称雷达吸收材料(radar absorbing material)或雷达隐身材料(radar stealth material)。吸收微波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某种物理作用机制将微波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运动的能量,并通过该运动的耗散作用而转化为热能。微波激发的一切形式的有耗运动皆可成为吸收机制。常见的机制有电感应、磁感应、电磁感应,以及电磁散射等。实际应用的微波吸收材料常常可能有多种机制起作用。

查看详情

微波吸收材料定义

微波吸收材料(microwave absorbing material)是一种能吸收微波、电磁能而反射与散射较小的材料。又称雷达吸收材料(radar absorbing material)或雷达隐身材料(radar stealth material)。吸收微波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某种物理作用机制将微波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运动的能量,并通过该运动的耗散作用而转化为热能。微波激发的一切形式的有耗运动皆可成为吸收机制。常见的机制有电感应、磁感应、电磁感应,以及电磁散射等。实际应用的微波吸收材料常常可能有多种机制起作用。

查看详情

微波吸收材料发展趋势

今后开发研究的主要方面有:探索新的微波吸收理论与新的吸收剂。国外正在研究含放射性同位素的涂料和半导体涂料。其优点是吸收频带宽,反射衰减率高,使用寿命长,能较好地满足超音速飞行的气动要求。

未来的隐身材料必须具有宽的频带特性,需要有微波与红外兼容的新型隐身材料。

随着复合材料在飞行器上的应用日趋提高,采刖结构型微波吸收材料已成为飞行器材料的重要发展方向。新一代热塑型树脂如聚醚醚酮(PEEK)、聚醚砜(PES)、聚芳砜(PEI)和聚乙烯亚胺(PAS)的推广‘应用,为改进结构型微波吸收材料的物理性能、加工方式和降低成本提供了有利条件。

人们已认识到吸收剂的制造工艺、颗粒大小及形态对吸波性能有极大影响,国外正在开展微粒子和超微粒子的研究,包括研究新型的磁性微粒、超细金属粉末及复合粉末等。此外还开展了纳米材料与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纳米复合材料具有频带宽(覆盖P、S、X、Ku毫米波段)、多功能(既能吸收雷达波,又能吸收红外辐射)、重量轻、厚度薄等特点,是‘种有发展前途的高性能吸波材料。

陶瓷微波吸收材料具有其他微波吸收材料无法相比的优异耐环境性,正成为不少生产商的开发重点之一,其中电损式陶瓷产品(如SiC)重量轻、耐热性好,引人注目。2100433B

查看详情

微波吸收材料应用文献

微波法合成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研究应用进展 微波法合成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研究应用进展

微波法合成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研究应用进展

格式:pdf

大小:137KB

页数: 5页

微波加热是一种简单、高效、低成本的加热方式,近年来在新材料合成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作为新型多孔材料,金属-有机骨架(MOF)材料在吸附、催化等领域的应用备受关注。由于传统加热法合成MOF材料存在反应时间长等缺点,微波法作为一种新的加热方式被越来越多地用于合成MOF材料。与传统加热法相比,微波法合成MOF具有反应速度快、合成的晶体尺寸小等特点。综述了微波法合成MOF材料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该方法合成的MOF材料在气相吸附、液相吸附方面的应用。

炭黑掺量对水泥基材料微波吸收性能的影响及机理 炭黑掺量对水泥基材料微波吸收性能的影响及机理

炭黑掺量对水泥基材料微波吸收性能的影响及机理

格式:pdf

大小:137KB

页数: 8页

以隧道效应理论为基础建立炭黑水泥基复合材料(carbon black-filled cement-based composites,CBCC)的隧道电阻率模型,推导隧道电阻率与材料内部微观结构参数、载流子运动参数以及外加电场强度的关系表达式,反映CBCC材料的隧道电阻率与宏观炭黑体积掺量V以及炭黑粒子直径D之间的内在关系。以该模型为指导,探究炭黑体积掺量对水泥基复合材料电学性质和微波吸收效能的影响机理,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炭黑体积(下同)掺量是主导其吸波性能的关键因素,随着炭黑掺量的逐渐增加,反射率曲线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特性;炭黑掺量为7.5%~10.0%时,CBCC材料处于渗流区,即电阻率突变区,极化和传导损耗共同发挥作用,材料表现出良好的微波吸收效能,特别当炭黑掺量达到10.0%时,各种吸收损耗发挥到极限,在整个X测试波段(8.0~12.5GHz)的反射值均低于-10dB,且随着入射频率的增加反射率下降,吸波效能显著增强。

四针状氧化锌晶须主要用途

1.高分子材料抗静电剂(白色性、高效性、永久性,兼增强性、耐磨性等);

2.耐磨防滑材料(如高档橡胶轮胎、刹车片、耐磨齿轮、橡胶传送带等);

3.微波吸收材料(吸波隐身、微波热转换、抗电磁波干扰、抗微波辐射等);

4.减振降噪材料(结构减振、工业减振、隔音降噪材料);

5.陶瓷增韧材料(工艺陶瓷、结构陶瓷、特种陶瓷);

6.复合增强材料(改善力学性能、加工性能、强度和弹性模量);

7.抗菌防藻复合材料(家电、日用品、纺织品、涂料);

8.甲醛及多种有机物分解材料(装饰材料、室内空气治理)。

查看详情

伪装器材器材

制式伪装器材实例

制式伪装器材主要有:①迷彩伪装器材,包括光学迷彩涂料、热伪装材料、微波吸收材料和迷彩作业机具等。光学迷彩涂料,有耐久性的和临时性的两种。 属于耐久性的,如用于金属表面的醇酸树脂伪装涂料和用于织物表面的丙烯酸树脂伪装涂料等。属于临时性的,如油溶性伪装涂料、水溶性伪装涂料和用于雪地背景的伪装涂料等。一些国家还根据各地区背景颜色的特点,确定了相应的标准色,并给军队装备了便于大面积快速实施迷彩伪装的专用作业车。热伪装材料,主要有降低目标表面温度的长波反射涂料和能形成不同亮度的"热斑点"的一些材料。微波吸收材料,主要有干涉型和吸收型等类型的材料。②遮障伪装器材,包括伪装网、伪装盖布和成套遮障等。伪装网,有用尼龙材料和聚氯乙烯制作的防光学侦察的伪装网,或用合成纤维、聚氯乙烯、金属丝等制作的多性能(防光学、防热红外、防雷达侦察等)伪装网。伪装盖布,有防光学侦察的黄麻盖布,或用经防火处理的其他织物制作的伪装篷布等。成套遮障,是由上述伪装网和用轻合金、塑料等材料制成的支撑系统所组成的专用遮障,遮障面的颜色和图案,根据背景的特点分为林地型、荒漠型和雪地型等。③单兵伪装器材,包括有能对付光学侦察的伪装衣(如制式战斗服、雪地伪装衣等)、钢盔罩、涂面油膏等。④发烟伪装器材,包括有各种发烟罐、发烟弹和其他发烟装置等(见发烟器材)。⑤模拟伪装器材,包括用于设置假目标的各种制式的人员、车辆、技术装备、地物和工事的模型,以及模拟光源、声源、热源和微波辐射源的装置等。⑥干扰伪装器材,包括角反射器、偶极子反射体及其他悬浮干扰物等。

角反射器主要有雷达角反射器,它是由三个相互垂直的三角形、矩形或扇形的金属板(网)组成。雷达波作用于金属板(网)上,成镜面反射,经过三个表面的逐次反射,能按入射方向平行而集中地反射回去(图1)。它的回波信号与目标回波互相混杂,形成干扰,使侦察的雷达难以分辨,从而使目标得到隐蔽。角反射器还可用来示假和改变目标及背景的反射性能。角反射器有一面角、八面角和四面角的三种(图2),并有固定式和折叠式的不同结构形式。偶极子反射体,是以长度约为雷达工作波长一半的金属箔条、喷镀金属的玻璃纤维或卡普纶纤维等制成的无源半波振子,用飞机或火炮、火箭撒布于空中,能较强地反射雷达波。它既能隐蔽目标回波信号,又能模拟目标回波信号。

就便伪装器材

简单的就便伪装器材,如迷彩、烟火、音响伪装器材和伪装衣、假目标等,在古代战争中就有应用。比较集中使用伪装器材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使用的伪装器材主要有用以对付目视观察的迷彩涂料、人工遮障和技术装备模型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航空照相成为侦察的重要手段(见航空侦察)。对付光学侦察的迷彩涂料、人工遮障、伪装衣、发烟伪装器材和技术装备的模型等,得到广泛应用。由于雷达的出现,伪装使用了角反射器和干扰丝(带)。在此期间,各种制式伪装器材相继出现。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侦察器材和精密制导武器的迅速发展,大大提高了揭露伪装、识别目标和武器命中目标的能力,因而促进了制式伪装器材的发展。70年代中期和后期,一些国家先后以更加先进的制式伪装器材装备部队,使伪装技术和伪装效果达到较高水平。如遮障伪装器材和迷彩伪装器材进一步提高了对背景的适应性和对目标的通用性;发烟伪装器材显著地缩短了烟幕形成的时间,提高了发烟效率和对热红外、雷达侦察的伪装效能;模拟伪装器材提高了对光学、热红外、微波反射和辐射特征的适应性,以及对目标活动特征的模拟。为适应现代战争的要求,研制多性能的伪装器材和使伪装作业机械化,仍然是伪装器材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