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综合办公室
团总支及辅导员办公室
公共物理教研室
物理学教研室
电子技术教研室
光电信息教研室
微电子教研室
物理与光电实验中心
量子通信研究所
微电子制造工程专业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适应现代社会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与实验能力,在微电子科学与制造工程领域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宽厚专业知识和熟练实验技能的高级专业人才,具有微电子工程学、电子组装、电子封装、微电子元件设计及制造、集成电路设计及制造、微焊接互连工程学与基板工程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微电子技术及制造过程的系统设计、工艺设计、系统检测、复杂设备的运行与维护等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在微电子器件设计制造、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微电子封装、电子组装以及印制电路板制造等电子制造服务(EMS)领域,从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的科学研究、设计、开发、运行保障、生产组织管理及其它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二、业务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领域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微电子器件及集成电路的原理与设计,掌握微电子制造中的自动化系统、生产工艺、系统检测、设备运行与维护等基础理论和技能,具有本学科及跨学科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项能力:
三、学制及修业年限
学制4年 修业年限3--6年
四、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五、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单片机原理及技术、半导体物理与器件、高频电子线路、微电子制造科学原理与工程技术、微电子器件基础、集成电路原理及制造工艺、半导体制造工艺及设备、微电子封装技术、PCB 设计与制造、SMT 工艺与设计、SMT 设备原理与应用、精密运动控制技术等。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与实验能力,具备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光电子学、应用光学、光通信技术、光电集成技术、光电信号检测处理与控制技术、光电子器件制造技术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产品设计、生产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业务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光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熟悉光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等相关学科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科学实验与科学思维的训练,具有本学科及跨学科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三、学制及修业年限
学制4年 修业年限3—6年。
四、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五、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微机原理及应用、信号与系统、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物理光学、原子物理与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半导体材料、激光原理与技术、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光纤通信基础等。
物理学专业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实验技能,获得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能在中等学校进行物理学教学的教师、教育科研人员和其他教育工作者。
二、业务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进行物理实验以及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基本训练,初步具备进行物理学基本理论及其应用研究的能力、从事物理教学和教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三、学制及修业年限
学制4年 修业年限3--6年
四、授予学位
理学学士
五、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原子物理学、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数学物理方法、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中学物理教学法及微格训练等。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适应现代社会需要,具有较高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修养、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拥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掌握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以及跟踪掌握该领域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能够从事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研究、设计、开发、应用的科学研究、工程技术人才。
二、业务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普通物理、物理电子、光电子、微电子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电子信息实验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电子科学与技术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该领域的材料、器件、工艺及系统的研究设计与开发的能力。
三、学制及修业年限
学制4年 修业年限3--6年
四、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五、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微机原理及应用、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与器件、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光纤通信基础、电子线路CAD、单片机原理及技术、高频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集成电路设计基础、数字信号处理等。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是我校历史最久的院系部之一,目前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多光子纠缠与操纵实验室、省级重点学科——光学学科、省级优秀教学团队——近代物理教研室教学团队、潍坊市首届“鸢都学者”岗位——信息技术(量子信息)。现设有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光电子技术科学4个本科专业和应用电子技术1个专科专业,在校生近1000人,其中物理学专业是我省的优势专业(全省第三名)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45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6人,博士14人、硕士18人,有多名教师获山东省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劳动模范、山东省先进工作者、潍坊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潍坊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富民兴鲁”、“富民兴潍”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物理学实验中心是我校最大的实验中心之一,是山东省高等学校一类教学实验室,潍坊市奥赛培训基地。仪器设备总值1600余万元,教学仪器设备3000余台套,实验室面积4000平方米,实行开放式教学,每年接纳学生实验3000多人。
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创新工程重大项目、中科院出版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实验技术立项等各类教研科研立项50多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100多篇被SCI/EI收录;取得各类专利、鉴定成果20多项;获省、市科技进步奖、省优秀科研成果奖、省优秀教学成果奖等奖励40余项。
广泛的校企合作为学生实习、实训以及就业等方面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例如与歌尔声学合作成立了歌尔科技学院,对光电子技术科学专业采用“X 2”培养模式;与山东浪潮华光光电子有限公司签订了共建“半导体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的合作协议;与华光通讯签订了订单式培养协议;与中微光电、山东欧龙、共达电子、凯信机械、艾克特电子、鑫奈克电子等多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
近几年来,本科毕业生大学英语四级累计平均通过率均达94%以上。大学IT考试平均一次性通过率均达95%以上,毕业生考研率达到了40%以上,其它相关学科专业的考研率也在30%左右,考研率一直位于全校前三位。物电学院重视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建立电子设计创新实验室、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以及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等手段在学生中间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活动,例如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物理教学技能大赛、山东省物理创新大赛等。
机电工程学院专业如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系: 该系所在的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是2005年批准为湖南省重点学科,2007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科学研究领域包括:精细微纳结...
中国人民后勤工程学院是一所军队高等工程技术院校,是全国重点高等院校 中国人民后勤工程学院校园环境 和全军重点建设院校。学院坐落在美丽的山城重庆市。 学院创办于1961年,全院校舍面积3...
公办高职院校。学院是一所隶属于河北省教育厅的国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是河北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机电行业骨干院校、全国机械行业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优秀职业院校。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56年,...
肇庆学院电子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简介
肇庆学院电子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前身为西江大学物理系和肇庆教育学院物理系。2000年,西江大学和肇庆教育学院合并组建为本科层次的肇庆学院,物理系更名为物理学系、电子信息工程系。2007年学校为整合教育资源,以物理学系、电子信息工程系为基础组建了二级学院——电子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
邢台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前身是建于1977年的邢台师范学校物理组,在近40年的发展中,先后经历了邢台师范专科学校物理系、邢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物理系、邢台学院物理系等几个时期,于2013年7月更名为邢台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学院设有物理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自动化、材料物理等四个本科专业和通信技术一个专科专业。随着国家高等教育办学方针的调整,我院各专业也在进行转型升级,各专业在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明确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学生就业质量快步提升。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具有普通本科、普通专科、成人高等教育办学资格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具有工学学士、理学学士授予权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正是硕士点在建单位,即将获得硕士研究生办学资格和工学硕士授予权,预计于2011年开始招生硕士研究生
光电工程学院前身是枣庄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系,始建于1978年,是我校最早建设的系科之一。经过历届领导与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现已发展成为拥有光电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物理学、通信工程四个本科专业和应用电子技术、物理教育两个专科专业,在校生约900人的重点学院。
光电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39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1人;博士9人,在读博士3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19人。拥有实验仪器设备3500多套(件),总价值2000余万元,建有电工电子技术、普通物理、近代物理、EDA、DSP、单片机等教学实验室,以及光纤激光技术、新能源技术、纳米技术、电动汽车等研发实验室。设有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物理学、应用电子、电子信息、通信工程创新教学等六个教研室。
我院现有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精品课2项,校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近年来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100余篇,承担国家级课题4项,省级科研及教改课题6项、市级科研立项课题29项;获得省级三等奖4项;市级二等奖9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