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学院已经形成了一系列有特色的学科方向和多层次、多方位的科研布局,取得了一批具有国内和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近五年来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和各种横向项目共588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9项,发表论文703多篇,出版教材及学术著作22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高新科学技术“863”子项目3项和一批国家重点工程科研项目。学院坚持“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以培养“适应能力强、实干精神强、创新意识强”的高素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建成整体学科达到国内一流的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为发展目标,抓住机遇,探索创新,强化优势,突出特色,为科教兴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目前,学院规模发展到4个系:土木工程系、建筑学系、市政工程系、建设经济与管理系;现有4个本科专业:土木工程、建筑学、给水排水工程、工程管理;8个硕士点:结构工程、岩土工程、市政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1个工程硕士点:建筑与土木工程;拥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即结构工程,岩土工程,市政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智能结构及其系统信息化以及历史城市与建筑修复工程;现有2个部级重点学科:结构工程、岩土工程;2个中心:土木工程创新技术研究中心、建筑与城市研究中心;建有结构工程试验室、岩土工程实验室、交通土建实验室,水力学实验室、水处理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微机中心、建筑物理实验室、建筑模型实验室等11个实验室。
学院现有教职工151人,其中专业教师125人、教辅人员8人、管理人员15人。专业教师中有院士1人,正高职称17人、副高职称54人。目前有博士生、硕士生导师65人。一批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应聘担任学院的兼职教授,为学院的学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学院目前共有在读本科生1705人、研究生635人,其中硕士生562人,博士生73人,本科生与研究生之比约为2.7:1。学院形成了一系列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和多层次、多方位的科研布局,取得了一批具有国内和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解决了若干重大工程实际问题,加快了前沿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近五年来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和各种横向项目共42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0项,发表论文1300余篇,出版教材及学术著作30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项,国家 “九五”攻关项目1项,国家高新科学技术“863”项目3项和一批国家重点工程科研项目 。
1)教职员工151人,其中专任教师125人,占全院总人数的83 %,教辅人员8人,占全院总人数的5.1%, 管理人员15人,占全院总人数的10%, 工勤人员3人, 占全院总人数的2%。
2) 专任教师中,副高以上职务者71人,其中正高职务者17人,副高职务者54人。
3) 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65 人,其中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20人。
4) 具有博士学位30人,占20%。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名誉院长何镜堂院士被誉为:校园建筑设计掌门人,他是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总设计师,被称作”中国馆之父“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历史悠久,前身为创建于1932年的襄勤大学以及1938年并入的...
你先坐车到街道口后站,然后步行到理工广场那个大花坛那里,进左边一个校门也就是东边的门,进入后向前走到第一个大的路口转弯,接着前行到第二个路口左转,前进到第二个路口的右前方白色的教学楼就是了。如果你不会...
在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地址在马房山校区西院(原武汉工业大学),沿着街道口往南走到即可到学院总部在西院图书馆后面
1)2个一级学科:土木工程学科、建筑学科。
2)4个本科专业:土木工程(含岩土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方向)给水排水工程、建筑学(含城市规划方向)、工程 管理专业。
3)9个硕士点: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市政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与土木工程(工程硕士)。
4)8个博士点: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市政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历史城市与建筑修复工程、智能结构及其系统信息化。
5)1个博士后流动站:土木工程
6)2个部级重点学科:结构工程、岩土工程。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获得土木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毕业后能够胜任土木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岗位技术工作,具有初步的项目规划和研究开发能力,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工程地质、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基础工程、工程项目管理、混凝土结构设计、钢结构设计、建筑抗震设计原理、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土木工程施工、岩体力学与工程、地基处理、道路勘测设计、路面工程、桥梁工程等。
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的土建、交通等领域的设计、施工、监理和科研单位,如中南建筑设计院、武汉市建筑设计院、轻工业部武汉设计院、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中建各工程公司,中铁大桥局,中国公路建设一局等单位。2003届本专业的就业率为91.11%。
本专业培养具备理工与人文、科学与艺术广泛的知识背景,“建筑、城市、园林”三为一体的专业知识结构,能在设计、科研、管理部门及高等院校从事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室内设计、园林设计、历史建筑保护、建筑技术设计、科学研究、管理及建筑教育等方面工作的、“厚基础、宽口径、善创新、高素质”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筑学科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新生入学后需加试美术,成绩不合格者调整到其它专业学习。
主要课程:建筑学专业导论,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建筑设计初步,美术,建筑材料,建筑力学,建筑力学,建筑构造,建筑结构,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物理,建筑CAD,专业外语,建筑经济与法规,环境心理学概论,建筑设备,园林设计原理,外国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史,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设计原理,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建筑设计。毕业生主要就业地为全国各大城市,就业主要面向建筑设计及相关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单位,其中大多已成为单位的骨干。2003届本专业的就业率为93.48%。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有创新意识,能在城市给水、城市排水、建筑给排水等领域,从事水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制图、工程测量、水分析化学、水处理生物学、水力学、水泵与泵站、工程力学、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水质工程学、给水排水管道系统、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水工艺设备基础、水工艺仪表与控制。
学生毕业后可在市政与环境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和科研单位,建设行政管理部门,环保部门,自来水公司,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等部门工作。2003届本专业的就业率为88.89%。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土木工程工程技术及与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管理人才。本专业目前设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投资与造价管理三个方向。
主要课程:管理学、经济学、工程经济学、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应用统计学、工程力学、工程制图、工程结构、工程测量、工程材料、施工技术、工程估价、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建设法规。
学生毕业后可在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建设项目业主单位、工程咨询业、建筑施工企业、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企业等部门工作。2003届本专业的就业率为92.59%。
学院注重国内外学术交流,先后与美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和港台地区的十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常年派出教师和学生出国进修或开展科研合作,并经常邀请国内外和港台地区专家学者前来讲学。
地址:珞狮路122号武汉理工大学马房山校区西院
详情
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在职人员攻读工程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简介 学院拥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市政工程、桥梁 与隧道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历史城市与建筑修 复工程、智能结构及其系统信息化、 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等 9个二级学科博士点; 岩土工 程、结构工程、市政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 及空调工程、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 (含:风景园林规划 与设计 )、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等 10个硕士点;建筑与土木工程、项目管理 2个工程硕士 领域;岩土工程、结构工程 2个省级重点学科;道路桥梁与结构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土木工程实验中心、 市政工程实验中心、 建筑学实验中心等
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正>武汉理工大学是由原武汉工业大学、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武汉汽车工业大学于2000年5月合并组建而成,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学校学科涵盖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建筑学、法学、哲学、史学、教育学、医学、艺术学、等门类,现有料备专业82个。土木工程与走筑学院自1952年办学以来,为祖国培养了上万名管理人才和技术骨干,已成为在土木和建筑行业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33人,其中正高职称30人、副高职称56人。目前学院在编博士生
建筑学院以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为永恒主题。注重教学内容、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的改革,加强了教研室、实验室的建设,积极开展教学课题研究,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和优势。
建筑学院建筑专业现有专职教师71人,外聘兼职教师9人,其中有博士26人,现有教授11人,副教授29人,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教师达到专职教师数量的56%,具有研究生学历以上教师比例达到93%,工作在教学和科研第一线的主要业务骨干教师绝大部分是国内知名高校毕业和国外留学归来的硕士和博士,建筑学专业师资队伍年龄与知识结构合理,已形成良好的教学团队。
建筑学院教师学缘结构丰富,他们大多毕业于国内著名的建筑院校,积极引进国内外重点大学毕业高水平人才同时,学院积极输送青年教师到海内外知名院校进行培训、交流,熟悉建筑学专业发展前沿,了解先进教学理念。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参与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以及国内外重大建筑设计竞赛活动,取得丰硕成果。 1998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建筑师协会举办的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大赛中,建筑学院学生的设计方案获世界第 11 名、亚洲第 6 名的好成绩。 2000 年,获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佳作奖。 2001 年,建筑学院 97 级 8 名学生参加设计的投资 10 亿元的“青岛市农产品批发市场”规划方案被甲方采用。 在第七届 “挑战杯” 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学生的作品获得全国三等奖、山东省特等奖;在山东省第二届建筑装饰工程大赛中,获得优秀建筑装饰最佳设计表现奖二等奖 1 份;2005年义务编制村庄规划活动中获山东省一等奖1份,二等奖2份,三等奖2份,并获最佳组织奖。
建筑学院贯彻“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加强学风建设,以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深入开展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建立了“中共青岛地方支部旧址纪念馆”德育教育基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
自开设建筑学专业以来,特别是1993年成立建筑系以后,坚持组织师生积极参加国内外设计竞赛,并多次获奖。1999年在21届世界建筑师大会上,获得了“二十一世纪的城市住区设计”世界大学生设计竞赛优秀奖,排名世界第十一位。2011年,在第24届UIA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获荣誉提名奖;在有哈佛大学等国际知名院校参加的美国“亚利桑那的挑战”(The Arizona Challenge)国际建筑设计学生竞赛获得银奖;在波士顿全球建筑设计挑战赛荣获一等奖。
2006以来,在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作业观摩与评选、“中联杯”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方案竞赛、“Autodesk Revit杯”全国大学生可持续建筑设计竞赛、(北京)开放建筑国际竞赛、山东省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国家级、省部级竞赛中累计获奖100余项。
研究生教育突飞猛进,成果显著,研究生教学和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研究生教育从 1999 年开始起步,经过几年的发展,业已形成结构较为完善的学术研究梯队、较为成熟的培养模式,研究成果较多。到 2006 年已经招生 8 届,在校生 78 人,为社会培养了 32 名高层次的专门人才。十年来,建筑学院的学生以扎实的文化基础和创新能力赢得了社会的赞许。毕业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 98% 以上。
学院在1998年获“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硕士学位授予权,并被确定为学校重点学科。2003年获“建筑历史与理论”硕士学位点。2002年11月获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7月,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3个学科获批国家一级学科硕士点。2014年获批建筑学、风景园林专业硕士点。
学院正在致力于建筑学一级博士点的申报工作。
2021年6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党委被授予“广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2100433B
自1952年以来,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几代教师辛勤耕耘,励精图治,奠定了“敬业文明”的建院风格;莘莘学子朝气蓬勃,奋发向上,形成了“自强攀登”的建院精神。我们学院已成为在土木和建筑行业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
学院已经形成了一系列有特色的学科方向和多层次、多方位的科研布局,取得了一批具有国内和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近五年来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和各种横向项目共588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9项,发表论文703多篇,出版教材及学术著作22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高新科学技术“863”子项目3项和一批国家重点工程科研项目。
学院坚持“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以培养“适应能力强、实干精神强、创新意识强”的高素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建成整体学科达到国内一流的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为发展目标,抓住机遇,探索创新,强化优势,突出特色,为科教兴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地 址: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狮路122号 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邮 编:430070
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