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厌氧消化池主要应用于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也可应用于处理固体含量很高的有机废水;它的主要作用是:①将污泥中的一部分有机物转化为沼气;②将污泥中的一部分有机物转化成为稳定性良好的腐殖质;③提高污泥的脱水性能:④使得污泥的体积减少1/2以上;⑤使污泥中的致病微生物得到一定程度的灭活,有利于污泥的进一步处理和利用。
污泥厌氧消化的原理和过程与高质量浓度有机废水的厌氧处理相似。
厌氧生物处理是一个依靠三大主要类群细菌完成的复杂的微生物学过程。将厌氧消化过程划分为三个连续的阶段。
1.水解酸化阶段
复杂的大分子、不溶性有机物先在细胞外酶的作用下水解为小分子、溶解性有机物,然后渗入细胞体内,分解产生挥发性有机酸、醇类、醛类等。这个阶段主要产生较高级脂肪酸,同时产生H2和C02。
2.产氢产乙酸阶段
在产氢产乙酸细菌的作用下,第一阶段产生的各种有机酸被分解转化成乙酸和H2,并形成C02。
3.产甲烷阶段
产甲烷细菌将乙酸、乙酸盐、CO2和H2等转化为甲烷。此过程由两组生理上不同的产甲烷菌完成,一组把H2和CO2转化成甲烷,另一组从乙酸或乙酸盐脱氧产生甲烷,前者约占总量的1/3,后者约占2/3。
与废水厌氧处理有所区别的是:产甲烷过程是控制整个废水处理的主要过程,而在污泥厌氧消化中,固态物的水解、液化是主要控制过程。
消化后的污泥称为熟污泥或消化污泥,这种污泥容易脱水,所含固体数量减少,不会腐化,氨氮浓度增高,污泥中的致病菌和寄生虫卵大为减少。一般消化后的污泥体积可减少60%~70%,质量可减少40%左右,消化污泥可进一步进行干化处理或用作肥料。
在隔绝氧气的情况下,污泥中的有机物先是被腐生细菌代谢,转化为有机酸,然后厌氧的甲烷细菌降解有机酸为甲烷和二氧化碳。过程进展的快慢决定于这两类细菌的协调情况。甲烷细菌的生长条件极为严格。腐生细菌产生的有机酸必须及时降解,如有积累,一旦pH值低于6.5左右,甲烷细菌的生长即受限制,平衡破坏,消化时间大大延长。一般用搅拌污泥(使泥质均匀)和控制有机酸及碱度的方法来维持过程的正常进行。有机酸(以醋酸计)控制在1000毫克/升以下,2000毫克/升左右时过程即受影响。碱度(以碳酸钙计)控制在2000毫克/升以上。 有机酸有上升趋势时应立即停止加料(生污泥)。碱度不足时可加石灰。温度也是一个重要的生长因素。过程可在33~35°C进行(称中温消化),也可在50~56°C进行(称高温消化)。通常采用中温消化。消化时间随搅拌情况而异;充分搅拌时(称高负荷率污泥消化)常少于15天;不搅拌时(称传统污泥消化)常在30~60天之间。高温消化常充分搅拌,消化时间约6~10天,产气率较高,寄生虫卵可杀灭90%以上,但耗热和耗能量大。
厌氧消化工艺种类很多。厌氧消化可分为人工消化法与自然消化法。在人工消化法中,根据池盖构造的不同,又分为定容式(固定盖)消化池和动容式(浮动盖)消化池。按容量大小可分为小型消化池(1500~2500 m3)、中型消化池(2500~5000 m3)、大型消化池(5000~10000 m3)。按消化温度的不同又可分为低温消化(低于20℃)、中温消化(30~36℃)和高温消化(45~55℃)三种形式。按消化池的效率不同可分为常规消化和高效消化。
按运行方式可分为一级消化、二级消化。
1.一级消化
一级消化指在一个消化装置内完成消化全过程,这种消化池内一般不设搅拌设备,因而池内污泥有分层现象,仅一部分池容积起到对有机物的分解作用,池底部容积主要用于储存和浓缩熟污泥。由于微生物不能与有机物充分接触,消化速率很低,消化时间很长,一般为30~60 d。因此一级消化工艺仅适用于小型装置,目前已很少应用。
2.二级消化
二级消化指将消化池一分为二,污泥先在第一级消化池中(设有加温、搅拌装置,并有集气罩收集沼气)进行消化,经过7~12 d旺盛的消化反应后,排出的污泥送人第二级消化池。
第二级消化池中不设加温和搅拌装置,依靠来自一级消化池污泥的余热继续消化污泥,消化温度为20---26℃,产气量约占总产气量的20%,可收集或不收集,由于不搅拌,第二级消化池兼有浓缩功能。二级消化是对一级消化的改善,由于中温消化的前8 d里产生的沼气量约占总产气量的80%,在一级消化中,污泥中温消化有机物的分解程度为45%~55%,消化污泥排入干化厂后将继续分解,产生的污泥气体逸人大气,既污染环境又损失热量,而二级消化则可以很好地解决此类问题。因此采用二级消化是比较合理的。 2100433B
污泥好氧消化实质上是活性污泥法的继续,其工作原理是污泥中的微生物有机体的内源代谢过程通过曝气充人氧气,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有机体自身氧化分解,转化为二氧化碳、水和氨气等,使污泥得到稳定。美国、日本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都有不少中、小型污水处理厂采用好氧消化处理污泥。与现在普遍采用的污泥厌氧消化相比,污泥好氧消化具有以下优点:
①对悬浮同体的去除率与厌氧法大致相等。
②上清液中BOD的质量浓度较低,为10 mg/L以下。
③处理后的产物无臭味,类似腐殖质,肥效较高。
④运行安全、管理方便。
⑤处理效率高,需要的处理设施体积小,投资较少。
同时,它也具有以下缺点:
①因需供氧,相应的运行费用高。
②不能产生甲烷气体等有用的副产物。
③消化后的污泥的机械脱水性能较差。
尽管好氧消化的能耗大,运行费用稍高,但由于它具有运行管理方便、操作灵活、投资低、处理不容易失败等优点,对于处理量较小(≤20000m3/d)的污水处理厂仍是一种有效实用的污泥稳定技术。
在隔绝氧气的情况下,污泥中的有机物先是被腐生细菌代谢,转化为有机酸,然后厌氧的甲烷细菌降解有机酸为甲烷和二氧化碳。过程进展的快慢决定于这两类细菌的协调情况。甲烷细菌的生长条件极为严格。腐生细菌产生的有机酸必须及时降解,如有积累,一旦pH值低于6.5左右,甲烷细菌的生长即受限制,平衡破坏,消化时间大大延长。一般用搅拌污泥(使泥质均匀)和控制有机酸及碱度的方法来维持过程的正常进行。有机酸(以醋酸计)控制在1000毫克/升以下,2000毫克/升左右时过程即受影响。碱度(以碳酸钙计)控制在2000毫克/升以上。 有机酸有上升趋势时应立即停止加料(生污泥)。碱度不足时可加石灰。温度也是一个重要的生长因素。过程可在33~35°C进行(称中温消化),也可在50~56°C进行(称高温消化)。通常采用中温消化。消化时间随搅拌情况而异;充分搅拌时(称高负荷率污泥消化)常少于15天;不搅拌时(称传统污泥消化)常在30~60天之间。高温消化常充分搅拌,消化时间约6~10天,产气率较高,寄生虫卵可杀灭90%以上,但耗热和耗能量大。
污泥消化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污泥中的有机物质稳定化。当污泥中的挥发性固体VSS含量降到40%以下时,即可认为已达到稳定化。污泥消化稳定可以采用好氧处理工艺,也可以采用厌氧处理工艺。
厌氧池中的消化污泥能用好氧池中活性污泥代替,关键是把好氧菌占优势的好氧污泥放的厌氧条件下培养厌氧污泥不如直接用厌氧污泥来的快。好氧池内活性污泥中优势菌群是好氧菌 厌氧池内的优势菌群是厌氧菌。 好氧菌在...
水力停留时间是HRT,污泥龄是SRT概念上就是不同的。水力停留时间是指待处理污水在反应器内的平均停留时间,也就是污水与生物反应器内微生物作用的平均反应时间。HRT是从“污水”的角度说,是为了让污水得到...
最早问世的污泥消化设施为兼有沉淀作用的化粪池;其后发展成为多种形式的双层沉淀池,下层为污泥消化室,上层为沉淀室;最后出现专为污泥消化而设的污泥消化池,为目前广泛采用。双层沉淀池由于效率低,造价高,目前已很少采用。化粪池是一种简单的沉淀池,仍普遍地用于分散的独立住宅。
污泥消化处理可分好氧消化和厌氧消化两类,其目的是为了稳定初沉池污泥、剩余活性污泥和腐殖污泥,以利于污泥后续处理。
污泥好氧消化是在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稳定性强和灭菌投资少、运行管理方便、最终产物无臭及上清液BOD低等优点,但能耗大、运行费用较高。适用于中、小型污水处理厂(站)的污泥处理。
污泥厌氧消化是对有机污泥进行稳定处理的最常用的方法,可以处理有机物含量较高的污泥。有机物被厌氧分解,随着污泥的稳定化,产生大量的高热值的沼气作为能源利用,使污泥资源化。适用于大型污水处理厂(站)的污泥处理方法。
正规的消化池大多采用圆柱形密闭池,锥底、拱顶。少数也有采用多边形的池子。圆形消化池直径一般在6~35米,直墙高度约为直径之半,池顶可为固定盖或浮盖。池身大多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小型池也可用钢结构。浮盖一般为钢制,可随池内液位高低而升降,以免池内空间出现真空。(见彩图)
消化池的容积负荷和水力停留时间(即消化时间)的关系见下图。消化池的容积设计应按有机负荷污泥龄或消化时间设计。所以只要提高进泥的有机物浓度,就可以更充分地利用消化池的容积。
污泥厌氧消化沼气安全系统的工艺设计
污泥厌氧消化沼气安全系统的工艺设计 摘要:本文以典型的污泥厌氧消化沼气安全利用系统为例, 着重从系统角度介绍了流程的设 计、安全装置的设置以及系统压力的设定和控制。 关键词:沼气利用 安全系统 工艺设计 污泥厌氧消化是一种使污泥达到稳定状态的非常有效的处理 方法。污泥中的有机物在厌 氧条件下, 在产酸细菌和甲烷细菌的先后作用下, 经酸性消化阶段和碱性消化阶段分解为甲 烷和二氧化碳为主要产物的消化气 (沼气) 。大中型污水处理厂对消化产生的沼气进行回收 利用,可以达到节约能源、降低运行成本的目的。 沼气由 55%~ 70%的甲烷、 25%~ 40%的二氧化碳和 1%~ 5%的氮硫化物和硫化氢组 成。沼气与空气以 1:5~14(体积比)混合时,如遇明火会引起爆炸。混合比超过此值时, 是燃烧热值约 4500~6000 千卡/米 3的燃料。 空气中沼气含量到达一定浓度会具有毒性。 因 此,沼气是具
污泥厌氧消化沼气安全系统的工艺设计
污泥厌氧消化沼气安全系统的工艺设计 (图 ) 污泥厌氧消化是一种使污泥达到稳定状态的非常有效的处理方法。 污泥中的 有机物在厌氧条件下, 在产酸细菌和甲烷细菌的先后作用下, 经酸性消化阶段和 碱性消化阶段分解为甲烷和二氧化碳为主要产物的消化气(沼气)。 大中型污水 处理厂对消化产生的沼气进行回收利用, 可以达到节约能源、 降低运行成本的目 的。 沼气由 55%~70%的甲烷、 25%~40%的二氧化碳和 1%~5%的氮硫 化物和硫化氢组成。沼气与空气以 1:5~14(体积比)混合时,如遇明火会引 起爆炸。混合比超过此值时,是燃烧热值约 4500~6000千卡/米 3的燃料。空 气中沼气含量到达一定浓度会具有毒性。 因此,沼气是具有很高利用价值同时如 果系统设计操作不当也有一定危险性的能源。 图 1、图 2所示是一典型的污水处理厂污泥厌氧消化沼气利用系统的流程图。 流程图 2所示为常规低压
本词条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大辞海》在线数据库 提供内容 。
污泥经厌氧消化处理后产生的气体。主要含有甲烷和二氧化碳,以及少量的氮气、氢气、硫化氢、氨和水蒸气。
本课题研究了污泥消化脱水过程中腐殖酸的迁移转化规律,建立了腐殖酸回收方法,项目预期目标全部完成。研究成果包括:(1)揭示了污泥中腐殖酸的特征。腐殖酸是污泥有机质的主要组分之一,以胡敏酸为主,腐殖化程度较低;65%的富里酸分子量为10-50kDa,65%的胡敏酸分子量超过100kDa,约90%的FA和约50%的HA存在于胞外聚合物中;(2)掌握了污泥消化脱水过程中腐殖酸的迁移转化规律。经过厌氧消化后,16.3%的胡敏酸和27.0%的富里酸被降解,而剩余腐殖酸分子量增加、腐殖化程度加深。污泥脱水不会影响腐殖酸的明显变化,但絮凝剂对溶解性富里酸有一定沉淀作用;(3)建立了碱预处理强化厌氧消化及回收腐殖酸的方法。为避免高pH和Na 的抑制效应,预处理宜采用0.04-0.1 mol/L的NaOH,在该条件碱处理后的污泥中用30-50kDa超滤膜分离回收腐殖酸,然后残余污泥再进行厌氧消化,此时回收产物中腐殖酸浓度为4.0 g/L,经进一步浓缩后可用于制肥,而厌氧消化过程中污泥有机质去除率从33%提高至56%,累积产气量增加35-53%。(4)建立了碱后处理改善污泥厌氧消化和从消化污泥中回收腐殖酸的方法。在半连续厌氧消化过程中,在半周期时抽取5%的污泥进行碱处理然后再回流,产气量增加了30-33%,针对消化污泥碱处理后的上清液采用50kDa的超滤膜分离,截留液中腐殖酸浓度超过4.2 g/L,占回收液中有机物的60%以上,该截留液经进一步浓缩后可以用于制肥。(5)建立了从热处理强化消化污泥脱水废液中回收腐殖酸的方法。消化污泥经160-180℃热处理后,脱水泥饼含水率降至60%以下,脱出液中腐殖酸含量超过1200 mg/L,且占有机物总量的90%,经50kDa超滤膜回收后可制取更高纯度的腐殖酸产品。上述研究系统阐述了污泥消化脱水过程中腐殖酸的变化规律,首次提出了结合污泥消化脱水过程回收腐殖酸的方案。基于这些成果,共发表论文8篇,其中SCI论文6篇,包括JCR一区论文3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培养硕士研究生6人。 2100433B
中新网广州4月10日电 (沈钊)10日下午,广州市天河区棠下涌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3名工作人员在维护设备时掉入污泥消化池,其中2人被救出后抢救无效死亡,另1人被救出后生命体征基本平稳。
记者从广州市天河区安全监管局获悉,该设施由广州市水投集团委托广东鑫都环保实业有限公司进行实施和运营。目前,事件原因还在进一步调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