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污染场地原位修复技术是当今地质、环境与岩土工程研究的热点和前沿课题。本项目以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场地原位曝气修复方法为对象,在孔隙水平深入研究其修复机理,建立多孔介质多相渗流与污染物运移传质转化耦合过程的微观力学理论模型,分析气体运动和气流微通道发展特征;通过一维土柱和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研究气流微通道分布特征和曝气影响区域三维特征,探讨复杂水文地质条件对曝气修复过程的影响,对理论模型进行分析验证;建立反映孔隙尺度微观特征的表征体元模型,采用多尺度耦合技术,开发基于表征体元性质的多场耦合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模拟修复过程中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根据理论分析、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成果,分析曝气修复系统中曝气压力、气体流量、影响区域和修复时间等重要设计参数的相关关系,提出具有普遍意义的设计准则。项目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广泛的工程应用前景,有助于推动环境修复技术水平的提高,促进我国地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污染场地原位修复技术是当今地质、环境与岩土工程研究的热点和前沿课题。本项目以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场地原位曝气修复方法为对象,在孔隙水平深入研究其修复机理,基于孔隙空间结构的网络模型建立多孔介质多相渗流与污染物运移传质转化耦合过程的微观力学理论模型,分析气体运动和气流微通道发展特征;通过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研究曝气影响区域特征,探讨复杂水文地质条件对曝气修复过程的影响,对理论模型进行分析验证;建立反映孔隙尺度微观特征的表征体元模型,采用多尺度耦合技术,开发基于表征体元性质的多场耦合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模拟修复过程中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根据理论分析、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成果,分析曝气修复系统中曝气压力、气体流量、影响区域和修复时间等重要设计参数的相关关系,提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地下水曝气修复工程设计准则。项目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广泛的工程应用前景,在理论模型、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分析等方面均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推动多孔介质多相渗流理论发展,有助于环境修复技术水平的提高,促进我国岩土地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100433B
场地地下水位一般在结施图说明中就有标注,主要是看基础开挖是否需要降水。 建筑工程类别设计是不会确定的,我们要根据建筑用途、面积、檐高、跨度等设计条件,通过当地费用定额当中查询得出。 墙身大样图一般都是...
下套管,各层水间的封堵是一门技艺活,方法很多,如果封的好的话就可以测,否则就不行。
进入地下水的污染物有来自人类活动的,有来自自然过程的。1.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会造成地下水的总矿化度、总硬度、硝酸盐和氯化物含量的升高,有时也会造成病原体污染。2.工业废水和工业废物可使地下水中有机和无...
地下水污染场地污染的控制与修复
地下水污染场地污染的控制与修复 作者: 赵勇胜, ZHAO Yong-sheng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长春,130026 刊名: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英文刊名: 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EARTH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2007,37(2) 被引用次数: 6次 参考文献(15条) 1.张宗祜 . 卢耀如 中国西部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 2002 2.陈梦熊 中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事业的发展与成就--从事地质工作60年的回顾与思考 2003 3.赵勇胜 . 林学钰 地下水污染模拟及污染的控制和处理 1994 4. Appelo C A J Geochemistry,groundwater and pollution 1994 5. Mustafa M Aral Advances in gr
地下水污染场地污染的控制与修复
地下水污染场地污染的控制与修复 赵勇胜 吉林大学 环境与资源学院 ,长春 130026 摘要 :我国存在大量的地下水污染场地 ,给地下水资源的使用带来了严重威胁 。将地下水污染场地划 分为 4 大类 ,15 个亚类 ,为制定不同地下水污染场地的管理 、控制和修复规定提供了依据 ;对地下水污染防 治规划的内容和方法技术进行了论述 。提出了建立地下水污染的预警系统 ,为污染的预防奠定基础 ;介绍 了地下水污染的控制与修复技术 ,并对地下水污染防控和治理的基本原则进行了探讨 。 关键词 :地下水污染场地类型 ;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 ;地下水污染预警系统 ;污染控制 ;修复 中图分类号 :X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 5888 (2007 ) 02 0303 08 收稿日期 :2006 11 20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50478006 ) ;国家
本书目录专家评论读者评论我要留言
书中涵盖了污染场地的调查、风险评价、污染场地风险管理策略、污染的控制与修复方法及应用等,系统地从污染场地的调查到最终的修复进行论述;重点介绍了污染地下水的控制和修复理论、方法和应用。具体特点有:(1)全面、系统介绍污染场地风险管理的全过程;(2)充分结合最新的科研成果,力图具有较强的实用性;(3)注重理论、方法的阐述,更注重实际应用的分析和论述。
全书共分为9章,内容主要包括概述、场地污染过程与模拟、污染场地调查与监测方法、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场地生态风险评价、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污染地下水修复技术、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筛选与修复工程实践、污染修复效果检验与原理。
本书可供环境保护领域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阅读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污染场地”是指因堆积、储存、处理、处置等方式承载了有害污染物质,并对人体健康和周边环境产生危害或具有潜在风险的空间区域。近十年来,由于城市化发展以及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等原因,我国10万个以上污染企业关停或搬迁,产生了大量的污染或潜在污染场地,威胁着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并显著影响土地和地下水资源的安全使用。近年来,湖南、广西、河北等地的工业场地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环境事故频发,使得污染场地的治理与安全再利用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污染场地治理是一项复杂的、耗资、耗时的艰巨工程,发达国家每年要投入大量资金来对这些场地进行管理、控制和修复。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这些国家的场地修复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出现了很多物理、化学或生物的修复技术,新型的组合修复技术也时有出现。面对数量众多且条件各异的污染场地与修复技术,政府部门、场地拥有者、或其它可能牵涉其中的个人、团体或机构等利益相关者存在着如何选择最佳场地修复技术的问题。这往往需要一套专业工具能够帮助提高决策的效率,在正确与合理评估污染场地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影响的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且经济高效的修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