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场地”是指因堆积、储存、处理、处置等方式承载了有害污染物质,并对人体健康和周边环境产生危害或具有潜在风险的空间区域。近十年来,由于城市化发展以及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等原因,我国10万个以上污染企业关停或搬迁,产生了大量的污染或潜在污染场地,威胁着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并显著影响土地和地下水资源的安全使用。近年来,湖南、广西、河北等地的工业场地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环境事故频发,使得污染场地的治理与安全再利用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污染场地治理是一项复杂的、耗资、耗时的艰巨工程,发达国家每年要投入大量资金来对这些场地进行管理、控制和修复。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这些国家的场地修复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出现了很多物理、化学或生物的修复技术,新型的组合修复技术也时有出现。面对数量众多且条件各异的污染场地与修复技术,政府部门、场地拥有者、或其它可能牵涉其中的个人、团体或机构等利益相关者存在着如何选择最佳场地修复技术的问题。这往往需要一套专业工具能够帮助提高决策的效率,在正确与合理评估污染场地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影响的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且经济高效的修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