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电气百科

微生物燃料电池性能参数

微生物燃料电池性能参数

使用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生的功率大小依赖于生物和电化学这两方面的过程。

底物转化的速率

受到如下因素的影响,包括细菌细胞的总量,反应器中混合和质量传递的现象,细菌的动力学(p-max--细菌的种属特异性最大生长速率,Ks--细菌对于底物的亲和常数),生物量的有机负荷速率(每天每克生物量中的底物克数),质子转运中的质子跨膜效率,以及MFC的总电势。

阳极的超极化

一般而言,测量MFCs的开放电路电势(OCP)的值从750mV~798mV。影响超极化的参数包括电极表面,电极的电化学性质,电极电势,电极动力学以及MFC中电子传递和电流的机制。

阴极的超极化

与在阳极观测到的现象相似,阴极也具有显著的电势损失。为了纠正这一点,一些研究者们使用了赤血盐(hexacyanoferrate)溶液。但是,赤血盐并不是被空气中的氧气完全重氧化的,所以应该认为它是一个电子受体更甚于作为媒介。如果要达到可持续状态,MFC阴极最好是开放性的阴极。

查看详情

微生物燃料电池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UPS蓄电池

  • 型号:12V100AH参数:输出压:12V额定容量:100AH
  • 联科
  • 13%
  • 山东科普电源系统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UPS蓄电池

  • 12V150AH
  • 联科
  • 13%
  • 山东科普电源系统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电池

  • 12V/24AH
  • 13%
  • 四川久远智能监控有限责任公司(湖州市厂商期刊)
  • 2022-12-06
查看价格

电池

  • 12V/4AH
  • 13%
  • 深圳市泰和安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电池

  • 12V/7AH
  • 13%
  • 深圳市泰和安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电池

  • 7Ah12V
  • 云浮市2012年2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电池

  • 10Ah12V
  • 云浮市2012年2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电池

  • 14Ah12V
  • 云浮市2012年2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电池

  • 10Ah12V
  • 云浮市2012年1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电池

  • 10Ah12V
  • 云浮市2011年4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底改微生物

  • 1.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等复合微生物菌群.2.优化基底土壤微生态环境,削减土壤氮磷营养盐释放,促进植物根系发育.3.底改微生物菌投建:清水溶解底改微生物菌,湖底均匀泼洒,设计用量30g/m24.其他: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 14100kg
  • 1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11-16
查看价格

复合微生物菌剂

  • 复合微生物菌剂
  • 1kg
  • 1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0-08-13
查看价格

微生物复合菌剂

  • 微生物复合菌剂
  • 846L
  • 1
  • 中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9-10-08
查看价格

微生物

  • 50ml/㎡
  • 48000m²
  • 1
  • 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6-12-20
查看价格

高效耐酸微生物菌剂

  • 高效耐酸微生物菌剂
  • 10t
  • 1
  • 中档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21-10-21
查看价格

微生物燃料电池生物技术

作用原理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s)提供了从可生物降解的、还原的化合物中维持能量产生的新机会。MFCs可以利用不同的碳水化合物,同时也可以利用废水中含有的各种复杂物质。关于它所涉及的能量代谢过程,以及细菌利用阳极作为电子受体的本质,目前都只有极其有限的信息;还没有建立关于其中电子传递机制的清晰理论。倘若要优化并完整的发展MFCs的产能理论,这些知识都是必须的。依据MFC工作的参数,细菌使用着不同的代谢通路。这也决定了如何选择特定的微生物及其对应的不同的性能。在此,我们将讨论细菌是如何使用阳极作为电子传递的受体,以及它们产能输出的能力。对MFC技术的评价是在与目前其它的产能途径比较下作出的。

微生物燃料电池并不是新兴的东西,利用微生物作为电池中的催化剂这一概念从上个世纪70年代就已存在,并且使用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家庭污水的设想也于1991年实现。但是,经过提升能量输出的微生物燃料电池则是新生的,为这一事物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可能的机会。

MFCs将可以被生物降解的物质中可利用的能量直接转化成为电能。要达到这一目的,只需要使细菌从利用它的天然电子传递受体,例如氧或者氮,转化为利用不溶性的受体,比如MFC的阳极。这一转换可以通过使用膜联组分或者可溶性电子穿梭体来实现。然后电子经由一个电阻器流向阴极,在那里电子受体被还原。与厌氧性消化作用相比,MFC能产生电流,并且生成了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废气。

与现有的其它利用有机物产能的技术相比,MFCs具有操作上和功能上的优势。首先它将底物直接转化为电能,保证了具有高的能量转化效率。其次,不同于现有的所有生物能处理,MFCs在常温,甚至是低温的环境条件下都能够有效运作。第三,MFC不需要进行废气处理,因为它所产生的废气的主要组分是二氧化碳,一般条件下不具有可再利用的能量。第四,MFCs不需要能量输入,因为仅需通风就可以被动的补充阴极气体。第五,在缺乏电力基础设施的局部地区,MFCs具有广泛应用的潜力,同时也扩大了用来满足我们对能源需求的燃料的多样性。

微生物燃料电池中的代谢

为了衡量细菌的发电能力,控制微生物电子和质子流的代谢途径必须要确定下来。除去底物的影响之外,电池阳极的势能也将决定细菌的代谢。增加MFC的电流会降低阳极电势,导致细菌将电子传递给更具还原性的复合物。因此阳极电势将决定细菌最终电子穿梭的氧化还原电势,同时也决定了代谢的类型。根据阳极势能的不同能够区分一些不同的代谢途径:高氧化还原氧化代谢,中氧化还原到低氧化还原的代谢,以及发酵。因此,目前报道过的MFCs中的生物从好氧型、兼性厌氧型到严格厌氧型的都有分布。

在高阳极电势的情况下,细菌在氧化代谢时能够使用呼吸链。电子及其相伴随的质子传递需要通过NADH脱氢酶、泛醌、辅酶Q或细胞色素。Kim等研究了这条通路的利用情况。他们观察到MFC中电流的产生能够被多种电子呼吸链的抑制剂所阻断。在他们所使用的MFC中,电子传递系统利用NADH脱氢酶,Fe/S(铁/硫)蛋白以及醌作为电子载体,而不使用电子传递链的2号位点或者末端氧化酶。通常观察到,在MFCs的传递过程中需要利用氧化磷酸化作用,导致其能量转化效率高达65%。常见的实例包括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微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以及Rhodoferax ferrireducens。

如果存在其它可替代的电子受体,如硫酸盐,会导致阳极电势降低,电子则易于沉积在这些组分上。当使用厌氧淤泥作为接种体时,可以重复性的观察到沼气的产生,提示在这种情况下细菌并未使用阳极。如果没有硫酸盐、硝酸盐或者其它电子受体的存在,如果阳极持续维持低电势则发酵就成为此时的主要代谢过程。例如,在葡萄糖的发酵过程中,涉及到的可能的反应是:C6H12O6+2H2O=4H2+2CO2+2C2H4O2 或 6H12O6=2H2+2CO2+C4H8O2。它表明,从理论上说,六碳底物中最多有三分之一的电子能够用来产生电流,而其它三分之二的电子则保存在产生的发酵产物中,如乙酸和丁酸盐。总电子量的三分之一用来发电的原因在于氢化酶的性质,它通常使用这些电子产生氢气,氢化酶一般位于膜的表面以便于与膜外的可活动的电子穿梭体相接触,或者直接接触在电极上。同重复观察到的现象一致,这一代谢类型也预示着高的乙酸和丁酸盐的产生。一些已知的制造发酵产物的微生物分属于以下几类:梭菌属(Clostridium),产碱菌(Alcaligenes),肠球菌(Enterococcus),都已经从MFCs中分离出来。此外,在独立发酵实验中,观察到在无氧条件下MFC富集培养时,有丰富的氢气产生,这一现象也进一步的支持和验证这一通路。

发酵的产物,如乙酸,在低阳极电势的情况下也能够被诸如泥菌属等厌氧菌氧化,它们能够在MFC的环境中夺取乙酸中的电子。

代谢途径的差异与已观测到的氧化还原电势的数据一起,为我们一窥微生物电动力学提供了一个深入的窗口。一个在外部电阻很低的情况下运转的MFC,在刚开始在生物量积累时期只产生很低的电流,因此具有高的阳极电势(即低的MFC电池电势)。这是对于兼性好氧菌和厌氧菌的选择的结果。经过培养生长,它的代谢转换率,体现为电流水平,将升高。所产生的这种适中的阳极电势水平将有利于那些适应低氧化的兼性厌氧微生物生长。然而此时,专性厌氧型微生物仍然会受到阳极仓内存在的氧化电势,同时也可能受到跨膜渗透过来的氧气影响,而处于生长受抑的状态。如果外部使用高电阻时,阳极电势将会变低,甚至只维持微弱的电流水平。在那种情况下,将只能选择适应低氧化的兼性厌氧微生物以及专性厌氧微生物,使对细菌种类的选择的可能性被局限了。

MFC中的阳极电子传递机制

电子向电极的传递需要一个物理性的传递系统以完成电池外部的电子转移。这一目的既可以通过使用可溶性的电子穿梭体,也可以通过膜结合的电子穿梭复合体。

氧化性的、膜结合的电子传递被认为是通过组成呼吸链的复合体完成的。已知细菌利用这一通路的例子有Geobacter metallireducens 、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以及Rhodoferax ferrireducens。决定一个组分是否能发挥类似电子门控通道的主要要求在于,它的原子空间结构相位的易接近性(即物理上能与电子供体和受体发生相互作用)。门控的势能与阳极的高低关系则将决定实际上是否能够使用这一门控(电子不能传递给一个更还原的电极)。

MFCs中鉴定出的许多发酵性的微生物都具有某一种氢化酶,例如布氏梭菌和微肠球菌。氢化酶可能直接参加了电子向电极的转移过程。最近,这一关于电子传递方法的设想由McKinlay和Zeikus提出,但是它必须结合可移动的氧化穿梭体。它们展示了氢化酶在还原细菌表面的中性红的过程中扮演了某一角色。

细菌可以使用可溶性的组分将电子从一个细胞(内)的化合物转移到电极的表面,同时伴随着这一化合物的氧化。在很多研究中,都向反应器中添加氧化型中间体比如中性红,劳氏紫(thionin)和甲基紫萝碱(viologen)。经验表明这些中间体的添加通常都是很关键的。但是,细菌也能够自己制造这些氧化中间体,通过两种途径:通过制造有机的、可以被可逆的还原化合物(次级代谢物),和通过制造可以被氧化的代谢中间物(初级代谢物)。

第一种途径体现在很多种类的细菌中,例如腐败谢瓦纳拉菌(Shewanella putrefaciens)以及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近期的研究表明这些微生物的代谢中间物影响着MFCs的性能,甚至普遍干扰了胞外电子的传递过程。失活铜绿假单胞菌的MFC中的这些与代谢中间体产生相关的基因,可以将产生的电流单独降低到原来的二十分之一。由一种细菌制造的氧化型代谢中间体也能够被其他种类的细菌在向电极传递电子的过程中所利用。

通过第二种途径细菌能够制造还原型的代谢中间体--但还是需要利用初级代谢中间物--使用代谢中间物如Ha或者HgS作为媒介。Schroder等利用E.coli K12产生氢气,并将浸泡在生物反应器中的由聚苯胺保护的铂催化电极处进行再氧化。通过这种方法他们获得了高达1.5mA/cm2(A,安培)的电流密度,这在之前是做不到。相似的,Straub和Schink发表了利用Sulfurospirillum deleyianum将硫还原至硫化物,然后再由铁重氧化为氧化程度更高的中间物。

查看详情

微生物燃料电池分类介体

向微生物燃料电池中添加的介体主要有两种:第一类是人工合成的介体,主要是一些染料类的物质,如吩嗪、吩噻嗪、靛酚、硫堇等等。这些介体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

(1) 能穿透进入微生物的细胞内发生氧化反应;

(2) 非常容易得电子; (3) 在被还原之前能快速离开微生物细胞;

(4) 在阳极表面有很好的电化学活性;

(5) 稳定性好;

(6) 在阳极电解液中是可溶的;

(7) 对微生物没有毒性;

(8) 不会被微生物代谢掉。第二类是某些微生物自身可以合成介体,如Pseudomonas aeruginosastrainKRP1能够合成绿脓菌素和吩嗪-1-甲酰胺等物质,它合成的介体不光自己可以使用,其它的微生物也可以利用它产生的介体传递电子。

作用原理

参与传递电子的介体与微生物和阳极之间的作用形式有三种:(1) 微生物将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的电子直接传递给溶解在溶液中的介体,介体再将电子传递给电极;(2)介体能进入到微生物体内,参加反应被还原,从微生物体内出来后再将电子传递给电极;(3) 微生物吸附在电极表面,它将反应产生的电子传递给在细胞表面的介体,再通过介体传递给电极。

优势

与现有的其它利用有机物产能的技术相比,微生物燃料电池具有操作上和功能上的优势: 首先,它将底物直接转化为电能,保证了具有高的能量转化效率; 其次,不同于现有的所有生物能处理,微生物燃料电池在常温环境条件下能够有效运作; 第三,微生物燃料电池不需要进行废气处理,因为它所产生的废气的主要组分是二氧化碳,一般条件下不具有可再利用的能量; 第四,微生物燃料电池不需要输入较大能量,因为若是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仅需通风就可以被动的补充阴极气体; 第五,在缺乏电力基础设施的局部地区,微生物燃料电池具有广泛应用的潜力,同时也扩大了用来满足我们对能源需求的燃料的多样性。

查看详情

微生物燃料电池性能参数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微生物燃料电池物质解析

根据电子传递方式进行分类,微生物燃料电池可分为直接的和间接的微生物燃料电池。所谓直接的是指燃料在电极上氧化的同时,电子直接从燃料分子转移到电极,再由生物催化剂直接催化电极表面的反应,这种反应在化学中成为氧化还原反应; 如果燃料是在电解液中或其它处所反应,电子通过氧化还原介体传递到电极上的电池就称为间接微生物燃料电池。根据电池中是否需要添加电子传递介体又可分为有介体和无介体微生物燃料电池。

查看详情

微生物燃料电池基本简介

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在阳极室厌氧环境下,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并释放出电子和质子,电子依靠合适的电子传递介体在生物组分和阳极之间进行有效传递,并通过外电路传递到阴极形成电流,而质子通过质子交换膜传递到阴极,氧化剂(一般为氧气)在阴极得到电子被还原与质子结合成水。

查看详情

微生物燃料电池优化

生物优化提示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细菌组合,以及促使细菌适应反应器内优化过的环境条件。虽然对细菌种子的选择将很大程度上决定细菌增殖的速率,但是它并不决定这一过程产生的最终结构。使用混合的厌氧-好氧型淤泥接种,并以葡萄糖作为营养源,可以观察到经过三个月的微生物适应和选择之后,细菌在将底物转换为电流的速率上有7倍的增长。如果提供更大的阳极表面供细菌生长的话,增长会更快。

批处理系统使能够制造可溶性的氧化型中间体的微生物的积累成为了可能。持续的系统性选择能形成生物被膜的种类,它们或者能够直接的生长在电极上,或者能够通过生物被膜的基质使用可移动的穿梭分子来传递电子。

通过向批次处理的阳极中加入可溶性的氧化中间体也能达到技术上的优化:MFCs中加入氧化型代谢中间体能够持续的改善电子传递。对这些代谢中间体的选择到目前为止还仅仅是出于经验性的,而且通常只有低的中间体电势,在数值约为300mV或者还原性更高的时候,才认为是值得考虑的。应该选择那些具有足够高的电势的氧化中间体,才能够使细菌对于电极而言具有足够高的流通速率,同时还需参考是以高库仑效率还是以高能量效率为主要目标。

一些研究工作者们已经开发了改进型的阳极材料,是通过将化学催化剂渗透进原始材料制成的。Park和Zeikus使用锰修饰过的高岭土电极,产生了高达788mW/m2的输出功率。而增加阳极的特殊表面将导致产生更低的电流密度(因此反过来降低了活化超极化)和更多的生物薄膜表面。然而,这种方法存在一个明显的局限,微小的孔洞很容易被被细菌迅速堵塞。被切断食物供应的细菌会死亡,因此在它溶解前反而降低了电极的活化表面。总之,降低活化超极化和内源性电阻值将是影响功率输出的最主要因素。

查看详情

微生物燃料电池核心技术

污物驱动的应用在于能够显著的移除废弃的底物。目前,使用传统的好氧处理时,氧化每千克碳水化合物就需要消耗1 kWh的能量。例如,生活污水的处理每立方米需要消耗0.5 kWh的能量,折算后在这一项上每人每年需要消耗的能源约为30 kWh。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开发一些技术,特别是针对高强度的废水。在这一领域中常用的是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lanket反应器,它产生沼气,特别是在处理浓缩的工业废水时。UASB反应器通常以每立方米反应器每天10~20 kg化学需氧量的负荷速率处理高度可降解性的废水,并且具有(带有一个燃烧引擎作为转换器)35%的总电力效率,意味着反应器功率输出为0.5~1 kW/m3。它的效率主要决定于燃烧沼气时损失的能量。未来如果发展了比现有的能更有效的氧化沼气的化学染料电池的话,很可能能够获得更高的效率。

能够转化具有积极市场价值的某种定性底物的电池,譬如葡萄糖,将以具有高能量效率作为首要目标。虽然MFCs的功率密度与诸如甲醇驱动的FCs相比是相当低的,但是对于这项技术而言,以底物安全性为代表的多功能性是它的一个重要优势。

全面的看,作为一种参考,以高速率的厌氧消化手段从生物量中重获能量的资本支出约为安装每百万瓦生产量花费100万瓦。后一数值也同样适用于通过传统的燃烧途径、风力涡轮机以及化学染料电池等方法利用化石燃料产能。因此这一手段也处于竞争之地。何况目前,微生物燃料电池尚未达到这一水准的功率输出。负荷速率为每天每立方米反应器0.1~10 kg的化学需氧量时,可以认为实际上能达到的功率输出在0.01~1.25 kW/m3之间。然而,对于好氧的处理过程,观察到的生长速率为消耗每克有机底物产生0.4克生物量生成,而对于厌氧发酵产生沼气的过程这一速率理论上仅为0.077。基于MFC过程的本质,其产量应该介于这两种代谢类型之间。观察到的以葡萄糖饲喂的MFCs的生长速率在0.07~0.22之间。由于废水处理设备中淤泥处理的花费多达每吨干物质500,这一数量的减少对于该过程的经济平衡具有重要的提示意义。

有效的设计和操作能够创造一种技术平台,能够在多种领域运用而不需要进行本质上的修改。除了经济方面,MFCs已经展现了支柱性的核心技术的姿态。它们在低的和适中的温度下能有效的产生能量并转化一系列的电子供体,甚至即使电子供体仅以低浓度存在。在这些方面现在还没有能够与之相媲美的其他已知技术。

查看详情

微生物燃料电池性能参数文献

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在铁路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 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在铁路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

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在铁路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

格式:pdf

大小:1.3MB

页数: 2页

微生物燃料电池是近年来新兴起来的一种将污水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污水处理技术,其利用产电细菌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分解同时产生电能,从而同步实现污水净化和能量回收。本文通过对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及其去除机理进行论述,结合我国铁路污水的处理现状及排放特点,探讨了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在铁路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不同接种条件下处理薯蓣素废水 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不同接种条件下处理薯蓣素废水

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不同接种条件下处理薯蓣素废水

格式:pdf

大小:1.3MB

页数: 6页

比较了在5种不同接种条件下,利用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s,MFCs)处理薯蓣素生产废水的污染物去除和产电效果.结果表明,该种废水可以用作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底物,在去除有机物的同时能够获得电能;采用全混合接种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最好,在350 h时CODCr去除率达到90%;采用污水处理厂厌氧污泥和薯蓣素废水驯化菌液混合接种的产电效果最好,在1 000Ω的外电阻下得到了370 mV的输出电压,最大输出功率密度达到10.32 mW/m2;不同菌属在MFCs中的作用差别显著,产电与去污功能可能由不同优势菌属承担;初步富集到优势菌菌b,菌d和菌e;PCR-DGGE和DNA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菌d和菌e与β-变形菌具有较好的同源性.

纺织生物电池为可穿戴设备提供动力

据报道,宾厄姆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纺织生物电池,或将作为未来可穿戴电子产品的基础供能。由宾厄姆顿大学电气与计算机科学助理教授Seokheun Choi领导的研究人员开发了柔性电池,据说与他之前的纸基微生物燃料电池相比,其能产生的功率更大。

即使经过反复的扭转和拉伸循环,织物基电池仍具有稳定的发电能力。微生物燃料电池被一些人认为是可穿戴设备的最佳电源,因为微生物细胞可以作为生物催化剂,提供稳定的酶促反应和较长的使用寿命。即使从人类身体产生的汗水也可以作为支持细菌活力的潜在燃料。

Choi表示,未来对于灵活和可伸缩的电子设备有一个明确和迫切的需求,因其可以很容易地与各种各样的环境集成以收集实时信息。他补充说,这样的电子设备,即使是在复杂曲线形状的基质上使用,也必须可靠地进行。

可穿戴设备研发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很容易看出这种性质的电池是如何有益的。例如,Levi's Commuter Trucker智能夹克利用可拆卸的“卡扣”来驱动夹克的高级功能。想象一下,如果将其电源直接编织到服装中,那么这样的可穿戴设备会有多好。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删除。

查看详情

基于织物的生物电池可以为未来的可穿戴设备提供动力

宾厄姆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一种纺织生物电池,可以作为未来可穿戴电子产品的基础。由宾厄姆顿大学电气与计算机科学助理教授Seokheun Choi领导的研究人员开发了柔性电池,据说与他之前的纸基微生物燃料电池相比,其能产生的功率更大。

即使经过反复的扭转和拉伸循环,织物基电池仍具有稳定的发电能力。微生物燃料电池被一些人认为是可穿戴设备的最佳电源,因为微生物细胞可以作为生物催化剂,提供稳定的酶促反应和较长的使用寿命。即使从人类身体产生的汗水也可以作为支持细菌活力的潜在燃料。

Choi表示,未来对于灵活和可伸缩的电子设备有一个明确和迫切的需求,因其可以很容易地与各种各样的环境集成以收集实时信息。他补充说,这样的电子设备,即使是在复杂曲线形状的基质上使用时,也必须可靠地进行。

可穿戴设备研发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很容易看出这种性质的电池是如何有益的。例如,Levi's Commuter Trucker智能夹克利用可拆卸的“卡扣”来驱动夹克的高级功能。想象一下,如果将其电源直接编织到服装中,那么这样的可穿戴设备会有多好。

这篇名为《柔性和可拉伸生物电池:在单一纺织层中无膜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单片集成》的论文在先进能源材料》(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杂志上发表。

文章来源:cnbeta

http://360estorage.com

查看详情

石墨烯基纳米多孔粒子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项目摘要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s是利用微生物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可以应用于污水处理行业,在废水净化的同时实现能量回收,具有操作条件温和,清洁高效,可循环利用等优点。但目前,输出功率低,制作成本高是制约其实际应用的瓶颈。因此,提高阴极对氧还原反应ORR的电化学活性和降低阴极催化剂的制备成本是MFCs的研究重点之一。本项目计划制备石墨烯基纳米多孔粒子复合材料,拟结合石墨烯大比表面积,高导电性和好的生物相容性等特点以及纳米多孔材料表面活性位点密度高和选择性高等的优点提高其对ORR的催化活性,同时利用金属间和金属与石墨烯间的协同效应,通过对金属物种的选择和金属间比例的调节制备低铂或非铂的石墨烯基纳米多孔粒子复合材料应用于微生物燃料电池,解决铂价格昂贵且易中毒失效等问题。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