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银根-额济纳旗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及勘探前景》是2006年3月1日由
石油工业出版社 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卫平生。
第一章 盆地勘探概况
第一节 自然地理及人文概况
第二节 勘探历程与勘探程度
第二章 地层与古生物特征
第一节 地层
第二节 古生物特征及分布规律
第三节 地层划分与对比
第四节 古气候特征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岩浆岩特征与分布
第一节 岩浆岩的形成与分布
第二节 岩浆岩类型和岩相特征
第三节 岩浆岩地球物理特征
第四节 岩浆岩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盆地构造特征与演化
第一节 区域构造背景
第二节 盆地基底构造特征
第三节 盆地构造格架
第四节 构造单元划分
第五节 盆地构造形成演化和类型
第六节 圈闭形成与分布规律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盆地沉积与演化特征
第一节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第二节 层序地层特征
第三节 层序的地球物理特征
第四节 岩相古地理分析及沉积体系演化
第五节 湖盆沉积模式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烃源岩及油气地球化学特征
第一节 烃源岩类型及展布
第二节 烃源岩的生源构成及沉积环境
第三节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第四节 油气地球化学及油源对比
第五节 烃源岩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储盖层特征与评价
第一节 储层特征与评价
第二节 盖层特征
参考文献
第八章 油气成藏条件与含油气系统分析
第一节 油气显示
第二节 已知含油构造的特征与成藏条件
第三节 油气运移与聚集特征
第四节 含油气系统与油气聚集带预测
参考文献
第九章 盆地油气资源评价
第一节 盆地资源量预测
第二节 层系评价
第三节 凹陷评价
第四节 区带评价
第五节 圈闭评价
参考文献
第十章 银根-额济纳旗盆地与二连盆地石油地质特征比较研究
第一节 盆地的规模与结构
第二节 盆地的地层对比
第三节 盆地区域构造与岩浆活动
第四节 生储组合、沉积及成藏特征
第五节 油气分布规律
第六节 盆地深部地壳构造特征
第七节 结论
参考文献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ISBN: 7502154329, 9787502154325
条形码: 9787502154325
尺寸: 25.6 x 18.2 x 1.8 cm
重量: 680 g
地处青藏高原北部的柴达木盆地素有中国“聚宝盆”之美誉,高山、盐湖、风蚀丘陵、戈壁荒漠等多种地形地貌吸引着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走进柴达木盆地,似乎走进了地球的童年。沙海无垠,气象...
里木盆地是中国西部四大相邻的盆地之一。它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位于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南北最宽处520公里,东西最长处1400公 里,面积约40多万平方公里。 地质特点是...
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和四川盆地。它们都分布在中国的西部。 中国四大盆地 中国四大盆地 什么是盆地: 盆地是周围山岭环峙、中部地势低平似盆状的地形。中国由于山区面积广大...
中东-中亚地区重点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及资源评价
根据区域地质-盆地-含油气系统-成藏组合的研究思路,总结了不同类型盆地油气成藏特征和富集规律,评价重点盆地资源潜力.研究认为,中东-中亚地区经历了地体群南离北聚的板块构造演化过程,发育了克拉通盆地、裂谷盆地、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和前陆盆地等4类主要的原型盆地.平面上,油气主要分布于阿拉伯板块西北部中生代古被动大陆边缘和东欧地台东南缘等稳定构造区的边缘,以及扎格罗斯褶皱带和斯基夫-图兰构造带等活动构造区相对稳定的构造带;层系上,主要分布在石炭系、二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和新近系;发育碳酸盐岩和碎屑岩两大类储集层,以前者为主,已发现储量占80.45%.在地质综合评价基础上,以成藏组合为评价单元,完成了8个重点盆地71个成藏组合待发现资源量的定量计算评价,优选了Ⅰ,Ⅱ类有利成藏组合.
伏尔加—乌拉尔典型前陆盆地石油地质特征及勘探前景分析
伏尔加—乌拉尔盆地为东欧地台东部边缘一个典型的前陆盆地,发育前寒武里菲纪—新生代第四纪地层,其中上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地层中发育良好的生、储、盖组合,形成了巨型富油气区,具有广阔的油气资源前景。其构造演化经历了陆内裂谷碎屑岩阶段、被动陆缘碳酸盐岩台地阶段、造山带前陆盆地形成阶段以及前陆盆地碎屑岩阶段。研究表明,该盆地经历了大陆开裂—大陆碰撞整个"威尔逊旋回"的构造运动,具有典型的大型前陆盆地形成与演化特征;被动陆缘阶段发育的生物碳酸盐岩为烃源岩提供了物质基础,而在前陆盆地形成时造山带强烈的区域构造运动为油气运移提供了动力,使油气大规模聚集;盆地东部褶皱带为今后重要的勘探区。
油气开发类企事业单位:岩矿识别、构造分析、油藏地质资料采集、油藏静动态分析、地震、测井、试油施工及资料解释。
持续本科专业举例:地质工程;资源勘查工程。 2100433B
教材:
(1)《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第二版),蒋有录、查明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16年;
(2)《油气地质与勘探实验、习题及课程设计》,蒋有录、谭丽娟主编,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13年。
补充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石油地质学》,柳广弟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年;
(2)《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何生、叶加仁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0;
(3)《石油与天然气运移》(第四版),李明诚,石油工业出版社,2013;
(4)《油气勘探工程》,丁贵明等,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5)《油气田勘探》,庞雄奇等,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
(6)《石油地质学》,查普曼著,李明诚译,石油工业出版社,1989年;
(7)《石油形成与分布》,蒂索和威尔特著,中译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9年。 2100433B
油气勘探是从已知到未知,从地表未见到油气显示的沉积盆地开始研究到发现、探明油气田,直到查清油气田内部流体性质及具体分布特征的漫长过程。对这个过程的划分与命名可有不同的方案或说法。从勘探程度上可分为概查、普查、详查和油气田勘探,也可分为区域勘探、圈闭预探和油气藏评价勘探;从勘探主要目标上可为分盆地评价、区带评价、圈闭(靶区)评价和油气田勘探。在实际工作中,也往往把集中力量进行的油气田评价称为勘探,而把此前的各阶段归并为勘探早期工作。从工作所获得的资源量——储量序列上看,上述各阶段依次提出盆地和区带(凹陷)资源量、圈闭资源量、各级储量(预测、控制和探明的Ⅲ、Ⅱ、Ⅰ级储量)。随着开发工作的进行,不但要对复杂油气田进行滚动勘探开发,而且还要对已发现并提交探明储量的油气田进行更深入的勘探,有人叫补充勘探或二次勘探;它可以促进已发现油田储量不断增长和升级,探明新区块和新层系,认识剩余可采油气的分布。这些工作也应纳入勘探程序中。一般说来,勘探的前期阶段,使用的装备“轻”、投资也较少;越到勘探后期经费投入越大,越要求降低其风险性。这种勘探程序是科学认识论在油气勘探上的反映。随着条件和需求的变化,允许灵活地实施勘探工程,勘探程序中工作可以加快(或延缓),但决不可逾越。不可在一个阶段还没有实施或还没有完成,没有取得相应认识前就跳入下一个程序阶段。这样往往导致勘探失误或失败,是“欲速则不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