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预浸水法适用条件

预浸水法适用条件

1.预浸水法宜用于处理湿陷性黄土层厚度大于10m,自重湿陷量的计算值不小于500mm的场地。浸水前宜通过现场试坑浸水试验确定浸水时间、耗水量和湿陷量等。

2.浸水坑边缘至既有建筑物的距离不宜小于50m,并应防止由于浸水影响附近建筑物和场地边坡的稳定性。

3.浸水坑的边长不得小于湿陷性黄土层的厚度。当浸水坑的面积较大时,可分段进行浸水。

4.浸水坑内的水头高度不宜小于300mm,连续浸水时间以湿陷变形稳定为准,其稳定标准为最后5d的平均湿陷量小于1mm/d。

5.地基预浸水结束后,在基础施工前应进行补充勘察工作,重新评定地基土的湿陷性,并应采用垫层或其他方法处理上部湿陷性黄土层。

查看详情

预浸水法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铺反粘沥青防卷材

  • SAM-940 PY D 4.0mmGB/T23457-2017(双面)
  • 东方雨虹
  • 13%
  • 深圳东方雨虹防水工程有限公司
  • 2022-12-08
查看价格

铺反粘沥青防卷材

  • SAM-940 PY PE 4.0mmGB/T23457-2017(单面)
  • 东方雨虹
  • 13%
  • 深圳东方雨虹防水工程有限公司
  • 2022-12-08
查看价格

铺热塑性聚烯烃(TPO)防卷材

  • 1.5mm高分子自粘胶膜(TPO)预铺防卷材
  • 东方雨虹
  • 13%
  • 深圳东方雨虹防水工程有限公司
  • 2022-12-08
查看价格

浸水天平

  • 最大称重(kg):5;
  • 伟权
  • 13%
  • 长春市伟权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 2022-12-08
查看价格

SZ铺自粘胶膜(TPO)防卷材

  • 1.5mm
  • 蜀宅
  • 13%
  • 四川蜀宅防水材料有限公司
  • 2022-12-08
查看价格

挤压顶管设备

  • 管径1650
  • 台班
  • 汕头市2012年4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挤压顶管设备

  • 管径2400
  • 台班
  • 汕头市2012年4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挤压顶管设备

  • 管径1200
  • 台班
  • 汕头市2012年3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挤压顶管设备

  • 管径1400
  • 台班
  • 汕头市2012年3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挤压顶管设备

  • 管径2000
  • 台班
  • 汕头市2012年3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浸水变送器

  • -
  • 1台
  • 3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5-07-29
查看价格

浸水探测器

  • -
  • 1个
  • 3
  • 中档品牌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07-16
查看价格

审核条件设置

  • 主要功能:审核条件设置是在核报营时用来进行约束的功能.主要的束检验项目,结果值病人性别、年幽,科室和病人类型,还可以手动设置条件,并且设置条件之间的关系手动设置提示信息.这里所有条件只是针对普通仪器、酶标仪的检验项目进行约束.
  • 1套
  • 1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8-09-25
查看价格

浸水探测器

  • 地面安装或底边贴地安装,工作电压:DC12-24V;报警输出:常开常闭可选
  • 13个
  • 1
  • 施耐德、西门子、abb、摩根、永诺、吉徕、罗格朗,产品要支持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10-13
查看价格

APF湿铺/复合自粘防卷材

  • 2.0mm 玻纤胎基
  • 2707m²
  • 4
  • 科顺
  • 中高档
  • 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5-12-05
查看价格

预浸水法特点分析

优点

预浸水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坝基具有操作简便,处理范围广、深度大,可消除湿陷危害,费省效宏等优点。同时对陷穴、鼠洞、墓坑、暗缝等隐患可及时发现及早处理。

缺点

预浸水法缺点是工期长、耗水量大,浸水后地基土的强度降低以及上部一定厚度的土层具有二次和外荷湿陷性等。

查看详情

预浸水法应用背景

湿陷性黄土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西北、华中和华东部分地区,宁夏主要分布在南部山区,并以马兰黄土为主。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上进行工程建设时,必须考虑因地基湿陷引起的附加沉降对工程可能造成的危害,选择适宜的地基处理方法,避免或消除因地基的湿陷所造成的危害。湿陷性黄土地基常用的处理方法有垫层法、强夯法、挤密法和预浸水法,这些方法在工业及民用建筑中已普遍采用,而在水利工程尤其是库坝坝基的湿陷性黄土处理中因认识不足或资金短缺等原因,应用的较少。早期未对湿陷性黄土坝基处理的土坝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坝基黄土沉陷导致坝体开裂横缝是屡见不鲜的,管理单位只能采取出现裂缝对其进行灌浆处理,可以说年年灌,年年裂,部分土坝甚至到库容基本淤没进行除险加固时仍发生上述现象,稍有不慎导致土坝决口水毁的也有发生。近年来我区有关部门逐渐认识到湿陷性黄土坝基处理的重要性,开始探索对其处理的有效方法。预浸水法是湿陷性黄土坝基处理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宜用于处理湿陷性黄土层厚度大于10m、自重湿陷量的计算值不小于500mm的场地,对处理面积大、厚度深的坝基具有投资低、效果好的优点。2002年在宁夏海原县棉山湾水库工程建设中首次应用预浸水法对左坝肩一级阶地湿陷坝基进行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查看详情

预浸水法适用条件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预浸水法影响因素

浸水坑面积大小

根据试坑浸水试验结果表明:面积较大的试坑具有较大的自重湿陷量,面积相近的试坑,其湿陷量基本相近,试坑的形状对湿陷量影响较小。当浸水坑尺寸大小等于湿陷性土层厚度时,由于消除了侧边土阻力的影响,方可使自重湿陷充分发生,即试坑的最佳尺寸应等于湿陷性土层的厚度且不小于10m。

湿陷开始、高峰出现时间

根据试坑浸水实验成果显示:面积较大的试坑,其湿陷速率要比面积较小的试坑为快,土层湿陷速率的峰值一般出现在浸水后的第2-3昼夜。此前,由于水的浸入深度逐渐加大,土的加固性结构逐渐被破坏,故湿陷速率逐渐加快:此后,由于土又不断密实,深层浸水的影响相对较小,湿陷速率又逐渐减小,直至达到稳定或呈现缓慢的蠕变变形。

湿陷量、耗水量与浸水时间的关系

根据有关资料,浸水时间愈长,耗水量愈多,湿陷量亦愈大,但湿陷速率却愈来愈小,昼夜单位面积耗水量亦逐渐减小。

坑外变形特征范围

根据有关资料,试坑在浸水1-2昼夜时,坑边向外0.3-1.0m处出现第一道环形裂缝,随后在外围相继出现新的裂缝。裂缝呈同心圆状分布,最外边处的裂缝距坑边的距离约等于试坑的直径。

查看详情

预浸水法浸水处理

浸水面积确定

浸水面积应包括湿陷坝基与两侧辐射区域,辐射区域确定为:从坝基边缘按1:1坡比向外往地下延伸至湿陷界限处。

浸水方法

根据地形条件布置开挖浸水坑,浸水坑挖成之后,用钻机在坑内打砂井,成井后及时用粗砂和碎石灌填,最后在坑内连续放水浸泡。

湿陷观测

湿陷观测包括地层湿陷、地表变形观测和耗水量变化观测等内容。预浸水前,在坝右岸离浸水坑60m远位置埋设一水泥桩作为永久性水准点,先观测1次,浸水开始后,每天都定时观测1次,同时准确记录注水时间、注水量和沉降量,并及时整理观测资料,逐坑绘制昼夜耗水量与浸水时间曲线、湿陷速率曲线。

查看详情

预浸水法注意事项

浸水坑开挖

浸水坑应根据地形条件开挖,当地形较陡时,面积可小些,地形平缓时,面积可大些,但一般面积控制在200 ~ 500 m为宜。浸水坑坑内要平整,边埂要拍实,顶宽应大于 50cm,以利人行走。

钻孔及填孔

当同时用两台钻机钻孔时,孔距应相距10m以上,成孔之后,应及时用洗净的碎石或粗砂充填密实,以防孔壁坍塌。在浸水过程中,如发现砂井内碎石下沉,应及时进行填充。

地穴处理

在浸泡时,如发现某个砂井或几个相邻砂井渗水迅速、渗水量大且砂井孔径逐渐扩大时,应判断可能有地穴存在,此时应停比浸泡,改用泥浆灌填砂井,当灌填到泥浆从砂井上升时,证明地穴已灌满,泥浆灌填即可结束,继续用水浸泡。

查看详情

预浸水法不足之处

根据各水库资料分析,目前存在注重浸水期资料的观测与整理,缺乏浸水结束后沉降量的观测,个别甚至浸水期结束同时停止观测。浸水后期筑坝阶段由于目前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所以无法了解土层在后续加荷阶段的沉降变化。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以期逐步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指导工程建设。2100433B

查看详情

预浸水法适用条件文献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加固软基适用条件探讨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加固软基适用条件探讨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加固软基适用条件探讨

格式:pdf

大小:306KB

页数: 5页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加固软基适用条件探讨——运用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加固软基出现的加固效果不理想情况,除了设计或施工质量等原因之外,很大程度上是对该法的适用条件考虑不够.本文在介绍该法的加固机理及施工工艺基础上,结合某涵闸软基加固工程,探讨了...

新奥法施工及其适用条件探讨 新奥法施工及其适用条件探讨

新奥法施工及其适用条件探讨

格式:pdf

大小:306KB

页数: 未知

本文以万家寨引黄工程输水隧洞的施工实践和岩压力学为依据,分析探讨了新奥法的基本原则及施工“三大支柱”的理论根据。从理论和实践阐明了新奥法施工的适用条件。指出在晋西北Q3黄土洞顶上不宜选用新奥法施工。

工程技术相关知识:湿陷性黄土预浸水法

湿陷性黄土地基预浸水法是利用黄土浸水后产生自重湿陷的特性,在施工前进行大面积浸水使土体预先产生自重湿陷,以消除黄土土层的自重湿陷性,它只适用于处理土层厚度大于10m,自重湿陷量计算值不大于500mm的黄土地基,经预浸法处理后,浅层黄土可能仍具外荷湿陷性,需做浅层处理。

预浸水法用水量大、工期长,一般应比正式工程至少提前半年到一年进行,浸水前沿场地四周修土埂或向下挖深50cm,并设置标点以观测地面及深层土的湿陷变形,浸水期间要加强观测,浸水初期水位不易过高,待周围地表出现环形裂缝后再提高水位,湿陷性变形的观测应到沉陷基本稳定为止。预浸水法用水量大,对于缺水少雨、水资源贫乏地区,不易采用,当土层下部存在隔水层时,预浸时间加大,工期延长,都将是影响工程的因素。

查看详情

一建市政知识点:预浸水

1 浸水前施工 :

1)开挖基坑:开挖范围按建筑物基础外缘外放5m,相邻基础高差较大部位外放3m,坑壁按1:0.5放坡,开挖至基底标高以下1.0m,整平场地。

2)设导水孔:采用人工成孔导水孔间距5.0m,视土层厚度及渗透性现场做调整深度5.0m~8.0m.

3)清土填料:清理导水孔,土体运出主场外,并往孔内填满砂石等强透水性材料。

4)铺设供水设施:供水设施布设于基坑周边,并达到预浸水所用量。

5)设观测标:观测标采用Φ20钢筋,在浸水前观测标上初始值并记录,观测标精度不大于1mm.

2 浸水施工 :

浸水应连续进行,保持坑内水头高度不小于300mm.浸水过程中须定时观测湿陷量、耗水量、浸湿范围及地面裂缝做好观测记录。浸水稳定标准为最后5d的平均湿陷量小于5mm。

查看详情

预湿法概念

膨胀土路基对于路的稳定性有许多危害,现国内已有多种方法处理膨胀土路基。其中一种就是利用预湿法。水利工程建没中经常采用膨胀土预湿法,用水浸泡地基土或覆盖非膨胀土以达到膨胀土的湿度平衡。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