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雨蕨科

植株高30-35厘米。根状茎长而横走,密生鳞片;鳞片膜质,下部阔圆形,向上成长钻形,有睫毛,盾状着生。叶远生,草质,无毛;叶柄以关节着生于矮叶足上,连同叶轴为栗褐色;叶片卵状三角形,长20-30厘米,基部宽15-25厘米,四回羽状细裂;羽片密接,基部一对较大,矩圆形,长8-12厘米,宽4-6厘米,渐尖头,基部近圆形;各回小羽片都有短柄,小羽轴有狭翅;末回裂片条形,长2-3毫米,宽约0.8毫米,尖头,全缘。叶脉分叉,每裂片有小脉1条。孢子囊群生于小脉中部,圆形,无盖。 分布于广东(海南岛)、广西、贵州和云南南部;越南,泰国,尼泊尔也有。附生密林中树干或石上,叶旱季枯死,雨季再生,海拔1500-2700米

雨蕨科基本信息

雨蕨科下级分布

仅1属,雨蕨属Gymnogrammitis Griff. 分布于我国(西南部及南部)、印度北部、尼泊尔、不丹、锡金、缅甸及中南半岛。

查看详情

雨蕨科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富贵

  • 株高100cm,冠幅100cm(乌毛)
  • 韶顺然花木场
  • 13%
  • 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韶顺然花木场
  • 2022-12-08
查看价格

狼尾

  • 狼尾;狼尾规格型号:种类:狼尾 130#精品苗自然高×冠幅:25-30cm×25-30cm品牌:绿态
  • 绿态
  • 13%
  • 深圳市宸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8
查看价格

  • 高度35-45cm,冠幅15-25cm
  • 瀚艺
  • 13%
  • 南宁瀚艺生态苗圃种植基地
  • 2022-12-08
查看价格

  • 高度25-35cm,冠幅15-20cm
  • 瀚艺
  • 13%
  • 南宁瀚艺生态苗圃种植基地
  • 2022-12-08
查看价格

单层百叶风口

  • 150×150
  • 雄吉通风
  • 13%
  • 重庆市雄吉通风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2022-12-08
查看价格

长久

  • 苗高30-40cm 冠幅25-30cm 营养袋:五斤
  • 珠海市2018年10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肋骨

  • 【自然高】×冠幅20-30×20-30,容器直径10,容器苗
  • 深圳市2022年9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肋骨

  • 【自然高】×冠幅30-40×30-40,容器直径15,容器苗
  • 深圳市2022年9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肋骨

  • 【自然高】×冠幅20-30×20-30,容器直径10,容器苗
  • 深圳市2022年6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纽扣

  • 【自然高】×冠幅30-40×30-40,容器直径15,容器苗
  • 深圳市2022年6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富贵

  • 1.种类:富贵2.高度50-60cm、冠幅30-35cm
  • 155m²
  • 3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10-14
查看价格

淋喷头

  • 淋喷头
  • 84个
  • 1
  • 福建省南安市恒盾消防
  • 中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0-10-22
查看价格

流星

  • 每棵流星8支
  • 168支
  • 1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12-17
查看价格

波斯顿

  • (1)波斯顿 (2)高度30-35cm,冠幅25-30cm
  • 672m²
  • 1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8-06-27
查看价格

铁线

  • (1)种类:铁线(2)规格:0.2-0.25m,冠幅0.2-0.25m(3)株数:49株/m2
  • 100m²
  • 3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02-03
查看价格

雨蕨科相关类群

卤蕨科Acrostichaceae

铁线蕨科Adiantaceae

车前蕨科Antrophyaceae

叉蕨科Aspidiaceae

铁角蕨科Aspleniaceae

蹄盖蕨科Athyriaceae

乌毛蕨科Blechnaceae

实蕨科Bolbitidaceae

燕尾蕨科Cheiropleuriaceae

桫椤科Cyatheaceae

骨碎补科(2) Davalliaceae

姬蕨科Dennstaedtiaceae

蚌壳蕨科Dicksoniaceae

双扇蕨科Dipteridaceae

槲蕨科Drynariaceae

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

舌蕨科Elaphoglossaceae

里白科Gleicheniaceae

禾叶蕨科Grammitidaceae

雨蕨科Gymnogrammitidaceae

裸子蕨科Hemionitidaceae

膜蕨科Hymenophyllaceae

肿足蕨科Hypodematiaceae

陵齿蕨科Lindsaeaceae

藤蕨科Lomariopsidaceae

剑蕨科Loxogrammaceae

海金沙科Lygodiaceae

稀子蕨科Monachosoraceae

肾蕨科Nephrolepidaceae

条蕨科OLEANDRACEAE

球子蕨科Onocleaceae

紫萁科Osmundaceae

水蕨科Parkeriaceae (ceratopteridaceae)

球盖蕨科Peranemaceae

瘤足蕨科Plagiogyriaceae

鹿角蕨科Platyceriaceae

睫毛蕨科Pleurosoriopsidaceae

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

凤尾蕨科Pteridaceae

蕨科Pteridiaceae

莎草蕨科Schizaeaceae

中国蕨科Sinopteridaceae

光叶藤蕨科Stenochlaenaceae

金星蕨科Thelypteridaceae

书带蕨科Vittariaceae

岩蕨科Woodsiaceae

查看详情

雨蕨科植物特征

中型,附生。根状茎横走,圆柱形,辐射对称,坚挺,呈灰蓝色,具网状中柱,密被鳞片;鳞片小,覆瓦状排列,披针形,锈棕色,有长钻头,腹部盾状着生,边缘有长而密的睫毛,膜质,细筛孔状,网眼狭长。叶远生,螺旋状排列;叶柄圆柱形,细瘦,棕色,有光泽,基部以上光滑,基部以关节着生于高出的灰蓝色的叶足上,老则由此脱落;叶片长卵形或阔卵形,渐尖头,基部圆楔形,四回羽状细裂,各回羽片及小羽片密接,以锐角从叶轴和小羽轴斜展,末回小羽片或裂片小,披针形,圆头或近尖头,全缘,各有单一的小脉1条,不达叶边。叶薄草质,极光滑。孢子囊群小,无盖,圆形,由少数孢子囊组成,不具隔丝,每末回裂片有1枚,生于小脉的背部,成熟时稍扩大且较裂片为阔;孢子囊有细柄,由3纵行细胞组成,环带有12-16个增厚细胞。孢子两侧对称,椭圆形,透明,具单裂缝,不具周壁,外壁表面具细长的棒状纹饰(似腺毛),棒上及其末端常具小圆球,小球易脱落,外壁表面尚有不明显的细网。

查看详情

雨蕨科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雨蕨科下级物种

雨蕨

植株高30-40厘米。根状茎长而横走,粗壮,粗约5毫米,灰蓝色,密被鳞片;鳞片覆瓦状排列,下部阔圆形,向上渐狭成线状钻形,长约4毫米,边缘有睫毛,膜质,棕色,腹部中心为黑褐色,盾状着生。叶远生,相距1-5厘米或过之;叶柄长6-18厘米,粗1-2毫米,栗褐色或深禾秆色,略有光泽,无毛,上面有浅纵沟,基部以关节着生于明显的叶足上;叶片三角状卵形,长20-35厘米,基部宽15-2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近心形,四回细羽裂;羽片10-15对,下部两对近对生,向上的近互生,斜展,密接或有时重叠,有短柄(3-4毫米),下部1-2对较大,长8-15厘米,宽3.5-7厘米,三角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对称,圆截形至阔楔形,三回羽裂;一回小羽片10-15对,互生,斜展,柄长约2毫米并有狭翅,椭圆形,长1. 5-4厘米,宽5-18毫米,急尖头,基部为对称的圆楔形,二回羽裂;二回小羽片4-8对,略斜向上,短柄具狭翅,椭圆形,长3-7毫米,宽1.5-4.5毫米,钝头,基部楔形,不对称,下侧下延,常细裂为不等长的短裂片,裂片2-4片,斜向上,线形,长2-3毫米,宽不足1毫米,尖头,全缘。叶脉不明显,每裂片有小脉1条,不达于裂片先端。叶草质,干后灰绿色,无毛;叶轴栗褐色,略有光泽,顶部两侧有绿色的狭边,小羽轴两侧有狭翅。孢子囊群生于裂片背面,位于小脉顶端以下,圆形,成熟时略宽于裂片,无盖,也无隔丝。

产海南(五指山)、广东(乳源)、广西(资源、大苗山、大瑶山)、湖南(宜章)、贵州(雷山、榕江、邱江)、云南(景东、屏边、顺宁、漾濞)、西藏(察隅、墨脱、樟木)。生山地密林下, 常附生于树干上或岩石上, 海拔1300-2700米。叶于雨季生长, 早季干枯。印度北部、尼泊尔、不丹、锡金、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及越南也有分布。模式标本产地:印度(Khasia Hills)。

查看详情

雨蕨科文献

观察蕨类生活史的好材料——铁线蕨 观察蕨类生活史的好材料——铁线蕨

观察蕨类生活史的好材料——铁线蕨

格式:pdf

大小:366KB

页数: 4页

铁线蕨分布广泛,容易培养,是观察蕨类生活史的好材料。将经过低温处理(4℃)的铁线蕨成熟孢子接种到培养基上,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45 d左右,孢子萌发后长成配子体,培养60 d左右,颈卵器内的受精卵萌发长出幼孢子体。将铁线蕨孢子接种到花盆内的土壤上,在室内培养2~3个月长成配子体,培养4~5个月长出幼孢子体。将培养基上的幼孢子体移栽到花盆土壤中可在室内长期培养,四季常青,孢子囊陆续分化、成熟。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格式:pdf

大小:366KB

页数: 29页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南岭植物名录目录

前言

蕨类植物门

松叶蕨科

石杉科

石松科

卷柏科

木贼科

阴地蕨科

瓶尔小草科

观音座莲科

紫萁科

瘤足蕨科

里白科

海金沙科

膜蕨科

蚌壳蕨科

桫椤科

稀子蕨科

碗蕨科

鳞始蕨科

姬蕨科

蕨科

凤尾蕨科

中国蕨科

铁线蕨科

裸子蕨科

车前蕨科

书带蕨科

蹄盖蕨科

肿足蕨科

金星蕨科

铁角蕨科

球子蕨科

乌毛蕨科

柄盖蕨科

鳞毛蕨科

叉蕨科

实蕨科

藤蕨科

肾蕨科

礤蕨科

骨碎补科

雨蕨科

双扇蕨科

燕尾蕨科

水龙骨科

槲蕨科

禾叶蕨科

剑蕨科

满江红科

种子植物门

裸子植物亚门

苏铁科

银杏科

南洋杉科

松科

杉科

柏科

罗汉松科

三尖杉科

红豆杉科

买麻藤科

被子植物亚门

双子叶植物纲

木兰科

八角茴香科

五味子科

番荔枝科

樟科

莲叶桐科

……

单子叶植物纲

附录

图版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