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本书在“互联网+”及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加速推进的大背景下,简要介绍了人类城市的发展历程和智慧城市人本内涵的起源,并从多维度阐述了智慧城市演变的人本精神,探讨了智慧城市的人居环境,揭示了城市进化的不同路径和城市进化中的人本主义,重点阐明了智慧城市在应用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物联化、智能化科技支撑城市科学管理,民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原则、内容和任务的谋划等方面的城市规划和设计方法,同时通过智慧城市建设的实际案例加以分析和说明,从而使读者能更真切地理解智慧城市规划、智慧城市设计和智慧城市应用的具体含义和发展方向。
前言
第1章 智慧城市演变的人本精神1
1.1 城市发展历程2
1.2 智慧城市的概念与内涵10
1.3 智慧城市试点与全面建设16
1.4 数字城市与智慧城市29
1.5 智慧城市人格化37
第2章 城市创新系统与人文情怀43
2.1 盘活城市公共数据资源44
2.2 理解城市设计57
2.3 智慧城市为消退的人口红利带来新的契机72
2.4 建立信息生态系统79
第3章 智慧城市的人居环境88
3.1 智慧城市群——区域新模式89
3.2 城市产业的拉动引擎108
3.3 一座城市的神经114
3.4 群落,生态间的默契123
第4章 城市进化与城市活力126
4.1 城市进化的不同路径127
4.2 人与城市进化134
4.3 逆城市化新思路142
第5章 智慧城市的规划与设计150
5.1 智慧城市规划概念151
5.2 智慧城市规划路径156
5.3 智慧城市建设内容167
5.4 智慧城市评估体系190
第6章 智慧城市建设案例198
6.1 智慧城市规划199
6.2 智慧城市设计209
6.3 智慧城市应用213
参考文献227
智慧城市的体现是借助于互联网工具来实现。智慧城市的展现应该是人们生活的一个产业链,利用互联网工具把整座城市完完整整的搬到网络上,装进每个人的手机里,利用一个软件通过手指点点,足不出户就能满足生活中的所...
新型智慧城市就是在一个城市中将政府职能、城市管理、民生服务、企业经济通过新型智慧城市这个大平台融为一体。采用信息化、物联化、智能化科技,将城市所涉及的社会经济、综合管理与社会服务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和充...
你好,据我了解: 1、智慧城市展厅设计的水平个人感觉是挺好的,智慧公共服务:建设智慧公共服务和城市管理系统。通过加强就业、医疗、文化、安居等专业性应用系统建设,通过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规范化、精准化和...
刍议智慧城市发展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智慧城市发展是当前我国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结合这种智慧城市的发展构建,其对于城市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同时也会对于城市规划工作的落实产生一定的影响,改变着城市规划的方式和效果,需要确保城市规划能够较好适应智慧城市的发展需求,较好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隐患。本文就重点围绕着智慧城市发展下城市规划工作的有效落实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论述。
智慧城市规划(范本)
智慧城市规划范本 (2011-2020) (以深圳为例) 〇 〇二 一 年十二月 2 目 录 一、面临形势与发展基础 (一)面临形势 (二)发展基础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发展目标 三、主要任务 (一) 加强基础建设,完善支撑体系 (二) 抢占标准高地,实现重点突破 (三) 推动业态创新,构建产业生态 (四) 深化资源利用,提升运行效率 四、重大工程 (一)全覆盖感知网络工程 (二)高速融合网络工程 (三)公共服务支撑平台工程 (四)信息安全体系工程 (五)技术攻关工程 (六)产业培育工程 3 (七)标准工程 (八)城市运营与服务工程 (九)重点示范工程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二)人才保障 (三)资源保障 (四)法制保障 (五)监督保障 4 前 言 智慧城市是
智慧城市建设是近几年城市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据统计,我国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增长到2015年的56.1%,城镇人口数量从1.7亿增加到7.7亿。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不论城镇化发展的年增长率还是城镇人口总量,我国都已经居于世界前列。根据预测,我国城镇化率在“十三五”期间将继续提高,到2020年达到60%以上,城镇常住人口在2018年超过8亿,城市承载越来越多的人口,城市工作愈加重要。由于传统城市发展的不足,出现了日益严重的“城市病”。
为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城市生活需要,解决城市发展难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让广大市民享受高质量的城市生活,建设智慧城市成为城市发展之必然。
传统的智慧城市建设侧重于技术和管理,忽视了“技术”与“人”的互动、“信息化”与“城市有机整体”的协调,导致了“信息烟囱”“数据孤岛”,重技术轻应用、重投入轻实效,公共数据难以互联互通,市民感知度较差等问题。2015年,新型智慧城市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设一批新型示范性智慧城市”。
新型智慧城市作为智慧城市发展的新阶段,是现代信息技术和城市发展深度融合的产物。国家标准委《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提出的八大指标中,惠民服务和市民体验分别占比37%、20%,权重明显大于其他各项,“以人为本”成为评价指标的宗旨,立足点在于应用效果和民众感受。
因此,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必须将“人”的实际需求作为顶层设计,以提高“人”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为核心,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实现城市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使城市更容易被市民全面感知,提升城市生活的便捷化、高效化。具体来讲,要以主体智慧推动城市进步,以人人参与实现城市发展,注重满足市民物质和精神多方面的需要,注重城市的个性和特色。
一是注重发挥城市主体的作用,人人参与、共同推动。
城市因人而生,因人而兴。城市智慧就是“人”的智慧,人的素质、能力直接关系到城市建设的水平。“人”是城市的主体,是城市建设中最核心的要素。城市发展必须充分发挥“人”的角色,将城市“智能化”和人的“智慧化”协调统一起来,使“人”的智慧和“城”的智慧共促共进,进而实现城市建设的“智慧”最大化。作为城市主体的“人”,包括居民、企业、政府以及其他社会机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庞大且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充分发挥全社会的创造力,提升市民的参与度和参与能力,形成城市建设主体的合力效应。牵起政府的有形之手、市场的无形之手和市民的勤劳之手,促进城市主体之间协调协同,行动上同心同向,实现新型智慧城市的共治共管、共建共享。另外,要加强相关人才培养,形成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
二是注重满足人的需要,增强市民的城市获得感。
市民是城市的主人,城市建设必须符合广大市民的利益,尊重民意、用好民智,鼓励市民发挥其主体意识,使市民不仅成为城市建设的“剧中人”,更是城市建设的“剧作者”。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要把更多精力放在满足城乡居民的需求上,实现居民的生活便利、提高生活质量;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要求把科技手段和人的幸福感充分结合起来,坚持需求牵引、效果为先,注重用户体验,把人民的满意度作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是注重城市建设的个性和特色,把城市特有的历史和文化要素最大限度地融入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做到“一城一策”“百城百样”。
注重保持城市特有的历史传承、地域文化、民俗风格等“基因”;根据城市的资源禀赋、特色基础、自然风格等,打造别具一格的智慧城市品牌。发扬城市个性,杜绝千城一貌、城城一面。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城市建设要讲究城市文化,塑造城市灵魂,提升城市品质,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文化和精神需求。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永不竣工的工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从“人”自身出发,获得真正人性的灵感,“以人为本”引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实现城市的无限“智慧”。
第一太平戴维斯华西区项目开发及顾问部高级助理董事 罗元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科技的发展应用将人们带入到互联网时代,进而产生智慧城市,并带动一系列产业的发展。
相较于传统城市的发展,智慧城市的规划更依赖大数据分析和互联网的贯通,智能化也成为不少城市新的发展规划方向。在房地产行业,最直接的体现便是智慧城市综合体的开发。
上周五,在第一太平戴维斯举办的绿色、智慧和低碳城市的规划论坛中,房观察智库专家、第一太平戴维斯华西区项目开发及顾问部高级助理董事罗元均针对智慧城市发表演讲。会后,房观察与罗元均深入探讨关于智慧城市与智慧城市综合体的发展规划。
Q:传统城市与智慧城市的区别?
罗元均:一般来说,“传统城市”关注的是硬件设施水平,但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服务性经济的趋势,可持续性发展方面的挑战和威胁以及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能力大幅提升。“智慧城市”作为一种战略被提出,我们期望将更多新技术用于构成城市的核心系统中,实现对其的感知和互联互通,变成对城市和人的生活、教育、经济、环境等城市能力增长的推动力。因而不再是单纯关注硬件设施,而是要更有效、更聪明地把硬件配套做好,实现硬件基础智慧管理,要提高居民生活水平,要通过社区活动、智慧分享来实现知识的流动。
智慧城市的应用范围广泛,比如智慧公共服务,智慧交通,智慧安居服务,智慧教育文化服务,智慧健康保障体系建设,其中与房地产密切相关的是智慧城市综合体的发展。
Q:智慧城市的应用范围广泛,其中和房地产密切相关的是智慧城市综合体的发展。什么是智慧城市综合体?
罗元均:智慧城市综合体基本上我认为需要关注三方面要素,一是设计、材料和应用,面对空气污染,写字楼在绿色生态方面也有了新发展,比如说配置带杀菌除尘功能的空气过滤系统,能有效降低PM2.5含量;通风系统的使用,改善室内空气条件;以及对于新建写字楼项目而言,在空调系统中增加PM2.5过滤系统,成本并不高,后期运营成本增加也不会超过10%。如果在现有办公室里加装空气处理装置,成本约在100-200元每平米。相对不高的成本增加,结果是大大提高了办公环境的舒适感,这对于员工和公司来说都很有吸引力;二是大数据分析,精细化管理;三是智能体验。
Q:目前我们能够看到的综合体,它的智慧体现在哪些方面?
罗元均:智慧商业的点很多,各种app的使用,如商场推广微信、app订餐、app商场导航、智能停车导航等。但此处着重提到两个点,一个是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商场对商家以及消费群体的精细化管理。收集包括销售额、客流、客单价、提袋率在内的商家经营数据。
通过大数据平台对业务进行全面深入分析,对商户进行分类,得到重点经营扶持商户名单。从而可以针对重点经营扶持商户,采取针对性地运营扶持措施。
举个例子,北京朝阳大悦城就非常巧妙地用数据做营销。它们应用POS系统、CRM系统、微信微生活卡和实体会员卡、消费者问卷等方式收集数据。因为销售额与车流变化有92%的关系度,所以它们分析车流数据,进行停车场整改,吸引驾车客户。通过客流统计系统综合分析,改善动线、拉动销售。另外一点就是结合商业向体验式商业发展,逐渐融入智能化的东西,发展智能体验式商业,成为商业的一大吸引力。
Q:成都的智慧城市综合体发展情况如何?
罗元均:在成都,在我们接触和服务的一些客户里,他们对智慧城市理念以及智慧城市综合体概念有一些初步的感知。比如他们会对如何更好地应用大数据、实现商业精细化管理,精准判断项目未来发展的走势非常感兴趣。智慧城市综合体倡导的一体化集成管理,如何能节省成本这也是开发商感兴趣的。
总的来说,智慧城市综合体未来发展建设更为关注人,以人为本是智慧综合体的核心。利用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创新环境下的城市形态,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实现全面透彻感知、宽带泛在互联、智能融合应用,推动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创新综合体。
智慧城市
19世纪末,埃比尼泽·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概念,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早期的现代城市规划雏形。20世纪末70、80年代,由于城市污染日益严重,人们开始思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生态城市理念被提出。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为了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智慧城市发展理念正式被提出。到2012年,国内开始大力实施智慧城市建设,并列入国家战略,智慧城市迎来重大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