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植物外来种(plant exotic species)
区内原无分布,从其他地区移入的种或亚种;如原产于亚洲西部地中海沿岸的无花果,后传播到中国长江流域以南、山东沿海及新疆南部,成为中国的外来种。
节节麦、紫茎泽兰、水花生、长芒苋、刺苋、豚草、三裂叶豚草、少花蒺藜草、飞机草、水葫芦、黄顶菊、马缨丹、毒麦、薇甘菊、银胶菊、大藻、假臭草、刺萼龙葵、加拿大一枝黄花、假高粱、互花米草。(这是第一批国家重...
蒜:据说是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种的。 葱:产于天山昆仑山,所以昆仑山古称葱岭。 香菜:原产地中海沿岸,张骞出使西域后引入我国。 芹菜:中国自古就有,但跟世界意义上的芹菜并不相同,被称为中国芹菜,还有一说...
建筑物墙体保温通常有三种形式:外墙外保温、外墙内保温和夹心保温。 外墙内保温优点:1.将保温材料复合在承重墙内侧,技术不复杂,施工简便;2.绝热材料强度要求低,技术性要求比外保温低;3.造价相对较低...
厦门市外来植物入侵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通过对已有文献资料的分析、实地调研和专家咨询,整理了厦门市已入侵或值得警惕的外来植物名录,并结合前人在外来生物入侵的风险评价方面的研究成果,针对厦门市的外来植物入侵现状,建立了适应厦门地区外来植物入侵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了厦门及其周边地区20种已入侵或可能构成威胁的外来植物进行了评价、分析,并为管理者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种常见室内植物的功效(A)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1 / 4 18 种常见室内植物的功效 1、滴水观音:有清除空气灰尘的功效。 ( 温馨提示:滴水观音茎内的白色 汁液有毒,滴下的水也是有毒的, 误碰或误食其汁液, 就会引起咽部和口部的不 适,胃里有灼痛感。 应当特别注意防止幼儿误食。 但是滴水观音并不属于致癌植 物。 ) 2、非洲茉莉:产生的挥发性油类具有显著的杀菌作用。可使人放松、有利 于睡眠,还能提高工作效率。 3、白掌:抑制人体呼出的废气 ,如氨气和丙酮。同时它也可以过滤空气中的苯、 三氯乙烯和甲醛。 它的高蒸发速度可以防止鼻粘膜干燥, 使患病的可能性大大降 低。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4、银皇后:以它独特的空气净化能力著称: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越高,它越 能发挥其净化能力!因此它非常适合通风条件不佳的阴暗房间。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 业用途 5、铁线蕨:每小时能吸收大约 20微克的甲醛,因此被认为是
当外来植物在入侵地建立了种群,且威胁并改变该地域的生物多样性时,就成为外来入侵植物(alien invasive plant),通常,人们把入侵植物也叫归化植物(naturalized plant)、驯化植物或迁居植物,与本土植物相对应。
事实上外来植物与入侵植物不能等同。所谓入侵植物,专指外来植物在种群建立的生长与繁衍过程中对原生境物种产生了不利或有利的影响,这种影响暂时可能有益或无益,巨大可触或细微而隐匿。外来植物若发展成入侵植物,自身要具备以下条件:
(1)生态适应能力强。 许多外来入侵植物生存范围广泛,能以某种方式抵御干旱、低温、污染等逆境并做出调整,一旦条件适宜就开始大量繁殖。
(2)种群扩散资本投入高。入侵植物通常能产生大量的后代,或繁殖世代较短,特别是具有很强的克隆繁殖能力,可以通过根、芽、茎、孢芽或孢子等高投入的资本实现大量繁殖。
(3)传播能力强。入侵植物有的种子非常小,或多具冠毛或钩刺,可通过附着、风吹或流水传播;也可通过鸟类或其他动物传播;有的植物易通过人类活动传播。其次,被入侵地域需具备以下条件:与原生境有相似的生态环境;在外来植物种群建立初期没有生态恶化;缺乏该植物的天敌和生态竞争者。
港口、机场、牧场等等地方以及受突发性的自然干扰,如火灾、洪水或干旱等破坏后的地域是外来植物进入本地的入口处,也是本地植物抵御入侵者的薄弱环节。
有关外来植物的问题,不仅是植物本身的扩散方式和途径,而且其所产生的尚难预测的生态影响更令人堪忧。
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敦促人们提高对外来植物的全面认识,就个人而言对引入植物要有防范意识,各级管理部门诸如农业、林业、环保、检疫等应从国家利益与法律高度重视外来植物问题。
针对外来植物的全球问题,国际社会已将其作为一门学科给予了足够的关注。从1950 年代开始,各国植物学家、昆虫学家、生态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们就开始触及该领域。世界科学联合会下属的“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 推出了一个有关“生物入侵生态学”的研究计划,在10 余年的时间里,这个计划研究了外来植物与动物的扩散和影响,Blackwell 科学出版社创刊了以“生物入侵生物学”为主题的国际刊物《多样性与分布》(Diversity and Distributions),Kluwer科学出版公司亦于1999 年推出一份《生物入侵》(Biological Invasions)国际刊物。美国《科学》周刊刊出的原创性论文由1995年的几篇增加到2006年的80多篇。
事实说明,中国是遭受外来植物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期中国农业部统计表明,入侵中国的外来植物有400多种。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生物中,中国占50余种。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70多亿人民币。
从已获得的各国统计资料看,外来入侵物种中,入侵植物仍占主体,其数量和影响均呈递增趋势。因全球贸易发展的不可避免性,由此将发生更多的外来物种入侵,运输、移民、旅游、商品交易与外来物种数呈正比例关系。无法回避,未来物种扩散会加速,这种扩散将使一些物种数量变得更多,另一些物种的数量减少,甚至灭绝。但整体的影响可能是导致全球范围内的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遭受严重破坏甚至是丧失。由于人类利益所导演的物种“大调整”,将来的地球环境会以怎样的状态维持,这种调整之后的生物圈又将如何影响人类社会,都有待于自然科学研究者与社会管理者的认真研究和思考,以期使我们的地球能够良性运转。
中国对植物入侵的研究始于1990 年代中期,虽取得一定进展,但仅处于概述、定性、模糊观测的阶段,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比较滞后。2003年国家环保总局公布了首批16种外来入侵物种名单(9种植物),同时成立了“国家林业局防止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管理办公室”,发布了“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名单”。但这些条款仅局限于控制农业杂草、害虫和疾病,并没有针对入侵植物破坏生态环境的条款或法规。2001年到2003年的调查中,中国的外来入侵物种中有半数是陆生植物,其次是陆生及水生无脊椎动物和微生物,有49.3%属于无意引进,3.1%属于自然扩散,另外的物种都属于人为有意引进。
外来生物的入侵,几乎使中国所有的生态系统――森林、草地、水域、湿地、农田、城区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过程中,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在农业转型及生产中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已对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外来生物入侵的危害引起了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家科技部组织开展了包括“973计划“农林危险生物入侵机理与控制基础研究”、“十一五”支撑计划“农林外来入侵物种的预防与控制技术”、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及其安全性考察”等课题的研究,并在全国组建了近20个全国性的生物入侵工作组。受外来生物入侵危害严重的省份也开展了重大课题研究。
中国生物入侵研究无论是在理论认识还是在防控技术上,都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其中,中国科学家在对烟粉虱、紫茎泽兰、松材线虫等的入侵机制与特征方面的研究成果尤其突出。由万方浩牵头的项目组科学家发现,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全球最危险入侵生物的B型烟粉虱与土著烟粉虱之间存在“非对称交配互作”,这一机制在促进B型烟粉虱数量增长的同时,压抑土著烟粉虱种群增长,从而促进B型烟粉虱迅速入侵和扩张,取代危害性不大的土著烟粉虱。这一研究成果的论文已刊登在美国《科学》杂志上。
在生物入侵防控技术上,中国组建了四大技术体系:早期预警与阻击体系、应急控制技术体系、阻断与扑灭技术体系、可持续综合防御与控制体系。为从制度上保证外来有害物种的防控,一些专家还建议尽快制定《外来有害生物管理法》,并建立专家委员会,向政府部门建言献策,以及时有效地防范有害外来生物的入侵。
此前的调查显示南极只有两种本土植物,可是,越来越多的外来植物开始进入南极,它们附着在旅客和研究人员的衣物上进入这块大陆。
研究小组以南非斯坦林布什大学的研究人员为中心,对2007年末至2008年初中(南极夏天)造访南极的学者、旅客、陪同人员以及船员等共计853人进行了调查。研究人员收集了这些人衣服、鞋子及所持物品上的附着物,并从中寻找植物的种子。研究南极外来植物的辻本惠调查了日本第49次观测队的53位成员。
调查结果显示,研究人员至少发现了360种禾本科或菊科的共计2686个植物种子。其中西洋蒲公英和冰岛罂粟等植物的种子较多。这些植物生长在类似南极环境的亚南极和北极区域,所以研究人员认为它们容易在南极扎根。大多数种子都附着在造访南极的旅客身上,并且每年有3万多名旅客踏上南极大陆。
此前被确认的南极本土植物只有禾本科的南极发草和垫状草。《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条约议定书》规定禁止携带动植物或者种子去南极。可是近年,发现外来植物的报告不断增加,有研究证实在日本常见的禾本科“早熟禾”杂草的分布范围正在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