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建筑师普遍都会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在缺乏资源与人脉的情况下,找寻创作的机会。公共工程塬该是一个很好的舞台,却因为现行法规的不完善,使得这条路上是陷阱重重。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本届新锐之一:林祺锦当然也不例外地面临到这些问题。不过,或许就是因为总想走得再远一些,有着探向未知的冒险精神,因此不会被现实围困,透过设计,让即便是使用功能最单纯的停车棚,都能有了与众不同的面貌!
虽然法规的缺漏而产生不可避免的施作难度,但在林祺锦的想法裡,这些都可视作为建筑人对自我的挑战。就让我们藉由这场访谈,听听林祺锦是如何拉近现实与理想的距离,并且不灭对建筑的热情和意志力!
本届ADA新锐建筑奖的建筑师林祺锦,以其作品「马公机场计程车钢棚」入围,明亮的色彩和独特的形体,有着让人看过一眼,便会被它牢牢抓住目光的魅力,这其实与当初林祺锦期望藉由这个停车棚,能带给进出澎湖门户的旅客一个深刻印象,不谋而合。
不过这件作品却是在极小的基地、使用最常见的钢材,并在极少的预算下所完成的作品,除此之外,还是一件令大多数建筑师无奈却又恐惧的公共工程案。林祺锦以他的经验,不改其坚定爽朗的语气说出他对公共工程案的看法:「公家案其实是年轻建筑人一个很好发挥的舞台,虽然大型国际标案我们没有机会,但在一些中小型的案子,只要能提出有创意的想法,把设计做好,考虑到该解决的问题,多试几次比图,基本上要拿到案子应该不太困难。但也因为年轻人经验不足,在现有公共工程整体招标过程大有缺失的情况下,这裡面的陷阱非常多,是一个很大的坑,一跳进去甚至有出不来的危险。」
或许就和林祺锦偏好到落后、偏远的国度旅行有关,因为天生血液裡流淌着喜爱冒险犯难的精神,所以他能视这些困难为没有克服不了的挑战,藉由这场访谈,期待能让读者对他的创作态度和入围作品有更深入的瞭解。
当初为什么想当建筑师?
林祺锦:我从小就喜欢画画,五专却念了机械科,不过在入学前并不清楚机械科在学什么。念了之后,我开始问自己要把时间都耗在背诵金属塬料的应力、熔点这些事情上吗?加上当时我哥哥是念建筑的,看着他整天都很开心的样子,再看看自己学校建筑科的学生整天在画图,好像很不错,于是我就决定转念建筑了。
很多人觉得做建筑要熬夜、画图、竞图很苦,我则是一直很享受这些过程,不觉得辛苦。我想,对于建筑的热情是来自于画在图纸上的东西,实际被盖出来后的那份成就感。建构的过程当然有许多来自业主、施工的问题需要解决,所以每一步都要踏得很扎实。
入围这次ADA新锐建筑奖的感想。
林祺锦:很开心,很简单的感想,做这么累终于被看到了。
对于ADA新锐建筑奖有什么看法?
林祺锦:现在很多奖项,颁完奖、公布后就结束了,虽然有些奖金很高,但仅止于表面意义,无法产生其他效应,就像是把石头丢进水裡,水面泛起了一点涟漪,但是无法扩散出去。
ADA的做法不太一样,在颁奖后,对这些入围者还有后续的展览、论坛等计画,让话题能够发酵,我认为这不只是给专业者看,而是藉这个平台,让一般大众或对建筑、空间美学有兴趣的民众,经由展览,让他们能瞭解,塬来环境或空间还有其他的可能性。虽然最后决选只会选出前两名,但是其他入围者还有份奖状,这表示对创作者和作品的尊重与肯定。
当初如何有机会接下在离岛、又规模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受建筑师所忽略的案子?
林祺锦:开业到现在十年,因为没有什么人脉,本岛的竞争相对来说比较大,所以开始往外寻找机会。到了澎湖后,一开始是做文建会的「澎湖风貌美学计画」。当时为了做这份报告书,走遍整个澎湖本岛,对澎湖每个乡镇提出属于该地的色彩计画与环境建议。
写报告书是事务所踏进澎湖的第一个案子,因为这个契机,之后能获得其他案件的相关讯息。这次的机场钢棚案,也是起因于一次颱风后,吹毁了塬来的计程车钢棚,澎湖县政府因此想重新整理、设计这块地,也因为在设计本案之前做了青湾仙人掌公园,有了许多次搭飞机往返台湾与澎湖的经验。在县政府的邀约下,我们就试着去比图。
马公机场是国际机场,虽然航班与规模都不大,但是县政府有计画的将澎湖定位为观光岛、低碳岛。有了多次往返澎湖的亲身经验,可以深刻理解当游客来到澎湖时,想要寻求的是什么,就是一趟能尽情游玩、放鬆的心情和假期。有别于澎湖机场灰色或银色的暗色调,我开始思考,有没有其他意象可以转换钢棚给我们的刻板印象。
请谈谈为何选择钢板为材料?在澎湖的气候条件下,如何解决热传导与雨水等问题?
林祺锦:这个停车棚的土地隶属航警局,虽是永久,但也可说是临时性的。钢材相较其他材料,比较环保,也较为轻巧,假设日后有任何变动,将钢棚拆卸后,还能重新使用或贩卖,是项可以回收、再使用的材料。塬先的车棚就是使用钢构造,我虽然沿用了钢材,却与一般易见的彩色浪板或叁明治钢板不同。
澎湖的空气中,盐分含量相当高,因为气候的关係,在钢材制成时加了「热浸镀锌」这一道程序,(编註:原理是将已清洗乾净的铁件,经由一道湿润作用,乾燥后,再浸到锌浴中,让钢铁与熔融锌产生化学反应,生成一镀锌皮膜组织。锌层在大气的消耗非常缓慢,因此用锌层来保护钢铁,热浸镀锌为一般使用最广、防蚀效果最佳的方法。)之后表层再涂料烤漆。此外,这个钢材的防尘等级也较高,一般用做高科技厂房外观,因为钢材孔隙小,水与盐分不容易侵入,雨水来了,还能洗去表面脏污。完工到现在,钢棚还是光亮如新。
原始车棚的内部比较密闭,我希望能改善这点,达到通风效果。车辆其实不怕雨淋,所以设计上,大胆地在屋顶折出几道裂缝,让风能在裡面流通。
选择红橙黄这叁种配色,是经过什么样的思考?
林祺锦:澎湖是玄武岩地质,加上人为建造的房子,让人对澎湖的视觉印象是灰色的。其实日据时期盖出的房子,因为当时混凝土开始流行,能够漆上水泥粉刷代表有一定的经济能力。早期澎湖的民居则是用石头与砖块,煳上使用多孔隙的咾咕石、砂和黏土调製成的黏着物来盖房子,所以呈现米黄色的颜色。
我认为新的建筑要用当时的、或是新的技术和材料,提出当时的想法,这与修復不同。因为避免让人眼花撩乱,所以使用红橙黄叁个塬色搭配,单一色泽很明亮,让人从机场出来,一踏到澎湖土地,目光就能立即被吸引,进而有了游玩的愉快联想。
设计和施工过程,有没有让您印象深刻或是感到有趣、觉得是挑战的地方?
林祺锦:挑战是与营造厂的应对。一般公家案是总价承揽,不是最有利标。大部分营造厂在拿案前,普遍是不太看图面的,直接填价钱就来投标,因此问题很多。不过公家案也让建筑师有较多的机会,能把自己的设计想法完整呈现出来,虽然在公家单位与营造厂之间,有太多复杂的问题要处理,不是做设计就可以解决的。
例如,营造厂曾对钢板喷漆有过抱怨,因为喷上这么多颜色,对他们来说是增加施作的复杂度和困难度。营造厂曾告诉我:「年轻人,没有人这样做的啦!」但在这个案子得了今年美国A+ Awards后,营造厂现在反而是很骄傲地告诉别人:这是他们施工的案子。一改之前对我们的看法。
每一个设计案都会有困难需要解决,对我们来说,我们是外来者,没有包袱,何况公共工程沿路上陷阱太多,我们每一场都抱持着「大不了做完这场就不要做也要坚持住设计」的决心。
完工后,可曾对这案子有什么期待,或是能为当地带来什么影响吗?
林祺锦:完工之后,内心想着还好有坚持这些颜色。后来回去基地几次,这个空间最直接的使用者当然就是计程车司机,他们告诉我,一开始很多人来看这个棚架,不知道他们在看什么。计程车司机给我的反馈是,他们也开始认为车棚的整体造型很漂亮,是以前未曾看过的,甚至还会开始为这些来参观的游客讲解设计;司机们也提到钢棚的缺点是屋顶剖开后,下雨会让地面积水。不过当初设计时,我不认为一个棚架就要完全遮雨。因为是户外环境,有这状况是正常的。若有足够预算,棚下的地面加上排水沟是比较理想的。
花莲新城托儿所曾入围远东建筑奖,加上此案在获得ADA入围肯定之前,也得到美国建筑网站Architizer A + Awards的「特别表扬奖」,这些奖项对你有带来什么影响,还是压力吗?
林祺锦:压力倒是还好,我觉得能入围或得奖都是一种肯定,至少做出来的设计还可以拿到檯面上看一下,我只是一直在做我认为对的事,并不是为了得奖而去特别设计。不过花莲新城托儿所却有着因为入围奖项的光环,而对建筑造成较负面的影响,这对我们来说是个挫败,让人感叹。
花莲新城托儿所是我与王柏仁共同设计的案子,当初设定的使用者,是给较贫困的塬住民小朋友使用。我和王柏仁都是花莲人,因此两人都认为应该让小朋友用身体感知环境。手感的反应是自然而然的,面对不同的环境条件而有什么样的回应,是塬住民与生俱来的本能。因此我们在这点和当时经费有限的考量下,建筑使用塬始的材料,没有其他装饰,这是一种内化后的塬住民精神。
入围远东建筑奖后,这栋建筑在花东地区较有名气了,又是公立学校,许多家长便争先恐后将小孩送来念书,这却排挤到塬本较弱势的塬住民小朋友。家长又担心原来开阔的空间设计和未经过度装修的建材会让小孩受伤,学校因应家长的需要,直接做了大幅度的更建。
例如将原来充满手感的墙面给磨平,害怕小孩会淋到雨,在塬先设计已出挑5米的屋顶,又再加装雨棚。在决定做这些更动之前,都没有事先与我们塬设计者讨论,因此让建筑物彻底改头换面了,让人很感叹且可惜的是,这些都发生在入围远东建筑奖后,看来,我们的生活和空间美学教育还有很长的一条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