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美国植物学家克朗奎斯特(A.Cronquist)于1968年在其《有花植物的分类和演化》一书中发表的系统。在1981年修订版中,共有83目,388科,其中双子叶植物64目,318科,单干叶植物19目,65科。他的分类系统亦采用真花学说及单元起源的观点,认为有花植物起源于一类已经绝灭的种子蕨,现代所有生活的被子植物亚纲,都不可能是从现存的其他亚纲的植物进化来的,木兰亚纲是有花植物基础的复合群,木兰目是被子植物的原始类型,葇荑花序类各目起源于金缕梅目,单子叶植物来源,类似现代睡莲目的祖先,并认为泽泻亚纲是百合亚纲进化线上近基部的一个侧枝。
克郎奎斯特系统的安排基本上和塔赫他间系统相似,但是个别分类单位的安排上仍然有较大的差异,如把大花草目从木兰亚纲移出,放在蔷薇亚纲檀香目之后,把木犀科从蔷薇亚纲鼠李目移出,放在紫菀亚纲玄参目内,把大戟目从五桠果亚纲分出,放在蔷薇亚纲卫矛目之后,把姜目从百合亚纲移出,独立成姜亚纲,把香蒲目从槟榔亚纲中移出,放在鸭跖草亚纲莎草目之后。另外,本系统简化了塔赫他间系统,取消了“超目”一级分类单元,把后一个系统的木兰亚纲和毛茛亚纲合并成木兰亚纲,科的数目有了压缩。
总之,克郎奎斯特系统在各级分类系统的安排上,似乎比前几个分类系统更为合理,科的数目及范围较适中,有利于教学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