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龙开口水电站坝后背管的工程设计问题,采用三维有限元技术,考虑施工、运营、校核工况和以垫层钢管代替厂坝之间伸缩节等的影响,建立坝后背管的整体力学分析模型,对坝后背管各段的受力特性进行了计算分析研究,给出了龙开口水电站坝后背管结构设计要点,供龙开口水电站及同类水电站坝后背管结构设计参考. bahoube一guon坝后背管(penstockondownstreamfaeeofthedam)上部平斜段埋设于混凝土坝内,下斜管段敷设于混凝土坝下游坡上的压力甘道。坝外管段由钢管和钢筋泥凝土外包层组成,如图所示。也有下游坝面敷设明管,不设钢筋混凝土外包层的。坝后背管较坝内管可简化大坝混凝土施工,减少对施工的干扰,加快施工进度。背管不削弱坝体断面,受力比较明确,但是,抗撞击力较差,受温度影响较大。坝后背管对大型混凝土重力坝和拱坝中管道直径相对较大的工程最为适用。由于坝内管段水头较低,多不设弹性垫层。有钢筋混凝土外包层的坝外管段,内水压力由钢管和混凝土外包层中的钢筋共同承担,允许外包混凝土中产生不大于0.4mm的径向分散裂缝。外界温度变化引起的东江水电站拱坝(坝高157n,.钢管管径5.Zm),李家峡水电站双曲拱坝(坝高155m,钢管骨径8.0)、五强澳水电站重力坝(坝高87.sm,钢管管径11.2nl)等工程也都采用了坝后背管.正在建设的长江三峡工程重力坝坝后背管管径12.4m。应力,由外包层中的环向钢筋承担。自重等载荷引起的轴向应力由混凝土、纵向钢筋和钢管管壁共同承担。混凝土外包层与下游坝面之间的切向应力,由沿坝面设置的梯形桦接缝和锚固于坝内的锚筋承担。坝后背管外包混凝土厚度一般取1一Zm为宜。无混凝土外包层的坝外管各种载荷作用均由钢管承担。坝后背管压力管道布置图坝后背管最早于20世纪60年代应用于前苏联建成的克拉斯诺雅尔斯克水电站混凝土重力坝(坝高125m,钢管直径9.3m,计算水头13om)。其后相继在契尔盖拱坝(坝高232.5m.钢管直径5.sm)、萨扬一舒申斯克水电站重力拱坝(坝高245m,钢管直径7.sm)等大型水电站工程中应用。巴西伊泰普水电站双支墩大头坝(坝高”6m.钢管直径10.sm)。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