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兴起之前,西方宗教处于多种宗教并存,多个神灵主教的原始宗教时期,礼祀神灵的空间在此时有了雏形,都有着强烈的本民族的风格。
埃及神庙(公元前2000年,最初的结构感召) 埃及神庙是世界最早的宗教建筑之一,在结构上通常有高大的牌楼门,形体对称,整个内部空间由大殿和长廊构成,而有着众多高大林立的柱子的柱厅是埃及神庙的最大特色,也是营造宗教感召力最强烈的场所。
举卡纳克的阿蒙神庙为例,其面积约为40260平方米,建于公元前1530年。之中柱厅面积就达5000平方米,内有16列共134根高大的石柱。中间两排十二根高21米,直径为3、6米,两旁的柱子较矮,高13米,直径2、7米,平顶也较低。所有的柱子、梁枋刻满阴刻浮雕。殿内石柱如林,仅以中部与两旁屋面高差所形成的高侧窗采光,光线阴暗,形成了法老所需要的“王权神化”的压抑气氛。阿蒙神庙是崇尚埃及的众神之王——阿蒙神的,神的威严在此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与瘦小的北非人形成强烈对比的巨大石柱,狭小的柱间空间,从柱隙间透入的少量阳光,一切的一切都使进入者产生自我渺小,压抑甚至初级的恐惧的心理,神在高高之上俯视,将进入者牢牢控制在其掌握之中,这种感召是单一的命令,强使人去服从他,就如古埃及冷酷的法老王。
希腊神庙(公元前400年,光的感召的出现)
希腊神庙是欧洲宗教建筑的起源,神庙被认为是神灵在当地的居所每庙奉献给一,两个神。它以内部的正殿为主体,殿内立有该神灵的雕象。希腊的神庙一般不大,东向,膜拜仪式在庙外举行。清晨,当庙门开启时,沐浴在金光灿烂阳光中的神象,经常使膜拜者为之神往。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希腊人对神庙的外型与装饰均十分重视。 此时的神庙已有了固定的型制,类似于古爱琴时期王宫中的称为美加仑的正厅。以后为了防雨湿墙,在外添建木棚。随着神庙以砖木结构转向石结构,外面的棚也就固定下来了,至公元前6世纪定型为围廊式。后来还出现了讲究的柱式。在那华美的希腊神庙之中,洁白的云石之间的广阔空间里,世俗被高大的石柱自然隔离,只留下了太阳的明辉,感召的压抑力被减弱了,光明带来了庄严和圣洁。
比起埃及神庙来,希腊神庙更规整更精致,装饰材料用到了华贵的云石和镀金饰件。在华美的庄严之中,光的感召已进入其间,成为气氛的烘托者,神性加入了人性的感情,不再是古埃及式残暴的帝王神灵了。
罗马神庙(公元前100年,先进技术感召的最初体现) 罗马神庙的外貌,型制和希腊神庙很相似,但比起希腊神庙,罗马神庙更加灵活多变,神明在其中有了人性,比起前两个时期,神庙再不只是祭司和王室成员接触神灵的私密场所,而是一种相当于会所的公共建筑。例如久负盛名的万神庙,曾是古代结构中跨度最大的大空间建筑,集罗马穹隆和希腊式门廊为一体,除了继承先辈建筑的山花,柱式,精美雕花之外它又人了一个创新,那便是在穹隆上增加了暗龛,在其中置放神像,光,从穹隆正中的圆孔里照进来,在神龛的诸神之上次递浅深,由柱围成的圆厅里,神像高立。罗马人将当时最先进的建筑技术运用在此,意图营造出一个人间的神山,步入这样的空间,犹感宗教之华丽庄严,空间之不可思议成就的广阔精美使人民们自觉肃然起敬,由技术充实的感召在此是一个最早的实例。
综上所述,在原始宗教时期,天国是与人间完全分割的,人们对诸神的情感多是敬畏,宗教在当时享有与王权同等的尊贵,因此空间和材料在此中被大量地浪费,空旷无垠的神庙里,几乎没有容纳世人的处所,步入其中,人们都会如误闯神宫一般胆怯,所以说,当时的宗教建筑是只为神而营造的,其感召力便是较为单一的神秘与庄严。
但是,史前宗教建筑在长达两千年的发展中,已经形成了一个专门的类别,有了和王宫,民宅,会所,陵墓等其它建筑不同的结构与特色,强大的感召力已经形成,并成了区别于其它建筑最明显的标志。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