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问题】静压管桩施工常见质量事故分析及处理?
【解答】1、断桩、斜桩
产生这种原因有三种情况:一是管桩的自身质量问题导致的,预应力管桩它是高强度砼预制桩,所以它的桩身砼强度必须要达到100%方可以进入施工现场进行施压,否则它会由于静压桩机的强大抱压力夹断,根据压桩的原理,压桩时抱力一定要大于压桩力的;还有设计桩型时,设计人员一定要根据地质情况和桩身的极限承载力合理选择管桩的壁厚。二是由于地质原因引起的断桩、斜桩,我们下河地区,地下水位比较高,淤泥质土层和流砂土层比较多,在压桩施工中如果表层土的承载力比较低,且地下水位叉高,表层土下又是较厚的流砂层或者淤泥层,压桩时桩机行就容易把施工完的桩全部挤断,因为由于水位高,压桩机在行走时多少重复碾压,使表层土形成了弹簧土,这样桩机的自身压力就会把处与流砂层段的管桩挤断、挤断斜;所以施工静压管桩对施工场地的要求是很重要的,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我认为把静压法改为锤击法施工是可以避免的,因为锤击桩机的自重是远远比静压桩机小的。三是施工的垂直度控制不好也是造成断桩的主要原因,这个问题只要施工工程中严格把好垂直度控制关就可以避免了。
2、桩身上抬
由于静压桩是挤土桩,在场地桩数量较多,桩距较密的情况下,时常后压的桩会对已压的桩产生挤压上抬,特别对于短桩,易形成所谓的吊脚桩。这种桩在做静载试验时,开始沉降较大,曲线较陡,但当桩尖达到持力层,承载力又有明显增加,沉降曲线又趋于平缓,这是桩身上抬的典型曲线。桩身上抬除了静载沉降偏大外,对桩而言可能会把接头拉断,桩尖脱空,同时大大增加对四周桩的水平挤压力,导致桩倾斜偏位。在处理上施工前合理安排压桩顺序,同一单体建筑物~般要求先压场地中央的桩,后压周边的桩;先压持力层较深的桩,后压较浅的桩。出现桩身上抬后一般采用复压的办法使桩基按正常使用,但对承受水平荷载的基础要慎重。
3、桩端封口不实
当桩尖有缝隙,地下水水头差的压力可使桩外的水通过缝隙进入桩管内腔,若桩尖附近的土质是泥质土,遇水易软化,从而直接影响桩的承载力。对于桩靴的焊接质量要求与端板间无间隙、错位,保证焊缝饱满,无气孔。旅焊对称进行,焊拉时间控制得当,普通焊接完成后自然冷却l0分钟左右方可施打,因高温焊缝遇水后变脆,容易开裂,可以推荐使用二养化碳气体保护焊,这样焊好就可以立即进行压桩,缩短成桩时间。工程上比较有效的补救技术措施是采用“填芯混凝土”法,即在管桩施压完毕后立即灌人高度为1.2m左右的C20细石混凝土封底,桩端不漏水,桩端附近水压平衡,桩端土承受三相压力,承载力能保持稳定。
4、桩顶(底)开裂
由于目前压桩机越来越大,最重可达12000KN,对于较硬土质,管桩有可能仍然压不到设计标高,在反复复压情况下,管桩桩身横向产生强烈应力,如果桩还是按常规配箍筋,桩顶混泥土抗拉不足开裂,产生垂直裂缝,为处理带来很大困难。另一种情况就是管桩由软弱土层突然进入硬持力层,没有经过渡层,桩机油压迅速升高,桩身受到瞬间冲击力也容易引起桩顶开裂,如果硬持力层面不平整,桩靴卡不进土引起桩头折断破碎,桩机油压又下降,再压时压力不稳定吊线测量桩长发现比入土部分短。处理上事前改进桩尖形式(圆锥形桩尖易滑),事后用压力灌浆把桩底破碎混凝土粘结住,适当折减承载力设计值。
5、基坑开挖
由于静压桩逐渐用在高层建筑中,基坑开挖不可避免。应根据开挖深度考虑是否需要先围护开挖再沉桩的方案。边打桩边开挖是不可取的,先打桩后开挖应考虑对称均匀,如在中间开挖把土堆在周围就会造成四周和中心的土体高差悬殊,同时超孔隙水压及震动会使管桩倾斜或折断,所以合理制定基坑开挖方案是必不可少的。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