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逸阁
瓷碗是古代瓷业生产的大众产品,汉代始见,魏晋流行,唐以后大量生产。 碗造型特点是敞口、深腹、平底或圈足,形式多种多样。不同时期的瓷碗,其形状、釉水、纹饰是有着明显差别的。
唐以前的碗,其型多为直口、平底、施釉不到底,基本无纹饰。唐代的碗器型较多,有直口、撇口、葵口等,口沿突有唇边,多为平底、玉壁底及环条形底,施釉接近底部,精制的产品施满釉,有简单的划花装饰出现。宋代碗其型多为斗笠式、草帽式、大口沿、小圈足,圈足直径大小差不多是口沿的三分之一。釉色多为单色,如影青、黑、酱、白等,纹饰用刻、划、印等手法,将婴戏、动物、植物文字形象绘在碗的内外壁或内底心上。明代碗多鸡心式、墩子式及口沿外向平折式,圈足较为窄细,大多采用画花装饰。
高足碗
高足碗,又称靶碗,有中空足封闭底印和不封底两种。造型为口微撇,近底处丰满,下承高足,造型与高足杯颇为相似,较之略大。这种纤巧的高足碗于元、明、清三代较为流行,品种有青花、斗彩等,以明永乐红釉、宣德釉里红、成化斗彩最为名贵。
明宣德 青花海水双龙纹内暗花龙纹高足碗
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 2016年秋季拍卖会
成交价:RMB 60,183,640
宫碗
宫碗,口沿外撇,腹部宽深丰圆,造型端正,多为皇宫用器,故名。明正德时烧制最为著名,有“正德碗”之称。这种碗外观端重而又实用,优美的形制几乎贯穿整个大明朝,真是异常精美。
明正德 青花穿花龙纹碗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鸡心碗
鸡心碗是碗的一种样式。明代永乐、宣德时烧制。碗底心外侧有鸡心状突起,故名。碗腹较深,足较小。 常见有大小两种。永乐时胎体轻,足矮;宣德时胎体厚重,足变高。清代雍正、乾隆时多有仿制。
明宣德 官窑青花外莲瓣内轮花纹鸡心碗
北京东正拍卖 2014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成交价:RMB 2,357,500
斗笠碗
斗笠碗广口,斜腹壁呈45度角,小圈足。因倒置过来形似斗笠;故名。宋代始烧,此后历代均有烧制。
定窑紫金釉斗笠盏
上海嘉禾拍卖 2015年秋季暨五周年庆拍卖会
成交价:RMB 1,495,000
折腰碗
撇口,圈足,碗下腹部硬折,故称折腰碗。始见于唐代。盛行于元代中期。。除“折腰”外,这种碗还具有足外撇、足壁厚、足内底有一凸起的乳钉等特点。另外,有部分碗壁内还印有“枢府”二字,故又称“枢府碗”。
定窑白釉刻花折腰碗
高5.5cm,口径16.8cm,足径9.4cm
卧足碗
浅腹,碗底心内凹,以碗壁充当圈足,故称卧足碗。多见于明清两代。
明成化 青花内梵文海石榴纹卧足碗
北京保利国际拍卖 2011年秋季拍卖会
成交价:RMB 51,175,000
孔明碗
孔明碗又叫诸葛碗,其最大的特点是由两只碗上下粘接而成,两碗中间留空,外面碗底心有一圆孔相通,人们便因这“孔”而将其美称为“孔明碗”,孔明先生姓诸葛名亮,自然又叫诸葛碗了。其实,这碗与诸葛亮一点关系也没有。
明 孔明碗
净水碗
佛前供器。侈口,下腹宽圆,圈足,有的饼形足或高足。明末清初流行,碗身上往往题有信士弟子名称,乞求内容、施舍时间等。
清道光 粉彩吉庆有余图净水碗
注碗
温酒具,与注子配套使用。一般碗壁直而深,有的通体呈莲花形,使用时碗内放适量热水,注子内盛酒置于碗中。宋代南北瓷窑均有烧造,以南方居多。
宋 景德镇窑青白釉刻花注壶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玉壁底碗
流行于唐代中后期,明清亦有少量烧制。圈足宽大,中有脐,似玉壁,故名。
五代 邢窑白釉玉璧底碗
中国嘉德香港2016年秋季拍卖会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