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最山西|榆次思凤楼:何以成为地标建筑

2018/09/07202 作者:佚名
导读:思凤楼是榆次县衙特有的标志性建筑,位于县衙东南角处,是一座高17米二层三重檐十字歇山顶建筑,建在1米多高的方形台明之上。台明四周设石围栏,南北两侧设石踏步。一层面阔五间,四周明柱环合;二层面阔三间,栏栅合围,是典型的宋代建筑。它的由来要从1

思凤楼是榆次县衙特有的标志性建筑,位于县衙东南角处,是一座高17米二层三重檐十字歇山顶建筑,建在1米多高的方形台明之上。台明四周设石围栏,南北两侧设石踏步。一层面阔五间,四周明柱环合;二层面阔三间,栏栅合围,是典型的宋代建筑。它的由来要从1700多年前西晋咸宁年间“有凤集于榆次”的传说谈起。

榆次思凤楼

西晋咸宁年间(275—279),荀藐任榆次县令时,勤政爱民,为地方办了不少好事,深得百姓爱戴。据民国《榆次县志》记载:“咸宁二年(276)六月,凤集其境。”成群的大鸟翔集于榆次,人们纷纷传言,大鸟即凤凰,此乃荀公政风清廉带来的吉兆。晋武帝司马炎闻之下诏褒赞:“就之如日月,敬之如神明,爱之如父母,乐之如时雨。”荀藐作为优秀父母官的形象定格在了榆次老百姓和以后历任榆次地方官吏心中。榆次县南还命名有荀政乡,以示对荀藐政绩的怀念。

文彦博画像

700多年以后,宋天圣八年(1030),考中进士的文彦博(1005-1097)出任榆次知县。文彦博来到榆次以后,励精图治、广施仁政,使此地政通人和、民丰物泰,受到老百姓诸多赞誉。文彦博从政之余,景仰前贤,思慕700多年前百姓的父母官荀藐和成群凤凰在榆次翔集的美好景象,于是修思凤楼以敬仰和纪念。

文彦博的《殿中丞署县事文彦博思凤亭序并诗》载:“询于父老之口,质以往图之载,皆曰:荀藐尝宰是邑,治有善迹,凤集其境,后人思之,乃用名乡,今县南有荀政乡焉。愚谓贤宰之迹未可遽泯,因扁是亭曰‘思凤’。所谓即地号而著,因事实而称者,斯得之矣。”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知道文彦博在榆次县衙旁筑思凤亭的用意所在,他把思凤亭作为自己效法荀藐政绩的座右铭。据乾隆《榆次县志》记载:“诚能修荀公之政,致祥禽之集,则后之人思之,亦如今之思荀公者矣。”并作序曰:“荀令弹琴地,吁嗟集凤兮。想同桑雉扰,应并棘鸾栖。承乏今无敢,思贤古若稽。我来求旧址,即署改新题。不独怀希骥,聊将警割鸡。一窥循吏表,芳躅愧攀跻。”

虽然文彦博没有像荀藐那样为榆次引来凤凰,但其夙夜在公、清正廉明,在榆次历史上留下了一世清名。后来因为他勤于政务,口碑甚好、仕途通达,历任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宰相,出将入相长达50余年,世称“文潞公”。

榆次两贤祠

时间又隔将近700年,到了清康熙十八年(1679),河北清苑人刘星任榆次县令。他也同样思慕前贤,于是在思凤楼的对面建立正堂,三楹中设两贤之位,并题名“两贤祠”,堂中供奉荀藐和文彦博。后来人们把荀藐和文彦博二公塑像移至思凤楼作永久的纪念。

现在,思凤楼一层塑文彦博官服坐像,二楼塑荀藐朝冠站像。后人为思凤楼撰联曰:

民思善政,凤栖梧桐,两朝百代一杆秤;

官重廉明,龙卧青云,一楼千古两贤吏。

(原载于方志山西微信公众平台)

王清茗

如若侵权,请随时告知。不敬之处,纳请海涵。 邮箱:xdn01@126.com

“行走山西”所发文稿除特别标注作者署名外,其他文稿均为“行走山西”原创稿,欢迎转载,但请注明作者、出处。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