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建筑设计基础(一)课程大纲

2022/07/15168 作者:佚名
导读:01 作业一:建筑抄绘 (一)建筑抄绘内容及要求:按照给定的范围内容和标准正确使用绘图工具(丁字尺、三角板、曲线板、铅笔、墨水绘图笔等)进行绘制。初步掌握建筑制图(平、剖、立面)的基本方法和制图规范,掌握由建筑物----设计图纸的对应表达方式。作业目的和要求建筑基本语言的学习: 初步掌握建筑制图(平、剖、立面)的基本方法,掌握由物---图的表达方式。 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 1:50 必要的环境

01

作业一:建筑抄绘

(一)建筑抄绘内容及要求:按照给定的范围内容和标准正确使用绘图工具(丁字尺、三角板、曲线板、铅笔、墨水绘图笔等)进行绘制。初步掌握建筑制图(平、剖、立面)的基本方法和制图规范,掌握由建筑物----设计图纸的对应表达方式。作业目的和要求建筑基本语言的学习: 初步掌握建筑制图(平、剖、立面)的基本方法,掌握由物---图的表达方式。 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 1:50 必要的环境布置及相应的配景。建筑图面整洁,表达无误。制图内容:安藤忠雄的4*4住宅。1.用铅笔绘制建筑的平面图 1:50,2.修改完铅笔稿的平面图,开始用铅笔绘制起立面、剖面和总平面 1:50,同时先仔细检查和修改以绘的图纸,理解其各部分的对应关系3.订正完铅笔稿,用墨水绘制建筑的平面、立面、剖面和总平面 1:504.排版,用墨水绘制在正图上制图规范:图纸规格:用594×420mm(二号图)绘图纸 时间:2周(二)建筑表达(分解轴测图)用墨水绘制安藤忠雄的4*4住宅的楼层分解轴测图,使用平面斜轴测图(60度-30度)。图纸规格:用594×420mm(二号图)绘图纸时间:1周(三)建筑表达(可分拆模型)通过制作较简单的大师作品的模型,有助于学生进一步认识与体会建筑图中各部件的对应关系,初步培养学生从二维到三维空间的转换能力。 用白卡纸和灰卡纸制作安藤忠雄的4*4住宅的可分解模型,要求表达清楚该建筑的结构体系和每层模型可分拆(或者竖向可分拆)。比例:1:50时间:1周,要交模型和相应各角度的照片(每个模型包括各个角度的整体和分解模型20张)。

课时

1.1 课程简介和布置作业

1.1_1 认识建筑学

1.1_2 课程内容

1.1_3 作业要求和评分

1.2 建筑抄绘

1.2_1 建筑抄绘是什么

1.2_2 建筑平立剖的绘制

1.2_3 建筑抄绘的具体操作

1.3 建筑抄绘—图纸绘制

1.3_1 讲解设计图纸

1.3_2 墨线图的绘制

1.4 建筑抄绘—轴测图绘制

1.4_1 轴测图的绘制

1.4_2 分解轴测图的绘制

1.5 建筑抄绘—建筑模型

1.5_1 建筑模型的制作介绍

1.5_2 建筑模型作业的要求

02

作业二:九宫格空间操作

一.教学目标课程尝试一种新的设计训练模式,从空间的形式逻辑着手,而不是从功能分析着手开始推进设计,把空间构成训练转化成建筑设计的有机组成。从“空间/功能”这个建筑基本关系出发,通过一系列的训练,把抽象的空间构成发展为丰富具体的空间序列;从抽象的模型操作,进行空间组织的概念性推理,去寻求空间发展的多样性和空间使用的可能性,达到对建筑空间设计的方法与过程、理性与现实的统一。二.教学方法从空间利用的角度去发展建筑设计教学过程,避免常规的美术构成训练和从平面发展空间的模式。9*9*9的训练是从概念性的抽象推理着手,避免功能关系对空间关系的干扰,这个阶段主要是学习通过限定手段建立空间层次和秩序。空间形态的功能化训练阶段,是寻求个性化的空间剧情发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尺度、结构、材料与环境等限制性因素的加入和深化。这是一个逐步推进、并具有可操作性的教与学互动过程,从简单到复杂、从抽象到具象、从理想到现实、从感性到理性,逐步把空间训练纳入建筑设计的整体教学模式。三.课程系列任务书第一阶段:九宫格抽象性空间的划分与限定1.作业目的:1)学习对抽象空间概念的基本认识;2)加强对九宫格空间围合、分割、限定等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3)训练学生从三维实体模型去摸索抽象空间发展的可能性;2.作业内容:分别制作两个9cm*9cm*9cm的九宫格立方体,利用空间围合、分割、限定的基本方法形成几个不同的部分空间,各空间须相互关联,有内在的秩序,成为一个整体。3.作业步骤:1.在九宫格立方体内,通过几个不同位置的面将其空间分割成几部分。2.利用面的开口,寻求空间内部渗透流通的多种可能性。3.围合和开启:比较其可行性,确定相对的“虚、实”关系,进行围合和限定,注意有主有次,根据各空间之间的关系确定开启的位置和形状。4.成果要求:每人完成两个模型的过程草模和一个正式模型制作(白卡纸板)SU模型和每个模型照片不少于10张。5.进度安排:1.0周第二阶段:个性化空间的演变与深化1.作业目的:1)学习对多种网格空间概念的基本认识;2)加强对九宫格网格空间演变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3)训练空间利用及处理问题的能力;2.作业内容:进行多种九宫格网格空间的演变组合,利用控制线等基本处理方式:连接、接触、包容、相交、叠加,制作一个较完整、复杂的空间组合模型,形成一个全新的有初步功能用途的空间秩序。3.作业步骤:1.选择利用控制线进行多种网格空间的演变,寻求空间组合的多种可能性。2.深化空间组合方式,解决新组合中出现的矛盾问题。3.进一步推敲、修改完善模型的细节。4.成果要求:完成设计的徒手成果图和一个正式空间模型(白卡纸板)底板45cm*45cm,SU模型和每个模型照片不少于10张。5.进度安排:1.0周空间操作前阶段成果的分析与表达1.作业目的:1)总结与反思空间模型设计的过程、思路与方法。2)通过分析图、模型照片与文字,经过恰当的排版表达空间组合的成果。2.作业内容:在九宫格网络空间模型的基础上,用轴测图与分析图反映模型的设计思路与过程。鼓励同学在空间设计的构思、方法与表现上都体现自己的特色。图纸内容可包括适当的文字与模型照片。3.成果要求:594×841mm(一号图)必须上彩色。5.进度安排:1.0周第三阶段:九宫格空间操作——概念性功能空间设计一.课程作业阐述:1.教学目标这是一年级“设计基础”的“九宫格空间操作”第三阶段作业,是前阶段“九宫格空间操作”的后续。在前期“空间操作”的基础上,灵活利用原来掌握的“九宫格”操作手段,应对真实的设计要求。这次作业需要针对特定使用人群和选择合理使用功能,初步掌握使用功能和建筑形式的矛盾统一关系,开始学习小型建筑空间的概念性设计思路和推进方法。最终争取能够综合环境、分析、功能和建构等各方面的知识体系,初步掌握一个处理建筑空间设计思路和方法的技术路线。2.教学方法在九宫格操作训练成果的基础上,尝试对使用功能的深入挖掘,进行多方案比较发展,逐步讨论优选出设计成果。最终,通过实物模型和SU模型的构思、分析与比较,进行具有人性化的室内外环境、使用方式、和基本结构各方面的推敲完善。在真实生活中,学习针对多样化的使用方式,如何推进和发展建筑空间的过程和策略。二、教学要求在9mx9mx9m的“九宫格空间操作”基本框架上逐步发展出具有丰富适应性的空间,进行针对特定使用人群的功能设计。1、利用恰当的结构与空间关系,概念性地设计一幢小型公共建筑,基本符合相关的建筑规范和技术要求。设计规模控制在150平方米左右,主体建筑不超过三层。2、建筑功能为度假屋(模拟电视节目“爸爸去哪里”中几个家庭一起结伴度假、亲子教育、休闲互动等生活场景)或者工作室等,满足必要的概念性功能;对空间的利用方式,要求合情合理,同时鼓励创新性的利用和对人活动模式的创新思考。3、学会理解和分析建筑设计中各种利弊和制约因素,充分把握环境、形式与结构的关系,体现室内外环境设计的统一性。4、对环境特征、设计构思和发展思路作简要的介绍和说明,尽量用图示结合文字的表达形式三、成果要求图纸内容:平、立、剖面和总平面图,大轴测图(包括部分周边环境)、分解轴测图、分析轴测图和设计构思发展过程,实物模型照片比例:平、立、剖1:150;总平1:300和模型1:30-50图幅:A1(841x594mm)1张四、进度安排:时间:2.0周

课时

2.1 九宫格空间操作

2.1_1 空间操作的作业步骤讲解

2.1_2 为何选择“九宫格”做空间训练

2.1_3 空间操作的教学要求

2.2 九宫格空间操作—第一阶段

2.2_1 建筑空间的感受

2.2_2 建筑空间的限定

2.2_3 建筑空间的组织

2.2_4 九宫格一阶段模型分析讨论

2.3 九宫格空间操作—第二阶段

2.3_1 九宫格二阶段模型分析讨论

2.4 九宫格空间操作—第三阶段

2.4_1 建筑设计方法入门上

2.4_2 建筑设计方法入门下

2.4_3 九宫格的空间利用上

2.4_4 九宫格的空间利用下

2.4_5 九宫格三阶段模型分析讨论

2.5 九宫格空间操作—总结与评图

2.5_1 功能设计的分析讨论

2.5_2 “空间操作”评图

03

作业三:建筑分析

一、教学目的:1. 通过制作分解性的经典建筑作品模型,模拟建筑物实体的设计和建造的思路与过程,有助于学生进一步认识与体会构成建筑的图纸与实体的辨证性关系。利用图纸和模型的表达,学习和掌握从二维到三维空间的转换能力。从大师作品的分解和组合过程中,体会建筑形态和空间基本要素在真实建筑中的具体应用。2. 基本掌握建筑实例的分析方法,从认识大师开始,逐步深入地了解其设计思想和设计手法,学习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建筑问题的能力。二、教学内容:1.建筑师的背景2.建筑概况:包括:建设背景分析(历史背景、项目的定位、服务对象、工程量、设计理念等)3.对建筑设计与建造的逻辑分析(1)建筑与场所分析建筑基地的状况与周边环境(周边建筑形式、自然环境等)(2)建筑空间分析空间的组成关系,空间的序列、空间的对比、空间的限定方法等(3)建筑功能主要使用功能、辅助功能之间的关系和组成方式(4)结构形式框架结构形式、承重墙体、结构关系合理性(5)建筑形体(体块的组织)建筑的基本几何形体和它的组合方式(加法、减法)(6)几何关系建筑的平面和立面的几何关系,分析建筑师进行设计时所使用的几何元素,考虑建筑师怎样通过具体的几何联系来调整方案和形体的。(7)流线组织行走路线的主要形式:组织外部空间(建筑入口的引导)和内部空间(水平路线、垂直路线),通道与空间的关系。(8)建筑立面:开窗的方式、立面的几何关系和比例(9)建筑材料与构造(10)模拟典型建筑空间的构思、设计和发展过程三、进度安排:时间:4周第1课 讲课布置作业; 分组讨论并选择所分析的作品第2课 每组收集和完善作品资料,开始做SU模型和画CAD图纸第3课 讨论和解决SU模型和CAD图纸中的问题第4课 确定分析思路,做简单的工作分析模型第5课 讨论分析方案,开始做各类分析图第6课 完善各类分析图,开始做正式的实物模型第7课 检查电子排版,完善图纸和模型第8课 交最终A1打印正图和实物模型 交电子文件(正图电子版、SU模型、CAD图纸、实物模型照片和分析作品的原始资料) 四、教学成果要求:一组完成一个实物模型,一套CAD图纸(平立剖)和SU模型每人独自完成分析图一套, 在实例平面、立面、剖面的基础上对对建筑空间、功能、造型、结构、形体、流线等等要素进行分析(选择不少于3个的要素)进行分析。希望同学能有自己的思考,并做出独特的分析方式和表达方式。采用分析图(平立剖面图和分解SU等)结合文字说明的方法,建议采用轴测图分析,可采用少量模型照片辅助说明。图纸规格:594×841mm(一号图)时间:四周

课时

3.1 建筑分析

3.1_1 建筑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3.1_2 建筑精品分析方法

3.1_3 建筑精品分析作业布置

3.2 建筑分析—案例选择

3.2_1 建筑分析所选择的案例

3.2_2 案例分析的内容比较

3.2_3 所选择分析案例的讨论(图纸)

3.3 建筑分析—方法(1)

3.3_1 建筑环境分析的要点

3.3_2 建筑功能分析的要点

3.4 建筑分析—方法(2)

3.4_1 建筑生成过程分析的要点

3.4_2 建筑结构分析的要点

3.5 建筑分析—表达与评图

3.5_1 建筑分析图的表达

3.5_2 建筑分析评图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