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有了很大发展,为水利科技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以三峡、小浪底工程为代表的大型水利枢纽的设计论证工作,提出了在极为复杂的地质、水流和泥沙等条件下建造巨型、大型水利枢纽的一系列高难度课题,带动了结构、岩土、水力学、机电、自动化等学科分支的长足发展。我国防洪减灾的艰巨任务,又为高新技术在灾害预报、监测及评估方面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水利科技成就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1.研究方向、内容和手段变化巨大
(1)研究内容既包括工程建设关键技术难题,又有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宏观战略决策。
(2)科学研究组织从单一学科向交叉、综合、边缘学科发展,联合攻关。加强了科技成果的组装和集成。
(3)研究方法突破了以试验为主的传统方法,采用了试验、计算和现场观测相结合的技术路线。计算机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4)科技成果转化率全面提高,周期缩短。水利科技开始面向经济、社会,实行全方位服务。
2.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
(1)水文水资源研究。水文测验技术的流量测验和雨量、水位观测技术全面改进,自动化程度和观测精度提高。泥沙测验技术和设备进步明显。水文基本数据采集取得进展,为建立国家水文数据库奠定了基础。在水文分析计算上,发展了洪峰、洪量和洪水过程随机模拟的综合分析法。在水资源研究上,探索了人类社会发展与生存环境演化过程中水供需矛盾的合理解决途径。
(2)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已在勘测、设计、科研、施工和安全监测等方面,建立了完整的技术体系,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筑坝技术,许多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3)防洪减灾研究。在暴雨洪水研究上,小尺度天气系统及大尺度气候环境的暴雨洪水分析和数值模拟取得大量成果。开展了旱情预报、土壤墒情监测技术、风暴潮、山洪、泥石流等灾害原因、机理、预报和对策等方面专题研究。
(4)节水灌溉和区域开发治理研究。从“六五”开始,节水灌溉技术开发及推广一直是水利科技的重点课题。农业高效节水技术包括工程措施、农业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三大类。工程措施包括,渠道防渗新型材料和结构,高效低耗防渗衬砌机械。
(5)水土保持研究。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高技术手段对我国西北部的黄土高原地区进行水土流失监测,基本掌握了土壤侵蚀的基本规律。在治理措施方面,结合群众经验,总结出由单一治理、局部治理,发展到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体系,取得了丰富的经验。
(6)河流泥沙与河道整治研究。我国大部分河流的挟沙量较大,特别是黄河等北方河流,其挟沙量为世界罕见。通过长江、黄河等国家重点项目的泥沙试验研究,推动了河工模型试验技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