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体力活动是减少慢性病发生的重要途径,创造吸引人们主动步行和骑车出行、参与健身锻炼等增加体力活动机会的人居环境,是增强人群健康、遏制慢性病发生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从促进住区人群日常步行出发,运用行为注记法、使用后评价(POE)、GIS空间分析等,探寻步行对体力活动的促进效果,结果表明:(1)步行是减少慢性病发生的有效途径。根据重庆市16个住区的跟踪调查发现,建成环境对人群健康的主动式干预效果主要表现在提升体力活动、改善慢性病。(2)良好的住区建成环境对人群步行行为具有促进作用(正作用)。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Pearson相关性检验对重庆市江北地区10个住区进行空间模拟,发现影响居民步行出行的住区环境属性包括多样性、可达性、连通性、安全性和功能性。(3)通达性低的住区环境对人群步行行为有制约作用(反作用)。运用GIS叠加分析结合通达性模型对重庆南岸区小学步行网络进行评价,发现其步行通达性衰减比例为0.157,仅占原有500米范围覆盖面积的15.7%,故以步行500m可达性度量住区10min步行圈更优于“500 m半径圆形”。(4)人群步行行为与住区土地利用、出行动机与时间有关。对南岸区10个住区实证发现步行行为受街区土地利用、职住模式等影响,并随距中心距离而呈现衰减规律。近邻圈层以生活性步行活动为主,活动时间主要在15min以内;中间圈层生活性步行和工作性步行的比例均衡,其职住平衡的空间结构起主要作用;远郊圈层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健全,加大了步行出行强度,出行时间集中在30分钟左右,严重影响步行吸引力。(5)不同尺度(城市、住区和街道)的步行环境影响要素存在差异。城市尺度关注步行系统连结性、土地利用合理性;住区尺度更关注目的地可达性、步行体验舒适性;街道尺度则更关注街道美学特性及步行安全性。研究指出适当增加线路密度、公交服务和调整土地利用,尝试建立适宜步行的住区发展模式:以公共交通站点为核心500m步行距离内,通过公交干线两侧的人车混行街道引导空间结构,用地以“住区中心 街坊中心”二级结构布局,结合十字街道作为慢性系统的重要骨架,在公共中心和4个街坊中心之间布置4条绿道。本研究尝试创造适宜步行的住区环境,吸引住区人群增加步行等体力活动,主动干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久坐、伏案过长等),达到改善慢性病的效果,研究成果可供同类研究借鉴。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