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探测器为了能以最近的路线和最省时、省力地飞向目标,必须选择合理的飞行路线。
如果是月球探测器,无论是绕月飞行进行探测,还是在月球上管陆进行探测,由于月球本身处在地球引力范围内,所以一般不必达到第二宇宙速度、只要初始速度大于10.8千米/秒.就可飞向月球。月球探测器的飞行轨道在离月球6.6万千米之外时,主受地球引力作用.是相对地球的椭圆轨道在离月球6.6万千米之内以后,主要受月球引力作刚,是相对于月球的双曲线轨道。为了节省能量,月球探测器一般先进入绕地球飞行的停泊轨道,然后进入过渡轨道飞向月球。有的月球着陆探测器在飞向月球过程中,不是先进入绕月飞行的轨道.再降落到月面.而是直接从过渡轨道下降到月而着陆。由于月球上没有可用作减速的大气,所以其探测器要么直接撞向月面硬着陆.要么火箭减速实现在月面软着陆。
如果是行星探测器.则发射它的运载火箭必须达到第二宇宙速度.使其进入绕太阳飞行的轨道。若要使探测器与被探测的行星会合,或绕行星运行甚至在行星上着陆,就需要选择适当的发射时时间和飞行路线。因为地球与其他行星都同绕太阳运行,而且轨道平面大致重叠.只是轨道半径大小不同。因此.行星探测器为了用最省的能量飞抵目标行星,通常选择相切于地球轨道和目标行星轨道的椭圆形航线。
行星探测器飞向被探测目标的轨道通常分成三段。第一段是发射段,即从地面起飞进入行星际飞行轨道;第二段是自由飞行段,即进入行星际飞行轨道后,在太阳引力作用F飞向目标天体;第三段是进入绕目标天体运行或向目标天体降落的阶段。如果被探测的天体离地球不算太远,随着运载火箭能力的增大,可以让探测器以较大的速度飞行,使其沿着大椭圆轨道以最短的航线飞向被探测的天体。如果被探测的天体离地球较远,为了节省发射能量,通常先用较小的速度飞行,在航行过程中借助行星的引力来加速或改变探测器飞行方向,从而最终飞向目标。
由地球飞往行星,最经济的轨道就是双切轨道,即与地球轨道和目标行星轨道相切的日心椭圆轨道,采用这种轨道可以很好地利用地球和行星的公转运动。若按此轨道飞行,探测器只要在初始时候得到
必要的速度就行,然后大部分时间按惯性飞行。但是,这样飞行的时间较长。如果探测器从相当近的地方飞越某颗行星.在借助行星引力改变轨道的同时,又获得更大的速度,使探测器飞向目标行星,就可以减少飞行时间。这种借助行星引力支援的飞行,通常称为引力“跳板”。这就是说,在星际航行中可以利用行星的引力作用改变探测器的日心运动速度,从而可以在没有任何动力消耗的情况下对探测器加速,最终缩短星际航行的时间。
在太阳系行星际探测中.已广泛采用了引力“跳板”的原理和方法。它从两个方面使探测器向飞行轨道发生变化;一是根据探测天体的质量、探测器的飞越高度和相对速度,使轨道受到一定程度的偏转:二是根据探测器的飞人角大小而改变其速度。因此,为了准确地利用借力飞行.应当事先确定探测器的飞入高度和飞入角度,并随时注意其速度的微小变化。这样,探测器在星际航行中,必须进行跟踪、监测和调整,而且只要确切知道探测器在任何时刻的位置和速度,就 有可能对它的轨道进行必要的调整,从而最终飞向目标。